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血型外,快来领走您的另一个专属标签-肠型!
你可能知道自己的血型,但你知道什么是肠型吗?如果有一天在医院的信息栏里要求你填写肠型,你下笔有思路吗?如果不晓得在纸张上该选择哪个选项的话,一定要和我来了解下,到底什么是肠型!肠型,有一天会变成,和血型一样重要的个人标签!
肠型是什么?
肠型,是根据人们肠道微生物中的优势菌属,来分类的一种方法。中国人的肠型分为这三大类:
-
肠型I:拟杆菌型( Bacteroid)
-
肠型Ⅱ:普氏菌型(Prevotella)
-
肠型Ⅲ:瘤胃球菌型( Ruminococcus)
不同肠型的人,体质及疾病特质都完全不同,这三类肠型各有所长,比如:
- 肠型I:此类人群饮食习惯倾向于高脂高蛋白,拟杆菌能有效分解碳水化合物,这类肠型的人将会更容易从食物中获取能量;
- 肠型Ⅱ:此类人群饮食习惯倾向于植物性碳水化合物。普氏菌倾向于降解肠道黏蛋白,这类肠型的人往往和非西方化的饮食习惯相关;
- 肠型Ⅲ:此类人群饮食习惯倾向高碳水化合物,瘤胃球菌有助于吸收糖类,因此这类肠型的人可能会更多受到体重问题的困扰。
肠型的分类从何而来呢?
2011年4月,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全球性实验——国际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他们利用Sanger测序法对研究对象(包括欧洲人、美国人、日本人)的粪便DNA样品进行测序,结果发现,肠道中大量出现的细菌,具有稳定的三个簇:拟杆菌型、普通氏菌型、瘤胃球菌型。
同年9月,《Science》杂志报道,饮食可影响肠型,特别是蛋白质和动物脂肪对应的拟杆菌型,碳水化合物对应的普氏菌型。
2012年《NC》报道黑猩猩也有肠型,并且微生物组分类与人类相似。
2013年,《AJCN》报道,结肠癌的风险,可能是饮食,通过不同的肠型介导的。(研究发现肠型Ⅱ的非洲人丁酸盐<促进健康>偏多,肠型I的美国人次级胆汁酸<可能致癌物>偏多。)
2014年,《Genes & Diseases》报道,肠道类型可能会对宿主的免疫功能和疾病风险产生影响。研究发现降低小鼠食物摄入量30%,可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降低致病菌;Vd通过对肠菌组成的直接影响,降低肠道炎症。
同年,《Nature》再次报道肠型分析,此次研究者提出4种肠型,除了之前的三种肠型,还发现了一种含有最少的拟杆菌,但富含厚壁菌门的肠型。之后也有其他研究表示,肠型还有其他亚型的存在。
2015年,《Cell》报道,肠道分型的优势是可以帮助诊断疾病,但是个体差异较大,研究者更建议直接用生物标记物来预测疾病。同年,《Scientific Reports》一项研究显示,亚洲人肠型基本可分为两种,拟杆菌型和普氏菌型,中国、日本、台湾多偏拟杆菌型,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人多为普氏菌型,这反映了生态地理因素对肠道菌群有很大的影响。
现在很多医院推出了适合中国人群的,包含肠道内常见的3大肠型检测,其重要目的在于评估肠型,为用户的肠道健康做出个性化饮食建议和方案。
肠道分型,意义何在呢?
肠型的分类,意义,就像给肺癌分类一样的,明白了肺癌类型,是鳞癌、腺癌、还是小细胞癌才能进行对症性治疗。
肠道的治疗也是如此,知道了是什么类型的,才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否则,不管是在临床上,或者自我调节的时候,都属于盲疗了,对不?
1.协助疾病诊断
研究者已经找到一种特定的疾病,只在某一特定的“肠型”中发生。而且,像癌症、肥胖等疾病的特征,也会在特定的细菌那里有所体现,这一结论不断的被加以证实。
在临床上,医生可以,根据研究者的“细菌-肠型-疾病”对照表,找到相对应的诊断依据。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2.了解自我体质
有的人很不明白,为什么“喝水都能长胖”,其实很有可能和肠型有关,比如说瘤胃球菌型,此肠型喜欢分解糖分,那么糖类就很容易被分解和吸收,从而导致肥胖。
依据此信息,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肥胖有了根本性的了解,也能通过微生态调节,达到精准减肥的目的。
3.精准用药
2017年11月,爱米基因、华大基因和瑞金医院共同研究的一项,肠道微生物&糖尿病精准治疗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发布,研究表明,药品-阿卡波糖可通过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胰岛素抵抗、甘油三脂、血胆固醇、脂肪肝指数等临床指征。
阿卡波糖对拟杆菌型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普氏菌属欠佳,团队认为阿卡波糖可能是通过调节微生物组成,影响胆汁酸代谢最终影响血糖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可能是决定糖尿病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此研究将给精准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患者肠型分类用药)。
肠型的分类和大家的日常饮食、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分类自己的血型,或者性别一样,清楚自己的肠型标签。
以标签,个性化饮食,个性化调节自我健康!达到不同人有不同的健康标准,不同人实现不同自我健康的理想状态。
转自:
参考资料:
[1] Arumugam M, Al E. Enterotypes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J]. Nature, 2011, 473(7346):174-180.
[2] Chris Hoffmann,Kyle Bittinger.Linking Long-Term Dietary Patterns with Gut Microbial Enterotypes[J]. Science, 2011, 334(6052):105-108.
[3] Gorvitovskaia A , Holmes S P , Huse S M . Interpreting Prevotella and Bacteroides as biomarkers of diet and lifestyle[J]. Microbiome, 2016, 4(1):15.
[4] Gu, Yanyun, Wang, Xiaokai, Li, Junhua. Analyses of gut microbiota and plasma bile acids enable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for antidiabetic treatment[J]. Nature Communications, 8(1):1785.
[5] Knights D , Lassen K G , Xavier R J . Advanc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hogenesis: linking host genetics and the microbiome[J]. Gut, 2013,62(10):1505-1510.
[6] Ou J , Carbonero F , Zoetendal E G , et al. Diet, microbiota, and microbial metabolites in colon cancer risk in rural Africans and African Americans[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3, 98(1):111-120.
[7] Diversity in gut bacterial community of school-age children in Asia[J].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8397.
[8] Francisco, Guarner, M. D , et al. The gut microbiome: What do we know?[J].Clinical Liver Disease, 2015.
[9] Knights, Dan. "Rethinking “Enterotypes”." Cell Host &Microbe 16.4:433-437.
[10] Sun J , Chang E B . Exploring gut microbes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Pushing the envelope[J]. Genes & Diseases, 2014, 1(2):1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