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很多人从小就读过,但你有没有思考过,古代并不缺乏描写江湖和侠义的小说,为什么唯独只有水浒传成为了经典并位列四大名著当中呢?在水浒打打杀杀的江湖故事背后,又到底有什么样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呢?
我想,很多人在读水浒的时候,都忽略了这样的思考,但水浒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虽然你不会刻意去思考这些深层的问题,但却会在读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就被代入到某个人物的情绪和立场,从而引发思考和共鸣,这也就让书中所蕴藏的文化和哲理,悄无声息地传达到了你的潜意识当中。
水浒传里面传统的文化和思想特别多,儒释道三味交织在一起,相互抵触,又相互融合。比如宋江这个人,就是被注入了儒家思想的悲剧人物;传统的道家在水浒传同样也有一席之地,比如罗真人和公孙胜,就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最后当然就是鲁智深武松等人所代表的佛家。
长期以来都有种说法,认为鲁智深是水浒传中最具有“佛性”的一个英雄人物,在鲁智深的身上,既有自由主义,也有英雄主义的体现。同时,他也是作者施耐庵深受禅宗文化影响的一种体现,通过对鲁智深“佛性”的塑造,实质上表达的就是施耐庵自身对佛法的一种体悟。
我们看鲁智深的经历,他的一生,经历过太多的杀戮和暴戾,也见识过人世间最丑陋和最恶毒的人性,但在那看似鲁莽冲动的背后,鲁智深的内心深处却永远能坚持自我,绝不浑浑噩噩或者随波逐流,那份坚守不变的正义与善良,正是鲁智深的佛性所在。
基于这样的一个认知背景,我认为在整部水浒传当中,鲁智深自然也是结局最完美的一个,而且对所有的读者来说,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也最具有精神寄托与情感共鸣的特质。
我们都知道,鲁智深最后的结局是在六和寺“听潮圆寂”,并且在临终之前,还写下了一个“颂子”,也就是一首充满禅意的小诗。这首诗只有短短六句: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的临终颂子虽然只有六句,却暗藏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是鲁智深作为一介凡人的自我总结,为了生存打打杀杀甚至作恶犯错,但其实,这就是人想要生存下去的最基本常态。
可以说世上的任何一个凡夫俗子,为了生存、为了自我利益,都有可能伤害过别人,犯下过错误,就像鲁智深在五台山醉酒打山门,甚至在小贩拒绝卖酒给他的时候,他还一脚就踢了过去,种种作为都和强盗悍匪无异。
但无论怎样,鲁智深都不会干伤天害理的事情,绝大多数凡夫俗子同样也是如此,小的罪恶不断在重复,太过违背良心天理的事情却绝对不做,这是做人的第一个层次。
当一个人经历过社会的种种磨砺,看过很多很多的人和事以后,突然会在某天有种被触动的感悟,于是“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面对现实中所有的一切,他开始思考,开始省悟,他的个性与为人处世的风格也开始转变。
比如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为寇,却反而开始扶危济困,一个江洋大盗却开始像菩萨一样行善济世,这是一个很大的反差,也代表着人生的第二层境界,也就是开始觉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并且开始有意识地修炼和提升自己的境界。
当到了一定的机缘时,最后就会像鲁智深那样真正进入人生的第三层境界——今日方知我是我。佛家的顿悟,实际上就是看透了真我的本质,也看透了世界的真相,是一种超脱生死“无我”的境界。
进入这层境界以后,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可以让他感到困惑的事情,回顾鲁智深的过往,都是被金绳与玉锁捆住的种种执念,当他捅破内心最后的迷障,自然就得到了顿悟解脱,这样的结局,在佛家看来,也是最大的圆满。
鲁智深临终写的六句小诗,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正如六祖惠能大师也曾说过:“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徹,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不知道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又什么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心中的佛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