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坚持把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十四五”以来,市财政局每年统筹一般公共预算资金、体彩公益金等约1亿元,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打造体育品牌赛事等,助力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一是支持构建体育设施网络。对市区新建的乡镇(街道)室内体育馆、游泳馆,按每平方米1000元标准进行补助。对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2013年(含)以后开工建设的区级全民健身中心进行补助,最高700万元。每年根据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对已达到安全使用年限的全民健身路径器材进行更新,并根据相关规划要求做好设施新建工作。“十四五”以来,常州市新建和更新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经开区960个村(社区)一代全民健身路径点,新建二代室外健身路径点18个,新建区、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4个,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57平方米。

二是支持提升全民健身场所供给。为强化学校体育设施公共服务职能,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与体育运动场地不足之间的矛盾,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就近、便捷地参加健身活动的需求,常州市积极推动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每年对每所开放学校予以3万元补助,用于学校全民健身设施维护等。2024年安排310万元,用于支持全市12家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2024年对常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大规模整体维修改造,分两年安排维修资金共2877万元。

三是支持提升公共体育软服务。当前,群众对健身科学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对健身指导、体质监测等公共体育软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市财政局每年安排资金约400万元,支持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质测试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建设、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筛查等项目开展。“十四五”以来,常州市完成慢病运动干预6.7万人次,开展“运动健康大讲堂”志愿服务品牌健康知识讲座125场,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2000余人次;完成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筛查约14.6万人,实施国民体质监测8万余人,推动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