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徐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9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

一、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1.企业国有资产总量。2019年末,全市共有国有全资控股企业1652户,资产总额24804亿元,同比增长10.3%;所有者权益8272亿元,同比增长10.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103。资产负债率66.7%,同比持平。实现营业收入1549亿元,同比增长6.9%,利润总额147亿元,同比增长2.3%,上交税费90亿元。全市国有资本主要分布于商务服务、公共设施管理、道路运输、房地产四个行业,所有者权益合计占比77.2%。

市国资委监管的各级全资、控股子企业共753户,资产总额8889亿元,所有者权益3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11.9%;资产负债率60.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9家市属集团信用评级为3A;营业收入964亿元,同比增长9.1%;利润总额115亿元,同比增长11.4%;上交税费58亿元。2019年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净资产、利润总额在省内13个设区市中居第一位,营收和利润增幅均高于央企和省企平均水平。

市文资办监管的各级全资、控股子企业共109户,资产总额146亿元,所有者权益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27.7%;资产负债率45.3%,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8.7%;利润总额-0.53亿元,同比增亏0.25亿元;上交税费1.32亿元。所监管企业主要为文化类国有企业。

江北新区监管的各级全资、控股子企业共86户,资产总额2643亿元,所有者权益8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0.2%;资产负债率69.1%,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6.4%;利润总额9亿元,同比增长27.5%;上交税费12亿元。

11个行政区国资办监管的各级全资、控股子企业合计704户。2019年末,监管企业资产总额13125亿元,所有者权益38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10.9%;资产负债率70.6%,同比持平;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总额23亿元,同比下降30.6%;上交税费19亿元。

2.境外投资形成的资产情况。全市共有境外投资企业7户,2019年末资产总额92亿元,所有者权益5362万元。其中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境外企业3户,均在香港注册,分别为旅游集团所属香港新旅国际有限公司、香港紫金公司和香港新达国际公司。其余4户境外企业分别为江北新区和浦口区在香港注册用于发行境外债券的离岸公司,无实际经营资产。

3.国资收益分配情况。2019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5亿元,支出10.6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4.4亿元。其中,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1亿元,支出8.7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4亿元,占比21.5%;区级国资监管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8亿元,支出1.9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9亿元,占比50%。

从资产结构上看,企业国有资产集中在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功能性资产,占比约68.7%,商业竞争类资产占比较小,市属集团主要承担了全市政府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和公共服务职能。2019年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承担全市重大项目99个,完成投资445亿元。从运营绩效上看,竞争类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6%,功能类和公益类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较低,分别为1.3%和0.97%。从履行社会责任上看,国有企业负担重挑战多,在保障民生社会事业的同时,肩负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维稳任务。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中,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出1.64亿元,占总支出的19.8%。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1.金融企业资产总量。截至2019年末,我市地方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为14076亿元,负债总额12944亿元,所有者权益11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8.7%、11.1%。国有资本权益409亿元,保值增值率1.10。营业收入366亿元,利润总额1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7%、22.3%。其中,市级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为14054亿元,负债总额12940亿元,所有者权益1114亿元,国有资本权益391亿元。

2.金融企业布局结构。市级地方国有金融企业大多为二级及以下的股权多元化企业,主要分布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担保、小贷、融资租赁和基金管理等领域。银行类资产占比最大,占金融企业资产总额的95.4%。由于银行类企业为股权多元化上市公司,按照权益法核算,纳入全市企业国有资产总量。

3.金融企业境外资产。截至2019年末,我市地方金融企业无境外投资。

三、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监管情况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属国资国企全力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国有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国企改革带动性明显增强,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党建作用充分发挥。

1.以管资本为主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出台《南京市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在投资管理、产权管理、工资总额管理、重大财务事项管理等15个方面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旅游集团参与全国“双百行动”改革试点,入选“2019年国家旅游集团20强”。新工集团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列入全省5家试点企业之一。2019年累计完成19户企业混改,引入社会资本22.2亿元,市国资委监管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68%,混改企业资产总额、营收、利润分别占市属企业43.9%、68.6%和71.6%。紫金农商行首发上市,南纺股份发行股份收购秦淮风光公司控股权,一批上市再融资项目顺利推进,南京银行入选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129位。2019年末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经营性资产证券化率达72.77%,持续位列全省第一。全年累计清理“僵尸”、低效劣势企业93户、低效股权31项,共计收回款项1.6亿元,安置职工1939人。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际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以内。国有文化企业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市文投集团首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

2.以优布局为重点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投资增长态势明显。全市国有企业完成投资2285亿元,较上年增长4.3%。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全年完成投资741亿元,较上年增长12.5%,其中产业类项目投资294亿元,较去年增长13.8%。二是域外合作步伐加快。全年合作项目共50余项,旅游集团与华住集团、德高旅行社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地铁集团参与福州2号线、重庆18号线PPP项目;安居集团开拓周边市场,有10多个项目与央企、民企合作,市场化项目收入占比逐年提高达到80%;城建集团通过参与杭州、徐州、镇江等市域外项目合作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交通集团参与京沪高铁、宁淮特别合作区等合作项目。三是创新力度显著增强。制订市委一号文配套文件《鼓励国有企业创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实施办法》,监管企业全年研发投入同比上年增长32.9%,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2.84%,智慧医药、智慧工地、智慧停车等一批数字化示范项目实现落地,创新投资集团29支天使子基金设计总规模约49亿,助力科技企业解决初创阶段融资难问题。四是积极盘整存量土地房产,2019年累计完成3万余平米房产、330余万平米土地的确权办证工作。

3.以激活力为抓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重点企业资产管理关系,河西国资集团、水务集团列名国资委监管,实现河西国资集团独立运作,进一步明晰企业与河西管委会、东南集团的权责边界,切实提升水务集团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内生发展动力,污水板块上市培育有序推进;推动20家国有企业启动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实行薪酬对标行业,绩效对接市场;制定《南京市市属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建立外部董事备选库,为11家市属集团选聘了34名外部董事,7家市属集团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推进监管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实行工资总额管理,充分落实监管企业董事会工资分配自主权,优化市属企业负责人薪酬与综合业绩挂钩的考核体系,强化“补短板”、市场化效益和分类考核;在52户企业中分别开展股权激励、项目跟投、科技型创新成果转化、超利润分享奖励等正向激励试点。2018年子企业负责人薪酬高于集团本部副职负责人平均薪酬的共有32家,占比34.78%;其中,高于集团正职负责人薪酬的有10家,占比10.87%。2018年度市管企业主要负责人(含金融、文化)平均薪酬71.9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8.05%。薪酬最高与最低相差33.67万元(剔除银行、证券);其中,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平均薪酬100.04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20%。

4.以防风险为目标健全国资监管体系。出台《关于加强南京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实施意见》,形成“两线两清单”的债务约束机制。出台《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办法》,从出资人财务监管角度优化预算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信息公开的方式、内容和时限要求,推进“阳光国企”建设。出台《南京市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发现问题分类处置办法(试行)》,建立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归口管理、分类处置和移交督办工作机制。推进市属国有企业责任追究制度全覆盖,随机稽查和专项督查覆盖11家市属集团,发现问题98条,全部整改到位。积极参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和内控体系建设,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重点行业领域的65家市属国有企业进行督查,全力督促市属企业落实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监控治理措施,国资系统共排查隐患10427项,完成整改10397项,整改率99.7%;组织各类应急演练7321场。

5.以筑基础为核心开展国企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覆盖893个基层党组织、700余名中层以上党员干部、15000多名党员,5家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完成整顿提升。顺利完成9家市属集团和4家升格管理的二级子企业党委集中换届工作,市属集团全部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100%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全面完成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了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国有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确保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是一个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过程,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人民的期盼,仍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挑战。一是国企改革发展的系统性、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改革的工具箱、政策包未得到充分利用。国企市场化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股权激励、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方面难点、堵点问题有待突破。低效劣势企业清理销户难度大。因承担政府性项目,部分企业债务重。二是资产运营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市属国企发展还不平衡。部分企业主业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规模偏小、增长乏力,名特优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处于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企业不多。企业争先创优动力不强,资产资源效益未充分发挥,企业活力和潜力尚未完全激发。三是市属功能区、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存在监管权责边界不清晰、监管责任不落实、制度执行不统一等问题。四是国有文化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存在较大困难,传统媒体广告收入锐减,宣传成本高,可经营开发资源有限,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2020年,南京国资国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目标,聚焦短板和弱项,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资监管体制,全力落实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计划,为稳定全市经济运行、实现年度目标、展现国企担当做出积极贡献。

1.紧扣稳增长要求,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坚持市属集团生产经营目标不降、投资任务不减,深入参与全市“四新”行动计划,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重点,计划2020年投资863亿元,较上年增长16.4%。“新基建”方面推进麒麟人工智能产业园、凤凰山康养生态小镇等21个项目,计划投资195亿元;“新都市”方面推进包括南捕厅改造、颐和路民国公馆历史文化街区等93个项目,计划投资201亿元;“新产业”方面推进南京化纤莱赛尔、生物基材料研究院等17个项目,计划投资21亿元;“新消费”方面重点推进南粮商贸、“食礼秦淮”公共品牌等14个项目,计划投资1.3亿元。

2.坚持市场化方向,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大数据集团成立后的持续发展,担负好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指导水务集团、环境集团与长江环保集团开展股权合作。在完成紫东公司重组的基础上,推进紫东公司围绕紫东核心区市场化开发。参与组建省市国际货运班列公司。继续实施旅游集团、新工集团、紫金集团综合改革,指导江苏宝庆参与全省第二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装公司参与国务院国资委“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力争全年完成15户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50户低效劣势、“僵尸企业”和10户低效参股投资清退,市属集团亏损企业和亏损额较2018年同口径下降30%。

3.布局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启动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系统梳理当前国企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研究制定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创新企业培育和创新载体建设力度。出台《南京市市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着力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48个数字化转型项目落地见效。出台文化企业改革指导意见,进一步发挥文化经济政策的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优化调整年度综合业绩考核指标,增加支持企业创新的专项奖励。在商业一类子企业全面推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持续加大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力度,指导优势企业筛选收购标的谋求核心业务借壳上市,继续推进水务集团污水板块重组上市。力争到2020年末,市属国有经营性资产证券化率达到80%。

4.强化全链条监督,切实防范经营风险。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国有企业对外担保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对全市国有企业对外担保事项的监管,开展全市国有企业对外担保专项治理。明确市级功能区、开发区国有公司国资监管职责。压实各级国有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国资系统安全制度体系。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公开,建立市属国有企业监督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逐级压实监督责任,形成上下统一、整体合力的国资监督大格局。

5.加强党的建设,涵养国企政治生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制定出台《市属国企党建巩固深化年实施意见》,以推进“市属国企党建巩固深化年”为抓手,把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的优势。推动党建品牌培育工作出成果,不断丰富党建创新品牌内容体系,提升品牌内涵,促进党建品牌培育和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党员队伍建设提档升级,确保培训对象全覆盖,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以大宣传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思想宣传文化工作上台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