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立志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初心使命不改,奋斗未有穷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光明日报今日起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栏目下,推出“伟大变革”系列报道,通过深入基层一线的调研采访、亲历者讲述等,以生动的事实、直观的感受和翔实的数据,展现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推进变革的生动实践,以及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惊蛰刚过,上海青浦朱家角镇林家村,油菜花、樱花、桃花齐齐盛开。76岁的许凤英带上画具来到家门口的油菜田。林家村头一回成片引种的油菜花品种——红菜薹,此刻已是一片黄灿灿的花海。
只见田埂一把椅子,许凤英安坐其间,在阳光下舒展画笔。不一会儿,一株枝繁花盛的红菜薹跃然笔下。“我画过门前稻田里飞过的白鹭,画过路边由绿变黄的水杉,也画过屋后静静流过的小河……终于等到这片红菜薹大片开花了。”许凤英说,把自己熟悉的乡村美景“定格”,让老年生活变得更有趣了。不远处,她学画五年来的近80幅画作,正在朱家角镇林家村公共艺术空间展出。“这是我第一次办个人展!”许凤英笑起来,满面春风。
同在一座城市,苍梧路上的米哈游办公楼里,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正在忙碌。2020年9月底,开放世界游戏《原神》以13种语言版本登陆全平台,如今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斩获多个全球级年度游戏奖项。截至今年3月3日,《原神》在B站粉丝数超过了1000万。“我们自己复盘《原神》为何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就是因为在创作和推广过程中加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向全球玩家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米哈游总裁刘伟说。
调研采访中,这两个场景同样打动着记者——文化生长在田间地头,润泽每个人的心田,成为“人民城市”的生动注脚;文化插上实践的翅膀,跨越山川河流,探索“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
传统艺术普及活动广受市民欢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两个场景背后,是上海文化建设的十年图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一团一策”,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守护城市历史文脉,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正做透“文化”这篇大文章,焕发一座城、一城人的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九棵树”,是怎么“长”出来的
上海奉贤有“九棵树”。
上海东方舞韵艺术学校理事长周晶,是看着家门口的九棵树一天天“长”起来的。如今她最期盼的是,带着更多孩子站上九棵树的大舞台。
九棵树是一座被生态林地环抱的未来艺术中心,被誉为“森林里的剧院”。自2019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填补了这一区域大型演艺空间的空白。
“以往我们观看好的演出,得乘车一两个小时到市区的上海大剧院和国际舞蹈中心,现在去九棵树只需十几分钟,本地学生也有更多机会登上舞台。”闲暇时,周晶也愿意去奉贤的博物馆、图书馆、古华公园、沈家花园、青村老街走走——“所到之处都能看到男女老少的灿烂笑脸,快乐和幸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充盈在每个人的心中。”
九棵树是怎么“长”出来的?说到底,就是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给人民,以创新的机制和实践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上海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品质化,打造高品质、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上海样本”。
提升市民幸福感的“最美图书馆”—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2月15日,浦东新区群众文化艺术馆新馆开放,目标是打造成为市民心向往之的“自嗨地标”。直面旺盛的文化需求,十年间,浦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上新”: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浦东美术馆、浦东图书馆等一批重大文化地标,描绘浦东公共文化设施绚丽的“天际线”;36家社区文化中心、千余个“家门口”文化服务站等街镇、居村文化设施,编织浦东公共文化多彩的“地平线”。
上海在全国最早系统布局,深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土壤,率先编实织密“家门口的文化客厅”网络,率先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专业化运营管理。多元社会主体的参与,丰富了公共文化的服务样式。
一刻钟,“圈”定生活万般美好
“一刻钟,能干点什么?”如果要问生活在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的居民黄阿姨,她会说,“一刻钟,可以和艺术‘偶遇’。”漫步此地,生活的便捷不在话下,艺术也悄然融入街巷里弄。
“一刻钟,能干点什么?”如果要问程家桥街道虹桥机场新村的居民,他们会拉着你去看自家小区里的航空主题博物馆。2020年11月,长宁区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10个街镇的全覆盖,成为上海首个全覆盖推进这一规划建设的区域。
15分钟,上海在这个细小刻度上反复“研磨”——纵向看,构建“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横向看,各领域、各行业、各类别的公共文化设施均有布局。上海鼓励街道乡镇建设“邻里汇”“邻里中心”“街区中心”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另一方面,鼓励原有设施结合基层综合服务功能融合、城市数字化转型功能落地等,加快空间功能迭代升级。
家住宝山区蕰藻浜河畔的居民陈先生,最爱去河边的“一号湾”园区散步,享受落日余晖。这里曾是上海第三毛纺织厂的仓库用地,一度堆场闲置,居民投诉不断。改造后,废弃集装箱变身“集创箱”办公空间;首个3D打印博物馆亮相;上海首家科普公园落地;梅派青衣演员史依弘的剧场、钢琴家宋思衡的工作室相继落户……文化“打底”,让园区灵动了起来,吸引一批科技型企业入驻,也将街坊邻里联动了起来,使其入选上海市民“休闲好去处”。
这几年,上海加快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微更新”改造。在商圈、楼宇、交通枢纽、公园绿地等,通过植入阅读、展览、演艺等元素,推出一批“家门口的好去处”“演艺新空间”项目。据初步统计,上海约有3440个、85万平方米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市民在日常通勤、休闲漫步中,感受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和温度。
“一条街”,让中国故事插上“翅膀”
距外滩不远,一幢名为亚洲大厦的21层楼高的写字楼正在发生变化。从4楼开始,逐步向上“侵占”到11楼,不到两年,大楼里的演艺空间从0激增到16个,每晚至少有3个剧组在这里演出。
有人说,这是一条垂直生长的“戏剧街”。2020年8月至今,亚洲大厦里的16个“星空间”共演出2500场,观众27万人次,票房5000万元。
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一座城市文化艺术的繁荣,是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灵魂。如果说亚洲大厦是一条藏在大楼里的“戏剧街”,那么,以人民广场为中心1.5平方公里内,包括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天蟾逸夫舞台、美琪大戏院、亚洲大厦等在内的25个专业剧场、46个演艺新空间,则构成了一个横向伸展的“演艺街区”。
这个街区的“戏份”超足——拥有国内数量最多、密度最高、市场最热的剧场。2018年8月,上海将这一区域命名为“演艺大世界”,要将环人民广场剧场群打造成最具上海文化标识、最具国际影响的演艺集聚区。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这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结尾字幕,一再被“电波迷”引用,被称为近年舞蹈界的“金句”。在美琪大戏院,当大幕再一次徐徐拉开,无声的诗行在舞台流动,现场情绪被推向顶点。
“金句”是怎么来的?这是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要求团里两位90后文案策划,在看完舞剧联排后写下的200句观后感中,一字字“抠”出来的。
细节见精神。精确到秒,用电影工业的模式“磨”作品,是上海歌舞团的风格。今年1月23日,这个团的两部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朱鹮》,在美琪大戏院迎来驻场演出的第100场。这一天,也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第400场演出,创造了中国舞剧的奇迹。观众噙着泪击节:“中国故事可信、英雄楷模可亲!”
一个院团佳作迭出,推一部、“红”一部,背后是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支撑,是上海国有文艺院团深化“一团一策”改革成效的体现。“演艺大世界”的打造,则助力上海文艺提升原创力,提高影响力,文化“码头”和“源头”并进。
如今,从“一条街”出发,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中国故事”,从时间的河流中腾跃而出,向世界讲述今日的上海、当下的我们。
2020年末,上海已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社区生活圈”,居民在出门15分钟步行路程的社区生活圈内,便可见社区公共文化设施。
目前,上海共有公共图书馆238家,文化馆24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20家,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5546个。
上海每年市区两级配送文化活动约3万场,文艺指导6万课时,电影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4万场,全年配送总受益人次超2000万。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5日 05版)
周光召
沈绪榜
李政道
刘昌孝
林尚扬
张寿荣
张存浩
宋家树
刘桂生
万惠霖
常印佛
计亮年
孙钧
朱起鹤
朱伯芳
胡和生
盛志勇
王子才
肖序常
徐承恩
曹春晓
王明庥
秦裕琨
汪忠镐
钟万勰
袁权
韩大匡
潘镜芙
郑光美
胡英
汪应洛
凌永顺
钟训正
刘守仁
陆元九
关兴亚
万哲先
毛江森
张友尚
卢强
李文华
龙驭球
顾真安
邱兆祥
张国成
赵伊君
汤鸿霄
赵梓森
黄克智
沈其韩
杨叔子
解思深
彭一刚
王琳芳
顾健人
朱英浩
王威琪
张兴钤
孟兆祯
徐叙瑢,院士
范海福
梁骏吾
於崇文
邹竞
周勤之
王哲荣
黄文虎
潘际銮
李三立;
余国琮
张子仪
陈敬熊
毛用泽
朱兆良
戴永年
潘自强
文圣常
徐性初
陈念念
追思
沈福存
郭汉城
陈文新
叶可明
李正名
张涵信
黄宏嘉
许厚泽
沈绪榜
李政道
刘昌孝
林尚扬
张寿荣
张存浩
宋家树
刘桂生
万惠霖
常印佛
计亮年
朱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