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仗义的竹笋  ·  python ...·  3 月前    · 
英俊的硬币  ·  一文读懂 TypeScript ...·  1 年前    · 
果断的猴子  ·  LLaMA模型 - 简书·  1 年前    · 



本文编辑:


写在前面:

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

进入正文:

对于高合汽车,似乎给人的印象是:颜值很高,价格很贵,气质很前卫,路上遇觉得很熟但不一定叫得出名字,至于市场表现,也确实是对得起这份与生俱来的神秘感。数据显示:2022年高合HiPhi X共销售4349辆;到了今年,根据交强险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高合汽车的累计上险数仅为383辆,其中前4个月的上险数都是两位数。



这样的销量数据,按照我们正常人的理解,很难实现盈利,只不过高合汽车很聪明的选择去隐藏财务状况,继续保持神秘,维持高冷的气质。直到在7月份,高合HiPhi Y上市,售价为33.90万-44.90万,似乎让人看到亲民的一面。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高合汽车的“自救之举”,那大家觉得,这款最便宜的高合汽车,真的能给这个品牌带来希望吗?





30万-40万级市场,容得下新人吗?

首先是来看高合HiPhi Y所竞争的30万-40万级SUV市场,说实话这个领域已经是修罗场了。这个细分,即是传统豪华燃油SUV严防死守的最主要的阵地,也是中国品牌头部新势力造车强袭的诺曼底,竞争极为激烈。



也正是因此,该细分的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性也更强,上半年,在燃油SUV方面,是铁打的奥迪Q5L(62617)、奔驰GLC(54544)、宝马X3(46311)。在新能源车市场,则是特斯拉modely(203932),然后是比亚迪唐(69339),中国新势力造车方面,成绩最好的则是理想L7(42414)和理想L8(44624)。可以说这些品牌,已经占据了30万-40万级SUV市场的主要空间,其他弱势品牌想要向上冲量真的很难。



而高合汽车,本身也因为过度神秘感,导致品牌的路人缘并不算高。试想一下,一个可以几个月不公布销量数据(2022年曾连续4个月不公布)、不公布财报信息的品牌,如何能让人放得下心?行业和互联网或许会给予其关注度,但市场不一定会给予它空间和热度,再加上本身就较弱的市场表现,和太晚入局的做法,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先机,在这样的叠加DEUFF状态下,大家认为高合能在30万-40万元级的SUV市场,开辟一条出路吗?


品牌力问题,掩盖了产品竞争力?

回到高合HiPhi Y,就账面上来说,这款车确实很有竞争力,全系鸥翼门、软硬悬架调节、功能完整的L2级别驾驶辅助系统、骁龙8155芯片、主副驾驶电动座椅、后排加热、英国之宝音响等功能,CLTC续航为560km、765km、810km。说实话,如果高合汽车一开始就以这样的配置组合,进入30万-40万元级纯电SUV市场,还是有机会上量,并建立良性的品牌形象的。


只不过高合汽车的母公司华人运通并没有这样做,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上文提到的竭力掩盖品牌数据的情况,甚至一度人以为这个品牌已经消亡。

如下表所示,如果说最具性价比的车型,高合HiPhi Y是入门款,在和同价位的小鹏G9、AION LX、蔚来ES6对比时,在最刚需的配置方面,高合HiPhi Y并不具备太过明显的优势,基本上它有的,其他人也有。其中小鹏G9搭载有高速导航驾驶辅助,也就是NGP系统。

所以想要在35万元级别的这个区间竞争的话,在品牌力不足的情况下,这款车很难进入消费者的选购清单里。


至于40万元以上的车,按照国内消费者消费习惯,会选购的并不多。

接着是品牌服,从服务网络方面,高合在全国26个城市建设了近50家城市展厅,在全国57个城市完成了共76家高合服务网点布局,远不及小鹏(425家)、埃安(419)家、蔚来(319家)的规模。虽说高合曾很贴心的对无交付中心的城市,需要异地提车的用户,提供贴心的异地到店交付方案,为车主提供单程机票或高铁预订及一晚高品质酒店。但对于感兴趣的用户,连最基本试驾都无法做到,何谈下定购车,这里头就存在一个严重矛盾了。



事实上,该问题也是高合汽车现在亟待解决的情况,但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逻辑闭环。按照传统品牌的发展思路:没有销量就无法获得更多资金,没钱就无法全国布局,无法全国布局就无法提高品牌曝光度和拓展市场空间,无法做到这几点就卖不出去车,周而复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觉得高合HiPhi Y能帮助品牌实现突围吗?毕竟市场和对手们可没有那么宽容。

除非高合并不是一个我们理解中的汽车品牌。

写在最后:

虽说在近段时间,华人运通与沙特投资部签署了一项价值210亿沙特里亚尔(超400亿元人民币)的协议,双方将成立从事汽车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合资企业。似乎赋予了这个品牌新的生机,但投资方的钱可并不是那么好拿,没有市场支撑,随时沦为弃子。

虽说我们都知道,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也曾表示自己不喜欢“走量”这个词汇,但不走量的话,这个汽车品牌能有活路吗?想想劳斯莱斯卖身宝马,迈巴赫兜兜转转,从独立品牌变成奔驰S的“官方改装方案”便知一二,想要成为有钱人的玩具,显然不是一条好路子。


高合HiPhi Y走上冲量的道路,似乎打脸丁磊,不过这次迟到会带来市场效应吗?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市场来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