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人生
戏里戏外人生
对于戏曲,包括京剧、黄梅戏、越剧、昆曲等,最初的印象都是“咿咿呀呀”的唱段,衣着、表情、形体、唱腔等都像八股文一样程式化和严苛,不像流行歌曲或者现在的网络口水歌通俗易唱,这也导致在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今天,经典戏曲不易流行和传唱。最近,在大家对网红“乱改黄梅戏”口诛笔伐时,网络大数据也会时不时推送黄梅戏的视频和文字信息,让我也注意到了黄梅戏这一传统的艺术。一时兴起,翻看了各种容易查到的黄梅戏唱段,包括经典唱段《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小辞店》等,也包括后来的演绎创作《龙女》、《红楼梦》、《无事生非》等;看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曾经的辉煌,也看了人们对于黄梅戏起源的争论(黄梅县&安庆);看了老一辈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等人的生不逢时,也看了“梅开二度”代表人物“五朵金花”(马兰、吴琼、杨俊、袁枚、吴亚玲)戏里戏外人生,更惋惜黄梅戏艺术家韩军的英年早逝(挺喜欢韩军老师的唱腔音色)。
一、山野的风-严凤英
关键词:一代宗师、执着与热爱、生不逢时
二、唱演俱佳-马兰
关键词:唱演俱佳、辉煌与沉寂
三、他乡辉煌-杨俊
关键词:潜龙勿用、另谋出路
四、英年早逝-韩军
关键词:唱腔优美、英年早逝
PS:除了以上,还有像韩再芬老师等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其实看大家评价时,都觉得马兰、吴琼、韩再芬三位老师的唱腔、唱法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PS:喜欢韩军老师和马兰老师《严凤英-<打猪草>》的演绎,经常重复播放。
PS:以上的感受和关键词总结纯属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PS:正在自学《天仙配》、《打猪草》,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