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要点
第一章 “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 要点
1.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确切地说,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世界经济不是一个永恒范畴,而是一个历史范畴。
2.世界经济不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相加, 而是各国国民经济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联结起来的有机整体。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世界经济组成部分的各国国民经济;二是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经济关系;三是把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揭示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3.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基本的经济范畴,也是研究世界经济理论的出发点。科技革命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质变的标志,推动了世界经济萌芽的出现,并使其逐步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4.近年来,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组织革命、信息爆炸等种种新名词、新提法层出不穷,但中心思想不外乎是指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社会生产面貌的日新月异。当然,提法不同,出发点、内涵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就它们的相互关系看,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技术进步;而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的结果,先进的技术及其应用成果反过来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科技革命则既包括科学革命,也含有技术革命,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至于产业革命,则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一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三次伟大的科技革命。
5.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生产力提高。商品数量的增加使交换更加频繁,贸易开始跨越国界。随着国际交换的扩大,形成了区域性的国际商品市场。在贸易的推动下,产生了资本主义早期国际分工体系的萌芽。生产的发展已为世界经济的萌芽做好了准备。
6.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开始用机械代替人力,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最终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反过来又使生产力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取得大进展,这一切都推动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分工发展的基础上,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之间建立了日常的商业联系,世界经济开始萌芽。
7.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商品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出现。经济生活的各方面都展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在世界货币的基础上形成国际货币体系,世界经济最终形成。
第二章 “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 要点
1.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在规模、深度和影响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首先它不是个别的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上的突破,而是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影响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汇合成一个统一的科技革命过程。最后科技革命带来了劳动自身性质以及人和机器相互关系的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含着历史的必然,也有偶然的触发,除了科技状况本身以外,经济、社会等条件也有重大影响。
3.发达国家正在创造条件,促使新一轮新技术革命早日到来。这些条件包括:(1)电子技术突飞猛进,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更新速度已缩短为几乎相隔三年换一代;(2)已形成开展新技术革命一定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环境,多媒体和世界通用电脑的优越性已为公众所认识;(3)通讯业的最新发展使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变得十分迅速;(4)信息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拉开了国际间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的序幕。正是由于这些有利条件,使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向。
4.从几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发展来看,科学技术进步指数增长加速、先导产业更替周期加速,科学中心不断转移以及科学结构不断变动等规律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5.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科技革命通过在生产过程与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科技革命通过提高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来发展生产。(3)科技革命加快了世界各国物质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其变动的趋势是朝着技术尖端化、生产集约化、经济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6.科技革命使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软化,产业结构软化体现在内涵式和外延式软化两个方面,内涵式和外延式软化可反映在发达国家第一、二和三产业上。
7.产业结构软化对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产业结构软化在一定时期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软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产业实现自动化的过程,因而必然加剧某些产业部门的失业,但同时,这一软化过程也在不断创造新的产业,扩大新的就业。
8.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技术贸易作为技术知识在国际间的转让已成为世界无形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 要点
1.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论述表明,生产下降不一定就是周期性经济危机,因此要区分周期性经济危机和中间性(或称局部危机)经济危机。衡量是否属于周期性经济危机,主要考虑四个因素:危机的强烈性、危机的普遍性、危机的周期性和危机的同期性。
2.用马克思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论述衡量,战后共发生过7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即1948—1952年、1957—1958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1973年——1975年、1979—1982年、1990—1993年、2001—2002年的经济危机。
3.危机期间物价不跌反升现象,这是与战前相比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在于垄断价格和危机期间各种膨胀政策作用的结果。危机期间,生产过剩,商品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但垄断价格却千方百计延缓和阻碍物价的下跌,而刺激经济的膨胀政策却在有力地推动着物价上涨。
4.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同的。传统经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是高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低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成为经济滞胀时期的一般特征;而新经济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三个时期相比,新经济时期“一高二低”并存是最佳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不同于菲利浦斯曲所设计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一国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就必须付出高通胀的代价,它也不同于更为糟糕的经济滞胀模式,一国要解决经济停滞,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只能采用通胀的方法,其结果势必进一步加剧通胀的发展。新经济“一高二低”局面已完全打破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并与经济滞胀局面形成鲜明对照。
5.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主要是劳动和资本。无论是劳动要素投入,还是资本要素投入,投入达到一定量以后,继续增加投入,边际报酬会递减。在新经济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不是资本和劳动,而是知识,知识经济属于报酬递增的经济。当知识作为一个新要素推动经济增长时,其价值的创造不是以算术级数而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另一方面,当知识成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时,创新和技术进步也会层出不穷,而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会直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会相应地引起其他产业生产成本的降低。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6.“新经济”虽然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分析,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规律失效,经济衰退期已经不存在。应当承认,在“新经济”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已发生较大变化,经济周期变形,出现了与传统经济时期完全不同的展现形式,但是经济衰退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它只是在时间上的迟早问题。
7.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是第一个系统提出长周期理论的经济学家。他强调用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原因而非外来的偶发因素解释长波起因,将经济长波归因于主要固定资本产品的更新换代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与恢复。以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经济周期,与创新有很大关系。他认为,“创新”引起经济周期,长达半世纪左右的长波周期,是由历史上主要的创新浪潮引起的,即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起的。
8、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了多种长波理论,进而形成了浩大的长波学派。概括起来,按其对长波原因的解释划分,当代西方的长波学派可分为三大流派:以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沿革康德拉季耶夫用资本主义内在原因解释长波方法的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以及用非经济原因解释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
第四章“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1.经济增长极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夫雷斯特尔和他的学生丹·麦多斯。他们提出了经济增长的自然限制。他们发展了系统动态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世界经济研究中。所谓系统动态学是用以研究一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一定时期以后的动态行为或动态结果的一种方法体系。在他们的动态系统世界经济模型中包括人口、农业、资本和工业生产、不可再生资源与污染等五个子系统,分别对世界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工业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五种经济增长因素作出一定的假设,并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定量模拟,结果表明,在公元2100元之前,由于资源的迅速耗竭,迫使工业增长变慢直至倒退。由于粮食和医药的生产依赖于工业产出,也随之缓慢,最终导致人口增长的停止,最后整个世界经济由于资源危机而崩溃。
2.希尔斯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侧面来讨论经济增长的有限性,即经济增长的社会限制。希尔斯认为,麦多斯等人关注于“遥远的和不确定的增长的物资限制”,而“忽视了眼前存在的增长的社会限制”,是把注意力“放错了地方”。他认为,麦多斯等是从供给方面来讨论增长的有限问题,而社会限制则是从需求方面来研究增长问题。相对于衣、食、住、行等物资需求,人们还有旅行、假期别墅以及其他个人服务项目,希尔斯把前者定义为物质商品需求,后者定义为地位商品需求。地位商品给予消费者的满足或快乐来源于它的社会稀缺性,即只有它们不被普遍使用时才能给予人们享受效用。为了获得好的地位商品,必须对社会环境进行限制,从而也就限制了经济增长。
3.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包括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三个因素是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它们既是世界经济体系的投入要素,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所在。如果它们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在经济领域公平性的具体体现,其内涵包括:要使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做到代际间公平和代内间公平的统一;要使现有一代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做到自己的发展机会与他人的发展机会平等的统一;要使人类和自然界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和自然界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
5.知识经济是以物化的知识(即人力资本)为主要资源。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即为人所掌握的知识量的大小。反映在以知识资源(或更确切地说是人力资本)为主要投入要素的知识经济上,则是投入要素无限地可反复使用、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知识要素的报酬递增规律,而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的经验研究充分证明了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并不是主要由资源禀赋、物力资本等差异引起的,而是因为各自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不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太少或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太慢,则它不仅难于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甚至连摆脱经济停滞的厄运也十分困难。
第五章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要点
1.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载体。
2.国际分工与社会分工有密切的联系。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基础。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有限水平,使社会分工局限于国内经济循环中,商品交换首先表现为国内贸易。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展并趋向于外向型的发展格局,社会分工逐步演变为国际分工。
3.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区域经济集团的不断发展,使国际分工发生了许多变化。不仅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还存在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还有一个突出的发展趋势,就是部门间的分工逐步向部门内部、工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当然这些国际分工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基本上有三种:垂直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
4.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垂直型分工不断被削弱。这是因为:(1)从发展中国家来看,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接收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产业部门,因而其经济发展具有后发性优势。(2)从发达国家来看,由于科技的发展,替代品的大量出现,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必然进一步削弱。
5.国际分工的形成和深化对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1)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在国际上的延伸和深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生产的国际化,国与国之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国际分工的发展影响国际商品结构的变化。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步超过初级产品。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部门内分工进一步加强,工业内部、公司内部贸易额大幅度增长,中间性机械产品在整个工业制成品贸易中比重不断提高。国际分工的深化带来了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3)国际分工一方面使资源贫乏的国家获得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使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发挥其资源优势,从而达到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专业化生产的世界产出。
6.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世界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参与国类型多样化。战前,世界市场参与国类型比较单一,少数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占据统治地位。战后,除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股独立力量,在世界市场中不断壮大自己。二是世界市场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多样化。三是世界市场的商品构成已由战前的初级产品为主,逐步发展成战后的工业制成品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整个商品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兴起,使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加强,导致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四是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和竞争更趋激烈。
第六章 国际贸易关系 要点
1.英国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说”,以指导当时的自由贸易活动。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获成本绝对低于他国,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该国就应该发展并出口这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但斯密忽略了一点,即并不是每一国家都是具有这种绝对优势,按照斯密的理论,那些不具备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被排除出国际贸易领域。但事实并非如此。
2.大卫·李嘉图提出了“相对优势说”,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从理论上证明即使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因为它与其他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上相对成本不同,仍可通过专门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以换取它自己生产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得到利益。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两国生产的相对成本存在差异,两国之间就有分工和贸易的可能性。两国都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并换回所需的其他产品。相对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它指出了一国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3.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从两国产品比较成本的差异来论证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两国产品比例成本存在着差异呢?这一点李嘉图是作为客观存在事实提出的,而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则用独特观点来解释这一问题,他们的推理过程如下:相对优势←价格差异←成本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他们认为,正是由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数量不同,造成了各国生产相同产品的相对成本不同。一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生产要素其相对价格必然较低,因而密集使用这一丰裕要素的产品其相对成本也必然较低,反之则反是。资源禀赋说进一步完善了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说,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美、英、法等23个国家政府间于1947年缔结的旨在降低关税和减少贸易壁垒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它已于1995年12月31日提出历史舞台。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协调世界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关贸总协定,在战后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大幅度降低了关税;消除了一些非关税壁垒;为各缔约方制定了一套处理国际贸易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解决缔约方之间的贸易纠纷;增加了贸易透明度,促进了各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为各国在经济贸易上的谈判和对话提供了场所;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投资的发展。
5.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法律原则有七个,它们是:无歧视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透明度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和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关贸总协定在规定基本法律原则的同时,也允许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有例外。关贸总协定的例外条款体现了总协定的灵活性,但同时也要加以适当的控制。某些国家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采取了“灰色区域”措施。“灰色区域”措施是指成员国采取在关贸总协定法律原则的规定边缘之外的某些贸易政策措施,它既不是合法的,也不是非法的,是与关贸总协定国际协调的做法相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是这些措施的最大受害者。
6.世界贸易组织(WTO)已于1995年1月1日正式运行。与关贸总协定相比,它在强化和完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职能作用和规范国际贸易竞争规则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它作为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进一步明确、规范和量化了总协定文本中的一系列模糊不清的贸易与法律概念;扩大和拓宽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领域与范畴;强化了现有的贸易政策与保障条款;完善了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了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较充分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第七章 国际金融关系 要点
1.国际金融关系主要研究国际间的货币关系以及为调节国际货币关系而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关系的实质就是国际货币体系。所谓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和制度。它一般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2.国际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量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用黄金对它们的货币定值,币值比较稳定,给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以准确的核算依据,促进商品流通和信用的扩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国际金本位制能促进国际资本流动。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的供应将大于需求,外汇汇率下降,当汇率下降超过黄金输入点时,就会引起黄金流入,从而增加货币发行的准备金,增加货币发生量,于是银根放松,短期利率下降。当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时,就会产生套利活动,促进短期资金外流。短期利率的下降一般也会促使长期利率的下降,引起长期资金外流。如果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则情况正好相反。
3.国际金本位能够自动调节国际收支。调节过程如下: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将引起汇率的变动,当变动幅度超过黄金输出点时,就会引起黄金外流,于是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和生产成本下降,即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加强,这样就会扩大出口,减少进口,对外收支转为顺差,黄金就会流入,反之则反是。
4.国际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要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如没有一个国际机构监督要求各国遵守的规则;一国发生顺差,不一定要输入黄金,可以资本输出,同样,逆差国也不一定总要输出黄金,它可以利用国外贷款来弥补逆差。同时,在金本位制下,国内的货币供应量要受到黄金供应量的限制(新开采的黄金数量不足),黄金产量的波动直接引起价格的波动,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另外,在金本位制下,为了实现外部的平衡,常以放弃国内经济目标为代价。
5.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美元—黄金本位制,它实行“双挂钩”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双挂钩”制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国际汇率,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实施这个货币体系期间,世界经济增长迅速,虽然由许多客观条件所致,但与这个体系所营造的国际金融环境密不可分。
6.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内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国际清偿力短缺与信心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具体讲来,就是日益增长的国际清偿力的需要要求美国增加其逆差,但逆差增加又使美元的持有者怀疑美元将对黄金贬值,从而引起信用危机。
7.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修订IMF的基本份额;实行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使黄金与货币相分离;实行会员国自由选择汇率的制度,采取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同时并存的方法;提高特别提款权(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使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储备资产;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国际收支上的困难。
8.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是:国际储备体系多元化、浮动汇率合法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9。多元的国际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即“信心和清偿力”问题。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使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好处和风险由多种货币分担。当某一储备货币发生贬值而产生信心危机时,它在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就会下降,信心良好的储备货币就会增大其比重;当某一储备货币国长期顺差导致国际清偿能力不足时,其他储备货币便会补充这个不足。
第八章 国际投资关系 要点
1.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有: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独资开办新工厂或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和同东道国联合创办合资式合营企业;控制外国企业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以利润进行再投资。
2.影响直接投资的基本因素包括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方面。宏观因素主要指投资输入国的生产要素成本、东道国市场规模的大小和特性、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政府的外资政策、汇率稳定与否。微观因素主要指东道国的行业利润率、投资项目的资本收益率和风险、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和自然等环境。
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邓宁提出的。他抽象出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基本要素,即所有权优势、位置优势、市场内部化优势。他又提出两个基本必要条件,即国外生产成本比国内生产成本要低、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比当地企业低。当跨国公司具有三大优势,又符合这两个基本条件时就倾向于国际直接投资。
4.垄断优势论是海默—金德尔伯格提出的。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以垄断资本独占为中心内容的“垄断优势”是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急剧上升的关键所在。金德尔伯格则强调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和垄断优势。海默和金德尔伯格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拥有其垄断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对原材料来源的垄断;规模经济优势;对销售渠道的控制;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等。他们认为,具有某些垄断优势是开展国际直接投资必要的主观条件,而当国际投资环境又具备赚取超额利润的因素时,就能使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成为现实。
5.市场内部化理论是英国学者巴克莱和卡森发展并应用于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这个理论认为外部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中间产品交易的低效率。跨国公司通过其有效的组织手段,变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为企业内部的供需关系­——市场内部化,使中间产品在公司内部自由流动,提高了交易效率。市场内部化使买卖双方对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有准确认识,避免因交易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高交易成本。内部化贸易还可以减少贸易壁垒的影响,可以通过“转移价格”使税收支出最小化。巴克莱等认为,正是市场内部化动机,促使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6.比较优势理论是小岛清提出的。比较优势论是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以比较成本、比较利润率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指导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这种理论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贸易的发展保持其市场份额。而失去比较优势的企业则应当利用其标准化技术和雄厚资本开拓对外直接投资。
7.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有两种:股权参与形式和非股权安排形式。股权参与是指母公司在国外子公司中占有一定的股权份额,取得股份的方式可以是收购企业也可以是股权式投资。非股权安排是通过签定一系列合同,为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与东道国的公司建立起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利。非股权安排的方式有: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和产品分成合同。
8.转移定价策略是跨国公司独有的一种经营策略。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出售或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相互约定的价格。这种定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法则制约,而是根据公司的全球战略制定的。
9.国际间接投资是指用于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其他证券的投资,国际间接投资的类型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国际信贷等几种。
10.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因素包括利率、汇率、风险和国家清偿能力。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要点
1.经济全球化是指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密切,逐步形成全球经
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和规范化过程。
2。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构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关系是层层推进的关系。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起点。随着贸易品种和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成本的存在,世界范围内买方市场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全球化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日益成为一种潮流。金融从来就是为生产和商品交换提供服务。因此,贸易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直接催生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3.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
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当代经济全球之所以迅速发展有其现实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约而同的经济自由化道路的选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资本高度流动引起的史无前列的金融创新活动,跨国公司在资本市场和商品的双向套利活动,奠定了经济全球化微观经济的基础。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技术革命进一步缩短了全球的时间和空间距离障碍,加速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流动,并对国际贸易的规模产生重大影响。
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同时,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
界各国复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增加了各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各国经济安全随时受到挑战,面临考验。
5。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以
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内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
6。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包括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
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等几种。
7。1958年1月1日根据《罗马条约》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六国参加。1967年7月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煤钢共同体进行机构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共同体。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葡萄牙、西班牙加入,到1986年共同体成员国扩大到12国。1993年11月1日欧盟形成后,又进行了新一轮扩大。1994年欧洲议会批准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欧盟,从1995年起欧盟成员国从12个增加到15国。
8。欧共体的三大支柱是: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和欧洲货币体系。所谓关税同盟就是对内在成员国之间分阶段减免以至最后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达到共同体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对外通过拉平各成员国的关税率,筑起统一的关税壁垒。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统一各成员国农产品价格、建立共同的农产品关税壁垒和建立共同农业基金。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有:创建“欧洲货币单位”、继续实行并扩大汇率的联合浮动体制、设立“欧洲货币基金”,加强干预货币和提供信货的能力。
9。英国、丹麦、挪威、瑞典、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7国根据1960年1月缔结了斯德哥尔摩公约,组成了欧洲自由联盟。之后,成员国发生较大变动。芬兰、冰岛、列支敦士登先后加入该经济集团,而英国、丹麦、葡萄牙则在20世纪70—80年代相继退出该组织而加入欧共体。欧洲自由贸易是典型的自由贸易区。按公约规定,成员国之间工业品贸易分阶段逐步减免关税,同时取消进口限额;农产品贸易不在自由流通之列,由成员国通过双边协定另行协调处置,在外非成员国的贸易上不实行统一税率,也不制定共同贸易政策,而由各国自由处置。
10。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的《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即“马约”,是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其主要内容是为建立欧洲货币一体化确定了时间表和步骤。经过一番曲折,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付诸实施,这样,欧共体向实现欧洲联盟跨出了一大步。由于欧盟参加国经济状况参差不齐,这就制定了一些共同标准来约束各国经济的发展,这就是“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
11。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从欧元启动到成为完全意义上的货币一体化是分阶段进行的。1999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为欧元区各国货币向欧元转换的过渡期,欧元的汇率已形成,但欧元的收付在帐户之间进行;2002年1月1日开始,欧元区内各国的货币退出流通,欧元的纸币和硬币投入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内12个国家的唯一货币,欧洲统一货币正式形成
12。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199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包括撤消商品和劳务贸易的种种壁垒,建立解决贸易纠纷的机构和程序,并将放松对各自金融市场的管制,改善投资环境,实现投资自由化。协定实施以来,两国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诞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大部分商品的关税在成员国间立即取消;部分商品的关税在5—10年内逐步取消,若干敏感的关税在15年内取消。此外,对其他一些问题作出了规定。1994年12月召开的美洲34国领导人会议上决定,到2005年前结束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如果谈判成功,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在美洲诞生。
13。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11月。现有 21个国家和地区。从性质上看,它不是私人性的国际组织,而是旨在推动环太平洋经济合作的跨国官方组织,目标是建立太平洋自由贸易投资区。其中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是其两大支柱。APEC主要通过每年一次的成员国(地区)主管外交和经济贸易的部长参加的区域性论坛和非正式首脑会议来努力促成这两大目标的实现。
1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加速成员国(地区)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的发展;影响成员国(地区)的部门结构;促进新型工业部门的发展;逐步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使世界经济领域的竞争日益发展成为区域性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
15。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经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的。最初的经济全球化是以贸易全球化作为核心内容,此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处于起步阶段,基本目标是解决一定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问题。从某一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只不过是范围大小的不同而已。
16。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内各国突破主权国家的界限,以国家出面签定协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概念,市场经济无限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经济全球化,因此,经济全球化要求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某种程度上与经济全球化过程背道而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某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由政府出面推动,是一种从上到下政府参与制定双边或多边协定,经济主体在协定框架内活动的向心运动,而经济全球化主要由企业带动,是一种从下到上的微观经济行为,是企业逐步走出原有国境的离心运动。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 要点
1. 债务危机一般是指一系列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因无力偿还到期外债而导致其债信严
重下降,以至影响到全球贸易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负债率和债务出口比率可用于衡量一国外债承受能力,而还本付息比率和外债清偿率可用于衡量一国外债偿付能力。
2. 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看,石油价格上涨的冲击,国际银行贷款盲目性的增强、国际
金融市场利率的上升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生成了债务危机爆发的一系列不利因素;从国内经济政策看,债务危机中拉美国家的国内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封闭的贸易体制和扭曲的汇率政策都难逃其咎。
3. 20世纪80年代这场国际债务危机使拉美大部分国家受到影响,摧毁了其长期经济
增长的基础:国内投资萎缩,失业率攀高,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债信严重下降,导致国际银行业陷入资金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业乃至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4.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制度下,货币数量的增长持续地快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量
的增长,同时伴随着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5. 衡量通货膨胀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某个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相对于商品价值
总量的增长率的过快增长程度来衡量;二是用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
6. 计算货币供应量有各种口径,最常用的有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狭义货币通常用
M1表示,包括现金和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通常以M2表示,是指M1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称之为准货币,准货币和狭义货币中的活期存款,叫做信用货币。信用货币膨胀是战后通胀的主要形式。
7. 私人垄断的发展表现在银行垄断上,这种情况改变了存款和现金比例,促进了物价
上涨和工资增长的交替进行、改变了物价结构,这三个方面都会使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从而加剧通货膨胀的发展。
8. 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刺激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在积累矛盾。
全球性通货膨胀削弱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成为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储备货币国可利用其货币的特殊地位输出通胀,造成国际信贷市场的极不稳定。通胀在国际间的传播,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极为不利。
9. 所谓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过
程。通缩除了以物价水平下降来判断外,还可以表现为:商品有效需求不足、生产下降,经济衰退、投资风险加大、失业工人增加、工资收入下降等。
10。通货紧缩会加重债务人负担、引起经济衰退、使消费总量趋于下降,这些都将
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通货紧缩一旦形成,很可能形成“债务一通缩”的陷阱,对银行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11。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涉、限制或保护、允
许商品自由输出输入,实行自由竟争。而保护贸易则是指主权国家为了达到保护本国工商业,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等目的而采取的限制进口措施,以及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各种优惠待遇与津贴,以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2。贸易自由化可带来的利益主要有三种效应:资源再配置效应、竞争效应、外部
经济效应。
13。贸易保护会使一国发展之初为它的幼稚工业提供发展空间,使本国有能力
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同时发达国家实行保护“先进”的贸易政策,会使本国的垄断企业获益匪浅,且不说它对别国和世界经济会产生怎样的恶劣影响。
14。保护贸易理论主要有:保护幼稚产业论——是对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假定的
补充;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说——是对各国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对等利益假定的补充;凯恩斯主义贸易理论——是对各国处于贸易平衡状态假定的补充;最优干预政策理论——是对市场完美无缺假定的补充;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对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假定的补充;技术外溢和技术创新理论——是对技术固定不变和把技术作为外生变量假定的补充;国际竞争优势论——是对比较优势论的补充。
15。新的保护贸易理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为了给本国参与自由贸易创造必要条件,
另一类纯粹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根据这种分类,战后出现了克鲁格曼的战略性贸易理论、米德的超保护贸易学说等新保护贸易理论。
16。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往往不太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这种干预在金融领域中表现为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和汇率,使其低于市场的均衡水平,这种状况称之为金融压制。
17。金融压制给一国经济发展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它鼓励了政府行为,抑制了私
营机构和市场的发展;它加剧了通胀的恶化,外汇的短缺、国际收支的恶化等状况。
第十一章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要点
1. 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企业经营为主体,同时辅以国
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制度,政府干预仅限于对若干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加以控制,这些目标是:就业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平衡。干预的重心是需求方面,这是为了避免对供给的干预而导致政府过多地卷入市场过程。
2.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就是政府具有制定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对企
业决策实行诱惑。在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中,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能够协调统一,做到既发挥竞争原理和私人企业的活动,又实行各种行政限制;既进行宏观导向,又进行严格的微观监控;既有重点的保护国家市场,扶植民族工业的发展,又逐步开放国内资本和商品市场,促进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又迅速发展国产技术;既鼓励私人企业展开竞争,又组织企业进行协调与合作。
3.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但又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社
会指导的市场经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会引起垄断,引起分配不公和社会不稳定。解决的办法是:在国家和法律的制约下,限制垄断,实现竞争,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和有效率。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就是依此设想设计的,包括有效竞争秩序、政府的有限干预和社会公平。
4.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法国政府非常重视计划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因此,法国的市
场经济模式称之为指导性计划模式。指导性计划是一种间接性计划,计划内容只规定某些总量经济指标和优先发展的部门或项目,不涉及企业本身的经营决策。计划对大多数企业不具有强制力,政府只是通过一些间接手段如提供信息、投资优惠、价格补贴等来引导企业参与计划的实施,同时,计划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协商性。
5. 发达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都属于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有着共同的特征,但又存在较
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计划因素的多少、国有经济成分比重的大小、经济目标的差异、政府和个人决策权利的大小。各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存在差异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演变而发展变化的。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功能有两类:确保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发展。这两类功能产生两种导向:秩序导向和发展导向。经济发展水平原本较高国家如美国、德国,其政府功能转向秩序导向,而经济原来比较落后、起步较晚的国家如日本,发展导向较为明显。此外,社会政治结构、价值观念等也影响一国经济模式的选择。
第十二章 迅速崛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地区)
——新兴工业国(地区) 要点
1 .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意识地推动国家和地区内工业的建立,以本国和本地区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地区内)市场的需求,并逐步实现工业化,它是一种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消费品工业进口替代;第二阶段是资本货物或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
2 .实施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对新兴工业国(地区)实现自主工业化,改变在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单一经济结构,发展民族经济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实施这个战略也存在弊端,一是进口替代阶段,工业化是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发展的,进口替代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较弱,而大量工业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又要依赖进口,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二是进口替代阶段无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丧失了利用外部条件发展本国(地区)经济的可能性。
3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着重发展出口导向工业,从而使工业品代替初级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项目。
4 .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与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相比主要区别是:战略目标上由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转向由外需促动经济发展;战略措施上由保护内部市场转向鼓励面向国际市场;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以发展一般消费品工业为主,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外向型制造业为主,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5 .发生在新兴工业国(地区)的金融危机虽然并不能全盘否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但仍然说明不管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都存在一定缺陷。金融危机未尝不是件好事,它迫使这些国家(地区)在经济上进行强制性调整,挤出泡沫,重新纳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6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在于:政府对经济干预太多,导致企业过分依赖政府,失去市场竞争能力;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导致过度投资、信用膨胀和泡沫经济,忽视经济效益与质量的提高;一味强调产业结构升级,放弃本国(地区)的比较优势;过早实现金融自由化,埋下了金融危机的隐患。此外,汇率制度上也存在严重缺陷。外部原因在于:东南亚国家出口能力下挫,经常项目赤字严重,因此收支失衡;国际间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使东南亚国家产业面临需求的短边约束。
7 .通过对新兴工业国(地区)金融危机的剖析,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包括:经济发展需要稳步进行,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要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金融开放度要与国内(地区内)金融体制相适应。
第十三章 成长中的市场经济国家
——发展中国家 要点
1 .衡量除新兴工业国(地区)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可以采取以下指标:现代经济部分的发展情况、土地关系状况、社会经济关系中雇用劳动关系的比重、对外经济联系的状况。
2 .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可分为:市场经济已基本确立的阶段;市场经济占重要地位的阶段;市场经济刚起步的阶段。
3 .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拉美国家主要以“渐进”方式完成,而东亚诸国和石油生产国则采取“突变”方式完成。
4 .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占重要地位阶段的国家,经济的二元结构比较明显。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城市、沿海经济和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之间,在各自的发展和运行中,发生了较大的摩擦和冲突。自然经济和低劳动生产率使农村的需求增长有限,对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明显的限制作用。
5 .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经济带有严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特征。这些国家主要生产外国资本所需要的农矿原料或为便利其出口而对原料进行必要的初级加工。他们的经济往往与原宗主国保持着紧密的特殊联系。
6. 发展中国家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建立国有企业、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的。
第十四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
——东欧和中亚国家“ 要点
1 .建成于 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苏联经济管理体制有三个特点: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企业是国家机关的附属物。国家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而企业只是计划的执行单位;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直接管理;国家主要依靠行政方法管理国家。
2 .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严重缺陷有: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管理过于集中,统得太死,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忽视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几乎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所要求建立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相矛盾。
3 .从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着手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比较重大的改革有:1957年对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65年实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1979年进一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苏联一样,东欧各国20世纪50年代的改革,局限于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改组。60年代掀起了改革浪潮。这些改革之所以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有四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缺少创新的改革理论,搬用老一套的思维模式指导新条件下的改革。第二,当原有经济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仅对原有经济体制作一些局部的改进,无济于事。第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从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出发,自下而上逐步进行,忽视微观经济主体利益和行为无异于缘木求鱼。第四,在经济改革中,各种改革措施综合配套显得十分重要。
4 20世纪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又一次掀起了改革的新浪潮。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整的、有效的、灵活的经济管理体制。这次改革的具体做法是:从企业改革入手,确立企业是新经济管理体制的核心思想;为完善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应保证计划、价格、物资技术供应和财政信贷四个经济机制密切协调;改善经济管理的组织结构;对外经济关系体制的改革朝着更开放方向发展。总的来说,苏联这次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方案比较符合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但这次改革的措施迟迟未能付诸实施,延误了经济改革的恰当时机。同时,苏联没有处理好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关系,提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等政治口号,造成苏联政治动荡,国内政治矛盾和斗争尖锐、民族矛盾加剧,整个经济改革无法顺利推行。
5 .向市场经济过渡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激进式方式,另一种是渐进式方式。
6 .激进式改革在目标上主张市场化、私有化、民主化,在方法上实施创世纪式的改革策略,其改革方案自认为是“一揽子的”或所谓“休克疗法”。激进式改革的着眼点是经济转轨的终极模式、强调在破坏旧体制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新体制、设计了一个理想的资源配置体制,希望一步到位、追求速度,并把它作为摧毁旧体制的工具。
7 .渐进式改革理论和主张是在激进式改革措施和效果远不如人意之后所逐步为世人所瞩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突然破坏旧体制在经济上并不可取,抛弃旧体制的过程必须是平缓的,逐渐的过程,这一学派也被称作为“有机”或“演进”学派。渐进式改革理论的重点在于,转轨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从而与激进式改革理论所强调的过渡的终极相对立,渐进式改革的战略强调生产的稳定。渐进式改革把社会看成是一种信息加工手段,并认为,任何改革方案最初都是以旧体制下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对于未来,改革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渐进式改革不刻意追求速度,认为激进式改革不仅会破坏现有关系,而且会破坏现存的信息贮存。
8 .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激进式改革方案,其具体原因被认为是:激进式改革方案是过去从来没有实施过的方案、激进式改革方案即“休克疗法”是通货膨胀的克星,且有成功的经验、激进式方案改革成本更低、“长通”不如“短通”的心理选择、激进式改革能避免“双轨制”的出现,以及外国力量的影响。
9 .波兰和俄罗斯实施激进式改革方案弊大于利,不能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与玻利维亚相比,休克疗法在波兰和俄罗斯受挫,其内在原因在于:实施“休克疗法”的政治、经济内在环境不同、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不一、实施“休克疗法”的外部环境不一。
10 .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以企业私有化为基础的。到现在为止,这些国家中大多数企业私有化对生产的发展还未产生推进作用。某些做法反而具有一定的负作用,例如,在私有化过程中出现无偿分割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问题,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11。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都把放开物价作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手段。俄罗
斯和东欧国家大幅度抬高物价,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表现在:物价上涨使人们的购买欲受到抑制,对商品的需求大量减少。放开物价使俄罗斯和东欧大多数国家陷入物价上涨和经济大幅度滑落的恶性循环之中。各国政府通过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实现国民财富再分配的目的。物价上涨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部分居民生活陷入贫困。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 要点
1.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不同,中国在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上,没有采取以谋求一步到位为目的的激进式休克疗法,而是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渐进式改革模式可以在避免社会较大震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推进改革,进而使改革所要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均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取得了各种阶段性成果后又进一步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这种转轨模式兼顾了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者的关系,实现了平稳的经济转轨。
2 .中国实行的渐进式改革模式主要特点有:从农村起步,逐步向城市推进;由沿海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双轨制”,逐步并轨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发展非国有经济入手,逐步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提高;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围绕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其它方面的改革。
3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它限制了地方经济管理的权限,束缚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的发挥,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缺乏活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针对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宏观管理体制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改革财税体制;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转变计划职能,改进计划管理方式。
4 .改革以来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公有制经济总量发展、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的增幅和比重都呈下降趋势,但主导地位依旧;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成长。
5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所有制改革的中心内容,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经历了从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型”改革到以企业制度创新和整个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改革过程。
6 .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中国工业化实行的是一种基本内向型的、追求高速度的、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粗放式发展战略。这在当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系列问题。1978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逐步地进行发展战略思路的转变:从片面追求产值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效益;从突出发展重工业,到把农业、能源、交通、科学和教育作为重点,综合平衡地发展各产业;从以粗放外延式为主的发展转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从过去基本封闭式转变为对外开放的战略。
7 . 我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城市化还将对资源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压力,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好人口增长、社会生产力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将会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将可持续发展问题放在首位。
8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复建设严重,曾经一度支持的能源,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低水平上过剩,而高新产业却因重视不够而发展不足,导致了生产的结构性失调。当经济扩张时,主要投资于那些时效短,见效快的产业,这种产业往往投入多,消耗大,从而产生对信贷和货币扩张的需求,推动通胀的进一步恶化。而当经济萎缩时,这种落后产业无法及时得到升级,固定资产无法变现导致资源的闲置,使得价格下降和失业并存,进一步加深通货紧缩。
9 . 对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治理,存在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在短期内,主要依靠宏观政策调节,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对于通货膨胀,一般认为通过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相结合,前者以减少货币供给量,后者以降低政府支出减少总需求,并辅以提高利率、控制工资上涨等措施来治理。而对于通货紧缩,理论界仍存在很大的争议。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农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仍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的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上的基本平衡和部分结构性和地区性的相对过剩;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趋缓;乡镇企业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12.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全国城乡创造就业机会累计达2.9亿个左右,虽然吸纳了城乡新增人口形成的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和过去30年在农村沉淀下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一部分,但是离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相距甚远。这一方面表现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要求工作的压力随着农村工业化的进程的加快而增大,而且表现在伴随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而带来的劳动重组状况正在向社会提出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就业需要。这就要求政府现行的就业政策能够在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率的同时,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以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加大全社会的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从而增加劳动力就业的选择空间和可能性。
第十六章 “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 要点
1 .建国初期,在完成了对外经贸领域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从1950年起,我国先后成立了一批国营专业外贸公司,统一经营全国对外贸易。在“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指导方针下,对外贸易在建国初期一直被看作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补充手段。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外贸易不仅数量上有限,而且贸易结构和质量也偏低,外贸基本上是在一种低水平经济基础上运作。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之后,由于指导思想上坚持了改革开放,在理论上重新认识了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断深化外贸体制的改革,使这一阶段的对外贸易保持在持续稳定增长的高水平运作。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对外贸易额增长迅速;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很大提高;外贸市场进一步多元化。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现,主要体现在: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使我国国民经济摆脱了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密切了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创造了国际和平环境,适应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了良机。
3. 我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经济高速发展是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根本保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提高对外贸易额,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要推动力;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外贸体制改革对我国外贸的发展起了解放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4.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宏观层面的管理体制改革涉及: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下放外贸经营权;改革对外贸易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废除了外贸进出口商品的指令性计划,取消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进出口的财政补贴制度,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大幅减少了计划管理的进出口商品种类,恢复了国际通行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并不断减少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数量;加强工贸结合、技贸结合,密切产销关系;推行出口代理制;外贸体制改革进程高度依赖于价格改革的进程,也与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方面的改革有密切关系;逐步建立健全外贸法规,增加外贸管理透明度。
5.外贸企业改革就是要在外贸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角色转变。围绕产权制度的改革,调整和完善外贸企业的所有制结构;探索适合外贸企业的发展模式,通过三种方式,即走集团化道路、推行“贸工一体化”和“贸工技一体化”的实业化道路、以及多元化发展模式逐渐建立长期经营发展战略中的竞争优势;加强外贸企业内部建设。
6.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贸易增长趋势、贸易环境和贸易商品结构将发生相应变化;商品贸易总额增长加快,贸易顺差将逐渐减少,比较优势产品出口会增加,比较劣势产品短期内因为无法实现进口替代,进口会大幅增加。由于双边的关税减让、非关税避垒的逐步消除,以及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外贸出口环境将会大大改善,而具有相对比较劣势的产品,由于自然和要素禀赋的限制,短期内因为无法实现进口替代,面临进口增加的压力。由于部分农产品如小麦、棉花等因享受国家的补贴待遇,其价格远远高于国外价格水平,也将面临出口竞争乏力的状况。受开放度的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服务贸易额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7.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发展战略,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核心,以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市场多元化和拓展海外市场为目标,合理利用外资和进口国外要素资源,有效发挥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第十七章 “涉外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 要点
1.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而国际收支平衡表则是系统地记录一定时期内各种国际收支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表。 1980年4月,我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合法席位,从而中国有义务向该组织报送国际收支平衡表。为此,从1981年开始,中国着手建立了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并按照IMF的标准格式结合自身的特点分季按年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2.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总体上是平衡的,并伴随着一定的顺差,从1982年至1999年,共实现了经常账户的顺差881.08亿美元,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1731.38亿美元。其中,经常账户的顺差对于我国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是保持外汇储备长期稳定增长的基本来源,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尤其是直接投资顺差促进了国内的资本积累和结构升级,并且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出口能力,从而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平衡。目前的“双顺差”局面作为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来源,对提高我国对外支付能力,稳定汇率,防范外部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曾数次下调,但汇率下调对平衡贸易收支的正面作用却并不明显。目前中国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较高,但粗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低的产品多,而高技术、深加工、价值含量高的产品较少,这是关系到今后中国出口创汇能力能不能提高,能不能保持贸易顺差的一个根本原因。
4.在 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特征仍然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类型:即经常账户的贸易大部分是逆差,国际收支的平衡要靠净资本流入来保持。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改革以来出现了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双顺差”的新现象。资本账户的顺差已不是平衡经常账户贸易逆差的手段,而是推动外汇储备资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5. 外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货币金融管理当局或其他国家机关,对外汇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的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管制措施。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对在境内和管辖范围内的中国和外国的法人和自然人的外汇买卖、外汇收付、外汇信贷、国际结算、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市场实行管制。
6.国家外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和健全独立自主的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制度,正确制订国家的外汇法规和政策,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大体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 1994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四个阶段。目前中国的外汇管理运行情况是:在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同时保持较为严格的资本项目管理。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
7.中国的外汇储备是指我国官方在一定时期内所持有的全部外汇资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财政部外汇库存,主要来自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的积累,大部分是以人民币结汇的出口收入,国家拥有使用权,也拥有所有权,是可以随时动用的外汇。另一部分是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主要是该行的外汇营运资金,加上其在国内外吸收的外汇存款和在国际市场上筹资的外汇资金总额,减去其外汇贷款和外汇投资的结余,其中很大部分本质上是对外负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不过是以该行存放在外国银行的资金和购入的外币证券持有。严格地讲这一部分外汇是国际清偿力,是国家外汇储备的补充,而不应列入外汇储备的定义中。
8.中国的外汇储备水平依赖于进口量和对外债务水平、外汇市场的成熟程度、经济开放度、经济的灵活性、国家对贸易和资本项目的管制程度等因素。
9. 中国的金融业开放是循着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层次有步骤、分重点地依次展开的,最先开放的是银行业,保险业的开放正处于试点之中,而证券业的开放则刚刚起步,还处于酝酿和筹划阶段。
10.外资金融机构是指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从事金融业务的分支机构和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外商独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现已在中国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有外资银行、外资财务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和外资投资银行等。
第十八章 “外资引进与中国经济发展” 要点
1.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弥补了国内建设投资资金的不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引进外资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增加了外汇储备,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引进外资为我国带来了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引进外资对中国的体制转轨起到了引导、借鉴和推动作用;引进外资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国际直接投资通常指一国资本在别国直接设立厂矿等企业的投资方式,是国际间长期资本流动的一种方式。与许多国家主要利用间接投资的模式不同,政策上出于避免大规模外债风险等因素的考虑,我国采取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方式。
3. 国际合资经营企业(joint ventur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并按照该投资国或地区的有关法律组织建立起来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而设立的,它是由外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同一个或几个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的企业。
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按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依据共同签订的合作经营合同所规定的合作各方权利和义务(如投资条件、收益分配、债务清偿、风险责任、经营方式等)的合作经济组织。1988年颁布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明确了这类企业的法律地位。
5.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是指按1986年颁布的《外资企业法》和1990年颁布的《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它是由外方单独在中国取得独立法人资格,能完整地行使法人权利和义务的经济实体。
6.中国近年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从规模上来说,投资总量已经较大,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外资来源国别(地区)来看,具有高度集中的特征;从外资进入方式来看,1980年至1985年,外资以合作经营方式进入为主,1986至1990年外资以合资经营方式进入为主,进入90年代以后外资以独资方式进入为主;从外资投向行业结构来看,在三次产业中,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投向第二、第三产业;从外商投资地区来看,中国外来直接投资的流入集中于沿海开放地区。
7.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许多新形势: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由港澳台的中小型外商向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国际大财团、大跨国公司转变;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收购、兼并成为外商实现其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策略。
8.我国利用国外间接投资主要指国外借款,吸收国外股权投资,发行国际债券以及设立国外投资基金几种主要筹资方式。
9.我国利用外资的第一次战略转变源于1992年,中国开始改变吸收外资的主要方式,即降低对外借款比重,强调以外商投资为重点,1993年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占了主导地位,这是中国利用外资过程的一个历史性突破。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中国吸收外资战略进行新一轮的转变,即吸引外商投资重心的转移和投资方式的转变:产业重心将由生产型向服务业转移;农业应成为吸收外资的重点领域之一;要利用国际通行的方式引进外资,通过国内的一系列配套改革形成新的投资方式,这包括股票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关中介机构的建立以及与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衔接等等。
10.我国引进外资的政策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外商投资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外商投资应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吸收外资应有利于改造现有企业,并同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结合起来;全方位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努力开拓通过债权、股票等证券形式吸收海外资金的间接引资途径,加快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尽力加强外资领域的法制建设,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促进本国的外资立法与政策更好的与国际投资约束规范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