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论文《Detecting Regions of Maximal Divergence for Spatio-Temporal Anomaly Detection》时,文中提到了这三种方法来比较时间序列中不同区域概率分布的差异。
KL散度、JS散度和交叉熵
三者都是用来衡量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差异性的指标。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数学表达。
对于概率分布P(x)和Q(x)
1)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又称KL距离,相对熵。
当P(x)和Q(x)的相似度越高,KL散度越小。
KL散度主要有两个性质:
(1)不对称性
尽管KL散度从直观上是个度量或距离函数,但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度量或者距离,因为它不具有对称性,即D(P||Q)!=D(Q||P)。
(2)非负性
相对熵的值是非负值,即D(P||Q)>0。
2)JS散度(Jensen-Shannon divergence)
JS散度也称JS距离,是KL散度的一种变形。
但是不同于KL主要又两方面:
(1)值域范围
JS散度的值域范围是[0,1],相同则是0,相反为1。相较于KL,对相似度的判别更确切了。
(2)对称性
即 JS(P||Q)=JS(Q||P),从数学表达式中就可以看出。
3)交叉熵(Cross Entropy)
在神经网络中,交叉熵可以作为损失函数,因为它可以衡量P和Q的相似性。
交叉熵和相对熵的关系:
以上都是基于离散分布的概率,如果是连续的数据,则需要对数据进行Probability Density Estimate来确定数据的概率分布,就不是求和而是通过求积分的形式进行计算了。
1.
KL散度
KL散度
(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最大类间
散度
)
是描述两个概率分布差异的一种测度。对于两个概率分布P、Q,二者越
相似
,
KL散度
越小。
KL散度
的性质:P:真实分布,Q:P的拟合分布
非负性:KL(P||Q)>=0,当P=Q时,KL(P||Q)=0;
反身性:KL(P||P)=0
非对称性:D(P||Q) ≠ D(Q||P)
KL散度
不满足三角不等式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P = [0.2, 0.4, 0.4]
Q = [0.4, 0.2, 0.5]
print(stats.entropy(P,Q))
0.144
原标题:数据集
相似
度度量之KL&
JS
散度
一、
KL散度
1、什么是
KL散度
KL散度
又叫
相对熵
,是描述两个概率分布差异的一种方法,有人将
KL散度
称为KL距离,但实际上它不满足距离概念中的两个条件,a、对称性,即D(P||Q)=D(Q||P); b、三角不等式;2、有什么样的作用模型效果好不好,在数据划分上大有讲究,如果训练集与测试集数据分布不满足同分布,模型表现必然不会太好,因此划分数据集之后对...
来自:AI算法小喵写在前面大家最近应该一直都有刷到ChatGPT的相关文章。小喵之前也有做过相关分享,后续也会出文章来介绍ChatGPT背后的算法——RLHF。考虑到RLHF算法的第三步~通过强化学习微调语言模型的目标损失函数中有一项是
KL散度
,所以今天就先给大家分享一篇与
KL散度
相关的文章。0.
KL散度
概述
KL散度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 Divergen...
KL_COR <- function(mu1, mu2, sigma1, sigma2) {
eq1 <- log(sigma2 / sigma1)
eq2 <- sigma1 ^ 2 + (mu1 - mu2) ^ 2
eq3 <- 2 * (sigma2 ^ 2)
return(eq1 + eq2 / eq3 - 0.5)
时空维放后面比如C后面依次是H,W,channel,T,把分类维度C放在第二维度,后面的维度多少维都没问题,注意这里的input是未归一化的,也就是没有进行softmax。target可以传入一个整型,一个类别的标签,如果输入是[N,C],则传入[N],如果输入传入的是[N,C,…] ,则target为[N,…做机器学习的时候,用CE和kld其实是一样的,因为IE传入的target分布是一个one-hot分布,熵其实为0,如果是非delta分布计算出的结果也是一个常数,对参数更新没有任何贡献。
一、第一种理解
相对熵
(relative entropy)又称为
KL散度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简称KLD),信息
散度
(information divergence),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
KL散度
是两个概率分布P和Q差别的非对称性的度量。
KL散度
是用来度量使用基于Q的编码来编码来自P的样本平...
KL散度
是描述两个概率分布
相似
度的一种度量。
KL散度
起源于信息论。信息论的主要目标是量化数据中有多少信息。信息论中最重要的指标称为熵,通常表示为H。熵没有告诉我们可以实现这种压缩的最佳编码方案。信息的最佳编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但对于理解
KL散度
而言不是必需的。熵的关键在于,只要知道所需位数的理论下限,我们就可以准确地量化数据中有多少信息。现在我们可以对此进行量化,当我们将观察到的分布替换为参数化的近似值时,我们丢失了多少信息。
KL散度
是对熵公式的略微修改。不仅仅是有我们的概率分布p,还有近似分布
KL-divergence,
KL散度
,KL距离,又叫
相对熵
(relative entropy),衡量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不同程度,是描述两个概率分布P和Q差异的一种方法
就是信息论学的
相对熵
最简单的情况:当KL-divergence为0时,两个分布完全相同。
P和Q越
相似
,
KL散度
越小
KL
散度
是一种衡量两个概率分布的匹配程度的指标,两个分布差异越大,
KL散度
越大
KL散度
是恒大于等于零的,等于零时说明两个分布一样
用
KL散度
来衡量两个高斯分布的
相似
度公式
具体的推导可以看添加链接描述
自己用tensorflow实现了一下
def calculate_gaussian_kl_divergence(m1,m2,v1,v2):
###m1,m2 指两...
三者都是用来衡量两个概率分布P(x)和Q(x)之间的差异性的指标
KL散度
(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又称KL距离,
相对熵
。D(P∣∣Q)=∫−∞∞P(x)logP(x)Q(x)D(P||Q)=\int_{-\infty}^\infty P(x)log\frac{P...
KL
散度
又叫
相对熵
,在信息论中,描述的是q去拟合p的产品的信息损耗。
KL
散度
是非对称,即 D(p||q) 不一定等于 D(q||p) 。
KL
散度
经常作为优化的目标。
&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很多场景需要考虑数据分布的
相似
度/距离:比如确定一个正态分布是否能够很好的描述一个群体的身高(正态分布生成的样本分布应当与实际的抽样分布接近),或者一个分类算法是否能够很好地区分样本的特征(在两个分类下的数据分布的差异应当比较大)。
&amp;nbsp;&amp;nbsp;&amp;nb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