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西面食文化悠久,《辞海》《辞源》中这样记载了“小麦”一词——“小麦名曰‘莱’”。
《莱西县志·礼属篇》记载,莱西民间“以麦为美”“巧姐儿”们以一块面为原型蒸出来的大饽饽,寓意生活“蒸蒸日上”。
饽饽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馒头
。但是大饽饽同馒头相比,要比馒头大三四倍,也不是单纯的馒头样子,而是做成各种形状,就像工艺品一样,美极了。花饽饽是饽饽的一种,有许多栩栩如生的花样所以称之为花饽饽。
在
胶东
,过年最有
年味
的莫过于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饽饽。过大年,蒸饽饽,期盼来年的日子蒸蒸向上、红红火火。大约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各家就开始蒸大饽饽了,一直能持续到年根,每家都蒸上好多,整个正月都不用做面食了。
胶东小镇花饽饽——龙凤呈祥
过大
年蒸
饽饽是胶东年俗之一,寓意让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在
山东
省胶东地区,每到过年时间,家家户户都会赶制或者定做胶东花饽饽迎接新春佳节。2016年2月5日和2月6日,
山东卫视
《
早安山东
》栏目和
央视
《
新闻联播
》先后报道了
文登
百姓制作花饽饽迎新春的新闻。
山东威海花饽饽习俗传承人,威海大地
食品厂
技术厂长在新闻联播中详细介绍了胶东花饽饽的传承历史和制作工艺。胶东花饽饽,也叫
面塑
或者捏面花,它是胶东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
传统美食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候,人们都要蒸制花饽饽进行祈福和纪念。这些用面做的花样饽饽,既好看又好吃,还蕴含求吉纳福的愿望,深受百姓喜爱。2009年,文登胶东花饽饽民俗被列入山东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近些年来,随着
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
走亲访友
的礼品渐渐的被各种便携的礼盒所替代,但胶东人招待宾朋的餐桌上,大饽饽是主角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
文登花饽饽
不仅在国内非常受欢迎,而且还出口到国外,让中国这一过年的
传统文化
走出了国门,实现了
文化价值
和
经济价值
的完美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登花饽饽讲究纯天然手工制造,原料全部采用优质面粉和新鲜的
瓜果蔬菜
,无任何添加色素,融合了粮食瓜果蔬菜的营养,营养价值极高,
老少皆宜
。
要想花饽饽好吃,在选料上,要选择优质小苗磨成面粉,和面时加适量牛奶、鸡蛋和白糖,然后反复揉。在众多步骤当中最重要的当属加入的“引子”和揉面的过程。从和面、计量、揉面、制作,再到蒸制,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做出来的花饽饽就会口感不佳。花饽饽的制作各个步骤中,最为重要的是和面和整形。有的花饽饽造型讲究,和面就要硬一点。有的花饽饽则可以软一点。而且和面的程度要达到手光、面光、盆光。 “守面”不仅是力气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需要肩膀、手臂和手腕协调用力,均匀地揉。面“守”得越好,蒸出来的花饽饽就越筋道、越好吃。
为使正月里不用再做主食,在每年春节前几天,胶东地区很多家庭都会准备花饽饽,同时要做四个“
圣虫
”、八个
大枣饽饽
等。大枣饽饽等用来供奉先人;“圣虫”则放在
馒头
缸里,可保当年丰收,不会断粮,表达民众向往生活富足的愿望。
胶东
花饽饽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雨萍介绍,花饽饽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至今仍然流行于山东
烟台
、威海等胶东地区。聪明勤劳的胶东农村妇女在各种
传统节日
期间,用面团做出
鸳鸯
、
鲤
鱼、龙、凤、
寿桃
等寓意造型,蒸熟凉透,再点染五彩缤纷的颜色,便成了一件件生动的“艺术品”。
“花饽饽的制作流程包括和面、
发面
、揉面、捏型、雕刻、锅蒸、上色等步骤,以刀、剪、笔等工具进行创作。”贾雨萍说,在制作技法上,不同地域各有特色,风格不同。按
人生礼仪
、岁时节物和各地习俗,通常分为“结婚”“送三”“百岁”“过年”等几个大类别。
贾雨萍除了制作花饽饽之外,还经常在家乡山东
栖霞
的幼儿园、中小学及职业院校中授课,讲述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以讲述胶东花饽饽的历史和当地
民俗文化
为主,加深大家对历史和传统的认识及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