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及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的西宁市、黄南、海北、海南等州和甘肃省的夏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伊宁等地有少数撒拉族居住。散居各地的撒拉族都是由于各种原因,从循化、化隆地区陆续迁居的。
现居甘都镇阿河滩村的撒拉族是最先迁入化隆的撒拉族之一。在明初洪武至永乐年间(1368年一1424年),迄今约有600年历史。据传,早在韩宝(即神宝)任世袭百户的时候,撒拉族人口有了很大发展,开始向街子以外迁移,当时与街子隔黄河相望的今黄河大桥以西至阿河滩一带大片土地,原是当地土著藏族游牧的荒草野滩,由于地区临河,水利便利,宜于开发,被韩宝看中,经藏族头人首肯,韩宝指派街子三兰巴海村的牙拉曲、也明曲、妥明曲、些汗都4人各带妻子儿女,别离街子渡河来阿河滩垦荒造田,安家落户。当时在乙麻木(街子以西,今甘循黄河大桥处)河沿设有百户的济渡官船,为了支持这四家人安心定居下来,百户把官船所有权给乙麻木和阿河滩人,济渡的收入分归两村,南岸收入归乙麻木,北岸收入归阿河滩。这个定例一直沿袭到解放后。从那时起,4家人定居阿河滩,子孙繁衍,代代相传。4个人也就成了阿河滩的始祖,分别形成了4个“阿格乃”和“孔木散”。
明洪武三年神宝归属明朝后更名为韩宝,所以撒拉族人口发展较快,形成相当于乡一级若干“工”。在循化地区最先有12工,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苏四十三反清起义失败后人口锐减,缩编为8工。后来随着人口增长,“工”的数量有所增加。
化隆县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有藏、汉、回、撒拉、土族等民族。现存最早的民族统计人口资料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巴燕戎格厅总户数为4318户,16509人。撒拉族迁入化隆境内以来,人口发展迅速,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化隆县境内撒拉族有两次大的迁移。一次是60年代初,由于生活困难,有十几户撒拉族迁往新疆伊利、喀什、阿勒泰、阿克苏、石河子等地,投亲靠友,在新疆定居。
孟达撒拉族迁入谢家滩
谢家滩乡窑隆村的撒拉族是从循化县孟达迁来的,相传距今400多年,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先祖马姓,迁入时1户,开垦种田,后生育六个儿子,分为六户。初迁时该地为森林,周围为藏族居住之地。后归拉扎百户管辖。与周围藏族交往中讲藏语,至今撒拉语中夹杂着藏语,其语言与孟达地区的语言有差别。历来与谢家滩乡沙路湾、阿什努乡尕加、那哈隆、列仁、贺什加等村的撒拉族交往密切。传说撒拉族初迁时兄弟三人分别住窑隆、沙路弯、列仁卡索三地,后人口逐年增加,清咸丰同治年间参加反清活动,被清军剿杀数千人,迄今在沙路湾有打仗遗迹。沙路湾村撒拉族,1978年全村30多户迁往甘都东滩半山队。
纳哈龙村,原名卡索,与列仁村合为列仁卡索,是阿什努乡撒拉族集中的聚居之地。纳哈龙现分为纳哈龙、克加、言木、尕全吉4个自然村,4个社。相传纳哈龙的撒拉族先民马姓,是在400多年前约在明万历年间(1 573年一1 6 1 9年)从循化街子三兰巴海村迁出的,开始落脚在拉木峡藏托(修建河群峡公路时指挥部曾设在此地),当时该地区为藏族居住之地,马姓撒拉族以放牧为主,后逐渐买地耕种。经100余年以后,随着人口增加,藏托地方狭小,土地少,便买现纳哈龙村藏族土地,又迁往纳哈龙落户,以农为主,兼营畜牧。该村尕全吉的清真寺建筑年代久远,是伐本山木修建的,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
尕加村的马姓撒拉族先民是从训话清水乡登咖村迁来的,距今约400多年,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先落脚在沙路湾,开垦种地,后买了尕加村藏族的土地,迁往尕加种地务农,与藏族杂居,后藏族陆续迁往共和、贵南等地,该村现为撒拉族村庄。另一马姓是在清光绪年间从纳哈龙村招赘本村。
初麻乡是撒拉族聚居地
初麻乡初麻村是撒拉族居住的大村庄之一。该村撒拉族先民是马姓,循化县清水乡阿什江村人,距今400多年,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年一1616年),据说父亲是地方头人遭暗害,带领儿子渡过黄河,沿着今初麻沟逃难到今初麻庄地方。这里原是森林和牧场,周围是藏族居住之地。母子三人在此定居后开荒种地。长子名六果,未成年亡故。次子阿拉格子(撒拉语,意为花眼睛),其孙娶妻两房,子女众多,人口增长快,成为该村一大家庭,该家庭孔木散名叫“傲他板”(撒拉语,意为中心)。另有马姓是从循化查汗都斯迁入的。韩姓是从循化街子黑大门村、甘都苏合加村先后迁来的,距今250多年,约在乾隆年间(1736年一1 795年),早于第二家马姓。闵家迁入最晚,原为民和县川口镇米拉湾村回族,后融合为撒拉族。该村周围为藏族村庄,老年人会藏语,至今在撒拉语中一部分夹杂藏语。早年初麻庄为查主五庄之一,给民和县巴州喇嘛上贡。
初麻乡塔麻村是撒拉族居住地,有韩、马、冶三姓,其中韩姓撒拉族先民迁入最早,传说距今400多年前,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6年),循化县街子乙麻目村韩姓两兄弟迁到塔麻村地方坐圈放牧,后子孙繁衍,开荒种地成为韩姓两个孔木散,即“叶木松”、 “奴呼力” (撒拉语)孔木散。迁入初期该地为森林牧场地方,野兽众多,周围居住着藏族。
冶姓距今250多年,约在清乾隆年间(1736年一1795年)从民和县李二堡乡冶家堡子迁入的,同时迁来几个弟兄,原为回族,现已融入撒拉族。马姓迁入最晚,是1952年从甘都镇列不加村尕拉仓、石大仓乡台力盖村迁入的。
初麻乡沙论村是1 958年从塔麻村迁出一个生产队小组,定居今沙论村就近务农。当时迁出9户,后又陆续迁出几户,现成为撒拉族居住的行政村。
撒拉族成“巴燕戎”建设主力
公元1724年,清政府平定了青海地区和硕特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改西宁卫为府,隶甘肃省。西宁府下设西宁、碾伯两县和大通卫。化隆西部地区属西宁管辖,二塘以东地区属碾伯管辖。化隆地处河湟要塞,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 1735年,川陕总督列于义奏准在扎巴筑城一座,由西宁镇派游击1员,统马步兵200名驻扎。1738年,川陕总督查郎阿奏准,在化隆境内又增设三营堡“巴燕戎”(今巴燕镇)、甘都堂堡(今甘都街)、扎什巴堡(今扎巴镇),以巴燕戎城为中心,将亦杂石、千户等八营堡兵权统归巴燕戎营管辖,总共驻兵1090名。1744年,清政府批准西宁道场应琚《碾邑巴燕戎请设官开田议》,正式设置巴燕戎东山沟、阿加、胡拉、昂思多等沟的大片荒地。其间有周围循化、碾伯(今乐都、民和)、湟中等地的回、汉、撒拉族群众迁入化隆地区,与藏族共同开发、建设化隆。从此,化隆以畜牧为主,农牧并重的农业经济结构开始形成,为化隆县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由牧转农的经济结构的改变,民族成份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土著民族藏族一部分迁往青海湖环湖地区,仍保持着以畜牧为主的生产方式,留居本地的部分逐渐转向以农为主、兼营畜牧。藏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回、汉、撒拉族在垦荒种地,发展农业的生产中,人口发展较快,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亦逐年提高。(张永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