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朝圣巴菲特之旅
来源:雪球App,作者: fastisslow,(https://xueqiu.com/1700284403/21671396)
1. 中国崛起一览无遗。我本以为我们会是少数的中国人,但是到了以后才发现中国人之多,远超我的想象。这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中国文化影响源远流长,巴菲特隔壁屋家门口就拜着一对中国气息十足的石狮子。
2. 真正投资做的好的人,都是专注而心无旁骛的。投资最牛的人,都不在纽约。投股票的在Omaha,投债券的在Newport Beach。
3. 近些年,中国人非常关心投资,在年会里的亚洲面孔基本都是中国人。据说,中欧的CEO班每年组织学员来参加年会,我们也偶遇了其中的几位。
4. 虽然我们这些年买了很多LV, Patek Philippe和Lamborghini,但是和美国在财富积累上的巨大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只是人家早早的度过了炫耀性消费的阶段了。现在连日本人都不玩了,Versace就关了他们日本的门店。中国,巴西和中东强大的购买力在支撑着奢侈品的市场。
1. 起因
原本今年打算去一趟美国,见见老友,外加给自己放个小假。好友S听说之后,建议我和他以及另外几位朋友一同去参加5月1号在奥马哈的Berkshire Hathaway 年会。于是就在旅途中加上了Omaha这一站。Berkshire Hathaway的年会,每年一度,均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召开。巴菲特自己称其为“资本主义的伍思托克音乐会(Woodstock of Capitalism)”。
金庸小说里说:“生平不见陈近南,纵使英雄也枉然。” 投身投资行业数年,没见过巴菲特也算是一大遗憾。
老先生今年80高龄了,芒格(Charlie Munger)更是已经86岁了,虽然身体不错,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啊。这样的年会也不知两位老首长还能参加几次。2000年之后,估计是和我一样担心巴老健康的同志们越来越多,参与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加。CNBC报道的说,今年一共有4万7千人搅和,而我就是那4万7千分之一。
2. 行程
大家行前都忙,没空商量行程,最后机票没有定在一起。我和S,飞去纽约,但是前后差了一天,另一个朋友L,和他同事经转芝加哥飞去Omaha。我到纽约后,住在时代广场旁边的酒店,两天之后,酒店不远发现了恐怖分子放置的炸弹,后来读报纸的时候心里还颇有一番忐忑。
另一位纽约的好友A听说我来,邀我和他家人搭他们自己的飞机一起去奥马哈。于是我取消了自己的机票,第二天中午,我们一起从Newark 机场直飞Elliot机场。Elliot是奥马哈当地专供私人飞机使用的一个小机场。巴菲特旗下的私人飞机公司Netjets用的也是这个机场。
下飞机,看到附近停了几架Netjets的飞机--巴老已经不远了!
3. 闲晃
4月30日,其他朋友也都到了。S和巴菲特的一些老朋友关系非常不错,当年在美国时,他经常来奥马哈,算是半个地头蛇。我们跟着他,1行4人去参观了Berkshire 的办公大楼和巴菲特那栋在Farnom St上著名而又低调的小宅子。巴菲特的与众不同,从他那栋简朴的小房子就一览无遗。自1957年以来,无论他的财富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他从未离开过那个家。
4. 面圣
5月1日,我们坐在了Qwest Center中央的一个位置上,第一次听到了奥马哈的圣言(Oracle From Omaha)。
一如既往,年会的头15分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短片。今年,把Desperate Housewife 里面的四位女主角请了出来,并且最后让美丽性感Eva Longria Parker爱上了年近90的Charlie Munger。真是神迹啊!这倒颇有点现实主义的意思,应该把这个视频给韩寒看看,他一定能写出很精彩的东西来。
问答一开始,巴老就力挺高盛,一口气讲了20分钟。内容倒是其他网站上也都有,也就不赘述了。好玩的是下午2点左右,一个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女孩子,用我们倍感亲切的中式英文问:"Mr. Buffet, can you tell us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learn from Charlie?" 巴老估计是年纪大了,外加上不熟悉带有我们家乡口音的英文,以为他问的是"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learn from China." 然后叽里呱啦讲了堆中国的好话。
5. 会后
晚上,在S的精心安排下,我和L都被邀请到一个私人的Party,参加的都是巴菲特多年的好友。其中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家,他是巴菲特从小到大的玩伴,也是最早一批的投资者。现在他退休住在加州的橘子郡,每天去当地的一个小酒馆吹萨克斯,表演挣小费。他每年一次的娱乐节目就是坐着自己的私人飞机来看他的老友巴菲特,其他时间,他都在娱乐旁人。奥马哈,这个地方确实与众不同。
时间有限,记得都是流水帐。
by-胡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