8.2 公里、 20 个红绿灯路口…… 8 31 日,一场跨越大半个连云港市区的紧急救援接力上演。在连云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的科学指挥下,仅用 12 分钟,误食农药的男童就被安全送到医院,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快速救助的背后,是连云港交警以科技创新,打造智慧交通服务民生的成果。“智慧交通是城市智慧治理的突破口、必由之路。近年来,连云港市公安局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成立专班,‘引智’国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智慧指挥、智慧防控、智慧服务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投入运行,推动警务数据‘跑’起来,建设高质量的平安港城。”连云港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德成说。

智慧指挥 变“分散”为“集中”

今年 3 29 日凌晨 3 时许,连云港交警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称在海州区振海桥处有车辆连撞多段护栏后肇事逃逸,现场杂乱不堪,交通设施损毁严重。接到报警后,指挥中心迅速进入多部门合成作战模式,指挥调度、合成研判、风险防控、交通优化等岗位人员立即开展侦破处置工作,在案发后不足 2 小时将肇事嫌疑人王某抓获,当王某看到民警到来时,一脸惊愕地问:“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近年来,连云港交警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传统做法,建立以情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 1+6+1 ”合成作战体系,组建“路鹰”“捕影”数据战队、“山海云哨”无人机战队,依托公安大数据中心,开展“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为做好公安交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情报指挥中心“智慧大脑”的高效指挥下,今年以来,连云港交警共成功处置因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突发警情 63 次,组织查处无证驾驶 631 起、假套牌 104 起、“飙车炸街” 234 起、“黑加油车” 36 起,抓获网上逃犯 12 名。全市亡人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同比去年分别下降 10.16% 8.4%

智慧防控 以“算力”换“人力”

市民苏先生说:“我一直住在连云区,上班在海州区,每天途经花果山大道,之前这条路车流量大、通行效率不高,往返需要 1 个多小时。现在这条路实行绿波控制后,开车明显顺畅多了,路上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针对全市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和道路里程数逐年递增,连云港交警在智慧交通的有力支撑下,坚持向科技要警力,用数据强战力,在市区道路增设 190 套雷视一体检测设备、 33 块智联网标牌,建立 30 个信号自适应路口,实时感知在途交通量、拥堵指数等“生命指标”,动态实施区域协调、溢出控制、主线绿波等智能化措施,打造 6 条绿波通道,建立镜像数字孪生路口,设置 AR 实景指挥系统,绿波路段平均通行时间缩短 20% ,平均停车等待次数下降至 2 次以内,市区道路高峰期间高德地图拥堵指数由 1.56 下降至 1.3 ,平均车速由每小时 26 公里上升至 35 公里。

聚焦服务保障全市“大港口、大通道、大网络、大物流”交通架构,搭建危化品道路运输综合管控平台,全域掌握危化品车辆运行动态,实时预警管控违法。今年以来,共查处危化品运输车辆违停 569 起。增设 272 套电子警察、 16 AI 远程劝导系统、 10 个路口“哨兵”、 5 个恶劣天气预警和事故黑点挖掘等点位系统,提升本质安全。搭建基于“人、车、路、企”全要素关联感知的风险管控模型,及早发现、干预、处置隐患苗头,共约谈高风险运输企业 10 家,清理逾期未检验车辆 2372 辆、逾期未审验驾驶人 1.7 万人,“两客一危”、营转非大客车、校车五类重点车辆检验率、报废率达 100% 。以智慧公安检查站等为核心支点,深化集指平台应用,构建“线上监测预警、点上引导检查”的勤务模式,实现各类数据精准汇聚、重点对象精准布控、重点违法精准预警,共发布预警指令 4600 余条,拦截率达 96% ,有效织密织牢道路防控网,拧紧道路“安全阀”。

智慧服务 用“智能”换“效能”

近日,市民李先生驾车来到市区某机动车检测站,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车辆年检。他高兴地说:“以往验车排长队、手续繁琐,要数个小时才办完,现在比以前快捷多了。”

年检时间节省了,主要得益于连云港交警开发应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智能审核系统,将过去机动车检验业务由人工审核升级为 AI 智能审核,审核时间从每辆车 10 分钟缩短至 8 秒以内。完善“互联网 + 交管”服务,推出机动车驾驶考试网上预约等 46 项网上车管业务,网办业务量占比总量 50% 以上。主动争取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工作纳入全国首批试点,从今年 6 1 日起施行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事故处理平均时间由原来的 30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以内,处理时间减少 80% 。推行货车通行证电子化,通过“我的连云港”“交管 12123 ”等 App 平台,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发放、扫码畅行。今年以来,共网上办理货车通行证 1.68 万余件,同比上升 12%

(供稿:连云港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