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3
月26
日
《光明日报》
01
版
日前
,
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国家第
11
次学位评审结果
,
苏州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一
,
涵盖了
102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至此
,
苏大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总数位居地方高校之首。
一级学科博士点是衡量一所高校学科建设和办学层次的重要指标
,
苏大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高校
,
为何能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绩单
?
在苏州大学校长
朱秀林
教授看来
,
这是苏大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
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
,
创新的基础是人才
,
而高校培养人才的平台就是学科。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根本
,
也是高校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
”
资源在
“
交叉融合
”
中放大
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非常复杂
,
一直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科研难题。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尹斌专注的正是这一领域。不久前
,
他所申报的
“
纳米技术在白血病病因和病理学研究的应用
”
课题获批成为
2011
年科技部
“973
计划
”
子课题。他将与苏大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的教授携手开展课题研究。
在拥有
11
个大学科门类的苏州大学
,
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正逐步显现。
2008
年
,
学校试点学部制改革
,
整合相关学科专业
,
组建了医学部和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
资源整合的优势在此次学位点申报中凸显。医学部因此一举拿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
材化部也斩获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地处长三角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
,
苏大人认识到
,
必须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
及时调整学科结构
,
寻求新的增长点。
2006
年
,
江苏率先提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大新兴产业
,
苏大应声而起
,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免疫学研究中心等对接新兴产业的高水平学科平台破土而出。
创新团队在
“
内扶外引
”
中孕育
学科引领是方向
,
人才驱动是根本。苏州大学连续
10
次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发布
“
求贤书
”,
面向世界延揽精英。
苏大校领导的求贤若渴
,
令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大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院长
李述汤
教授印象深刻。
2008
年年初
,
校领导得知李院士有意到内地发展
,
于是两赴香港邀请他加盟。学校还专门新建了一幢
8000
平方米
的新大楼给李述汤团队
,
让他们能够参照国际标准建实验室
,
并拨出
5000
万元作为实验室先期投入。目前,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自主研发成功
“
有机发光二极管
”,
有望在未来取代白炽灯。
人才引进在苏大形成了
“
连锁反应
”
。近四年来
,
苏大累计投入人才引进经费
4
亿余元
,
共引进包括院士、国家
“
千人计划
”
入选者等在内的各类人才
450
余名
,
使苏大在
“
十一五
”
期间成功组建起了软凝聚态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十多个国内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
“
内扶外引
”,
旨在培养本土学术精英的
“
东吴学者计划
”,
实施三年多来
,
已有
20
名优秀学者获得资助。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
,
使苏大学科建设充满了
“
爆发力
”
。
2010
年
,
苏大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188
项
;
纵向项目经费
1.1187
亿元
;SCI
、
EI
、
ISTP
三大检索论文达
1305
篇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包括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共
23
项
,
居地方高校之首。
长效机制成学科发展
“
永动机
”
“
要使学科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
,
必须建立良性的人才生态环境
,
在
‘
人才如何真正发挥作用
’
上形成长效机制。
”
苏大副校长熊思东说。
苏大求解这一难题的思路非常清晰
,
在实施
“
特聘教授
”
计划的同时
,
构建
“
领军人才
+
创新团队
”
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
2009
年底
,
我国机器人技术领域知名专家、
“
长江学者
”
孙立宁教授率科研团队在苏大组建了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这一团队的整体引进
,
大大提升了苏大在先进机器人、微纳操作技术与装备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
熊思东说
,
苏大不建
“
可看不可动的博物馆式
”
平台
,
而是以引进人才及其团队的实际需求搭建平台
,
整合全校资源
,
使平台的高度、宽度、深度在国际或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苏州市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大特聘教授郑洪河告诉记者
,
自
2010
年
11
月挂牌以来
,
围绕国家提出的
“
低碳经济
”
命题
,
中心打通了全校能源、物理、化学、管理、经济等
10
余个学科
,
为专家们搭建起一个多学科交融的全新平台。目前
,
新能源汽车、家用太阳能照明等一批科研成果已初具规模。
苏大党委书记王卓君透露
,
在首批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评选中
,
苏大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血液转化医学、微纳光学、艺术学五个学科入选一期工程名单
,“
这将为苏大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
,
为推进
‘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
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学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