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梦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长大以后执着于儿时的志愿,最终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可他却谦虚的说自己只是一个爱做梦的农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粮食安全之路?他给出了坚定的答案,也因此被世界瞩目。自称"80后"的耄耋老人,前行的梦想依旧辉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做客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思想派强IP《舍得智慧讲堂·中国智慧》,睿智讲述在杂交水稻培育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中国智慧。

"超级稻"屡破世界纪录

所谓超级稻,是指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品种的新品种水稻,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人提出。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由袁隆平主持的中国超级稻计划开始实施,回首望去,袁隆平感慨颇多:"我们国家60%以上的人以稻米为主食,特别是南方,大概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是以稻米为主食。所以说水稻产量的高低,对于保证粮食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解放初期,全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290多市斤,当时的粮食非常珍贵,粮票比钞票还贵重。杂交水稻在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粮食的问题逐步解决。现在杂交稻的全国平均产量,达到了将近550公斤,最高的产量1149公斤,很不简单。"

三亚是个黄金宝地

袁隆平说:"全世界我走了很多地方,真正有三亚这么一个好的条件的不多。比如说美国的那个波多黎各、夏威夷……都没有三亚好。三亚整个的气候,是老天爷给我们中国最宝贵的黄金地带,所以说我们应该加以保护。"在南繁硅谷,袁隆平认为想要发展首先要实现现代化,要求机械化、电气化、电脑化都在这里实现,水利方面,除了沟灌之外,还有喷灌,有滴灌,这些设备都需要配套作业,同时最先进的农业机械,都要放到这里来展示。

袁隆平做客《舍得智慧讲堂》

盐碱地变良田不是梦

海水稻,是我国育种专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从2014年开始,袁隆平就开展了为期3年的试验种植。袁隆平说:"我们国家盐碱地有十几亿亩,其中被水覆盖的盐碱地有2亿亩。我们现在的海水稻亩产达到了600多公斤,按最低的产量300公斤来算,年产粮食是300亿公斤。300亿公斤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湖南省的全年粮食总产量,原来只有提高单位面积来增加我国的粮食产量,现在就可以最大化利用盐碱地种植水稻,增加产量。总书记也很关心这个事情,我们争取三年之内研究成功,今年是第二年,三年之后在生产上推广。海水稻如果能够搞到500公斤那就很不简单了,至于一千斤的粮食产量,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劳模的产量啊。"

"水稻外交"初显成效"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奋斗的最大追求和心愿。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慰问了中国杂交水稻在国外种植的情况。袁隆平说:"杂交水稻在国外2016年覆盖数据是6万公顷,也就是9000万亩,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印度,再就是孟加拉、越南,还有超级大国美国。美国种植杂交稻有百分之六十几的面积,增产幅度是20%到25%。今年美国给我们的转让费,恐怕可能也要加到600万美金了,他们用了中国材料,杂交稻的父本、母本、杂种等,是有比例的。"

袁隆平做客《舍得智慧讲堂》

对"转基因"不要一概而论

我们的杂交稻不是转基因,转基因今后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这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大家要弄清楚是什么基因,比如抗病抗虫的转基因,听上去会防止病虫害只针对虫子,但是人吃了会怎么样呢?又不能拿人来做试验,所以大家就会有疑虑,而且那个名字翻译也不好,毒蛋白基因,大家一听到这个名字,心里就会认为有问题,认为这个转基因搞不得。但是另外有一些转基因,它不是抗病抗虫的,不是有毒的,比如美国种的大豆,它用的是抗除草剂的基因,我们每年从美国进口几千万吨的大豆,有什么问题呢,它没有问题。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一听到转基因就害怕了,就谈虎变色。

如今已88岁的袁隆平,始终如一在求新求变的创新路上忙碌着、创造着。科学研究对于他来说,从来不是一种枯燥的学问,一种食之无味的责任,而更像是一片美丽的天空,一片广袤的沃野。汇聚当代名家思想精髓,分享个体在大时代中舍与得的中国智慧,敬请关注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舍得智慧讲堂·中国智慧》2018年中重磅节目,聆听袁隆平对中国海水稻的期待以及转基因的看法,为您展示一个更加真实、不为人知的杂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