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当地时间2月24日晚,在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电影《绿皮书》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影片获奖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却是惹来不少是非。比如有人指出电影仅仅从白人主角维果·莫特森(Viggo Mortensen)饰演的Tony这一角色出发,让明明可以大有发挥的黑人角色——马赫沙拉·阿里(Mahershala Ali)饰演的Shirley沦为配角。也有报道指出,Shirley的家人表示电影制作人事前并未征询他们的意见,而且故事全由Tony的儿子Nick Vallelonga的角度出发,与真实情况大有出入。Shirley和Tony并没有像电影描述的那样成为好朋友;而且Shirley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肤色遇过什么尴尬事,其家人更称电影是“谎言的交响乐”。监制兼故事原作者Nick Vallelonga则力证自己是得到Shirley的生前许可下才还原事件。争议归争议,我们到底该怎么去看待电影《绿皮书》的价值取向,影片的主角、主线和主题分别是什么,以及影片获得奥斯卡奖对于美国电影业的意义何在呢?
真正的主角到底是谁?
影片从一开场就交代了白人Tony Lip在纽约一家夜总会做保镖工作的社会底层身份和工作氛围,作为小人物的Tony刚出场时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为了讨得客户的小费耍小聪明;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把在夜总会惹事的客人打得脸上“开花”;跟人赌博吃汉堡比赛,以便拿到50美元用于付房租……以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人为主角的影片会呈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相比较之下,黑人钢琴家Shirley的出场比Tony要优雅、有尊严得多。当他们二人踏上南下巡演的路途,两人因原生家庭、所受教育、社会阅历的不同带来的个体差异也日益凸显。从边开车边大口大口吃炸鸡、唠叨不断、路边随意停车解手、把小摊贩掉在地上的“幸运石”捡起来据为己有等等,Tony似乎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粗鲁之人。相反,Shirley则喜欢安安静静地捧一本书在车上看,一路不但自己谨言慎行,还时时处处提醒Tony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规范,保持底线。俨然,Shirley完完全全把自己当成了美国上流社会的一员。
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会发现,虽然影片的整个视角似乎都从Tony的角度出发,他所看到的Shirley之前高高在上,越往南越不受待见,尽管在舞台上人们对他的演奏投以最大热情的鼓掌,但到了台下,Shirley只是一名跟他们并不同类的有色人种。正像《绿皮书》上所标注的那样,有些地方,他不能像白人那样想买西装可以先试穿;有些地方,他不被允许跟白人公用厕所;有些地方,他不被允许在白人的餐厅用餐,哪怕他是他们邀请来的最尊贵的嘉宾,因为他那与生俱来的肤色,决定了Shirley不管自己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已经做得多么优秀,他始终无法深度融入白人的社会。
表面看起来,所有的场合Tony都在场,他当然是影片当仁不让的男主角。但事实上,影片真正的主角应该是Dr Shirle。他本可以在优雅、舒适的纽约大都市拿着三倍于巡演的酬劳,安心自在地进行各种演出,布置得宫殿一样富丽堂皇的家就安在音乐厅的楼上,足以说以他已经跻身美国的上流社会,一路向南的巡演是他下了很大的勇气,试图改变人们观念向美国南部种族歧视发起抗争迈出的坚定步履。从优越、自信,到孤独、无力,Tony亲眼目睹并见证了一位理想主义者是怎么迈出希望消除种族歧视的第一步,又是怎么在顽固的现实面前一次次受伤、碰壁。Tony的存在,让Dr Shirle的整个抗争更为真实、有力,也更触目和扎心。Dr Shirle的形象有了Tony的依托才变得更立体、丰富。
双线交织如何讲述故事?
这是一部很会讲故事的电影,在影片展开叙事的过程中,始终有两条线贯穿其中,一条是以南部巡演的线路为轴线贯穿始终的表达种族问题的主线,另一条则是Dr Shirle和Tony二人从相互看不对眼的“冤家”发展到跨越社会阶层界限,成为互相成全、共同成长的心灵伙伴的副线。两条线索随着影片的展开互相推进达到高潮。
当载着Dr Shirle和Tony的绿色老爷车从纽约出发,沿途达到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纳州演奏的时候,Dr Shirle和Tony之间有的只是限于个人身份、背景不同带来的小冲突,而且主线带来的外部压力(种族歧视还没有那么严重)并没有影响到两个人保持各自的原生态,随着演出地点的逐渐向南推进,种族歧视开始慢慢抬头。先是演出地明明离演出还有两、三个小时,场馆的保安却不肯按合同的要求为Dr Shirle弄到指定的施坦威钢琴,这个时候,原先那个“劣迹斑斑”的小人物Tony出手了,他狠狠的一拳换来的是正式演出时,Dr Shirle弹上了唯一指定的施坦威钢琴。Tony的粗野开始变成了可以保护Dr Shirle顺利、安全演奏的铠甲。
当他们行进到爱荷华的时候,副线开始呈现两个人的友谊:早餐桌前,Tony在给妻子Doiores写信,Dr Shirle则放下了惯常要看的报纸,主动教Tony放弃流水账的写法,怎么用更优美的语句写更浪漫的家书,一股暖流开始在Dr Shirle、Tony,和远在纽约的Doiores之间流动。此时,Tony依然处于被动的弱者地位,Shirle则继续充当Tony的人生导师的角色。
当他们继续往南移动,两个人彻底地放下了之前对彼此的成见,开始在车上谈心。路过肯塔基州,看到一美元的肯德基广告,向来吃炸鸡汉堡不要命的Tony按捺不住激动,冲下车子买了全家桶,并极尽其能、充分发挥他“胡说艺术家”的忽悠天分,硬是让翘着兰花指、生怕弄脏自己腿上毛毯的Shirle放下他历来的臭架子,开始用手直接抓着炸鸡啃着吃;紧接着,又禁不住Tony的忽悠,吃下了一块鸡胸肉。此时,他们开始成了生活中完全放松、彻底平等的两个人。
之后,主线继续发展。随着的越往南推进,种族歧视日益加剧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不利于Shirle,每每到了危急关头,小人物Tony总能发挥自己的长项,把一件件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干净漂亮。此时,Tony已经反过来成了Shirle保证每场演出都能顺利进行的法宝和靠山。影片的高潮发生在他们历经艰险赶到的最后一个巡演地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他们一路不畏艰辛,日夜兼程,就是为了保证在合同签订的那些南部城市巡演成功。到了最后一站,不但连Shirle不想参加最后、最隆重的一场巡演,连一心想拿到合同预付款之外那些尾款的Tony,因为看不下去白人对Shirle的歧视,也甘愿向Shirle表示放弃演出,对他来说无所谓。这样的安排完全出乎当地巡演主办方的意料之外,当Shirle和Tony冒着演出违约的巨大损失,离开高档白人社区的时候,主办方已经不知如何向400位高贵的客人交代隆重的圣诞晚会为什么临时取消了。
此时作为主线的Shirle和Tony二人已经完全消除了原先的种族隔阂、阶层差别,成为互相关心、彼此成全的好伙伴。再次回到纽约时,Shirle和Tony都经历了心灵的共同成长,Tony变得越来越有责任感,言行举止也越来越像个绅士;Shirle则走出他自己打造的“殿堂”,在经历了几番现实的拷打之后,更清醒地认识自我,并走出孤独,完成内心的历练。至此,主线和副线交织着走向终结。
影片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观众在看电影《绿皮书》的时候,想到的也会很多,不过在笔者看来,影片的创作者们更想表达的主题应该有两个:一是为消除社会阶层对立所做的努力和尝试;二是为消除种族歧视架起不同族群人之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Shirle虽然生来是个黑人,但凭着良好的家教和与生俱来的天分,他不但三岁就能登台演出,还拿下了声乐学、心理学和礼仪学的三个博士学位,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白人,在开场前也愿意介绍他是“美国伟大的黑人音乐艺术家”。对于音乐一窍不通的Tony在观看了一场场演出之后,不由自主被Shirle的演奏艺术所折服。都说音乐无国界,在不同种族的人之间,音乐架起了Shirle和Tony沟通的桥梁。
但正是往南方的巡演,让已经跻身美国上流社会的Shirle一步步真正接触种族歧视的真面目:起先是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一家酒吧,看不惯Shirle的人把喝醉酒的Shirle狠狠揍了一顿;接着在北卡罗纳州的首府罗利,深受白人观众欢迎的演奏间隙,Shirle想上洗手间,服务生却告知他只能去户外松木搭成的小木屋方便,因为在这里,黑人是不被允许和白人共用洗手间的;在佐治亚州梅肯,Shirle想买高档西装,白人身份的Tony被很爽快地允诺试穿,而有钱的Shirle却被告知只能先付款再试穿;在路易斯安那州日落镇,根本不允许黑人出入……一系列的打击之后,Shirle终于违背了自己做人的底线,正准备休息的Tony被告知,Shirle因为在青年会被发现跟白人青年裸体共浴而带进了警察局。由此,饱受种族歧视之苦的Shirle,原先知性优雅、高高在上的形象已变得越来越不堪一击。
而每次遇到棘手的事情,那个原先有着种种劣根性的小人物Tony都表现出了不凡的处事能力,与其说是出于本能,还不如是他在看到了白人族群对黑人的种种不公之后,发自内心地要站出来维护Shirle的自尊。在Tony的一次次出手相助和理解支持下,对现实抱有幻想的理想主义者Shirle,在向种族歧视迈出勇敢的步履、又不断遭受打击的轮回中,开始变得坚强、理性和清醒,与其只为白人想混充高雅充当门面,还不如打破那层神秘的面纱,为真正渴望音乐的人们带去心灵的慰藉。
巡回演出非正常结束回到自己豪华的“殿堂”后,Shirle不但走下了那把高高在上的“圣椅”,对早已用得很习惯的佣人也开始用尊重的语气互道圣诞节快乐,更是放下芥蒂,来到有着种族歧视大家庭的Tony家,融入他们的家庭,跟一大家子一起过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圣诞节。
Shirle和Tony家人的融洽相处,正是影片的主创人员希冀提示大家的一个路径:消除种族与阶层歧视,双方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才是不二法门。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之于《绿皮书》的意义何在?
有人说,《绿皮书》的存在,对于美国是一种耻辱,因为这是一本专为黑人编写的旅行指南,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和餐馆。它是黑人安全出行的指南,也是美国种族歧视存在的明证。那么,对于这样一部反映美国种族歧视的电影,代表着美国主流声音的奥斯卡金像奖为什么要把最佳影片授予电影《绿皮书》呢?
正如影片中,Shirle的三演奏合作者之一奥列格说的,“光有天分是不够的,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很大的勇气”。Shirle放着舒适的大都市高薪演出不做,偏偏要到美国南部城市巡演,正是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消除美国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遗憾的是,即便是像他这样凭借个人的努力已经跻身美国上层社会的艺术家,对于种族歧视的种种不公和压迫,他依然无力改变,但他依然在努力地去改变。Tony和他的家人,正是逐渐在改变这种观念的例证。
值得赞赏的是,一直在纠正Tony言行,并坚守做人原则和底线的Shirle在勇敢迈出消除种族歧视、改变人们观念的步履时,始终坚信,面对冲突,逃避和暴力对抗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保持个人的修养和尊严,深入沟通和交流,让对方因为了解,进而理解,从而真正从内心尊敬你、敬重你,以此达到歧视的消融和观念的改变才是根本之路。
在目睹了Shirle因种种歧视遭受不公正待遇的Tony,同样也迈出了消除种族歧视的勇敢步履。圣诞节的夜晚,当Shirle带着红酒来到Tony家人面前的时候,面对全家人错愕的表情,Tony真诚地把Shirle介绍给了历来带有种族歧视的他们这个大家庭。
在91届奥斯卡奖的颁奖名单上,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获奖影片,还是获奖演职人员,对少数族裔的关注,比往届更丰富多元。种族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的核心议题之一,自然也成为颇受好莱坞青睐的题材。 同样反映种族歧视问题的《肤色》也获得了本届奥斯卡奖的最佳真人短片。由此种种不难看出,虽然在今天,黑人等少数族裔的境遇在美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美国社会对黑人等少数族裔的歧视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要想彻底消除种族歧视,依然任重而道远。 正是为了鼓励这一向现实迈出勇敢的步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尊严,用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而不是冲突与对抗的方式去改变人们观念的行为,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授给了《绿皮书》。
消除种族歧视,并不是只有黑人等少数族裔的每一个个体在经受疑惑和孤独,每一个理想主义者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看见黑暗蔓延,并怀揣着无奈和自我,向现实迈出勇敢的步履,以期等待冰雪消融时候的到来。

( 作者单位:浙江卫视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