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另类的开水瓶  ·  HttpContext.Session ...·  11 月前    · 
心软的饺子  ·  Fortran字符串比较-掘金·  1 年前    · 
成为真实的自我——卡尔·荣格的心理学

成为真实的自我——卡尔·荣格的心理学

如果将大脑比喻成一辆车,我们常觉得自己坐在驾驶座上,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驾驶。但只要稍加反省,我们就会意识到,自己只是在跟随内置的导航系统。

如果我们不试图了解这个导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要去哪里以及当它提供错误方向时,我们该如何掌控它,我们就会漫无目的地环游世界,最终去往某个无趣的地方,甚至是灾难的地方。


瑞士精神病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也许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之一,他尝试从内部充分理解这个导航系统,并自上而下将其概念化。荣格出生于1875年的瑞士凯斯维尔,他的父亲是一位乡村牧师,母亲有些抑郁、古怪。

在童年早期,他是一个内向、被孤立的孩子,经常独自一人,在学校里表现不佳、不受欢迎。但是,随着年龄渐长,荣格也慢慢成熟,他父亲深信荣格有无限潜能,十分关注他。荣格戏剧性地开始转变,投入到学习中,积极阅读书籍,特别是哲学和宗教书籍。

他中学毕业后,不想追随父亲的脚步,继续做一名宗教神职人员,他选择了在巴塞尔大学攻读医学,最终在1902年毕业于苏黎世大学,获得完整医学学位。毕业后,他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几年后,他离开这家医院,开了自己的私人诊所。随着荣格在医学领域愈发成功、有名气,他很快结识了一位极受欢迎又饱受争议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两人于1907年首次相遇,见面直接交谈了13个小时左右,迅速发展出深厚友谊与专业联盟。他们周游世界,一起讲课,分析对方的梦境,讨论心理学各种研究和理论。然而,弗洛伊德当时社会地位更高,而且比荣格年长得多,这使他们的友谊更像父子或是师生关系。随着荣格事业的发展,他们二人也开始在一些方面产生分歧。最终,两人在1903年分道扬镳。在1903-1908年,荣格经历了将近长达五年的心理动荡,他花了很多时间反省、写作,对自己进行一些心理实验,探索无意识,使他对心灵与事业的看法逐渐具象化。

究竟是什么塑造了真正的你?大家可能看过心灵奇旅(soul),这个世界的设定是每个人的灵魂都会在“生之来处”(the Great Before)进行“出厂设置”——你的性格、兴趣、能力,每个人带着“出厂设置”去体验人生,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出厂设置”究竟是什么。有的人违背了自己的“出厂设置”被裹挟在人生洪流中,有的人不断追寻并靠近自己的“出厂设置”。荣格职业生涯的首要目标是了解并回到这个“出厂设置”——心灵的本质,发展出一个理论,可以将心灵的各成分整合成统一的状态。荣格所说的“心灵”或者说心理(psyche),是指个体的完整人格(complete personality of the individual),包括感觉、思想、行为,意识和无意识的整合。


“人类的任务,”荣格写道,“是意识到从无意识中不断涌现的内容……据我们所知,人类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在纯粹黑暗中点亮一盏灯。”对荣格而言,心灵的意识与无意识不断相互作用,创造了我们完整的人格(complete personality)。然而,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无意识发展而来,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与控制之外,就像电影中每个人未知的“出厂设置”。因此,我们真正是谁、我们真正喜欢什么、我们有能力做什么以及我们做这些事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存在与我们无法理解或接触的无意识领域中。


荣格将心灵划分为意识(conscious)、个体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和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意识是指我们明确地、清晰地感知自我存在到的那一部分,意识的核心是自我(ego)。自我位于意识的中心,提供一种个人区分感,人们不断重复叙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以保持身份的连续性。

在意识领域,自我通过荣格所谓的人格面具(persona)来表达,即个体积极地向外在世界展示的某一面。然而,这一人格面具往往脱离于个体真实的自我,它只是展示个体认为符合社会/符合特定身份/想要成为的性格,而不是真实的、本来的一面。为了保持这个人格面具,自我就如同一个漏勺,把真实的个体经验和自我的其他部分全都过滤到远离意识的层面。这些被过滤和限制的部分,被压抑到无意识领域。就像电影中的华尔街基金经理,他拥有一份符合社会期望的工作,然而坐在电脑前的他,不停看指数,敲击键盘进行操作,重复同样的事情,做到只剩下肌肉记忆、大脑开始神游放空的工作状态。也许下了班以后,为了应酬同事间的交际,他还要强颜欢笑。他带着“华尔街基金经理”的“光辉头衔”,慢慢脱离了真实的自我。

然而,荣格最独特、最深刻的观点之一,或者说与其他心理学家最显著的区别,是从下面这一步开始——他如何将无意识分为两种不同的结构:个体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和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个体无意识与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概念相同,被压抑的个人经验和自我的其他部分就被储存和隐藏在这里,它们仍继续影响着意识,并与意识来回互动。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会莫名其妙做梦、出现口误或者失态行为,其实就是压抑的结果。

集体无意识则是一个更宏大的概念,上升到了人类层面。下一篇我们会详细介绍荣格心理结构中的集体无意识,以及我们如何使无意识心灵部分意识化——也就是自性化(Individuation)。

大鱼心理咨询工作室

发布于 2022-01-17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