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曾言:“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肾主骨、生髓,肾精亏损,则腰脊失养,致酸软无力,其痛绵绵,遇劳更甚,逸则减轻,喜按揉拒暴力。因此,慢性腰痛,又称腰部劳损,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又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事不节,导致肾精亏损,无以滋养腰脊而发生疼痛。

药食同源,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很多食物既有治病功能,同时也能当饮食之用。历代医家重视这一点,通过食用配伍得当的药膳,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根据腰肌劳损的不同病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曲崇正特此推介以下几款食疗方,以供大家参考。

肾阴虚

临床表现: 腰部酸痛,时轻时重,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腰部活动稍受限并有压痛,口燥咽干。舌嫩红,苔少,脉细数。

熟地黄精牛筋汤

微信图片_20211108141638.jpg

【功效】 滋阴,补肝益肾,强筋骨,有助于缓解肾阴不足引起的腰部酸痛不适。

【材料】 熟地20克,黄精20克,干牛筋100克。

【做法】 先将干牛筋洗净,泡软,同洗净后的药材熟地、黄精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用文火隔水炖约3小时,加油盐调味。食牛筋饮汤,隔日1次。

女贞子杜仲煲猪脊骨汤

微信图片_20211108141645.jpg

【功效】 滋补肝肾、强健筋骨,有助于缓解肝肾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无力等症。

【材料】 女贞子15克、杜仲20克、山茱萸15克、猪脊骨500克。

【做法】 先将猪脊骨洗净斩块,与洗净后的药材女贞子、杜仲、山茱萸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用文火隔水炖约3小时,加食盐调味。食肉饮汤,隔日1次。

肾阳虚

临床表现: 腰部阴冷酸痛,经常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畏寒喜暖,口淡。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肉桂巴戟炖羊肉汤

图片

【功效】 温补肾阳、强筋健骨,可以缓解肾阳不足引起的腰痛、腰膝酸软无力等不适。

【材料】 肉桂10克、巴戟天15克、杜仲15克、枸杞15克、羊肉300克。

【做法】 先将羊肉洗净切块,将洗净后的药材肉桂、巴戟天、枸杞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用文火隔水炖约2小时,加入盐调味。食肉饮汤,每周2次。

鹿茸炖鸡汤

图片

【功效】 补肾阳益肾精,有利于缓解因肾阳不足引起的畏寒怕冷,腰膝酸软无力等不适。

【材料】 鹿茸10克,鸡肉300克。

【做法】 先将鸡肉洗净切块,与洗净后的药材鹿茸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用文火隔水炖约2小时。食肉饮汤,每周2次。

风寒湿型

临床表现: 腰痛隐隐,经常反复发作,劳累时及天气变化时腰痛加重,怕寒畏冷。舌淡,苔白,脉细。

千年健杜仲瘦肉汤

图片

【功效】 祛风除湿,强健筋骨,有助于缓解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引起的腰部酸痛,怕寒畏冷等不适。

【材料】 千年健15克、杜仲15克、陈皮10克、瘦肉200克。

【做法】 先将瘦肉洗净切块,与洗净后的药材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用文火隔水炖约2小时,加入食盐调味。食肉饮汤,每周2次。

桂枝巴戟排骨汤

图片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作用,可以缓解风寒湿侵袭引起的腰痛、怕寒畏冷等不适。

【材料】 桂枝15克、巴戟天15克、胡椒3克、猪排骨250克。

【做法】 猪排骨洗净切块,与洗净后的药材桂枝、巴戟天、胡椒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用文火隔水炖约2小时,加油盐调味。食肉饮汤,每周2次。■


主办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局 电话:83848486 传真:83814580
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483号粤财大厦24楼
ICP备案: 粤ICP备20072141号-1 网站标识码:4400000122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