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打篮球的甘蔗  ·  caffe loss=-nan ...·  1 年前    · 
知识渊博的眼镜  ·  scala - Integrating ...·  1 年前    · 
踢足球的领结  ·  Gerrit 技术专栏 - 知乎·  1 年前    · 
首发于 瑾瑜说
情感共鸣:《最后生还者》是如何完美处理道德难题的?

情感共鸣:《最后生还者》是如何完美处理道德难题的?

十月一日,备受期待的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如期上映。与备受好评的《哪吒》不同,《姜子牙》上映之后很快便受到了不少批评,出现了口碑的分化。


几乎无人质疑《姜子牙》的画面表现力,批评声主要集中在电影的故事剧情之上。作为看过电影的观众,我不对此感到奇怪——《姜子牙》一如一年前的《天气之子》,涉及到了"救一人还是救苍生"这样的道德难题。面对这样的难题,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姜子牙》的评价出现分化,是可以预见的事实。

《姜子牙》目前豆瓣7分,与《哪吒》的8.4分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当然,我无意过多讨论电影,今天的主角是游戏《最后生还者》。作为PS平台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最后生还者》依靠无与伦比的叙事体验与情感渲染征服了无数玩家,说句"好评如潮"绝不为过。


在故事的结局,游戏的主角乔尔面对"救艾莉还是救世界"这个问题,毫不犹豫选择了救艾莉。这样的选择放在平时,是一定会招致批判的。但放在《最后生还者》这里,几乎没有人会质疑乔尔的选择——甚至可以说, 这就是玩家想要的选择

乔尔与艾莉


实际上,乔尔与姜子牙相同,同样是选择了救一人。明明是相同的选择,但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却并不一致?让我们从《最后生还者》这个游戏本身说起。


剧本:四季之妙


(以下内容涉及到对《最后生还者》剧情的讨论,请谨慎观看)


讨论《最后生还者》对于情节的处理方法,就一定要回到它本身的剧情脉络。由于这部作品本身为电影化叙事,用 剧本 的角度去解读故事再合适不过。


游戏的序章以小女孩莎拉的视角展开,描述了突如其来爆发的疫情对乔尔莎拉一家的冲击。这一章玩家操控莎拉,是单纯的探索与体验阶段。


惊恐的莎拉


时间线的顺序 来说,这一幕发生于疫情刚刚爆发之时,作为序章宣告着这场末日之旅的正式开始。以 故事线 的角度来说,这里又以与两位主角不同的视角,为整个剧情奠定了情感与事实基础。越往后看,序章的价值就越明晰。


二十年过去,《最后生还者》的故事正式开始。如今的乔尔已经变成了一名冷酷无情的走私客。因为利益冲突,他与好友泰丝决定对罗伯特进行寻仇,正式踏出安全的隔离区——开头部分节奏较缓,更加注重对新世界整体氛围的刻画。虽有友情的温暖色彩,但还是以冷酷艰难的情感基调为主。

末世常见的审判场景——人们只能把性命交给小小的检测仪


历经一番磨难,他们终于抓住了罗伯特。你以为事情结束了?不,才刚刚开始——他们需要的东西现在正在火萤手上。火萤皇后玛琳答应给他们加倍报酬,前提是他们能帮助运送一件"东西"。


而这个"东西"正是游戏的另一位主角艾莉。可以说,乔尔开始答应与艾莉结伴完全是无奈之举。对于他来说,艾莉完全是累赘,不过是交换补给的筹码而已。随着旅程的进行,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乔尔才渐渐认可艾莉,并将她当成可以信任的伙伴。

两人的初见是比较敌对的状态


刻画讲究 欲扬先抑 ,乔尔与艾莉的相遇便是如此:双方开始各怀目的,不情不愿的一起踏上旅途。乔尔不信任艾莉,甚至在得知她被感染的消息后一度想将她干掉。合情性上讲这也说得通,毕竟冷漠才是末世人情的主旋律。


乔尔与艾莉感情的推进有四个关键点:一是 泰丝的死亡 :最好伙伴的死重重打击了乔尔的心灵,也意味着接下来的路只能他和艾莉两人去走,制造了二人相互支撑艰难前行的客观条件。


二是 面对追杀,本能独自逃脱的艾莉选择跳下帮助乔尔 :这是违背末日准则,将自己的生命置于险地的举动。但虽说如此,艾莉这一跳看似愚蠢,却也彻底取得了乔尔的信任,二人的羁绊更加牢不可破。

这一跳,跳出了后面的故事


三是发电厂乔尔选择追回艾莉,一同前往大学 :乔尔考虑到客观因素,准备让弟弟汤米带艾莉前往大学——这让艾莉有了被抛弃的感觉,于是任性骑马逃出营地。真情实感往往在拷问后明晰,而这次出逃就是一次情感拷问。拷问的结果不言自明,乔尔知道自己已经放不下这个小女孩了。艾莉拿给乔尔的照片,也让死去女儿的身影与艾莉重合,艾莉自此成为乔尔发誓要守护之人。


四是 乔尔身负重伤,艾莉在冬季守护了乔尔 :一直以来,乔尔扮演着能力更强的"守护者",用自己的能力让他们度过了无数难关。但乔尔在大学身负重伤昏迷,击碎了这个现实,只能转而由艾莉去守护乔尔——小女孩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让二人活下去的重任,他们的关系也更趋于平等与复杂。伴随着艾莉与大卫的周旋,乔尔伤愈奔赴小镇,故事在炉火融融的凛冬达到了一个高潮。



《最后生还者》用四季划分故事的情节,季节的改变也寓意着二人情感的加深。从剧本角度来讲,《最后生还者》像是一部公路片——情感随路途推动,情节随旅程展开。 丰富的铺垫与困境的设置 ,让最后的结局变得合情合理。


由于《最后生还者》做足了故事的细节,设置了无数感动点与惊险点,因此最后的结局才显得合情合理。不管怎样讲,几十小时的剧本总要比两个小时的剧本的内容来的丰富——这也许正是电影难以处理道德难题的原因。


互动:沉浸的情感体验


除了故事的饱满程度之外,我们也不要忘记《最后生还者》的表现形式是游戏——是游戏就有互动,游戏交互所带来的沉浸式情感体验要远比电影来的强。


电影靠着创作者的镜头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故事。游戏则不同,玩家可以与场景互动,在条件限定的范围内自己去塑造自己的故事。从镜头语言的角度讲, 玩家自己就在控制着镜头

《罗生门》:黑泽明也是运用镜头语言的大师


举个例子,序章玩家操控着莎拉这个角色。在三人上车逃离家中时,玩家可以自由操控着莎拉,移动摇杆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远方农场的大火,受惊孩子的尖叫,连环相撞的车辆都可以一窥全貌——每位玩家镜头下收录的场景都不尽相同,但又都充斥着相同的末世来临之感。


在看电影时,创作者试图向观众传达自己的想法,但毕竟仅仅是观看,观众有时还是像一个旁观者。游戏则用自己的方式在解决这个问题。末世背景影片的"末世感"怎么塑造?这是创作影片时的问题。但《最后生还者》靠着有限的补给、脆弱的角色以及无处不在夺人性命的敌人,轻而易举就给了玩家极强的"末世感"。这也是《最后生还者》在塑造氛围方面的优势。


弹药的数量非常有限


回到乔尔与艾莉的感情之中,互动不只意味着乔尔与艾莉的感情加深,也同时意味着玩家与艾莉的感情加深。关卡的一些谜题需要二人的配合才能解开,这些环节也让玩家体会到没有艾莉的帮助,许多事情是无法实现的。与艾莉的对话,也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将艾莉可爱坚强的形象塑造的更深入人心,抬高角色在玩家心中的情感地位。


有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玩家站在一处广告牌边可以选择触发一段对话:艾莉指着广告女郎问她为什么这么瘦。这是一个乔尔与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玩家都知道的答案:为了漂亮。听到后艾莉表达了自己的惊讶…这段对话多半会让玩家忍俊不禁,也对成长在末世,理解不了有人竟然不吃东西为了美的艾莉产生更强的怜惜之感。


说到交互,《最后生还者》还有设计更加精妙的地方。在冬季,因为乔尔身负重伤,玩家操控的角色变成了艾莉。艾莉与乔尔的装备、能力几乎完全不同,相比成年男性乔尔,艾莉要更加羸弱。在对抗敌人时也要更加费力。


毕竟是小女孩,艾莉要更加脆弱一些


为什么说设计精妙呢?之前玩家操控着乔尔,以乔尔的视角与环境进行互动。俗话说换位思考,既然讲述的是乔尔与艾莉的故事,那么让玩家操控艾莉就显得直接而合理。玩家控制着艾莉进行各种行动,也无形中提升了艾莉对乔尔的付出感。


刚经历过地铁惊魂的乔尔与艾莉终于抵达了旅程的终点圣玛丽医院,但得知到的确是艾莉将被牺牲的消息——不仅乔尔,玩家此时的心情也一定是愤怒与被骗。几十个小时的相处,已经让艾莉这个角色与玩家产生了极强的 情感联结 ——所以乔尔接下来的选择也正是玩家的心中所想,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


春季的再次来临


细腻的交互设计 是《最后生还者》能够实现电影化叙事,讲好故事的绝对核心之一。乔尔与艾莉的故事由玩家亲自书写,自然拥有更强的认同感。这样沉浸式的情感体验,自然能够比较好的克服道德难题所带来的问题。


结语


在《天气之子》刚刚上映后,就有分析指出"商业片绝对不要试图挑战道德难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短短两个小时,真的很难说服观众完全去接受道德难题中的一个选项,争议几乎不可避免。


《最后生还者》则不然。 丰富详实的故事线与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让故事的结局拥有了相当的合理性,也让玩家在情感层面对这个结局产生认同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讨论道德难题所带来的争议性:虽说结局由游戏的制作者书写,但玩家仍会感觉这就是自己的选择。既然玩家和创作者已经达成了情感层面的共识,那么许多问题也自然随之消弭了。


能够解决如此困难的挑战,《最后生还者》也无愧是游戏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编辑于 2020-10-12 09:40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