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书
》
一共
14
支简
,
是秦始皇时期南郡郡守腾发给本郡各县
、
道的一篇推行律令的文告
。
《
秦律十八种
》
一共
201
支简
,
是对秦律的一种摘抄
,
虽不是秦律的全部
,
但也是十八种律的精华
,
因此对了解秦的法律
,
并通过它了解秦的政治
、
经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
效律
》
一共
66
支简
,“
效律
”
就是核验物资财产的法律
。
对于军需品的核验制度规定得更为详尽
,
还规定了度量衡的误差限度
。
《
秦律杂抄
》
一共
42
支简
,
大概是墓主人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从繁复的秦律中抄出常用的条款
,
以备随时查阅的
。
《
法律答问
》
一共
210
支简
,
它采用问答的方式
,
或针对律文
、
或针对术语
,
将近
200
条刑法娓娓道来
,
其中不乏对诉讼程序的说明
,
可使后人据以研究秦的诉讼制度
。
《
封诊式
》
是关于审讯
、
调查及法医检验的具体记载
。
其中法医检验的记载比南宋时候的检验书
《
洗冤录
》
要早
1500
年
。
《
为吏之道
》
有
51
支简
,
可能是秦学习做吏的人使用的识字课本
,
里面还抄有两条魏国的法律
。
《
日书
》
有两种
,
分别标为甲
、
乙二种
。《
日书
》
的内容非常丰富
,
据研究者分析归纳
,
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讲择日的
,
这是日书的主体
;
二是讲相宅
、
占梦
、
驱鬼去邪等等
,
是通书的早期形式
,
也就是秦代的
“
黄历
”。
这批历史上第一次发现的秦简
,
数量多
,
内容丰富
,
书写年代也基本确定
,
不但对研究秦史
、
秦律和秦国社会等方面意义很大
,
而且对研究语言文字也是极为重要的
。
秦汉简牍 历代法帖风格类编 马王堆帛书里耶秦简居延死驹劾状册 碑帖拓片 名家临摹 书法碑帖 书法赏析 ¥117.6 京东 购买
二
、《
睡虎地秦简
》
的书法艺术价值
关于隶书的起源和形成
,
古有争议
。
汉代班固
《
汉书
●
艺文志
》:“
是时始造隶书
。
起于官狱多事
,
苟取省易
,
施之于徒隶也
。”
东汉许慎
《
说文解字
●
叙
》:“
是时秦烧灭经书
,
滌除旧典
,
大发隶卒
,
兴役戍
,
官狱职务繁
,
初有隶书
,
以趣约易
,
而古文由此绝矣
。”
唐张怀瓘
《
书断
》
云
:“
按隶书者
,
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
。”
唐杜光庭云
:“
隶书之兴
,
兴于周代
……
当时未全行
,
犹与
‘
古文
’
相参
,
自秦程邈以来
,
乃废
‘
古文
’
全用隶体
,
故程邈等擅其名
,
非创造也
。”
唐兰先生在
《
中国文字学
》
中说
:“
六国文字的日渐草率
,
正是隶书的先导
”,
裘锡圭先生在
《
文字学概要
》
中说
“
秦系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
”。
毛笔的运用
,
篆书的快写
,
把汉字的书写向隶书的方向推进
,
这种现象称为
“
隶变
”。
赵平安在
《
隶变研究
》
中说
:“
大篆至少从战国中期开始解体
,
解体后成为一种新的综合性通用文字
,
用现在的眼光看
,
它的主体是小篆和古隶
。”
秦文隶变是指从战国中后期开始
,
秦系篆书经由古隶到今隶的演变
,
是汉字由古体
(
古文字
)
演变为今体
(
今文字
)
的转折点
,
大约在西汉中后期完成
。
《
睡虎地秦简
》
的发现
,
第一
,
证明了战国末期秦隶就相当
成熟了
。
第二
,
秦简处在汉字形体演变的最关键时代
,
文字形体既保留着某些古文字的写法
,
又出现了某些今文字的写法
。
总体来说
,《
睡虎地秦简
》
结体和用笔都带有明显的篆书逸韵
,
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讲具有过渡性和不成熟性
,
从书法的角度来讲则具有多变性
,
丰富多姿
,
率意天真
,
所以
,
具有稚拙率真
、
自然朴拙之美
。
在笔法上不仅继承了篆书的圆转笔法
,
而且又增加了很多篆书所不具备的新笔法
,
笔法更加丰富
,
线条的形态变化更加多样化
,
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书法的表现力
,
不仅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
也成为当代书家隶书书写追求突破和创新的又一新的源泉
。
参考文献
:1、《
简牍名迹选
——
湖北篇
(
二
)》,
二玄社
2009
年
。2、
廖名春
,
张岩
,
张德良
《
写在简帛上的文明
:
长江流域的简牍和帛书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4
月
。3、
李越
《
从云梦睡虎地秦简看秦文隶变
》,《
社会科学
》2018
年
12
月
。4、
李胜伟
《
浅析秦简牍书的书法风格特征
—
以
《
云梦睡虎地秦简
》
为例
》,《
汉字文化
》2016
年第
6
期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