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长春,有一座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记录着中国电影的前世今生。这座博物馆,承载着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记忆。长影,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这座博物馆里藏着哪些时光记忆?为何能成为中国电影的“艺术殿堂”?

长影是一部浓缩的电影史

“我是‘90后’,爱看电影,对经典老电影并不熟悉。若不是来到长春,或许不会打开这扇光影之门,了解背后的故事。”一位年轻影迷在旅行论坛上留言。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伴随经典老电影而存在的名字,也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拍摄了《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长影旧址博物馆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完成,记录了长影的发轫、进展、繁荣和变迁的历史。

走进这座博物馆,仿佛走入了一段岁月。对许多影迷和参观者而言,博物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条“时光长廊”:在这条长长的走廊两旁挂满了老电影的海报,顶部射灯组成了一扇银色的大门,一层叠着一层,既有时空穿越之意,也有朦胧的怀旧意境;这条走廊的尽头,用射灯再现了从前人们走进电影院的场景。“就像‘时光机’,带我们走入电影情节,走进那些年代。”这是许多人的参观感受。

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实物道具……长影旧址博物馆保存着这些光景记忆,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电影历史。

长影旧址博物馆的前身是1937年伪满洲国时期建立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1946年4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接管“满映”,成立东北电影公司,并于当年10月改称“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1946年7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8年10月被东影接收。1955年2月,原文化部又将东影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99年,成立长影集团。

博物馆还原了许多时代元素。电影艺术馆、摄影棚、洗印车间、文化街区等,这些博物馆场景的组成,让人真切触摸和感受当时的艺术氛围。纵然对老电影一知半解,也能放慢脚步细细探究。

战争年代,拍电影付出生命

“电影幕后的故事,我们没有太多机会了解,这里就像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参观者口口相传这里的神奇之处。长影旧址博物馆如同一本会说话的书,徐徐地展开时代主旋律的演变,诉说电影背后的故事。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英雄儿女》里一句让人热血沸腾的台词。在长影旧址博物馆展厅,留存了一件珍贵的手稿展品,上面详细记录了该电影创作过程中各方专家对剧中人物、情节设置等的讨论和修改意见。

长影旧址博物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野光告诉记者,电影《英雄儿女》改编自著名作家巴金的中篇小说《团圆》。看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原作中,对于“王成”的着墨并不多。在改编后的剧本里,王成贯穿了影片始终,成了最重要的男主角。当时导演挑选男演员时的要求是,将王成塑造成一个普通的战士形象,而不是一出场就展示英雄的形象。

在拍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一最经典的场景时,这个镜头是一次拍摄成功的。电影演员和战士一样“拼命”,当时布了100多个爆炸点,开拍后,炸点起爆,演员闯入火阵,连眉毛也烧着了,胳膊烧起了泡。

在不少人看来,拍摄电影是一件风光的事情。可在战争年代,电影人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解放战争期间,长影前身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了17辑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先后派出了32支摄影小分队,深入前线、工厂和农村,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摄制期间,许多摄影师冒着炮火冲锋陷阵。其中,张绍柯、王静安、杨荫萱等3名摄影师就在战场上光荣牺牲。如今,博物馆陈列的一本《东影通讯》上,就介绍了这3名牺牲烈士的名字和事迹。

此后,《民主东北》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长影还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多项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改革开放以来,长影创作拍摄了《人到中年》《蒋筑英》《开国大典》等优秀影片。

曾经的字幕靠“手写”

每部电影都有不同的角色,而电影人也有分工的不同。博物馆的呈现,在影片之外,也能看到电影发展的历史。

电影字幕,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曾经的电影字幕是由字幕美术师亲自设计,一笔一画写出来的。长影高级字幕美术师吴自然就曾介绍过关于字幕鲜为人知的幕后工作。

“先在纸上打上格,上面放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用描笔蘸上白色颜料,在玻璃板上写字,再用摄影机拍到胶片上。因为玻璃透明度好,拍出来对字幕的背景没有影响。”他说,每个字都要写出来,一部戏大概得写半个月。歌舞片、戏曲片从头唱到尾,需要3个人分着写字幕,而且要求字号特别小、特别细,跟指甲差不多大小。

电影字幕师们总结了一条规律:字体的风格要和电影风格相匹配。比如,惊险片的字幕可以不规整,棱角多一点;喜剧片,可以写得幽默、俏皮些。工作之余,他们会对各种字体钻研对比,找到最适合银幕表现的字体。

1949年国内上映的《普通一兵》,是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影片中的外国演员们“说话”,都带着浓浓的东北口音,用现在的话来说比较“魔性”,但是在那个年代,配音听起来很亲切。长影原配音演员胡连华揭秘,当时,外国演员有一句台词是说“胜利了”,俄语叫“乌拉”。用国语讲“胜利”和“乌拉”的嘴型不一样,导演和工作人员研究“乌拉”翻译成中国字,如何念最合适。经过集体研究,译制时改成“冲啊”。

在配音演员看来,他们的工作是为声音“化妆”。在配一般人物时,他们会运用自己的自然声调,而配一些领袖或者特殊人物时,语气会放低一些,发音位置靠后一些,语言速度稳重一些。这样,在感情上才能尽量靠近人物和情节的需要。

厚重与新颖并存

长影旧址博物馆有厚重的历史感。今年长春电影节期间,导演谢飞在微博上推荐:“博物馆保留了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制片厂老建筑,又详细丰富地介绍了长影75年的辉煌历史业绩,图片、手迹、器具、视听史料丰富,可看可研。”他认为,这里是国内保存最好的胶片电影时期资料及建筑的电影宝库,很值得参观。

在长影旧址博物馆,谢飞还找到了58年前,20岁的他随父亲谢觉哉参观长影时的照片和父亲的题字:“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他说,这句《中庸》里的古语,道出了电影的真谛。

年轻影迷们认为,除了厚重,博物馆还很新颖。它不只是展出历史和情怀,而是以一种新型的方式存在,即便是没有经历过曾经的电影岁月,也很容易走进这里,完整地了解电影艺术、道具、特技、工艺、生产等多重主题,激起探究电影的兴趣。比如,在摄影棚展区,可以看到许多经典电影里的道具,探秘电影传统生产工艺流程和电影拍摄的奥秘;还能观看录音、配音、译制等电影后期制作的场景;如果有雅兴,还能当一回演员,参与现场拟音和配音表演。(记者 彭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