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靳丽君)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这几年刑事司法界的‘网红’。”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边巴拉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没有从事法律工作,但她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不陌生。她认为这项创新性的制度具有重大意义,既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又显著提升刑事诉讼效率。

“被追诉人真诚认罪认罚,努力获得被害人谅解,从而获得国家的宽恕,得以从宽处罚。”边巴拉姆委员说,“这相当于把‘对抗性司法’转化为‘恢复性司法’,一定程度上修复了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从而达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些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边巴拉姆委员表示,这种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的做法,能够有效提升司法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据了解,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近年来检察机关的重中之重:最高检出台了《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扎紧依法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篱笆”;下发认罪认罚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典型案例;发布相关指导性案例,加强对不同类型认罪认罚案件的指导 …… 通过一系列努力,检察机关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2020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超过85%,检察机关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案件中,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占总提出数的73.5%,法院对确定刑量刑建议的采纳率为96.3%。

边巴拉姆委员表示,这项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仍面临不少难题,检察机关既要履行好主导责任,也要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将这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佟海晴]

最高人民检察院 (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010-65209114(查号台) 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6262号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