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果断的石榴  ·  【linux】sed 批量替换 ...·  8 月前    · 
有腹肌的生菜  ·  python ...·  1 年前    ·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余晓洁)17日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报告·综合卷》指出,三峡水库具有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江汉平原地区最薄弱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已经从不到“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以上。

“防洪是三峡工程第一位的任务。三峡工程将从根本上缓解洪水长年来对长江流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同时,对武汉市防洪及下游江湖治理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工程院原副院长、项目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院士说。

1998年夏,洪峰来袭白浪滔天。6岁的小江珊紧紧抱着汪洋中的一棵树,整整9个小时,在极度惊恐中等来了救援的手。那场洪水中,2亿多人受灾,3000多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多亿元,几乎等同于三峡工程的全部投资。

今年夏天,长江又遇洪峰,18岁的高三学生江珊并不那么担心。她知道,有三峡大坝的护佑。果然,三峡今年最大削减洪峰30000立方米/秒,长江安澜无恙。

“已经具备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能力。”《评估》写道。

三峡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2309.5米,最高坝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总流域面积的55.6%。

综合评估“出炉”: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三峡工程“亮分”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余晓洁)中国工程院17日发布的《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报告·综合卷》表示,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已基本建成,并作为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开始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评估》认为,三峡工程在1986年至1989年的论证工作与可行性研究(简称“原论证”)时做出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好”的总结论;推荐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经受了实践检验。

根据《评估》,两年来专家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三峡工程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研究认为,三峡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川渝大旱与暴雨和三峡工程没有必然联系;汶川地震并非三峡水库蓄水触发;库区地质灾害是可以控制的;三峡蓄水后,长江中下游河势总体未发生巨大变化。

《评估》认为,目前亟待关注的问题有三峡水库及其支流的水质和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移民安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库区地质灾害问题、优化调度及其与干支流各水库的联合调度问题等。

《评估》坦承,“原论证”有个别预测指标贴近度不是很高。如航运专题中的规划对长江航运迅速发展估计不足;移民专题中对实物指标与环境容量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也有较大差距。

“造成上述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三峡工程时间跨度大,又处于我国深化改革扩大、扩大开放和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原论证’难以对20年后的某些指标做出准确预测。”工程院原副院长、项目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院士说。

《评估》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定位、继续做好移民稳定致富、保护和建设库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妥善安排和做好三峡的后续工作、建设长江水资源统一调度系统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目前,除三峡建委批准缓建的升船机之外,三峡工程原设计规定任务已全部完成。

利用三峡造福百姓,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1919年,孙中山就提出修建三峡大坝的设想。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决议,经历了73年漫长曲折的抉择过程。

2008年初,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正式委托中国工程院实施“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的阶段性评估”。工程院成立了由时任院长徐匡迪为组长的评估领导小组和时任副院长沈国舫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相关领域的37位院士和近300位专家参加了地质与地震、水文与防洪、泥沙、生态与环境、移民等10个课题的评估工作。

三峡库区移民安居致富任重道远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余晓洁)17日中国工程院首度发布的《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报告·综合卷》认为,尽管三峡移民安置工作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真正实现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还任重道远。

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从1993年开始,按不同高程段实施。截至2008年6月,三峡库区175高程以下移民搬迁任务已全部完成,淹没涉及的12座城市和114座集镇已完成整体搬迁。累计搬迁移民逾120万人。

外迁到四川、江苏、上海等12个省份的20万移民已基本融入了当地生活。

“我们在移民村调研发现,移民人均住房面积与迁入地居民相当,移民生产用地等于或高于安置所在地的人均水平。88%和89%的移民安装了有线电视和电话。”工程院原副院长、项目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院士说。

统计显示,移民生产水平正逐步恢复。2007年湖北省库区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3303元,较1992年提高2772元;2007年重庆市库区农民移民人均纯收入3782元,是1997年人均纯收入1357元的近3倍。

同时,《评估》指出,县内安置农村移民存在实际问题。部分后靠农村移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生产生活困难。后靠移民人均耕(园)地面积为0.74亩,比搬迁前减少38%,耕地质量也比较差。

另一方面,进(集)镇安置的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2835元,较2000年人均纯收入增长30.5%,增幅低于同期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

《评估》建议,进一步改善农村移民的生产条件;财政资金要向库区和移民倾斜;三峡总公司应研究对移民的长效帮扶机制,使移民共享三峡工程的巨大经济利益。

专家呼吁:严格控制三峡地区源头污染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余晓洁)17日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报告·综合卷》认为,受工业、生活、农村面源等排污影响,上游来水氮磷污染较重,对三峡库区水环境影响较大。三峡库区污染物排放远高于环评预测。

《评估》指出,三峡蓄水前后,库区干流水质基本稳定在I、II类水平,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标准物质(COD Mn)、氨氮、石油类等在10年时间没有明显变化。大坝建设和运行基本没有影响长江中下游水质。

“近10年来,三峡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发展模式粗放,工业结构性污染突出,行业企业高能耗高污染现象比较普遍。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营滞后是构成三峡地区水环境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工程院原副院长、项目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说。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三峡地区废水排放量比1998年增加了87.6%;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增加了13.8%。从地区分布看,上游区、影响区污染物排放量远大于库区,三者化学需氧量排放比例分别为78%、19%和3%。

《评估》建议,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机遇,将三峡地区作为特殊水域予以发展、保护,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院士们在《评估》中呼吁,严格控制源头污染。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和发展新型低污染企业;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通过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污染集中处理,从各个环节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此外,《评估》认为,人口压力过大是三峡地区水污染治理的最大瓶颈和难点,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把人口与环境承载力放在优先位置考虑,加强青壮年就业技能培训,使劳动力有序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