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室:往逝》:一部让我从条漫一路玩到通关的游戏

《迷室:往逝》:一部让我从条漫一路玩到通关的游戏

是漫画控制真实,还是真实控制漫画?

作为一个推理小说爱好者,像江户川乱步的本格作品、或者是“畅销君”东野圭吾的社会派,抑或是京极夏彦的鬼怪流,我都不放过。《物语》系列的作者西尾维新,也是因为《戏言》获得梅菲斯特奖才开始感兴趣的。关乎推理的解谜游戏,我自然也不会错过。

几天前,我在逛微博的时候,发现有段时间断更的“澈总”爆肝更新,出了一个短篇连载漫画。

漫画讲述的是,一个爱好推理和符号解谜的图书管理员黄兴偶然发现一个“一字千金”的解谜活动,并开启解谜。过程中发现自己就是漫画里的男主角。整个过程颇有点像尼采的名言——“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它也经常被引用到克苏鲁文化中。漫画最后,房间被“虚空”吞噬,主角三人掉进深渊,可黄兴最后那句“我也不确定…我们现在…是不是还在原本的世界?” 却让人汗毛直立。

看完整个漫画,我就被它的剧情所吸引了,究竟黄兴经历的循环是什么?漫画频繁出现的“黑色触手”又是什么?是漫画控制着真实,还是真实控制着漫画呢?随即我点开澈总艾特的对象,“迷室The Room”,发现官博也发了这个漫画。我突然想到官博这个微博评论区是否有线索呢?果然有个ID叫“大神Null的小谜弟”,便毫不犹疑地点开链接。

果然,点开之后就有所收获,在其指引下我又找到了编剧闫崑的线索微博。此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是被一个出色的营销闭环带入“坑”里了。而所有的谜团和线索全部在指向一部叫做《迷室:往逝》的游戏。冲这个过程,这个安利我吃了!


好奇心让我向同事借了一台iPhone

我立刻搜索了游戏的发售时间,原来iOS已经可以玩了,安卓要在29号才上线,可是我现在就想玩怎么办?我突然想到有个同事刚换了iPhone 11 Pro,随即叫了一份奶茶送给她,并借了手机。在保证不看通讯录、不看照片、不看聊天记录的“三不看”之后,我这位女同事欣然接受奶茶,并把她手机借给了我。

就这样,我开始了《迷室:往逝》之旅。

刚进入游戏我被惊艳到了,游戏塑造了令人沉浸的小房间,满满的悬疑感。黑暗的空间内有一盏照明灯,我需要修好它,之后便开启游戏教程。基本操作就是现实动作的模拟,比如开箱子就在缝隙处从上到下在屏幕滑动,道具放到指定的位置就需要把道具拖动到位置附近。

结束了教程,也正式开始了游戏。游戏的主场景是个别墅。别墅里,内置很多子场景。在突破了第一个场景之后,意犹未尽。由于游戏是第一章免费,后面需要一次性买断收费。我当然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停下来,随即我又请求了我那位女同事,我问她“我是给你发红包还是给你再买杯奶茶?”。

她笑了笑,选择了后者。

游戏汉化后的文本质量很高

随着游戏的推进,别墅会逐渐解锁子场景。当我误以为游戏的每个单个场景独立成章的时候,却发现这些子场景是互相影响。比如第二章,我解锁了研究室的场景,开始解谜,随着剧情的推进,游戏解锁了研究室的楼下——厨房。之后便来到了厨房开始解谜,获得了关键道具,再一次回到研究室继续完成研究室的谜题。

整个游戏的都是这样“非线性”的解谜,需要反复地切换场景,这些场景的内容和谜题都是相互影响的:我在场景A完成了部分谜题解锁了场景B,我从场景B拿到了关键道具去了场景C,场景C中有关键机关能够启动场景A的剩余谜题。听起来很“折腾”,可无论是好的推理小说,或是解谜游戏,都需要这种“折腾”来丰富体验。游戏场景设置、物体的细节也很拟真,显然让这个“折腾”变成了一种享受。

游戏的谜题始终是需要玩家观察环境、寻找线索,并将这些元素串联。游戏中有很多符号,来考验我的短时记忆。可有时候记不住了,就要拿出了纸笔临摹符号,对照着解谜。游戏也有点考验玩家的动手能力,比如花园场景中,需要玩家调节转轮和光电的尺度旋转,完成对应的谜题;也有挪动潜艇模型的谜题,得到物品之后,放到潜艇模型上,之后根据墙上画的提醒,来让潜艇发生变化,推进游戏。游戏中日式房间几个精妙的谜题道具设计,还颇有江户川乱步笔下本格推理的感觉,道具构建得非常巧妙,像被章鱼缠住的塔,两条龙组成的台面,还有全是暗格的置物架

几乎每次解谜都会伴随我“惊了”的话语,但又不会让我有挠头的感觉。总之游戏谜题的难度控制和曲线适中而合理,并不太难,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潜艇模型内有玄机

除此之外,最精彩的部分是当我们把游戏中的书籍、信件、道具串联起来的时候,第一次发现,原来解谜游戏也能有如此清晰而优秀的故事线……就像之前吸引我到这款游戏的漫画一样。


终章的精彩内容【剧透预警】

当我放下用两杯奶茶换来半天使用权的手机并把它还给我同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些复杂的:有通关后怅然若失的感觉,也有被游戏的剧情所带来的震撼。

简单概括一下本作的剧情,虚空诱惑男主成功后还不满足,还利用女主对男主的爱引诱她进入别墅,没想到女主聪明绝顶,成为第一个逃离虚空的女人!(大雾)。

作品对于二人的争吵也有正面的描写

本作的叙事方式实际上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碎片化叙事”,游戏推进的过程中并没有直观阐述剧情,而是选择游戏中零碎的道具和文本,来揭露剧情。剧情串联则需要玩家充分开动脑力,充分脑补。

我就游戏所透露出的内容总结下本作剧情,不想被剧透的玩家请尽快撤离:

通过游戏的信件和道具描述透露的内容来看,游戏的剧情是这样的:

别墅中的男主因为研究虚空(Null)而被皇家学院开除,而他获得这样的地位也得益于女主。被开除的男主被神秘组织找上门来,委托其做对虚空的正式研究。研究过程中,男主被虚空影响不能自拔,性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变得异常暴躁。
女主对男主的转变感到恐惧,也因为对虚空的研究,二人居住的别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候她选择记录她丈夫的研究成果,并寄给了皇家学院。却也因为这个行为,被神秘组织发现,夫妻二人的生命因此受到威胁。女主随即拿走了虚空,虚空也在此时失控,控制了整个别墅,把二人牢牢的困在了别墅中。但女主最终凭智慧逃离了建筑,而清醒后的男主却不能脱身,最后葬身于此。
游戏用碎片化的文本来叙述剧情

整个游戏最高潮的部分在终章,它是一个“循环”的章节。我反复地进入建筑,过程中所见到的建筑看起来都是一个,但天气还有建筑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过程中需要挪动男主人公的雕塑,让他碰到女主的雕塑。相遇后,开启下一个循环。而每一次循环,建筑都逐渐被虚空吞噬和破坏。最后的循环,有个人正躺在建筑的模型旁边,被触手所包裹,这也揭示了男主的最后结局是——死亡。

终章的循环非常震撼,以至于忘记截取非文本之外的截图

对游戏抽丝剥茧的过程都有推理的快感,无论谜题的设置,还是剧情的梳理。而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则是典型的“叙述性诡计”,最后才在通关后的CG中揭露,相信玩过的玩家一定会被震撼到。

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接触到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今天会在安卓平台正式发售。你们也不需要像我一样,用两杯奶茶去交换整个游戏充实的体验;全章节大概也就是一杯奶茶的价格,何乐而不为呢?

编辑于 2019-11-29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