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BS又要火?蚂蚁借呗100亿计划获批,多个项目密集推进,还有两家消费公司资格获批
消费信贷类ABS(资产证券化)产品,仍然是助力金融机构、平台机构规模扩张的重要“补血”渠道。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今年11月份来,包括
蚂蚁集团
在内的多家平台机构的多单消费信贷类ABS项目密集披露了新进展;两家消费金融公司近期连续获批ABS业务资格,也意味着实现了主体不断扩容。
不过,尽管不少市场主体通过发行ABS(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但从操作层面来看,持牌金融机构发行ABS有较严格的门槛。事实上,相比往年,全行业的消费信贷ABS资产项目数量及募资规模均已有明显放缓。
多个ABS融资项目密集推进
在上交所披露的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券商中国记者看到,11月24日,以蚂蚁花呗作为原始权益人提交的ABS项目《天弘创新花呗第8-15期消费授信融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状态更新为“已受理”。同一日晚间,
国泰君安
借呗第4-12期消费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通过,这款以蚂蚁借呗运营主体作为权益人获批发行,融资规模达到100亿元。
今年11月2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规定“经营网贷业务的小贷公司其通过非标准化融资形式(如银行借款和股东借款)融入的资金余额、标准化债券类资产形式(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融入的资金余额分别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和4倍。”
多位金融市场人士曾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表外高杠杆业务模式会受到冲击,以蚂蚁花呗为例,其运营主体重庆蚂蚁小微小贷的实缴注册资本为120亿元,但当前花呗当前发行ABS(含通过和已受理)已超过480亿元(4倍杠杠),有银行资管业务人士认为,“蚂蚁ABS的发行额度会面临暂缓和压降。”
“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小贷公司的杠杆水平最高可以放大到5倍,即1单位的净资产至少可以撬动5倍的负债,意味着之前无限放大杠杆的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华东一家城商行人士分析。但是,当前从上交所披露信息看,今年11月份来,蚂蚁花呗通过ABS募资不仅没有放缓、反而明显提速。
从上交所披露信息看,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今年11月份来,蚂蚁花呗、借呗的多单ABS项目均有了新进展。
今年11月10日、11月17日,重庆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蚂蚁“花呗”运营主体)作为原始权益人,拟发行的两款金额为100亿元、80亿元的ABS项目状态均更新为“已受理”;而原始权益人作为重庆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蚂蚁“借呗”运营主体),拟发行的100亿元ABS产品,也在11月20日更新为“已受理”状态。值得会注意的是,上述这些ABS项目更新日期,都是在蚂蚁IPO被暂缓之后。
从中国资产证券化网(CNABS)过去三年的年度数据看,从金额、发行单数来看,蚂蚁花呗、借呗相关产品占到了整个消费信贷ABS市场规模的7成以上。这之中,仅在上交所发行的ABS项目来统计,今年以来,蚂蚁旗下消费信贷产品花呗、借呗相关的融资总额(含通过和已受理)达到了920亿元。
具体来看,以蚂蚁花呗作为原始权益人提交的ABS项目达到8个,拟融资总额达到640亿元,这之中已有5个项目合计380亿元的融资已经获得批准发行。
此外,蚂蚁借呗运营主体作为原始权益人提交的ABS融资项目有3个。除了上述国泰君安借呗第4-12期消费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另外两单承销商均为
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借呗一至十期消费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募资80亿元,已获批;另一款“中信证券五至十四期消费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募资额达到100亿元,在11月20日获受理。
两家消费金融公司连续获批ABS资格
另一个重要行业动态是,两家消费金融公司近期连续获批ABS业务资格。
11月23日,陕西银保监局下发《关于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长银消费金融正式获批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成为全国第12家获得此资格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这是11月第二家获批开展ABS资格的消费金融公司。11月20日,总部位于广州的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得开展ABS业务资格。
券商中国记者从行业内了解到,一个月接连2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开展ABS资格,与监管层鼓励消费金融公司拓宽融资有较大关系。
11月初,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的一份通知中提及“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通过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开展正常类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进一步盘活信贷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以“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长银消费金融表示,取得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后,该公司将可以在公开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有利于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主动负债能力、提升市场影响力。
“若消费金融公司获准进行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以及二级资本债将进一步拓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消费金融公司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更好得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做好普惠金融。”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不仅仅是ABS业务资格主体不断扩容,除了蚂蚁花呗、借呗之外还有多单消费信贷类ABS有了新进展。
比如,今年11月13日,重庆众安小贷作为原始权益人的“
国信证券
-众安小贷1-6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反馈,拟发行金额1.79亿元;同一天,拟发行金额30亿元的京东数科商票普惠金融1-20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通过。
不同类型企业ABS发行门槛有差异
尽管消费信贷类ABS已成为助力金融机构、平台机构规模扩张的重要补血渠道,但从操作层面来看,持牌金融机构发行ABS有较严格的门槛。
根据相关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发行ABS及金融债券应该具备的条件包括: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指标符合要求;具备所需的专业人员和完善的处理系统等。同时,发行金融债还要求最近三年连续盈利等。
“即使满足条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ABS还是需要获得地方银监局批准,同时还要到当地人民银行申请额度,一年发行的ABS规模在额度之内,当然也要获得市场投资人的认可。”一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副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相比于传统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ABS,科技服务平台如蚂蚁集团和京东等旗下小贷公司更倾向于在交易所市场发行。“消金公司ABS需要经过银监和央行两道审核,而科技服务平台只需要通过交易所审核,相对来说门槛低很多,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套利。”上述高管表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往年,全行业的消费信贷ABS资产项目数量及募资规模均已有明显放缓。
以发行规模最大的蚂蚁集团为例,中国资产证券化网(CNABS)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蚂蚁集团发行ABS项目31单、已通过的发行金额达到660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是46单、1053亿元,2018年与去年基本持平是51单、1169亿元。
发行规模最大的是在2017年,当年度,蚂蚁发行ABS项目金额达到1622.81亿元、发行单数71单。也是在2017年末,受监管规范现金贷新规,要求ABS融资需纳入表内、小贷机构需控制杠杆率等影响, ABS融资金额骤降,随后数年,包括蚂蚁、京东金融白条金条、度小满、小米金融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发行的ABS产品均明显放缓。
01
/
金价创4个月最低众生相:欧美家族减持 中国富人“买涨不买跌”
02
/
集装箱运价暴涨300%:货主愿意承担天价运费也一箱难求
03
/
深圳千万“刚需房”遭争抢:上市公司高管找人代持 摇中3个号
04
/
王健林“清仓”:卖掉美国五星级酒店 海外地产一个不留
05
/
宾利被“下放”奥迪,超豪华品牌是否进入落幕倒计时?
06
/
“户贷企用”频频爆雷 贫困户“救命钱”成了“唐僧肉”?
07
/
圆通告诉我们 现在寄快递就像裸奔
08
/
中央地方可再生能源政策密集落地 多重利好释放
09
/
刘鹤详解新发展格局 提出六项重点任务
10
/
美媒发布疫情下适合居住国家排行榜 中国排名非常有趣
01
/
濠江机电雪崩股价暴跌80%:瞬间沦为仙股 杀猪盘出现
02
/
代客炒股亏2298万:浙商证券营业部总助还想甩锅 用萝卜章瞒天过海
03
/
太意外:A股为何被砸?后市咋走?
04
/
荀玉根、田刚:三要素决定明年市场机会仍在 未来投资关注两主线
05
/
稀土价格持续上涨 相关公司或受关注(附股)
06
/
多只疑似庄股集体闪崩:青岛席位猛烈砸盘 3招教您远离“恶庄”
07
/
快讯:白酒概念快速拉升 迎驾贡酒涨5%
08
/
午后名博看市:3344点出现低点后共振反弹
09
/
中国6G研发去年已开始 概念股名单来了
10
/
股海导航 11月26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
01
/
刘鹤重磅发声 5000字长文详解“双循环”新格局
02
/
11月26日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
03
/
金价创4个月最低众生相:欧美家族不满投行"见风使舵"
04
/
李礼辉:至少在未来十年数字人民币不会取代微信和支付宝
05
/
刘学生任湖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06
/
信用卡套现乱象调查:暗藏高额手续费和征信风险
07
/
广东省副省长张新:金融是支持经济稳健发展的源头活水
08
/
结构性存款量价齐跌 中小行揽储压力增大
09
/
不收现金要挨罚了!央行将全面开展拒收现金集中整治
10
/
上海银行连收5张罚单:员工私售理财产品、违反审慎经营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