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积极推动山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农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农业要素保障日益增强。

山地之上开启现代农业新探索

——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探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山地农业现代化路径

贵州是典型山区,土地零碎,发展传统种植业投入大、收成少。但“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却让贵州立体农业特征明显,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独特的自然地貌孕育了贵州人与生俱来的“依山靠山、吃山护山”的生存法则。

冬日时节,在六盘水市水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猕猴桃藤蔓翠绿。“土质蓬松,才能让蚯蚓旺长,再配合一年两季绿肥法,每亩能节省成本180元。”果农罗光周说,若按以前的老方法,易引起土壤板结,还会使作物品质下降,如今试用了新技术,种出的猕猴桃又大又甜。

每年6月至8月,麻江县蓝梦谷生态蓝莓产业示范园就进入最热闹的时节,漫山遍野的蓝莓树挂满了酸甜可口的蓝莓果,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采摘。麻江县以蓝莓采摘体验为依托的乡村旅游也由此开启。

“不仅蓝莓采摘忙,农家乐的生意更忙。”蓝莓产业示范园负责人说。目前,麻江县蓝莓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是国内有机蓝莓的主产区,蓝莓的广泛种植不仅盘活了土地,还实现了旅游与农业、文化的完美组合,带动671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61万元。

麻江蓝莓是近年来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是贵州农业发展最大的特色。贵州省党政领导在很多场合这样介绍贵州的山:“贵州不少地区的土壤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森林覆盖率近60%……这些都是贵州省打造全国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有利条件。”对贵州而言,山地农业犹如一座亟待开发的“金矿”,潜力巨大,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优势产业。

“我们这里的水果种出来根本不愁销。”桐梓县官仓镇党委书记王国燕说。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小气候和传统种植方法,官仓的梨、桃、晚秋脆李、樱桃等水果果香浓郁、甘甜味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经常还没到成熟季节就被客商抢购一空。村民也过上了“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人人奔小康”的美好生活。

“将山地流转给企业种树比过去种苞谷强多了。”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营镇党委委员杨尚俊介绍,“以前每亩地一年仅收500多公斤苞谷,除去种子、肥料、劳动力的成本,每年每亩纯收入不到300元。现在什么都不用管,农民把土地流转给企业,每年每亩净收500元,加上在果林打工,月收入又有2000多元。”

2016年开始,大营镇结合麻山腹地石漠化实际,引进帮扶企业进行优质核桃改良种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套种山豆根,达到“以短养长、以长促短”效果。项目覆盖了21个村民组360户2800人。

“山还在那里,但山已不是那座山”正成为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最好的注脚。

产业革命书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从种难、卖难到产销两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贵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我们的韭黄卖到上海、浙江,那是‘无敌手’!”普定县穿洞街道的田野里,忙碌的村民打趣中带着自豪。这里的韭黄是无公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年收割3次,亩产2500公斤左右,产值约2万元,已带动当地贫困户1281户5775人增收。

普定韭黄何以走俏天下?穿洞街道党委负责人一语道破:“这得益于全省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后县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带来的规模效应。”

“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多年来,由于受交通、资金、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贵州农村产业“小、散、弱”的特征较为突出,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农产品加工方式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业企业实力较弱,带动力不强,国家级龙头企业数仅占全国的2.2%。

2018年年初,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全省上下聚焦“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着力抓好茶叶、蔬菜、食用菌、水果、辣椒等重点产业,切实带动农户增收脱贫,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清镇市芦荻哨村借产业革命“东风”,发展高端葡萄园种植,建成480亩基地、葡萄种植大棚5000平方米,最贵的品种价格将达80元/斤。不仅如此,该村还与64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流转700余亩土地发展中华茶博园,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群众能获得土地流转费、入股分红和务工工资3项收入。

芦荻哨村党支部书记龙文统说:“破除传统的、分散式、低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我们村正努力探索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方式,芦荻哨村将成为真正的美丽乡村。”

昔日的湄潭县核桃坝村是“核桃坝几大湾、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红苕苞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如今,全村茶产业面积达到1.2万亩,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万元,集体经济累计420万元,全村综合产值达2.42亿元。

核桃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廷明说:“按照‘跳出核桃坝、发展核桃坝’的思路,把重点从经营产业转为经营企业,让村集体经济的各项产业实现企业化发展,为群众带来更多红利,让核桃坝村实现新的跨越。”

近几年,核桃坝村依靠茶产业,又搞起了生态农业旅游业,开始向城里人“出卖茶园风景和清新的空气”,以观茶、采茶、制茶、品茶和茶艺表演为主的茶文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3年来,贵州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了明显进展,效果越来越好,基层干部感觉很有干劲,很有奔头儿,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想干,老百姓也非常高兴,因为按照这个要求去做收入大大提高,腰包都鼓了起来。”贵州省委主要负责人介绍。

政策落地搅动着农村经济发展一池春水:2019年贵州茶叶、蓝莓、李子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辣椒产、加、销规模全国第一;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产量达113.8万吨,迈入全国第一梯队;太子参产量占全国需求量40%,初具全国定价权……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昌鹏说,农村产业革命的成功实践,促进了贵州农业从前端到终端各个环节都在发生巨大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在变、种植方向在变、生产方式在变、商贸模式在变、产业链在延伸,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在变。农民在这场革命中通过“利益联结”和辛勤劳动,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贵州正奔向乡村振兴新未来。

绿水青山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绿为主色,向绿而行,这是“贵州产”夺取市场竞争力的优势

初冬的贵州,赤水河畔的竹子仍苍翠欲滴,梵净山上的树木仍郁郁葱葱,万峰湖上碧波荡漾,加榜梯田禾香十里……

绿色,是贵州的底色,更是生机与希望。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88个县市区有69个在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内,有16个县市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快来尝尝我家的蜂蜜。”一见有客人来,50岁的侗家汉子侯学奎立马从家中端来了自家酿的蜂蜜。“真甜、真甜。”在场的客人纷纷夸赞,听到这番话,一旁的妻子说:“这是我们自己养殖的蜜蜂,原生态,好喝得很。”

原本靠打鱼为生的侯学奎住在黔东南州锦屏县彦洞乡黄门村归旁侗寨,这里森林茂密,郁郁葱葱,屋外百米处就是清水江。2000年前后,当地三板溪水电站下闸蓄水,沿岸一些人家开始发展网箱养鱼,成为渔民。然而,为了保护流域生态环境,2018年,清水江三板溪流域渔民转产上岸,侯学奎就是其中一员。

如今,侯学奎的养蜂技术越来越成熟,养蜂规模也扩大了不少,房前屋后,田边地头,都安放着他家的蜂箱。“日子会越来越甜蜜,就跟这蜂蜜一样甜。”望着眼前的湖光山色,侯学奎信心满满地说。

山上铺锦绣,林下做文章。贵州森林面积达1.58亿亩,是耕地面积的两倍以上,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3722万亩。近年来,贵州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巧做林文章,青山变金山。

在森林覆盖率达72.44%的剑河县,郁郁葱葱的树林成为食用菌生长的“天然王国”。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达1.2亿棒,年产值10亿元,直接带动4500户1.8万人增收。而丹寨县,则把发展目光聚焦在林下中药材上,引进昌昊金煌中药公司带动9960户4.6万人发展中药材种植3.7万亩,实现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2019年以来,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2048万亩,总产值超220亿元,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了44%,“绿水青山”将永远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依托于好山好水,贵州生态农业迎来了绿色的春天,一跃成为业界“黑马”。这里成长起享誉国内外的“老干妈”,有全国唯一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贵州绿茶”,有被钟南山院士点赞的刺柠吉,也有被誉为童年回忆的味莼园,让人尽享“舌尖上的美味”……

如今的贵州,“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 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分会)
  •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
  •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秘书处)
  •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 全国畜牧总站
  •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
  •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农业农村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 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承办单位: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识别码bm21000007 京ICP备0503941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559号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