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车连续水了好几篇文章,图片没拍几张,就用这一个图吧。
上一篇关于油耗文章
测得是
比亚迪
冬季亏电不充电的情况下的油耗百公里油耗9.3升加12%的掉电
这么费油我是没有想到的,我把真实情况分享了一下有些人说我是在故意黑比亚迪,我相信值友们是没有恶意的,肯定是有人在同样温度工况下跑了更低的油耗所以才会这么说。
我先分析了一下具体原因,主要是比亚迪的发动机启动逻辑,在车速低于30km/h的时速下发动机是要停机的,强制保电也没有作用,短途市内通勤的工况下,你只有车速踩到超过35km/h才启动发动机充电,过十字路口一减速马上发动机就会停机,这点不是我车辆个例,我也跟比亚迪的官方工程师和4S店沟通过得到肯定答复,B站蔚
蓝星
球2021也拍摄了这个强制保电逻辑确实如此《
超级混动DM-i冬季强制保电逻辑变化
》。现阶段强制保电不保电,只有电量低于18%才会强制启动发动机持续保电到20%,然后继续发动机停机,车速高于35才会启动发电。
比亚迪app中反馈得到的答复
强制保电不强制,燃油效率向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妥协
所以比亚迪现阶段的逻辑是强制保电不强制,猜测是为了低速工况更好的NVH,而且B站UP蔚蓝星球2021用OBD接口设备测试比亚迪的发动机初始的启动转速是1400转左右,完全不是发动机2K`3K的高效区间,发动机转速也是是随速增益的,这也是为了NVH做的妥协,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效率。
发动频繁启停,放弃高效转速区间必然导致了油耗的上升
所以比亚迪为了舒适性放弃了本应该更好的能耗表现
说明书253页
但是说明书中明确说明5℃以下,HEV模式持续实际短于15分钟是恶劣工况,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亏点状态下必须时速超过35公里连续行驶超过十五分钟,也就意味着单程不能低于8.75公里的城市快速路才可以使用HEV模式,否则就是恶劣工况。从这个说明来看大部分市内通勤10公里以内是不能使用HEV模式的,因为这么使用就是恶劣工况。而且比亚迪本来可以让发动机持续发电强制保电避免恶劣工况,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难道真的仅仅为了NVH吗?
分析原因后试图获得更好的冬季油耗表现
1、既然强制保电不能保,我就充满电然后使用
2、既然低速短途油耗不友好,我就跑长途为主
在这个思想为前提,几分钟买菜的路我尽量全程EV不用电机,车辆给我媳妇通勤,单程40公里左右国道路况,车速60~90km/h区间,长途通勤时候强制保电SOC50%。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做出了这次的油耗测试,我相信这是普通用户能做到的最经济高效的冬季用车消耗了。
为了严谨起见附上当地近期气温
12月17日至12月31日,共充电三次,共计充电28.64度,加油30.45升,单次里程为516.7公里。
加油量
行驶单程路况
单次里程
充电量
实际油耗
综合计算后
能耗为5.89L+5.54度每百公里,
平均用车温度零下5度左右,这就是完全从经济考量我能做到的最好油耗了。
计算情况
总的来说这个油耗我是满意的,但是表显能耗真的就是快乐表了,但是比亚迪没有单次里程能耗显示,显示的就是近50公里,我的测试周期是500公里,我说快乐表不太严谨,可是表显油耗全程都比实际油耗低的多。
能耗快乐表
车辆存在问题
HEV模式下发动机运行逻辑有问题
既然比亚迪知道低温低速状态下发动机断续工作且工作时间短是恶劣工况,为什么没有在设定中可以保证在5℃以下发动机可以连续运转的选项?这个明显就是工作逻辑的问题,比亚迪必须要把发动机运行状态的选择权交给用户,既然设置有强制保电就应该持续的强制性保电,而且车辆有自启停按键,如果我们需要发动机自启停可以通过按键开关控制,现在这个工况逻辑对车辆和油耗都是灾难。
低温下电池加热效率很低
B站有人
拆解了秦DMI
,DMI的电池是没有液体加热的,只有空调冷媒制冷,因为没有热泵空调就不存在冷媒制热,电池加热正常就是使用一层薄薄的加热板。比亚迪宣传的脉冲自加热技术,从原理上看行驶过程中电池组是很难自充放电的,在冬季使用中也发现电池升温是很慢的。
零下五度,EV行驶10分钟电池温度还是0度
充电功率缓慢上升
这个电池加热效率导致冬季电池活性或者充放电功率都是不高的,APP中是否有单独的电池预热选项,或者说比亚迪认为他的电池运行温度不需要太高。
说明书42页明确说明车辆电池最佳温度是25度,所以比亚迪后续应该需要对北方地区使用进一步优化,说明书说车辆低于35度可能无法放电,黑龙江,内蒙,新疆北部等高纬度地区,最低气温低于30度的地区就应该避免购买DMI车型。
方向盘的抖动
为什么把这个抖动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这款车NVH做的确实挺好,作为老司机这台车的发动机抖动噪音都是在接受范围内,而且算是优秀的,唯一我认为是问题的就是发动机启动时候方向盘会有抖动,屁股腿都感觉不到抖动只有方向盘有细微抖动,这个体验是很糟糕的,我开过很多油车都没有这个问题。我猜测是比亚迪的DMI系统发动机和车辆方向盘没有完全解耦,跟增程式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但是这样也不应该把震动直接传递到方向盘啊,这点我有空再测试一下,因为发动机启动都是行驶状态,很难腾出手拍视频或者测试。
低温情况下空调需要发动机启动
在这一个测试周期的用车过程中,一天室温是零下十五度,电量90%,本来准备使用EV模式,但是挂D档前进的时候仪表盘显示“空调系统需要强制启动发动机”。然后发动机启动,但是观察功率窗口没有充电的迹象,有可能就是单纯地启动发动机取暖,这个情况偶然发现,具体启动单纯为了烧水还是也发电不太清楚,有车友发现这个问题可以说一下。
总结
车开了一个月,总的来说是个不错的国产车,至少17万元的价格我认为让我感到了物有所值。
但是DMI系统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1、工作效率优先还是NVH优先确实是个很难得选择,但是我觉得应该
将能耗与抖动的妥协选择权交给用户
,我们自己选择舒适性还是低油耗。
2、
理想
工作温度,根据说明书介绍还是5摄氏度以上,冬季温度长期处于零下二、三十度的地区,如果没有温暖的车库,或者需要长期在外行驶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尝试DMI,因为DMI车辆电池如果不放电发动机直驱相信不会有好的驾驶感受,更大概率是直接的故障。
3、强烈
建议增加远程强制启动发动机发电
的APP选项,这样低温环境原地热车10分钟之后,开车过程中有发动机废热供暖,车辆HEV模式还能避免恶劣工况,而且人不在车上就可以高转速高效发电。
4、冬季如果能保持这样的油耗还是挺好的,
使用建议
就是北方用户最好有车库或者地库安装充电桩,市内短途纯EV模式,如果充电条件不好,就在长途行驶过程中强制保电设置尽量高,这样多余的电量可以支撑短途买菜发动机不启动。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没开过BYD DM-i系列车型,但从各种试驾或测评文章中可以看出这套系统有一些控制逻辑需要用户确认、选择,比如保电比例。如果按照作者说的,再把发动机启动逻辑交给用户选择,那真得有些尴尬了。作者和“蔚蓝天空”明显是有钻研精神,但大部分人买了车是连雾灯都不知道怎么开启的,不能搞得越来越复杂。DM-i的那个i是智能的意思吧?一个真正智能的系统应该可以平衡好各种参数,而不需要用户去纠结。
所以我不认为这种把许多关键系统参数交给用户选择是正确的,这反而代表了车企无法平衡好,只好交给用户去抉择了。
比如S档响应快、油耗高;ECO模式响应慢、油耗低;D挡则是平衡。看起来有3个选择,实际上用户希望响应快、油耗低。
我是纯东北车主,吉林松原的,宋plus dmi 51公里顶配,天天恶劣工况,每天上班单程不到4km,没车库,没车位,不能充电,室外零下15-20℃,提车两周,开了170km。由于天气冷,每天上下班前都远程开空调10分钟左右,目前表显油耗是9.2l-0.8度电,超越全国0%,车提到的时候室外平均温度就在零下10℃以下了,强制保电50%,但我这用车环境基本保不住,一般在25%左右就启动发动机,早上热车开空调发动机必然启动,方向盘刹车能感觉到酥麻的振动,很明显,但座椅感知不到。油耗啥的没细算过,我这用车里程对油耗其实并不敏感。为啥买dmi,其实是为了电空调,原来的车是高6,1.4t手动,冬天早上开到单位,发动机水温顶天涨一格,毛热风都没有,同样路况,单程表显油耗16左右。摸着方向盘一样抖,太冷的时候挂档都涩。现在就是不清楚我这种恶劣工况开多了之后啥样。还有提车时邮箱是空的,加了200的92号,后来到红线又加了200的95,明显感觉抖动小了不少
元旦前后去了趟大连,正好赶上过早高峰,看到车流里的混动确实很多,而且大妈爱数量也不少。
看过几位技术控在B站的视频,分析的很不错,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最后我想说一下,冬天,所有内燃机的油耗都会增加,而且咱们辽宁还不是极端情况。我2.5的V6天籁,有一次统计了一下整12月份一箱油的平均油耗,在小县城纯超短途上下班+送孩子学习,一般就1公里上下,那月刚好没有出城远途,油耗达到了恐怖的24升/百公里。想象一下,12月份还不是1月,要是气温更低,还能更差。
对Dmi来说全车能利用的热量就是发动机的冷却液,气温低,发动机失热加剧,冬天还需要更多的热量来加热车仓,发动机启机会更频繁,加之低温动力电池活性降低,还需要给电池加热,会耗费自己的电。总体不管是油耗还是电耗都会比标准工况高很多。楼主说虚标或者说虚假宣传有点不成立吧。
还看了一下,特斯拉的热泵空调热管理,几乎做到了极致,制冷加热都用压缩机,合适条件下效率更高,而且它把驱动电机和电控的发热都给利用了,希望下一代DMI能更好的完善一下,发动机热量更好利用,可以给乘员仓和电池加热;电池容量再大点,到200k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