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历史博物馆杨东晨《古史论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载:“汉中自古为我国南北文化交汇地区。1980年,西安矿业学院阎嘉祺教授首先公布了他在南郑县采集到的千余件旧石器标本。其后,省考古研究所汉水考古队在南郑龙岗寺又发现旧石器500余件及6件人工石制品。可见,汉中远古时期即有聚居的部族”。同书记载,陕南有古人类华胥裔支迁入和居住。
远古时代,汉中境内就有多支土著部族,影响较大者为姜、姬、秦、戎、狄、巴、蜀、賨等部族。随着历史的发展,众多的土著部族不断争斗、迁徙、融合,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秦汉以后,西方和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如陇西、陇南的羌人一度占据汉中西部,逐渐与汉中土民杂相聚居融合。今略阳县、宁强县古代曾是氐、羌族较多的地区之一;今城固南部、西乡、镇巴、南郑等县则是巴人、蜀人生活活动区域。
氐族 据杨东晨《民族史论集》(香港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载:“氐属西戎,在尧舜时代就有了。”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认为:“三苗是商前活跃于江淮一带的古老部群,由于受到华夏族的压力全面迁移,其中一支由汉水而上,到达汉水源头,即日后的氐区。”氐族以农耕生活为主。氐族的居室“无贵贱皆为板屋土墙”。秦汉时期,氐族仍以传统的分布地区为中心,“西起陇西,东至略阳,南达岷山以北的一大片地区。”氐人“当不会少于三十万”。略阳先秦时为白马氐东境地。晋时,前赵封略阳氐酋为“率义侯”。北魏时,杨茂建立前仇池国,以上记载中的略阳,虽属陇南略阳(今属甘南),但与今汉中西境相接壤;且仇池国(今汉中之北凤县等地)辖域也及于今汉中西、北境。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大部氐人与汉人杂居融合,部分氐人则与吐蕃融合,成为日后的藏人。
羌族 马长寿《氐与羌》中说,羌与氐“都是西戎,都居住在西方,又同属汉藏语系,关系密切自不待言”。羌族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迁徙无常处。杨东晨《古史论集》中云:“夏商时羌族已迁入陕南,居于宁羌(强)县一带”。汉安帝初年间,羌族曾入汉中。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北伐曹魏,遭街亭之败后,迁陇西千余家(多系羌民)入汉中。南北朝时,羌人屡次入犯汉中;同时,陇西秦州一带的政权,多侨设于汉中(见《政权》卷)。此期间至明清,汉中为羌族与汉族杂居融合之地。明代,朝廷为管理今汉中西南部羌人,设宁羌卫、宁羌州。民国31年(1942)1月1日,改宁羌县为宁强县。
巴族 杨东晨《古史论集》认为:“巴应为姬姓黄帝之裔,因初居于今陕南与四川交界的大巴山、巴水而称谓。”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云:巴,“其地东至鱼复(今四川奉节),西至道(今四川宜宾),北接汉中,南极黔涪”。杨东晨《古史论集》认为:“巴、蜀部族的大部分从尧舜起,就逐渐越过秦岭进入关中,后又东徙,商代的巴方国在晋西南,蜀方国在豫中,并不在陕南。二国是在武王伐纣后,因助战有功,才封至陕南的。《华阳国志》说的巴、蜀地域,是春秋战国之域,与商代的巴、蜀方国是两回事。”秦汉后,巴族向南发展,定都于今四川重庆,留居汉中境内的巴族逐渐与汉族融合,随之不见巴国、巴族记载。民国以至汉中解放后,多次在汉中境内的城固宝山、洋县马畅一带出土殷商时期青铜器,其形制和特点,多与巴蜀“三星堆文化”器物相似。
蜀族 据一些史学家考证,蜀族最初居于汉水上游,后南迁至今四川地。《华阳国志·蜀志》云:“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幡。地称天府,原曰华阳。”《尚书·牧誓》孔传云:“秦惠公十三年(前387),蜀取秦南郑。‘周显王之世(前368~前321),蜀王有褒、汉之地’。‘蜀王别封弟葭荫于汉中,号苴侯’。”周赧王三年(前312),“分巴、蜀置汉中郡”。东汉时期,四川为西蜀,汉中为东蜀(亦称东川)。蜀国、蜀族与汉中长期关系密切。隋、唐之后,蜀族与汉族完全融合,蜀族消失。
除上而外,《古氏论集》、《民族史论集》载今汉中境内在上古时还有如下氏族:
酉氏族 《姓氏急就篇》载:“酉氏,《国语》黄帝子十二姓,其二曰酉。”邵思《姓解》云:“酉,黄帝十四子之一姓也。”酉氏族擅长制酒器。杨东晨考,洋县酉水即以酉氏族居此得名。
午氏族 起源并居于西乡县之午子山,后东迁河南、山东。
丙氏族 丙氏为炎帝后裔,最早起源地在原褒城县北“丙水”,约在今勉县牛头山。
骆氏族 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载:“骆明居于陕西秦岭山脉之骆谷,其裔为骆人,南迁为骆。”杨东晨考:骆人氏族初居于今周至及洋县一带。
赤氏族 初兴于甘肃礼县赤土山,后有部分入今勉县北的赤崖、洋县东部赤阪(龙亭)。
大禹支族 禹治水时,族人随从,后有部分人留居于今汉中北褒水流域。
氏族 黄帝裔族,又称蜀山氏族,原在川、甘之界的岷山一带,后有一部分迁入今汉中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