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茂臻 摄影 崔祺)10月26日,第四届中国青年动画学者论坛在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报告厅召开,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青年学者前来分享讨论,为与会听众奉献了对于动画的独到思考和研究。国内论文单元包含了14位青年学者的精辟思辩,视频论文单元则展示了13部具有代表性的视频论文短片。论坛由动画系刘书亮老师主持。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系刘书亮老师主持论坛

刘书亮老师代表本届论坛组委会为受邀的青年学者颁发了证书和奖品,四位青年学者围绕“动画与人”这个话题展开分享。来自吉林大学的张路就动画中的拟人化角色为研究对象,在意义建构、叙事与消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自由撰稿人蔡榕对于热门的虚拟主播这一现象在文本形态层面提供了角色认知、本体论以及审美特性等方面的思考;北京服装学院的尹亮宇重点分析了国内低龄动画中存在的暴力元素,整理了六种处理暴力元素的非暴力模型,他对低龄儿童保护的关切让人印象深刻;同济大学的张明霞则采用严谨的数据采集、实验、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VR环境中减轻晕动症的行为方法。

受邀青年学者集体合影

围绕“国产动画影评”这一话题,北京师范大学的陈芳喆就《肆式青春》一片探讨了“小清新”这一亚文化现象;北京大学的刘思宇从《女他》这一实验动画出发,分析了其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具身化痛苦和“花木兰式”困境等三个女性主义论题;来自西南大学的万雯昕对《风语咒》中的“侠岚”这一概念结合神话传说进行了细致解读;浙江师范大学的李慧敏则对《刺客伍六七》中的喜剧性人物的建构提出了新的思考。

就“研究路径与方法”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张长对于二维动画中的阴影的功能展开了深刻、精辟的研究和讨论;我校黄静怡分析了以杨·史云梅耶、奎伊兄弟、蒂姆·波顿为代表的暗黑风格动画与爱伦·坡的内在联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魏莱老师为听众描绘了动画传播媒介的未来前景;我校朱巧倩把“第三空间”这一概念引入动画研究之中。

论文讨论现场

在“全球动画影评”环节,台湾的文娱评论人汤以豪对“后设崇拜”这一文化现象,以《头号玩家》为例进行了有趣解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肖扬从巴赫金的理论出发,细致分析了日本动画导演汤浅政明的多部作品。最后,视频论文单元中,由刘书亮老师和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张一品老师共同主持,为观众展映了来自两所高校的13部优秀视频论文,视频论文具有形式多样、节奏明快、感染力强、论述便利的特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最后,两位老师为与会者解答了课程设置和学生兴趣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论坛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