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东南亚的号角再度吹起。
这次接棒的是广汽埃安。6月28日,中国(广东)-泰国经贸代表团抵达泰国曼谷,广东车企埃安与泰国经销商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正式进军泰国市场。
在埃安进军泰国之前,已经有不少中国车企汇聚于此。去年9月,比亚迪宣布将在泰国建立首个海外电动乘用车生产厂;今年3月,3600辆哪吒V“出海”,创造了中国造车新势力最大的单批次出口纪录……依靠庞大的消费市场,良好的产业基础,政策优惠“大礼包”的加持,东南亚这个巨大的红海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海”的竞争高地。
然而,这仅是中国车企出口“竞速”的缩影。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汽车整车出口193.3万辆,同比增长79.8%;整车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倍。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从最早的“引进来”,到“走出去”,再到如今的“走上去”,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中国汽车依托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战略契机,正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
泰国成出海热土
这是埃安第一次出海。
埃安不仅将在泰国成立东南亚总部,同时正在积极筹备入泰车型的本地化生产,对出口东南亚市场异常重视。
进军泰国市场,是埃安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未来,埃安将深耕泰国市场,持续辐射东南亚及周边区域,从整车出海、到海外建厂、到本土生产,逐步实现全球市场研产供销一体化。
相比于埃安首次出海,同样作为广东车企的比亚迪,在东南亚市场底蕴更加深厚。去年9月,比亚迪宣布将在泰国建立该公司首个东南亚组装厂、也是其首个位于海外的电动乘用车生产厂,预计2024年投产,年产量15万辆车,主要出口东南亚和欧洲。今年,比亚迪的版图已从泰国辐射至越南,更扩散至菲律宾、印尼等国家。
此前,比亚迪旗下子公司比亚迪电子在越南富寿省富寿市建设电子工厂。5月5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希望继续扩大越南富寿省制造与投资规模,并承诺进一步改进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先进技术推广到电动汽车制造和组装领域,服务于越南市场并出口到东南亚地区。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希望将电动汽车的整车制造和组装拓展至越南。
事实上,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车企“出海”新的竞争高地。从比亚迪、长城汽车、哪吒汽车、长安汽车到埃安,东南亚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
去年,哪吒汽车正式“出海”,首站同样选择的是泰国,成为首家出口右舵车型的中国造车新势力。数据显示,1-4月,哪吒在泰国已经交付3066辆汽车,今年3月,3600辆哪吒V“出海”,创造了中国造车新势力最大的单批次出口纪录。以泰国为支点,哪吒加速开拓东南亚市场,并在马来西亚等国家上市新车。
7月3日,一辆辆身着设计师联名款新衣,贴满泰国元素,换上新鞋,背上书包的五菱Air ev亮相泰国曼谷,五菱新能源车正式登陆泰国。泰国EV Primus总经理表示,通过五菱Air ev的导入,将有望打破日系品牌在泰国微型汽车市场的垄断。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4月,中国自主品牌车出口在当地市场零售同比增长45%,保持强势增长的态势,中国越来越表现出全球汽车供应链及市场中心的作用。
数据显示,泰国纯电车2023年累计注册量榜单中,多款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上榜,比亚迪Atto 3注册量达11167辆,成为冠军;哪吒V达到5955辆,成为亚军;欧拉好猫注册量2471辆,MG4注册量达1848辆等,均在泰国市场名列前茅。
为何“重兵”于此?
那么,中国车企为何纷纷聚焦东南亚?庞大的市场潜力,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东南亚市场人口规模高达7亿,不仅汽车销售增长空间巨大,产业基础较好,当地还大力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给予外来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据世界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泰国2022年汽车生产1883515辆,同比增长12%,全球排名第十;印尼2022年生产1470146辆,同比增长31%,排名11;马来西亚2022年生产702275辆,同比增长46%,东南亚市场异常广阔。
同时,东南亚电动汽车渗透率较低,发展潜力巨大,这也让中国汽车企业嗅到了机遇。以泰国市场为例,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泰国市场销量前十品牌为丰田、本田、三菱等日本品牌。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此前分析称,日韩汽车制造商的新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在东南亚销售的主要是传统燃油车,而这反而给了中国车企机会。
在电动车领域,东南亚汽车市场正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以泰国为例,据泰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泰国纯电动车销量达13454辆,同比增长588.5%,预计今年泰国纯电动车销量将冲击5万辆关口。泰国政府表示,到2030年,泰国电动汽车产量预计将占到汽车总产量的30%,泰国或将成为东南亚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心。
开泰研究中心预计,中国纯电动汽车以低价备受大众市场关注,并且能够实现快速投放,预计2023年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贡献有望从2022年的78%增至85%。
根据印尼汽车制造者协会的统计数据,印尼电动车市场从2021年的685辆增至2022年的超过1万辆,计划至2035年实现在本国生产10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
越南汽车行业同样呈现快速生长的态势,据越南汽车制造商协会(VAM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VAMA成员单位汽车总销量为40.46万辆,同比增长33%。据预测,越南汽车市场到2025年可达70万至80万辆的年销规模,到2030年将超过100万辆。
为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东南亚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大礼包”,政策上的互利也为中国车企“出海”创造了便利。
为了实现“2030愿景”,即2030年将零排放汽车产量提升至当年总产量的30%,去年泰国政府针对进口车最高下调40%的电动乘用车进口关税,同时,2022-2025年,泰国电动乘用车消费税从8%降至2%,且每辆车提供7万—15万泰铢不等的补贴,在泰国开设工厂的电动车制造商还能获得高额补贴。
去年12月,印尼将为电动汽车提供高达8000万印尼卢比的补贴。今年4月,印尼政府宣布,将新能源汽车采购增值税从11%下调至1%,以刺激电动汽车销量增长。马来西亚今年1月宣布,计划在预算中延长新能源汽车税收减免期限,继续全面免除100%电动汽车进口税和消费税、电动汽车整车进口(CBU)免道路税。
同时,作为能源和金属大国,印尼拥有全球最大的镍矿储量和产量,其中镍是电动车电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依靠资源优势,印尼成为动力电池企业投资的“热土”,并希望成为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关键角色。
这也意味着,在庞大的消费市场,良好的产业基础,政策的积极扶持下,东南亚发展汽车产业的明显优势,吸引了大量中国新能源车企,形成集群效应,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全球“火热”的缩影
东南亚的火爆,仅是中国汽车出海的缩影。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5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43.8万辆,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92.8%;整车出口金额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1.2倍。而1至5月,汽车整车出口193.3万辆,同比增长79.8%;整车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2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即便在“苛刻”的欧洲市场,也有不少中国汽车的身影。6月28日,吉利旗下的极氪品牌宣布正式登陆欧洲市场,极氪001和极氪X将在瑞典和荷兰开始预售。并且,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都已陆续出口欧洲。去年7月,蔚来在匈牙利投资建设了首个海外工厂,加速实现生产本地化。
“欧洲作为MG的重点市场,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1.5万辆,同比增长143%,其中新能源占比超过50%,今年有望成为上汽首个‘二十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上汽集团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上汽国际总经理余德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海外市场累计销售53万辆,同比增长40%,自主品牌占比超70%。其中,MG品牌全球累计销量为37万辆,同比增长40%。预计今年上汽海外销量将突破120万辆,自主品牌占比将超过70%。以前出口可能都是中国品牌的衣服、家电,今后出去可能会看到更多中国自主品牌的车。
JFP Holdings董事总经理、首席运营官奥尼尔表示,中国出口已经不再依靠售卖廉价的汽车,而是以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科技吸引海外消费者。同时,中国广阔的市场,让企业积累丰富的运营经验,能够获取成本优势,让海外消费者以优势价格买到高质量的汽车产品。并且,中国汽车企业在品牌推广战略方面也非常注重,全面提升自身的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不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副会长赵扬也提醒,在肯定中国车企“出海”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清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比如世界范围内产业格局的重组,如何预防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非贸易壁垒等,都是需要行业共同应对的问题。
中国汽车如何站上世界舞台中央?
7月4日,上汽集团宣布将在欧洲建设生产基地,目前正在进行选址工作。7月5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巴西建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达30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45亿元),建立三座工厂用于零部件、整车和电池材料的加工生产。
这只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走出去”的一步,却折射了出口增长背后,中国汽车产业出现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根本性变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兼产业研究部部长许海东指出,中国品牌开始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自主新能源是出口爆发的主力,规模变化对应着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面貌。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趁着全球电动化的绿色东风,中国的汽车产业力量走上世界舞台,目标是重新书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新能源:把握出口强机遇
汽车出口数量从100万辆到200万辆,中国用了10年,从200万辆到2022年的300万辆,仅仅用了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身影引爆了汽车出口的加速态势。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67.9万辆,也就是每出口5辆车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型。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占比已高达35%。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强调,我国自主品牌出口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就是进入了新能源发展的机遇期,以新能源为主的自主品牌出口与燃油车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海东进一步指出,出口增长关键是中国品牌产品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在外观设计、产品质量管控体系、供应链质量和效率管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方面都已与合资企业差距不大。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新能源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完备,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已培育出一批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
一些外资和合资车企也将中国作为制造基地,面向全球出口,侧面印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熟。以特斯拉为例,其上海超级工厂依托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中国智造”能力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销往欧洲、亚太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年该工厂共计交付整车超71万辆,其中出口超27万辆,占比近四成。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一直为“减碳”努力,全球汽车行业开始向电动化转型,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将持续增长,对中国来说,正是汽车出口的强机遇期。
新出口:产业力量向外行
6月30日,长城汽车宣布与全球最大的汽车经销商之一英之杰正式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就印度尼西亚市场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继续深化在营市场合作,还将扩大多地区合作范围,助力长城汽车优化全球布局和运营模式。
整车企业海外建厂,动力电池企业海外“配套”,与以往的产品外贸观念不同的是,中国汽车出口,随之扎根海外的是产业力量,产业链出海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的共识。
截至2022年末,奇瑞已经在全球建立了10家海外工厂,今年奇瑞宣布将在阿根廷投资4亿美元建厂;长城在全球多个市场进行投资建设、收购整车工厂和核心零部件产线等产业布局;长安汽车发布“海纳百川”计划,将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布局海外市场,打造超1万人的海外业务团队;吉利汽车也进一步指出,汽车出口已经从全球供应链体系、产品出口、技术“出海”,进入“产品、技术、人才、管理”全产业链输出的新阶段。
不同于单一的产品航海时代,现在是中国与全球汽车产业双向奔赴的新能源航海时代,中国是汽车产业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同时要通过全方位的优势输出,掌握价值密码,培育真正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产业力量“走出去”,自主品牌更要“走进去”,实现本土化的长久发展。
这一过程中,中国汽车出口还将面临品牌力不足、本土市场壁垒等系列挑战。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差异化的挑战,包括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及文化差异多方面,需要与海外的合作伙伴加强协作关系,制定精准的市场策略和产品策略。许海东也指出,企业要具备本地化的营销、售后服务体系和研发能力,实施差异化竞争。
1-5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193万台,75%的增速进一步稳固全年出口超400万辆的预计,今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采写】南方+记者 拱千舒 魏泓泉 实习生 何雨航
【制图】陈乐
【统筹】郭小戈
【作者】 拱千舒;魏泓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