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自贸港封关运作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海南日报记者 刘操 通讯员 郑诗嘉

日前,在文昌清澜港对外开放口岸升级改造及“二线”口岸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正进行最后的收尾清洁工作,这是海南首个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封关运作项目。

据悉,截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牵头负责的25个全岛封关运作第一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仅用时6个月,比原定时间节点提前半年。而就在此前,不少自贸港封关运作项目还存在等待观望、要素保障滞后等问题。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一号工程’。我们通过开展全流程、全周期跟踪监督、精准监督,紧盯谋划部署、推进实施和实际成效等关键环节,及时查找发现和推动解决‘中梗阻’问题,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精准研提对策建议,保障各项准备工作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省纪委监委将全岛封关运作项目跟踪监督纳入政治监督清单,助力全岛封关运作第一批建设项目跑出“加速度”。

“2022年10月,我们在‘4·13’监督检查中发现,自贸港封关运作项目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和海警工作站存在前期工作严重滞后等问题,不少子项目仅进场开展‘四通一平’工作,还需完成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施工图设计、施工许可证办理等大量前期工作才能实现主体工程实质性开工。”省纪委监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组长陈亮明介绍,项目建设进度事关封关运作大局,作为全岛封关准备“项目建设及要素保障组”牵头部门,省发改委承担着解决封关运作项目推动和要素保障难题的统筹协调职责。检查组随即向省发改委党组反馈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其强化综合协调职责,推动相关业主单位和市县、职能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倒排工期、细化措施,抓紧抓实抓细保障工作。

“针对‘4·13’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扛起主体责任,深化‘按季抓、月督促、周跟踪’工作机制,对项目逐个制定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要素保障、土地征拆、开工建设等方面的堵点难点,省发改委定期召开会议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难点问题、明确推进具体措施。

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和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对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进行跟踪监督,构建“横纵一体”的立体化监督体系,抽调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全程介入、全程指导、全程督促、全程服务,按季度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按天调度项目进展,动态梳理比计划时序慢的单位、环节、点位,聚焦资金拨付滞后、项目推进缓慢、职能部门履职不力等问题“点对点”推动整改,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财政资金,指导帮助相关市县、单位完成项目选址、用地预审、规划调整、施工许可办理等前期工作。封关运作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建设涉及部门多、程序多,环环相扣、层层相连,面对要啃的“硬骨头”,省发改委协同省委督查室等先后赴省公安厅、海口海关以及海口、文昌、儋州、澄迈、东方等市县进行实地督导,召集相关部门就重点难点问题现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综合协调部门职责和督办机制作用,推动项目征地难、土地置换工作推进慢等64个问题得以快速解决。

“传统审批流程的线性审批服务模式容易形成项目前期审批堵点,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结合巡视监督中发现的省发改委体制机制创新不足问题,我们推动省发改委会同东方市推进联审联批制度改革创新试点,将项目概算评审、预算评审、行业审查、施工图审查‘四审合一、一果多评’,有效精减审批环节,大幅缩短审批时间,全面提升审批效能,加快项目落地开工。”陈亮明介绍。目前“四审合一、一果多评”已被评为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相关市县、单位转变作风、提升效率,省纪委监委充分运用“室组”“组组”联动工作机制,实现监督检查情况和跟踪监督台账等信息共享。针对有的单位存在“等靠要”思想、有的市县对土地等要素供应中存在畏难情绪等15个问题,省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主动出击、“对症下药”,建立整改台账,督促立行立改,及时攻克项目推进中的“拦路虎”问题,做实自贸港封关运作项目“同题共答”。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担起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全岛封关运作项目跑出自贸港建设‘加速度’提供强有力保障,争分夺秒确保全岛封关运作任务如期、顺利完成。”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南日报海口6月25日讯)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