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方所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进行放映。《掬水月在手》是96岁高龄的中国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唯一授权传记电影,导演陈传兴通过对叶嘉莹17次深度访谈与拍摄,采访了她的亲友学生几十位,呈现出叶嘉莹坎坷又坚韧的一生。

今年7月,作为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唯一入围华语影片,《掬水月在手》于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观众的肯定与喜爱。此次,北京国际电影节放映,许多观众慕名而来。这部粤产电影,为何在两大国际电影节上反响热烈?叶嘉莹的号召力为什么这么大?《掬水月在手》联合制片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嘉莹助理张静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疫情发生之后,大众对家国,对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掬水月在手》对民族文化基因之探寻,正好解决了当下社会思考的焦点。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开票5秒售罄,放映结束掌声热烈

去年,《掬水月在手》在广州和北京做过试映后,获得观众高度肯定。今年7月,影片入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唯一入围华语影片,放映时已是一票难求。而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掬水月在手》同样受到影迷追捧,开票5秒后即全部售罄,位列北影节开票首日最快售罄影片首位。

在29日的放映现场,有老年观众专程慕名而来,年轻观众的身影更是比比皆是。在电影放映结束时,现场观众响起了热烈掌声。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与人格魅力,令不少观众为之感动。不少人在网上第一时间留言点赞电影,认为影片“幽静但力量非凡。”、“美,质感绝佳”。

网友“沙丘”表示,“影片以叶嘉莹的学术研究切入,通过雅乐、吟诵、器具、古建筑、山河湖泊等意象,营造出那种如梦似幻的诗歌年代,太美了!” 网友“奇奇”则直接表示,这是自己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看到的最佳影片。

更多观众则是被叶嘉莹本身所打动,有观众表示,叶嘉莹的人生经历与精神品质,比任何影像都更为有力,“看完影片,会更想去深入地了解她的人生。”、“电影中的最后一幕白雪皑皑,像极了叶先生,孤冷清离,却又不失生命的顽强。”也有观众表示, “叶先生的处事之道是如此沉稳,人生哲学是如此丰蕴,心态理念是如此澄澈,哪怕能学到点皮毛也受用一生。”

影片与“弱德之美”一脉相承

影片的镜头从叶嘉莹生活的宅院开始,叶先生吟诵着杜甫的《秋兴八首》,仿佛吟诵着她的漫漫人生。在平静之下迸发出巨大力量的“高冷”处理,在张静看来正是叶嘉莹“弱德之美”精神的一种延伸。

1993年,叶嘉莹从朱彝尊的爱情词《静志居琴趣》出发,提出了“弱德之美”这一词之美感特质。在她看来,“弱德之美”既是词所具有的特殊美学品质,也是词与诗之间的本质区别。

何为弱德之美?叶嘉莹说,是一种持守,一种道德, 即是君子贤人处外界的强大压力下,所采取强烈的约束和克制,却还有一种对于理想的追求与坚持 。叶先生强调,弱德之美并非弱者之美,与生活中的弱者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提倡弱德之美,但我并不是弱者。”

张静说,叶嘉莹的一生,正是“弱德之美”活生生的写照。在历经少年丧母、中年丧子的困难之后,叶嘉莹依然坚守着对生活的信念,在困境当中愈发坚强。

她在被生活痛击的时候诠释“弱德之美”,在获得鲜花和掌声的晚年更是如此。这些年,叶先生获得粉丝的敬爱,获得多个奖项肯定。但她依然坚守朴实的初心,将全部精力和情感寄托在弘扬中华诗词文化的事业上。

《掬水月在手》没有用浮华的热闹去烘托叶先生的成就,没有在形式和节奏上讨好观众,创作团队以敬业的态度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与叶先生的精神一脉相承。

在张静看来,叶先生提出的“弱德之美”,不仅在其个人,在电影作品都得以深刻体现。放在当下的世界格局之中,同样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面对外界给予的压力,我们有德,有韧性,不肯轻易屈服,这是我们文化品质的呈现,“弱德之美”,正是我们的文化符码。”

诗词,赋予叶嘉莹坚强面对苦难的格局与胸襟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家庭里就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刚开蒙的时候,她的姨母则充当起了家庭教师教她《论语》。十多岁她开始填写诗词,11岁那年以同等学力考上中学后,母亲为她买来《词学小丛书》作为奖励。此前,她已经在伯父的指导下开始学写格律诗词。这些经历,都为她日后的诗词造诣打下了坚实基础。17岁,叶嘉莹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遇到了古典文学名师顾随,并深得先生赏识。

如果说诗词为孩提时代的叶嘉莹打开一个广阔的世界,那么在她后来遭受生活的苦难之时,诗词一次次拯救了她。

叶嘉莹一生命运坎坷。她在纪录片中提起,自己17岁丧母,自幼饱尝生离死别之苦,后来又遭遇婚姻不幸:丈夫遭受牢狱之灾,她带着孩子寄人篱下。三年后丈夫获释,性情却也变得暴躁,唯有叶嘉莹苦苦维持生计。52岁时,女儿与女婿因车祸双双遇难,更是让她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她把自己关在屋内,将所有的痛苦凝成《哭女诗》十首。

张静坦言,叶先生的一生经历颠沛流离,家庭变故,诗词是支撑她走过巨大苦难的力量源泉。

张静说,在大女儿女婿出了车祸之后,叶先生通过诗词找到精神支撑。改革开放之初,叶先生主动提出自费回国执教。大女儿的离世,让她深切感悟到,唯有跳出“小我”的狭隘,把全部感情和精力投入到古典诗词的传承之中才能精神永驻。这种超越“小我”,融入大我的格局与胸襟,正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赋予她的。

一生桃李满天下,愿做诗词“摆渡人”

深切体会到诗词赋予自己的力量,让叶嘉莹决定把一生都奉献给中华古典诗词的研究和传播。 她先后授课于台湾大学、淡江文理学院、台湾辅仁大学等高校, 学生包括席慕蓉等文化名人。

1969 年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执教。培养的学生先后成为北美汉学界的领军人物。

1979年,叶嘉莹终于如愿以偿第一次回国讲学。回国后在南开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数十所国内大专院校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 1991 年在南开大学建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由她亲自担任所长。

2016 年,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推动诗词教育,助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

在南开大学授课期间,可坐300人的大阶梯教室常常人满为患,听课证一证难求。仪态高雅,激情四溢。每次讲课,叶嘉莹必然坚持站立,只要讲起古典诗词,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家就会焕发出异样的青春。

在去年由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首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总决赛上,叶先生与200多位青年参赛教师见面,并与在场的老师齐声高诵“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已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骥老犹存万里心的精神,令现场许多青年教师为之动容,唤起他们认识到在文化传承方面所担负的责任。

今年已经96岁高龄的叶嘉莹,是无数人通往古典诗词海洋的“摆渡人”,不仅如此,她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扮演着承先启后,沟通中西的重要角色。她的一生以弘扬中华诗教为己任,影响几代文人学者,点燃弘扬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星星之火,唤起无数青年人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叶先生曾表示,她的一生不追求名利,重点在于传承。知道了诗词这件好东西,自己有责任将其一代代传下去。2020年是叶先生执教75周年,也是她回国教书的第41个年头。70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实践了自己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的承诺。在叶先生身边工作多年,张静说,宋朝大慧禅师的两句经典“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是她心中对叶嘉莹的最佳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