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少年Pi的奇幻漂流》改编自杨.马泰尔的同名畅销小说,讲述十六岁少年皮辛.莫利托.帕特尔(Pi)的怒海奇遇——在货船沉没后,幸存的Pi与一头名叫理查.帕克的孟加拉虎同困一艘救生艇,在浩瀚的太平洋漂流了二百二十七天。在与猛虎为伴、漂泊无依的日子里,Pi饱受孤独与恐惧的折磨,也一步步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
本场演出融合偶戏、投影和灵活多变的舞台设计,构建出如幻似真的戏剧空间,让观众仿佛置身时而宁静、时而汹涌的汪洋大海,与Pi一同踏上惊险万分的旅程。当惊涛骇浪拍击船身、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登场,一幕幕变幻莫测的场景引导观众反思生存、信仰和说故事的力量。随着剧情发展,有把声音向观众抛出疑问:哪一个故事才是真实的?或者,更值得深思的是——为甚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我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旅始于一个疑问:剧场如何才能消弭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界限?杨.马泰尔的原著小说通过说故事来探问“真实”,这个方法令我深深着迷;然而,如果要搬演这部作品,我们必须要有更大胆创新的构思。我们选择了侧重戏剧效果,而非照本宣科——我们希望以纯粹的舞台艺术打动观众,让观众感受这部作品的生命力。
团队合作是我前行的动力。从偶戏排练到提姆.哈特利设计布景,我们在每个环节都致力创造出充满诗意的视觉效果。那头由七位操偶师共同操控的猛虎“理查.帕克”,正好代表我们的理念。在排练期间,我们发现让观众看见操偶师的身影是极其重要的——这揭示了“说故事”乃是人类的行为。
运用舞台技术是为了渲染情绪。我们运用投影技术造出翻天巨浪,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触碰观众的心灵。本场演出的所有舞台特效均由人手操作——技术人员手动摇晃救生艇、演员在台上洒水。我在美国丹佛表演艺术中心的访谈中曾说过:“人力的不完美,令魔法变得更真实。”
对于那些质疑这部作品弱化了宗教元素的声音,我想回应的是:剧场不是传教的地方。这部作品充满着矛盾,那些让孩子雀跃不已的戏偶,也能令成人心碎——这充满惊奇,也带来失落。我们移除了明显的宗教元素,反而令作品的精神内涵更富张力。有时候,少即是多。
这部作品让我更确信,说故事是人类的求生工具。我在疫情期间体验到Pi的孤独,对他的感受深有共鸣。艺术不只是映照生命,更帮助我们理解生命。当有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为“真相”而争辩时,我们就可以说这部作品成功了。在此引用一位观众的话:“我不再问哪个故事才是真实的,而是问为甚么我希望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这正是我们所追寻的戏剧魔法。
文:
马克斯.韦伯斯特
杨.马泰尔
,原著小说作者
著名加拿大作家,擅长以别出心裁的叙事手法写作,对人生百态有深刻的洞察和见解。1963年生于西班牙萨拉曼卡,其后移居加拿大,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下成长,这些经历对其文学创作影响深远。2002年,凭借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赢得曼氏布克奖。该作品其后被改编为卖座电影和舞台剧,再一次确立马泰尔在文坛的地位。
马泰尔的其他作品包括小说《自我》以及《标本师的魔幻剧本》,前者探讨身份认同,后者以一头驴和一只猴子的视角切入,反思大屠杀。他的另一部小说《葡萄牙的高山》以跨世代的多重叙事,讲述了多个环环相扣,由人和动物谱写的故事,展现其独特的叙事风格。
马泰尔的作品聚焦信仰、生存和人性等主题,他以独特的风格和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打动人心,令无数读者着迷。目前,他正在创作小说《Son of Nobody(暂译:无名之子)》,将以当代视角重述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马泰尔与作家爱丽丝.基耶斯育有四名子女,现居于加拿大萨斯卡通。
洛丽塔.查克拉巴蒂
,剧本改编
著名编剧及演员,因其杰出的戏剧成就而广受赞誉,其改编的舞台剧《少年Pi的奇幻漂流》赢得奥立佛奖最佳新剧作。此剧曾在英国伦敦西区连演十四个月,其后于2023年3月在美国百老汇上演。同年,查克拉巴蒂改编自畅销小说的《哈姆尼特》由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首演,随后在2023年9月移师伦敦西区上演。
查克拉巴蒂的首部剧作《红丝绒》在伦敦三轮车剧院首演,其后移师至美国纽约圣安仓库演出,再登上伦敦西区舞台。她凭借此剧获得多项殊荣,当中包括2012年《标准晚报》查尔斯.温图尔最具潜力剧作家奖及2012年英国剧评人协会最具潜力剧作家奖,并获得奥立佛奖提名。
她的其他创作包括《赞美诗》、香港新视野艺术节虚拟实境影像作品《威尼斯石头记》——改编自卡尔维诺小说《看不见的城市》,以及为英国国民保健署七十周年纪念而制作的《最大的财富》。
在演出方面,她的演出作品包括《芬妮与亚历山大》、《哈姆雷特》、《守夜》、《临时空缺》、《时光之轮》、《天生杀手》、《肥瑞的疯狂日记》、《蔚蓝海岸》、《刑案侦讯室:英国》及《狱警生活》。
芬恩.科德威尔
,偶戏及形体动作指导
著名偶戏及形体动作指导,在表演艺术方面有着创新独特的见解。科德威尔曾接受戏剧训练,他同时担任设计和演出的工作,并为Gyre & Gimble偶戏剧团的联合艺术总监,致力推广偶戏艺术。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四季(再造版)》、《哈特尔浦猴子》、《象之魂》。
科德威尔参与设计和导演的偶戏作品包括《笑面人》、《自由奔放》;参与制作的作品包括《遗忘之海》、《美国天使》、《轻轻公主》、《战马》、《土拨鼠日》、《罗雷司》、《熊》、《暴风雨》、《爱丽丝漫游地底》、《爱丽丝梦游仙境》、《阿里奥丹特》、《梦境空间》、《阁楼里的红宝石》、音乐剧《怪物史力加》、《气候》以及《大拇指汤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