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是第9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中国航天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行稳致远,“苏字号”商业航天正驶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
国内商业航天最大运载力火箭7月首飞
4月20日,好消息从张家港传来,天兵科技液体运载火箭智造基地投产仪式在此举行。这是我省首个大型液体火箭智造基地,也是目前亚洲面积最大、产能最大的单体火箭总装厂房,将生产国内商业航天最大运载力火箭“天龙三号”。而这枚“天龙三号”首飞火箭被命名为“苏州号”,将于今年7月首飞,届时也将为我国带来“一箭30星”以上的“群打”能力。
干净的总装车间、亮堂的装载区、“躺”在车间的火箭箭体组装体……《科技周刊》记者在智造基地箭体总装车间里看到,将于7月首飞的“天龙三号”火箭正在进行管路单元制造、箭上阀门制造、箭体总装等工作。
除箭体总装车间外,智造基地内还有发动机总装车间、装载区等区域,具备研发、预研和预生产条件,每年预计有30发火箭生产下线。
2021年,天兵科技在张家港设立智能制造基地,该基地总投资约40亿元,一期项目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这个基地是国内唯一一个为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量身定做、从零开始建设的项目。”天兵科技董事长兼火箭总师康永来介绍。
其实,就在一年前,天兵科技成功发射了“张家港号”天龙二号液体运载火箭。与“张家港号”相比,“苏州号”应用了数十项新技术,采用大推力、可复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满足互联网卫星“低成本、高可靠、高频次”的发射需求。此外,天兵科技张家港智造基地的二期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将建设全新的火箭结构件生产线,以此实现运载火箭产能的扩大与放量。
“商业航天是中国航天的一部分,与传统航天‘国家队’的角色相比,商业航天资金来源丰富、目标多元,‘试错’空间更充分,致力于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满足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不同行业领域的需要,让更多太空资源融入百姓生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盛庆红教授介绍,在航天发射高需求的带动下,目前国内已有一批商业火箭、卫星的初创公司破土而出,“过去‘国家队’发射一颗卫星,成本都是亿元起步,而国内发射商业卫星的成本约为几百万到几千万元,卫星研制、发射成本门槛有望进一步降低。”
正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康永来所说:“本轮商业航天的浪潮就是要开启人们征服太空的历史,让普通的老百姓也能自由进出空间。”这位从事运载火箭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近20年的工学博士当年从研究院走出来创业,就是因为看到了商业航天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商业航天创新高地加速成势
商业航天是具有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高技术、高风险、高效益和长周期并存。其实,除了天兵科技外,江苏还有蓝箭航天、东方空间、中交天和、星遥光宇等400余家航空航天企业,可谓高原之上有高峰。从商业火箭到卫星制造,再到各类配套组成部分,江苏的箭、船、星产业链可谓相当齐全。
为何这里的商业航天产业聚集?江苏高端制造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初步形成从新材料、关键部件到发动机、航电系统、机电系统,再到配套精密制造、运营服务装备等各个环节较为完整的航空航天产业支撑体系。
谈及天兵科技液体运载火箭智造基地落子张家港的原因,康永来表示:“我在张家港考察时,发现火箭的95%零部件都能在方圆100公里内找到供应商,包含各种管路设备、液体密封设备、低温液压设备等厂家。”
为了抢抓产业转型升级的窗口期,江苏多个地市已经提前布局,下好“先手棋”。苏州早在2018年起,便着手布局航空航天产业,加快打造特色鲜明、要素集聚、智能高端的现代化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作为苏州代管县级市,张家港市商业航天地理优势明显,便于火箭等大件产品的出海运输和发射实施,火箭可海运至海南文昌发射场,于是渐渐在航空金属材料、内饰复合材料、电缆线缆等航天产业链环节形成优势。而在航空产业上布局较早的无锡,在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加工配套等领域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去年无锡列统航空航天规上企业有54家,实现营收162.79亿元,同比增长16.5%。
在《江苏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基础上,专门将商业航天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出台发展专项工作方案,提出指导性实施意见,构建省、市、县三级政策联动机制,避免省外同质竞争、省内形成“内耗内卷”。
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除了完备的产业链外,还要有创新资源,特别是有颠覆性、前沿性的科技创新资源,这一点在江苏优势也特别明显。无论是航天科研机构还是有关高校,正积极与商业航天企业展开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南京理工大学微纳卫星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翔表示,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和重点实验室,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更多商业航天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落地应用。
培养更多叩问苍穹新“投手”
今年1月17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卫星团队参与研制的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南京号”八一08星随天舟七号飞船一同升空。如今,这颗全国首颗高职院校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卫星正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并将择机释放。在江苏,越来越多的航空航天后备人才正在努力学习,积极投身实践。
随着商业航天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盛庆红表示,过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要与“国家队”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有长期深入的合作,今年学校也将服务商业航天产业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我们将与商业航天的头部企业深入合作,将技术成果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她透露,南航正与商业航天公司计划研发一系列服务国民经济产业的卫星,目前正在技术论证阶段。“我们会根据商业航天公司的需求,开发一些特定功能的卫星。比方说,我们将合作开发‘碳’卫星,定量监测人类活动或生态系统与大气间二氧化碳的交换情况;今年,南航团队自主研发的频谱感知仪将搭载在环天智慧科技股份公司的‘天府星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上,实现对GPS相关频点地基干扰源的在轨实时频谱采集、定位。”
商业航天领域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从就业端也可见一斑。“学院在飞行器设计、控制、动力、光学等专业方面都培养有本硕博学生,不断为商业航天输送卫星总体,以及轨道、能源动力系统和载荷等分系统设计方面人才,作为高精尖行业,本科生深造比例在七成以上,研究生的年薪在四五十万元左右。”盛庆红介绍,“为了适应产业的高需求,我们不仅请‘国家队’成员为学生上实验课,更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航天项目,比如航空航天工程专业、飞行器控制专业的每位本科生百分百都有航天企业实践经历,作为未来的卫星设计师,每位学生都需要参与到技术攻关项目中去,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赋能。”
在南京理工大学,商业航天领域的前沿技术已经被学校的企业导师们带进课堂,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科技成果。“我们正在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商业航天相关项目,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张翔表示。
新的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车间”,还离不开专业的航天技术人才。在省内高职院校,与航空航天有关的专业也早已布局。2021年,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专业就招收了首批学生。
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周庆礼看来,航天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已经从普通的蓝领工人升级为复合型应用人才,甚至大国工匠。“随着商业航空的发展,我们职业院校更要扩大相关专业规模,改善设施,培育双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