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石为薪,黝黑惊射目”。西山石,大同煤,这是远古的沧桑穿越岁月的尘埃,来自侏罗纪石炭二叠纪的丰厚馈赠。中国的煤炭在山西,山西的煤炭在大同。在这块喷涌乌金的土地上,每年有上亿吨煤炭从这里输送至全国各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孕育了同煤集团,而一方经济也因同煤集团而兴起。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稳健步伐,同煤集团这个与共和国同龄的国有特大型企业,累计为国家贡献优质动力煤约30亿吨和2700亿千瓦时电能,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小煤窑”变成“千万吨级矿井”

“七峰山上有一座辽代古塔,名叫禅房寺。在七峰山下贮存着4.6亿年前的石炭纪煤层,因此塔山矿应运而生。该矿是首批国家级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现已成为全国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示范性矿井。”塔山煤矿党办主任谷小虎说。

走进塔山矿,产煤不见煤,矿区如景区。该矿不断刷新单井口产量、工作面单产、人均效率、煤炭回收率、成本利税率等纪录,荣获国家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等荣誉称号。谷小虎说:“我们真正实现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

现在,同煤已建成9座千万吨级矿井,今年年底先进产能占比将达到60.3%。企业已经发展为产业布局辐射山西、内蒙、新疆等7省18市(区),总资产超过3325亿元的大型能源集团。40年间,同煤产量增长5倍,营业收入增长291倍。而在40年前,同煤只有13座“小煤窑”,零星地分布在大同矿区口泉沟、云冈沟的山洼里,单矿平均年产量不足180万吨,煤炭年产量2300万吨,营业收入仅有5.5亿元。

“简单机械化”变成“现代智能化”

金秋的又一个早班,同煤集团同忻矿调度室副主任田向东,来到矿调度中心,他细心观察着智能化综合调度指挥中心上面的数据和画面。

井下,400多米深处的采煤设备自动运转,支架移动,采煤机割煤放煤、皮带传送井然有序。田向东说:“这是我们集团公司第一个智能化工作面,也是全国第一套在我们这个特厚煤层条件下应用的智能化装备。”

40年前,同煤的大部分矿井里,矿工们艰难地操作着简易机械,挥动着铁锹,一锹一锹的铲煤。回想那时的情景,老矿工鲁振翠心潮澎湃。

而今的这个智能化工作面,操作人员只需在皮带辅运巷50米外“智能化工作面监控中心”,摁下总控台启动按钮,工作面设备即能依次开启,远端的采煤机自动前行,割煤、推溜、移架、传输一气呵成。原来一个班的在工作面20名采煤工全都离开井下工作面,鲁振翠和工友们变成了智能操控手和巡检工。

同煤集团又在塔山煤矿建设1500万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先后与多家企业、高校联合研发了“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关键技术”,解决了特厚煤层开采的世界性难题,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广应用小(无)煤柱开采技术,提高矿井回采率15%-20%。40年来,同煤集团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7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7项。科技创新一步步提升机械化程度,引领了全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矿井建设。

“一煤独大”变成高科技循环经济园

过去,煤炭几乎是同煤的全部,非煤产业销售收入只有2194万元,仅占总收入的4%。40年后的今天,同煤改变了单一煤炭产业的状况,走出了一条“立足煤、发展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同煤之路,形成了以煤为主,电力、金融、煤化工为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为补充的“一主三辅两新”的产业格局。

2009年,同煤集团建成了“两矿十厂一条路”13个项目的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同煤集团塔山园区管委会主任杨天斌介绍,近年来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将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增环补链,扩容提质至“两矿四化五电九厂一条路”21个项目。建成了以涵盖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现代服务等多个产业集聚合成,多个项目承载联动,“煤-电-热、煤-化工、煤-建材”3条产业链耦合共生、协同运营的循环经济园区,为中国资源型企业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的循环发展路径。

在园区内的塔山电厂可以看到,从距离不远处的塔山煤矿通过不足1.5公里的密闭皮带将开采出来的低热值煤炭源源不断的送到发电厂区。

“煤炭直接从矿送到电厂,中间节约了巨大的运输费用,同时还避免了沿途污染。”塔电发电公司总工程师张哲宏介绍说,“低热值煤发电机组不但煤耗低,经济性好,节能环保,而且通过脱硫系统超低排放改造,脱硫效率达到了99%,几乎是近零排放。电厂的余热还用于园区内冬季取暖,排出的粉煤灰和炉渣成为原料,用于水泥厂和建筑材料厂,逐层转化利用,全部变废为宝。

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首尾相接,环环紧扣,上一个环节产生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环节的原料,逐层减量利用,循环发展。从原煤洗选、精煤出售到中煤发电、高岭岩深加工、煤矸石砖厂等,每一个上游企业的废弃物,都是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矸石山”变成“花果山”

披着金秋艳丽的朝霞,家住晋华宫矿的王大爷在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晨练,看着郁郁葱葱的绿树和多样的花草,王大爷颇为感慨。“8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生产煤炭的井口工业广场,那座满眼是绿的山丘是一堆煤矸石”王大爷说:“现在,我们矿山公园已经成了大同市的旅游景点,每天会有很多市民和外地游客来这里参观,每到周末、节假日,参观、度假的游客特别多。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品味矿山地质奇观,观赏采矿遗迹,还可以了解煤炭开采过程,体验井下采煤工作 ,前两月,浙江卫视《奔跑吧》节目还来我们矿山公园录制节目了呢。”

40年前,大同煤矿声名远扬,但同时“扬”起的还有煤灰。眼下,积极创新生态治理方法,全力建设生态环保绿色企业已成为同煤的主要发展模式。

同煤集团从治理矸石山入手,把环境治理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了总面积为42万平方米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公园依托悠久的采煤历史文化和罕见的侏罗纪煤层地质奇观,开发了“煤都井下探秘游”和“仰佛台”等主要景区,并以原南山矸石山为中心,经过对矸石进行分层覆盖、碾压,采用防渗漏与植生袋相结合的先进技术,把昔日的矸石山治理建成为塞上煤海一处景色怡人的主题公园。

与此同时,按照“重塑地貌、恢复植被”治理主线,通过填充裂缝、平整土地、增加植被等方法,对永定庄煤业公司东山头矸石山、忻州窑矿石岩庄矸石山等进行生态恢复治理,成功种植了海棠、金叶榆、榆叶梅等乔灌类植物,以及杏树、苹果树、山楂树,黄花菜等,建成了“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的绿色生态花果山,取得了集绿化、美化、观赏、效益于一体的治理效果。

此外,同煤集团还在持续开展“党政工团大行动,环境治理献爱心”活动和“五网四化”改造工程,对职工生活住宅区进行了大规模绿化改造的基础上,把矿区生活污水和矿井水治理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下大力气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完成了“4+2”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程;建设了17个矿井水处理项目;持续推进煤改电、煤改气、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供热,淘汰燃煤小锅炉和进行锅炉升级改造工程。积极推进空压机余热利用项目建设,对空压机的废弃余热进行二次回收,产生热水用于职工浴室供热等,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应。

如今,一个“天更蓝、地更绿、企更美、心更齐”的和谐美丽新同煤,正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同煤集团广大员工群众在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奋力开创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改革开放40年,同煤黑.绿变奏有讲不完的故事……

【责任编辑:李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