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03.jpg

高考刚结束,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又密集展开。10日至22日,北大、清华、人大等90所全国试点高校举行自主招生测试并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

不少高校“扎堆”考核,测试时间“撞车”,让考生不得不有所选择。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个在京高校的测试时间全部安排在10日至11日。

北京大学2017年自主选拔项目——自主招生、“博雅人才培养计划”“筑梦计划”的测试于6月11日至14日进行,同时开始的还有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和上海市“博雅计划”招生测试。据介绍,今年通过北京大学各类自主选拔项目审核的人数接近6000人。

6月10日,清华大学三大自主选拔项目同时进行初试。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人才选拔及自强计划初审的6000余名考生同时参加初试,考生规模与去年整体保持稳定,并继续向中西部省份和农村地区倾斜。

新华社报道介绍,自主招生,主要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自2003年我国启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以来,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从最初的22所增加至目前的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

通过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的学生,可以享受大学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今年报名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人数将近60万。

梳理各校招生简章,大多数学校给予的录取优惠大多在20-60分之间,也有部分高校将成绩要求放宽到本地“一本线”。自主招生对于那些某些单科或各方面要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有另外一个机会,是高等教育人才选拔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祎介绍,北大在自主招生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将不再只限于传统的笔试、面试,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学生还将量身定制测试方式。

其自主招生笔试题型全部为选择题,试题容量较大、知识覆盖面广,评分标准科学客观、公平规范,且具有较高区分度,确保教育测量学中信度与效度的要求。

2017年,清华自主选拔初试的考试科目改为数学与逻辑、文科综合(语文、历史)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其中数学与逻辑为必考科目。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介绍,“自主选拔本身就是‘比较性’测试,着重考查学生长期以来的知识积累深度、广度及灵活运用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测试区分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过程,真正选拔出符合清华育人目标的人才。”

(编辑:吴红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