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四中吴山校区读书是怎样一种体验?

关注者
66
被浏览
110,855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 私信答主深度交流 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不请自来,作为2020级毕业生,对杭四的点点滴滴至今仍历历在目,细细回忆那段淌过年华的美好,嘴角依旧会不经意的上扬。我来说一说我在杭四三年的求学体验吧。

1.地理位置与校园环境

2017年那个盛夏,初来乍到,我对杭四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西子湖畔,吴山之麓,坐落了一所百廿名校”。学校的地理位置绝对称得上是“风水宝地”,出门左边紧挨着西湖银泰,右边走出去便是柳浪闻莺,地铁一号线定安路站C口走到学校大概十分钟,即将开通的七号线吴山广场站100米不到,旁边几十米的距离就是吴山总公交站,交通很便利,我是走读生,日常上学二十五分钟左右。(杭四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周围吃喝玩乐的地方应有尽有)

学校内部占地面积不大,大门口是行政图书楼和学生宿舍建筑,深层是两幢四层教学楼连接着三层食堂,有独立的一栋科学馆,用来做物化生实验,以及强化考试。学校是250米的操场,塑胶跑道,天然草坪,不过踢球的话有待改善,有点坑坑洼洼,操场周围是十多个篮球场,对热爱打篮球的同学倒是很友好,场地管够。(学校小,但是设施齐全,我们刚入学那年翻新教室,地板墙壁都贴了一层壁纸,课桌椅全换新,硬件设施在不断改善)

2.吃与住

学校的饮食以点餐制,高二的时候学校引入了校膳通系统,每周三17:00打开微信公众号点餐,没有手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学校食堂和辅房走廊里的点餐机刷卡点餐。有正常饭菜套餐有各种面条有盖浇饭面疙瘩粥类等等,不够吃还有加菜,(加菜一绝,相比正餐饭菜,每日的加菜更诱人,有鸡翅烤串也有发糕甜点还有现磨豆浆等等)疫情后开始排队取餐,有值日生以及值班老师的管理,没有以前一窝蜂奔饭现象,学校对节约方面管理较严,尽量做到不剩饭剩菜。食堂角落有个小卖部,面积不大,但是能基本满足在校生的需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过小卖部很吃香,中午买东西的人很多要排队。)

住宿方面,我是走读生懂得不多三年下来也略知一二,咱们校区实行部分寄宿,住宿条件很不错,印象中多数为四人间,也有三人间。没有独立卫浴,洗澡得去浴室,去年翻新过新增一个浴室,热水供应充足。当时每学期只要200元住宿费(不知道现在多少),在西湖这个黄金地段,这个价位相当于白嫖。听说宿管阿姨和住校老师都很和蔼,住校生对手机管控比较严格,不允许携带私藏手机的,每周都要上交,如果真心想好好学习的同学,强烈建议高中三年少碰手机。

3.学风和师资

学风说实话肯定比不上前八所重高,但是在优高里还算不错,不存在“大批人作业不交,只登记作业上交人数”的现象,(不知道某匿名用户哪来的自信和证据恶意黑化说成只登记上交人数,当了三年数学课代表的我,只能说他很无知,班级的确会存在一两个老油条经常不交作业现象,但也不会是多数集体不交的现象)学校的课业压力相对来说挺繁重的,所以作业相对来说较多,但如果认认真真花上三小时,是肯定写得完的。

考试作弊的人,有,小考大考都有存在个别学生作弊现象,敲重点:个别学生,且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大部分被抓到给予警告或处分,学校每个教室中装有的摄像头也不是摆设,作弊分子嚣张一时换来的是零分与处分。再说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各科老师心里都有数,大题的回答和标准答案一样,靠作弊得来的成绩,手机学霸,真当老师不会怀疑?

说说老师,杭四的师资力量在杭城绝对是名列前茅,各类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数不胜数,且吴山和下沙两校区师资是互通的,希望各位同学不要被“吴山师资差,不如下沙,老师看不起学生”等造谣言论迷惑了。 吴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还是可爱的老师们,有教学风趣幽默被地理耽误的“歌手”老李,在网课期间,上课前为了调动气氛,拿起小话筒为我们吟唱热门歌曲《麻雀》,最后一堂地理课上还唱了《好运来》祝福我们上考场。有年轻貌美尽职尽责的生物魏老师,每天一对一家教式答疑解惑,满黑板的粉笔字写下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耐心与责任。有为了方便我们记忆独创各种诗句秘籍的历史吴老师,深刻透析到书本每一处角落,尽她所能培养了我们同学对历史的热爱与痴迷。也有对待教学很严肃认真,课下仍可以和我们打成一片的数学吴老师,亦师亦友,平易近人,也有认真负责的英语高老师,最后挺着数月身孕的大肚子在走廊上听我背书。还有不仅教我学习,更多教我人生道理的班主任侯哥,在我首次艺考失利,情绪抑郁低落甚至想纵深一跃不了了之的时候,他一直鼓励我,引导我,让我拾回信心,重振旗鼓,再战沙场。。。四中这样的老师很多,他们不会高高在上的鄙视学生,也不会因为和下沙学生成绩差异而瞧不起学生,而更多的是以朋友以关怀者以启发者的身份去与学生相处。所以当我看到知乎上有人这么诋毁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时,我内心很气愤,更多的是心寒,“黑发及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三年含辛茹苦的陪伴,不论感恩,却反目为仇,因怨生恨,我不信这是一个养正学子会写出来的诽文!

4.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

客观来讲,我们学校校规严格,条例多,细,要求穿校服背校包,不允许玩手机,染烫头发带首饰,谈恋爱等等(规矩多,管理严,被戏称“四中监狱”)每周会设有值周班检查纪律,卫生。值周班负责当周升降国旗,食堂秩序和午休班级纪律。从高一开始,每天中午会另有班委组成的自管会进行巡查管理,还有值班老师中午也会巡逻,主抓学生校服校裤头发首饰和手机使用问题。我们学校不允许使用和携带手机,特殊情况需要家长写申请签名。(学生偷偷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但身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多数学生都因手机问题被批评处分)严师出高徒,严校出优生,正是因为四中严格的校规,才有学生最后优异的成绩。

课业安排,学校的学考每年的统一安排的科目,我记得第一学期是集体考了化历地,第二学再考物政生技这样,因为课业安排,这个方面没有本部一样的自由,不过根据学校的课业进度,这也符合我们的学习能力。学校每周会有两节活动课和两节强化课,活动课相对轻松,同学们可以选择去操场玩耍或者在教室写作业或者找老师答疑提高等等。强化课,相当于周测,强化学过的知识,每个学科基本两周一次。(之前千方百计想逃的强化,现在只想再考一次)

晚自习。学校三个年级都有晚自习,高三和住校生全体参加,以前是高一高二离校近可以申请参加,今年开始,只要想参加晚自习,就都可以申请,有意愿的学生都会安排进去。每层楼会有一个管理老师,周一到周五的17:40开始到21:10结束,中间(19:10-19:20)会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晚自习管理严格,计分制,在自习期间不允许任何的交流和走动,包括睡觉,上厕所也会扣分(这个点有点想吐槽)不过也正是因为严格,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氛围。

5.校内活动

身为一个艺术班的特长生,且担任校学生会的部长,对这块更是了如指掌。学校每年的3-5月有养正文化节,这个时候一般举行十佳歌手,朗诵,主持人等比赛。(仅限高一高二参加,高三活动相对较少,但也会有成人礼,誓师大会,运动会等活动)运动方面有男女篮球赛,拔河,年级足球赛等等。(一般是高一拔河,高二篮球赛,结果我们那年弄反了,陪跑了两届篮球赛,没有参加拔河比赛,艺术班男生少吃大亏啊)养正文化节主要由团委和学生会主办,所以如果有意向办新活动的同学,也可以向团委提出活动策划,合理范围内很有可能被采纳。4月初会有社团的招新,各个社团也会有外校大咖助阵,每周会有一次社团活动时间。5月左右会有个体侧,有全校排名及奖励。下半年会有学生会的招新,有秋游(也有可能是上半年的春游),两校区联合的大型运动会,在杭州大剧院举行的元旦文艺汇演和养正之星颁奖典礼。平时可能还会有各种节日的小活动关于卫生的有奖问答,国庆的合唱摄影,冬天的打雪仗等等。总而言之,活动很丰富,不比下沙的少,同学们可以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充实自己的生活嗷~

6.体艺方面

学校最具特点的音乐特色班,35个人,比其它平行班少(平行班大概45人左右)一半声乐一半器乐(每年都有不同的招生比例,详见学校的音乐班招生简章),音乐班的门槛相对于普通生来说要低一些,会有专业术科考试,专业主项(声乐或器乐)+副项(视唱练耳)+获奖证书来算综合分。相比于十四康桥的特色班我们吴山更注重文化课,65%的文化课比例不容忽视。特色班进校后重点还是抓文化课,与平行班无异,学业方面不会差别对待,艺术活动也是优先参与。学校设有琴房,排练厅可以练专业。所以特色班是个兼容文化和艺术的班级,我们2020级特色班有走纯文化学生,最终593分(距一本线一分之差)进入温州医科大学就读,有纯文化考入宁波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学生等等。这也可以很好的反应“文化课是立校之本”,即使是吴山,也很重视文化课的教育理念。艺术方面更为优秀我们这届被浙音,川音,西音,沈音,上大,华东师范录取的学子比比皆是。(艺术班最高分上城市学院的消息实属扯淡)四中最具盛名的管弦乐团也设立在吴山分部,有金牌指挥金老师,也有小提琴声入人心的路老师,若想加入一个管乐团获世界大奖,来吴山特色班准没错!

不仅是音乐方面,美术方面,四中设有一个独立画室,由音美兼修的帅哥王老师任教(杭四教师届校草)

体育方面也是四中的强项。我们有男女篮球队,田径队,足球队(可惜我们这届没有女足,也许以后会有,遗憾)体育成绩特别优异的同学,有机会去下沙训练,借读。每年的市运会我们都会积极参与,并斩获不错的个人和团体成绩。校女篮更是在18年刚创办第一年就获得市第五,第二年获得市第三的黑马成绩。

7.四中印象

也许有人会不把吴山校区看作杭四一份子,然而延安路这条杭州最繁华的大马路尽头,紫薇街边,“杭州四中”四个大字也不会乱写的。很喜欢有一句话说,“四中不是一个追求清华北大的学校,来这里,是追求梦想的。”我是一个热爱体育的音乐生,四中不仅没有阻挡我的爱好,还给了我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三年来,我随队获得田径篮球大大小小许多奖项,我也在毕业时如愿考入心目中的音乐学院,这一切,都是四中给我带来的美好,也是我深藏在四中校园的青春。

忘不了中考艺考时考场外维持秩序的吴老师对紧张的我说:“别慌,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

忘不了食堂阿姨盛了小山堆一样的饭。说:“你太瘦了,多吃点。”(上学期间就没瘦下去过)

忘不了医务室老师和蔼的叮嘱:“别再受伤了,不希望你成为医务室常客。”

忘不了前一天吐槽学校一言难尽的大锅饭,第二天却又和同学计划吃哪个套餐,准备奔饭。

忘不了烈日炎炎的晌午,我们聚在大树下踢球的日常,胳膊晒出了断层的色差。

忘不了第一年篮球赛的合照里是一个个红彤彤的脸颊和一个个淤青发紫的膝盖。

忘不了我们在雨雪霏霏的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做爱心的日子。

忘不了实验楼桌上历届留下的笔迹,互勉~

忘不了运动会时,班级同学声声扯破嗓子的呐喊助威。

忘不了上课铃夜曲的绵延悠长,放学后的欢声笑语。

忘不了同学,忘不了老师,忘不了四中,忘不了青春…

最初失望于它的狭小,如今却怀念它的温馨。这个承载了我三年所有悲伤与快乐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回忆,都是值得珍藏一生的宝藏。

毫不夸张的说,在吴山生活的三年,无疑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