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冯丽荣为参加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检察开放日活动的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师生讲法治课。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一座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的“工”字形建筑,历经百年风雨巍然屹立。它曾是北京大学文科、校部及图书馆的所在地,被人们称作“北大红楼”,中国红色文化的根脉从这里展开——

书桌前,李大钊写下《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革命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阅览室内,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办公室中,北京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诞生 …… 红砖红瓦间,思想的火花在这里汇聚成风雷,掀起了风云际会的历史浪花。

岁月易逝,精神永存。今天,红色“颜值”和红色“基因”交相辉映的北大红楼,映着新时代的光芒更加绚丽夺目,成为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接受思想洗礼、汲取前进动力永不褪色的学习圣地和精神地标。

“90后讲党史”强化红墙意识

在东城区检察院党建示范基地,主题墙上“检心卫红墙、法治铸长安”的语句概括了东城检察人为首都“法治中轴线”作出检察贡献誓言铮铮的初心和使命。

“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东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贺卫对记者说,作为核心区的检察机关,必须率先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强化红墙意识,让红色基因在检察队伍中传承,让光荣传统在检察工作中发扬,让党的事业和检察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在东城区检察院青年检察人的呼吁倡导下,2019年10月,该院创新推出“90后讲党史”党建项目,由青年党员担任宣讲人,选取“四史”中有代表性、标志性、典型性的人物和事迹,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讲述。主讲人讲述后全员畅抒己见,发表感想,最后由党组成员点评。截至目前,已讲述“中共一大与红船的故事”“循迹红色历史,牢记检察使命”“太行山上新愚公”等13期内容。

“90后讲党史”不仅在该院掀起了学党史的热潮,同时也潜移默化引导帮助检察人员在思想上与党章、优秀党员对标对表,在行动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院向“疫”而行,检察人员200余人次下沉社区,坚守防疫一线126天,40余人紧急下沉应对新发地疫情、协助疫苗接种,30余名检察人员获评“社区防疫标兵”,3名“90后”检察人员增援新国展、北京站,获评“入境进京防疫标兵”称号,用实际行动展示政治本色和担当作为。

心中有民、心系百姓。早在2012年,东城区检察院就开创了“阳光检察进社区”品牌系列活动,该院团总支青年突击队定期深入社区了解群众诉求,选取贴近民生的普法内容,通过现场表演情景剧、播放动漫、卡片提示等生动的形式再现犯罪过程和画面,增强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防范违法犯罪意识。

守护正阳门下的少年

正阳门是北京城的地标性建筑。东城区检察院位于正阳门东南1.6公里,该院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部门,取名为正阳未检办公室,“正阳”同时寓意:青少年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要让他们堂堂正正做人,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北大红楼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阵地,这里传递着一种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正契合‘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没有止境’的要求。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就要不断创新,持续迸发生机活力。”在正阳未检办公室检察官刘超颖看来,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未检工作,勇于尝试、不断探索。

从事未检工作9年多,刘超颖帮教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丁丁(化名)曾是她最放不下,如今也是她最放心的孩子。

14岁以前,丁丁盗窃过200多次,后曾4次盗窃被行政处罚,刚满16岁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丁丁为何成了“熊孩子”?“因为我饿。”第一次讯问丁丁时,刘超颖的心被刺痛:丁丁因为从小离家流浪,长大后没有身份证找不到工作,屡屡“重操旧业”。

“改变他!”为此,刘超颖四处奔波,为丁丁寻亲人、办身份证、找工作。然而,对少年的帮教不会一帆风顺,总会一波三折。因为经历过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丁丁内心未免孤独冷漠,在企业里不善与领导和同事相处。

为了跟丁丁所在的企业“搞好关系”,帮他“保住工作”,刘超颖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做起推广,每天拉单位的同事向丁丁所在的企业订购蔬菜。这样丁丁会每周来院里送两次蔬菜,刘超颖也借此多了解他的近况。同时,她还为丁丁安排心理咨询师定期做心理疏导,帮他不仅从生活上、工作上回归社会,也从心理上真正回归社会。

五年过去了,丁丁现在已是广东深圳一家企业的部门主管,曾经和他一起盗窃的小伙伴也改邪归正,在同一家企业工作,生活重回正轨。

“未成年人是曙光、是希望,我们不能放弃他们,就像我们不能放弃对未来的向往。”刘超颖说,要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的保护和关爱,就要走近他们,做孩子心中的“爱豆”。

2018年9月开学季,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来到东城区,受聘为北京二中的法治副校长,并讲授了首次法治课。在张军检察长的示范引领下,如今,东城区检察院组建起一支42人的法治副校长队伍,为36所学校开展校园普法近百场次。

保护文物古迹助文化传承

东城区是北京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辖区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50余处,其中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包括北大红楼、军调部1946年中共代表团驻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等众多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保护文物古迹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作为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东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杨彦军介绍说,做好革命文物保护的监督工作是公益诉讼检察官的职责,也是告慰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的实际行动。

近段时间,杨彦军正带领部门人员对北京市刚刚公布的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涉及东城区的17处进行逐一排查,确保切实掌握革命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

早在2018年,东城区检察院就已探索办理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等公益诉讼检察“等外”新领域案件。

近两年来,在开展“服务保障中轴线申遗”专项监督活动中,该院主动与住建等部门沟通协调,为天坛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住户腾退进行合法性论证并提供法律意见,推动住户腾退签约工作顺利开展,让老居民过上现代生活。针对损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礼住宅”案件,该院及时跟进调查并支持权利主体提起民事诉讼。

2019年,东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办理国子监街牌楼及大门影壁被车辆撞击受损两起案件中发现,国子监街道路狭窄,来往车辆密集,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大多分散在狭窄的胡同和巷子中,相互交错但缺乏有效的“隔离”措施,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辆的正面冲击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对此,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撰写专题报告报送区委政法委,推动交通部门合理疏导引导文物保护单位附近交通流量,有效保护了分散在街巷的文物古迹。

一座红楼,照亮东城检察人心中的“精神灯塔”,指引他们勇担时代使命,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不懈努力。

(本报全媒体记者戴佳 记者田野 通讯员伊晓彤)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精神血脉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朱雅频

百年光辉党史,千秋复兴伟业!北京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是最早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城市之一,也是许多重大党史事件发生的地方。包括红色“颜值”和红色“基因”交相辉映的北大红楼在内的丰富红色资源,是首都检察机关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的重要源泉。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突出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都特色,以“誓为推进党在首都的检察事业发展不懈奋斗”立根铸魂,在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检察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在努力建设与首都战略定位相匹配的一流检察院、一流检察队伍中持续发力用力。将党史学习教育焕发出的强大力量,凝聚到“讲政治要有更严要求,抓业务要有更高标准,强素质要有更实举措”的要求上来,在推进自我革命中锻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首都检察队伍。统筹推进检察自身高质量发展与服务保障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新的业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最高人民检察院 (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010-65209114(查号台) 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6262号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