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报第七十八期

指导老师:陈怀锋 葛郝锐 王岩芳

主编:罗敬霖

副主编:周青 吴孟超 徐巧 陈晓楠 李淼

版面统筹:林聪

第一版

责任编辑:周青

美术编辑:郑祎芬

【头条评论】

筑祖国璀璨中国梦 颂先生忠毅民族心

本报记者 徐巧

2012 11 月,习 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11 月又至,逐梦二载,感念良多。中国梦,让人不禁想起无数仁人志士的慷慨以赴,用铁血浇筑起人民的丰碑;中国梦,让人不禁想起毛主席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它响彻五洲,在历史深处回荡;中国梦,让人不禁想起 197 9 年的春天,改革开放在 960 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喷薄而出;中国梦,更让人不禁想起国民的一张张欢颜,为的是 65 载间生活的节节高,为的是 65 载间祖国的日日新。

65 载,中国书写的是一部大国崛起的历史。从全局上说 —— 政治上,逐步完善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让来自广袤土地的人民的声音得以汇聚,推动了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着国民的劳动与创造,带领人民奔赴小康,更缔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神话;文化上,义务教育的稳扎稳打刷新着国民的素养,中华文化也正以宽广的胸襟与世界文化包容并济。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继续积极响应筑造“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着党与国家的改革、优化,以“讲认真动真格”的态度博得了民众的喝彩。一丝不苟算好经济账、杜绝滥用“三公”经费、清理“吃空饷”的行政蛀虫、公开财政预算……近期的连环贪腐案的披露与严办更重申了法治的严明与无私;大限度压缩政治利益寻租空间、压缩会议、查处“走读”干部与党政干部企业兼职、关注涉农利益……凡此种种,都彰显着中国力求完善法制,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不二决心。

回首十月,祖国迎来 65 周年华诞,厦大亦迎来了陈嘉庚先生的 140 周年诞辰。回顾先生生平,先生一生舍小家而为大家,兴实业以救国,兴教育而利民,复兴中华的拳拳之心是其一生的写照。商业上,他重视商业道德与信誉 —— 从商四年还清父债、洞察商机开辟橡胶国际市场、打破英国商业垄断为华侨争得一席之地;政治上,他身怀民族大义与担当 —— 他痛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毅然剪发,加入同盟会并宣誓恢复中华、驱逐鞑虏,带头捐款购债以资助祖国伤兵难民,历访重庆延安、慰劳抗日军民;教育上,他倾注毕生家财与心力 —— 从最初涵盖中小学各类学校的集美到六所华侨华文学校,先生开创了海外办学之风,更为当时的教育事业倾其所有,其“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决心至今依旧振聋发聩。

厦大为先生于 1921 年所创办,创办之初先生便寄予了宏愿,为把厦大建立成南方之强,先生不可谓不殚精竭虑。回顾厦大成长的 93 载,她走过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迎来百废待兴的建国时代、经历风刀霜剑的文革岁月、又步入科教兴国的发展时期。漫长的岁月里,厦大,遵循着校主陈嘉庚的意志,前行在南方之强的道路上:两个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节节攀升,国家级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逐步发展茁壮……学校更秉承先生风范,大胆走出国门,创办马来分校,开国内高校之先。

但同样,在我们为厦大成绩的卓著斐然而庆贺时,更要正视她所面临的考验。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大、做强“南方之强”的综合竞争力;在科研教学的服务中,如何完善科教评价体系、更加突显“大学”以“生”为本之理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如何因材施教,使文、理、工、艺、体都各出人才、百花齐放;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自上而下地真正营造“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之精神……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都是我们在锐意进取、不断发展中所必须考量的因素和必须面对的挑战。

回顾一个国家的发展,能让国民更好地辨清前行的方向;追忆一所大学的成长,能让学子更好地把握人生的航标。当代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生力军,肩负着国之未来;厦大学子,作为厦大的主人翁,承担的是厦大的明天。那么,我们又将如何肩负,何以承担呢?

我们应奉其公。爱因斯坦曾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奉献本身,不在于贡献大小,而在于行之长久。如今的我们,不妨走出纯粹的课堂,走进志愿者的队伍,走进支教者的群体。为在读的城市扫一次地,为弱势的群体扶助一把,为大山的孩子上一堂课……只有对奉献精神的接力,才能使当下焦灼的人际关系趋向缓和,才能使当下不均等的区域发展走向对话与沟通,才能使当下稚嫩的青年走进社会的讲堂。

我们应尽其忠。爱国是中华民族恒久的主题,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诠释。爱国之于当下,首先在于坚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洋路子、不走老路子,而要坚持在这条中国道路上构筑我们的中国梦;爱国之于当下,亦在于传承。传承古老的民族传统,传承博大的中华文明,传承历久的中华美德,记住来路,才能更好地出发。

我们应恒为毅。《周易·乾》有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个最美好的时代,但也不失为最严峻的时代,它流变出许多的不平等,它遵循着严酷的现实法则。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坚强的心。陈嘉庚先生在集资办学最艰苦期曾如是说:“非常事业要达成功,亦应受非常之辛苦,若乏相当之毅力,稍不如意,便生厌心,安能成事哉?”的确,唯有学会坚强,才能在逆境中昂首前行;唯有学会坚强,才能在现实中追寻理想。诚如厦大校训,唯有自强不息,方可止于至善。

我们应持以诚。诚,于先生更多的是商人的品格,于我们,则是品格的底线。在这个市场经济备受推崇的年代,逐利一度成为社会的风向标,更甚者驾凌于诚信之上。屡见报端的欺诈、拐骗案件,更是让人喟叹人心不古。追思往昔,曾子杀猪立信于子、晏殊以诚获信庙堂,而嘉庚先生一生更是因诚而炼铮铮之傲骨。反观自身,我们更应持以诚,对学术持以诚,从而还原学问之清源;待人持以诚,从而还原世风之淳朴。十八大以来,“诚信”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可或缺的一大元素。由此观之,“诚”,不论是在以前、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代代青年学子用以内省于心的重要标尺和外化于行的行动指南。

我们庆繁荣,庆祖国风雨兼程后的璀璨中国梦;我们颂先生,颂先生浮沉一生中的昭昭民族心。感念于斯,我们更应当反思自身,反思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国民,反思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厦大人。唯有心系国家之梦、心念先生之情,才能真正荣当伟大中国梦的筑梦者与国家发展建设的未来接班人。▲
【特别策划】

安全意识 关乎你我

本报记者 罗敬霖 周

2014 年暑假以来,房祖名、柯震东等多位明星先后因吸毒、嫖娼等罪名锒铛入狱。与此同时,频频发生的“少女失踪案”也使这段时期显得愈加不“太平”。这一桩桩充满血与泪的社会热点事件的轮番上演,使我们不禁质疑社会存在的安全感。

然而,在质疑社会的同时,我们又是否有反思自身?在毒品等诱惑面前,只要我们遵纪守法,坚守社会责任,是可以做出正确选择的;接连发生的失踪案,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可以避免的。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我们又在期待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我们又是否仅仅只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驳他人而忽视了自我的言行?我们是否患有“精神缺钙”?

带着这些问题,本期《凌云报》记者深入校园,初探厦大学子对自我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的知行情况。

安全意识,严防懈怠

“开学还没一个月,我的一个舍友就经常晚上一两点才回寝室。”艺术学院 2014 级硕士新生张同学向记者反映。其实,关于这种晚归,甚至是夜不归宿的情况,在研究生群体中并不少见。在我们随机采访的 50 名受访者中,就有高达 36 人曾一次或多次于晚上 12 点之后才回寝室,而曾经一次或多次于晚上 2 点之后回寝室的亦达到 12 人之多。究其缘由,除却极少数因为熬夜自习、科研、实习的同学,大部分人均是因为赴约唱歌、吃饭、看电影等娱乐活动而耽搁了时间。此外,记者也在海韵学生公寓的保卫处了解到,开学以来,平均每晚都有 45 人在凌晨一点半以后回寝,双休日与节假日则更多。

在部分同学晚归的同时,由于安全和自我防备意识的缺失,往往造成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频发,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更值得我们深思。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刚入学时,面对晚归的情况,大多数同学都会将自己的“活动行程” 提前告知室友,这是大多数舍友间不约而同的“默契”。然而,这种舍友间的“默契”并非能持之以恒。“研一的时候,我们还会这样,但研二了,大家都各忙各的,有了新的圈子,偶尔晚归,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报备’了,觉得没必要。”公共事务学院 2013 级硕士研究生许同学这样说到。

需要警醒的是,有时候危险发生的源头,就在于一瞬间安全防范意识的松懈,在看待安全问题上,勿以“想当然”的态度而放松了必要的警惕。 所幸,走访中,一些同学表示会“不怕麻烦”,小心警惕危险。

“感谢室友一直陪我东拉西扯,一路报告坐标,终于安全到达。不许说我大惊小怪,这点意识是必须的。” 9 12 22:50 ,新闻传播学院 2013 级硕士研究生罗云军安全到达宿舍后,在微信朋友圈里感慨。当日晚上,在机场坐上出租车后,她就一直和室友微信语音,告诉对方自己的位置,并不时探头看外面,询问司机具体位置,还有多久到达。“暑假以来,一连串的新闻让人吓怕了,必须得有点防范意识。”

频繁出现的事故新闻,让人质疑社会公共安全隐患,集体讨伐社会监管。能思考这个社会出现的问题,固然是好的。然而,不要因为个别恶性事件而对社会形成偏见,能从中引发对自身的思考,社会才能有所改变。李敖曾经说,“不要去责备环境,责备制度,责备体制”,当然,我们可以去责备,但不是一味责备外力因素,而必须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所处的环境。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方能改变社会安全问题。

校园安全,从我抓起

虽然学校设有晚归入园登记制度, 24 小时通勤轮班的保卫人员亦会对晚上 1 点半以后才返回公寓园区的同学进行登记。但不少同学反映,这其实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对此,本报的三名记者于 10 10 日晚亲身感受了作为晚归者的“特殊待遇”。当晚 1 45 分,记者随行三人返回公寓园区准备入园,彼时园区门口已有七人正在排队登记入园。但记者发现,安保人员没有要求所有同学逐一登记,只要相互熟识的一群同行者中有一名代表登记即可。并且,安保人员也并未要求相关同学出示学生卡等有效证件以作核实。随后,记者在入园登记册上留下了虚假的姓名、院系和学号,并顺利入园。

记者随即向安保人员反馈了其中的种种漏洞,已有三年安保工作经验的保卫人员许师傅表示,由于时间已经太晚,出于希望同学们尽早回寝的初衷,所以才没有要求所有人都进行登记、核实。并且,在晚归的同学中,不少人是酒后回寝,强制要求其进行登记,有时会引起同学们的不满情绪,以前也因此发生过几例晚归者与安保人员的纠纷事件。因此才要求同行者中派出一名代表进行登记,若发生后续问题,则可联系相应代表。

“学校安保方面有待加强,但我们自身也是其中的漏洞。”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2013 级硕士研究生李同学向记者反映,虽然晚归登记对评奖评优、档案纪录等并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但仍有部分同学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而留下了虚假的个人信息。我们不禁质问,倘若真的发生了后续的安全问题,那么留在登记册上的虚假信息就无法帮助相关人员找到切实的联系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安保人员的追访工作。

当然,安全意识还存在于校园的诸多方面。这些杂糅于我们校园生活点滴的安全细节,不仅仅需要学校在硬件上和制度上予以保障、监督,更需要全体学生的配合。这种安全意识不仅仅关乎个人,更关乎集体。我们每个人都是维系校园安全大系统的螺丝钉,只有严防自我安全意识的松动,不怕麻烦,遵纪守法,严守校园规定,方能修补每一项“漏洞”,确保整体安全系统的和谐与稳定。这亦是我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肩负的责任。

在《论责任》一文中,前人把责任视为道德的基本元素,“官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都以责任为基础,为前提。”对广大青年学子而言,社会责任感是我们道德素质的一大核心,社会责任不仅要求青年学子应对自身行为负责,也必须对其所处的集体和社会负责。在集体中,怀有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一位学生在入学之初即已接受的教育。

然而,置身校园,我们经常听到不少同学抱怨校园里自行车过多,而停车位甚少。抱怨的同时,却又将手中的自行车随意停放在马路、过道中间。社会努力为我们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而我们却忽视这一份责任,漠视维系的法规,那又如何能期求存在于理想的社会之中?

鞭策自我,推而广之

这是一个备受质疑的时代,人人在叫嚣信仰缺失、道德滑坡。动辄围攻他人,集体讨伐,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审视与反省。法国作家杜·伽尔说过:“在我们所具有的一切缺点中,最为粗鲁的乃是轻视我们的存在。”我们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决定了我们拥抱什么样的社会。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明星入狱事件和少女连环失踪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民众在自我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方面的缺失与偏离,但我们不能就此对之全盘否定,更不能对之置若惘然。

大学生,已步入心智全面发展的阶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勾画理想的社会,面对社会问题,敢于发声质疑,这是高校教育喜闻乐见的 —— 培养青年思考能力,亦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然而,我们需要的不是口头上的勇气,更不是一味的声伐,我们需要逆耳的忠言,但我们不需要隔岸观火的纸上谈兵,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自省的精神,是一种对自我的观照。在挞伐他人道德领地的同时,我们更需要鞭策自己、摆正自己。而这种警醒与鞭策,应当落实于我们生活的点滴,关乎自我,更关乎他人。

当我们对社会有所质疑,请不要仅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围攻讨伐他人,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期待一个什么样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的行动就是答案。在一个个微小的行动中,以青年精神为自己、为他人营造理想的环境,推动校园与社会的整体前行,记录真实的“存在感”。▲

第二版

责任编辑:陈晓楠

美术编辑:蔡晨

【名师专访】

孙丽影:初心不改的教师

本报记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厦大九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向来不乏师德、学问俱佳,又备受爱戴的师者。本学期依始,在由厦门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举办的“师恩如海,感恩南强 —— 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评选活动中,孙丽影老师以高票成功入选。

三尺讲台二十载

1990 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孙丽影老师的教龄已超 20 年。对孙老师而言,教书真可谓其一生无悔的志业。

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某种缘分,对于孙丽影老师来说,早在学生时代她就通过担任家教体会到了教书育人之乐趣;求学期间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更促使她最终选择教师来作为自己奉献青春的岗位 —— 尽管这对当时的她而言并非最有“钱图”的工作。

孙丽影老师留校任教后首先教授的是英语精读课程,三年后开始担任班主任直至今日。这个对耐心、责任感有着极高要求的岗位似乎正是为孙老师量身而设的,因为她曾这样描述过她崇敬的名师形象:“他是我大学时候很敬仰的一位老师,但是我不记得他的名字,甚至也不记得他教什么课。但我始终记得他很质朴,不知道是否学识渊博,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钻研深刻,对待学生不骄不躁。很符合我认为的为人师表的形象。”

孙老师无疑也在这个岗位上做得如鱼得水,井井有条。管理学院 2013 级本科生沈逸川曾这样评价孙老师:“孙丽影老师的班会课别开生面,从军训前对我们大学新生活中会遇到的困难无微不至的提醒,到开学后,对我们无论是学业,生活,还是情感的体贴关心,都让我们倍感温暖。并且我们随时都可以找她谈心、交流,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学业中遇到的困难。能拥有孙丽影老师作为我们的班主任,我倍感幸运。”

对学生来说,她已经不只是个老师,更是和蔼可亲的“丽影姐”。在“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颁奖典礼上,台下“丽影女神管院永远和你在一起”的呼喊无疑是对孙丽影老师二十载教职岁月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莘莘学子漆园吏

也许并非所有教师都能对学生倾注全权心力,亦无法完美平衡科研、教学、行政工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双重经历使孙丽影老师更能理解教师无心教学的现象:“教师无心教书,应该是学校的激励政策有问题。教学是个耗时耗力的过程,科研也是,两者不容易兼顾。如果学校的激励政策更多与科研有关,则必然导致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虽然不至于导致教师无心教学,但在教学上力不从心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对孙丽影老师来说,她教学任务重的时候就以教学为重,科研任务只能选择在假期等教学任务较少时加紧完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实何止是科研,即使是怀胎十月,孙丽影老师也不忘莘莘学子;即使是病痛折磨,她仍不舍讲台天地。

2012 4 月,孙丽影老师忽然查出身患重病,医生要求其立刻进行手术,并且表示手术过后至少需要休养半年。由于事发突然,无法找到代课老师,孙老师决定在两个星期内将 2011 级国际会计专业双语会计学原理( F3 )的剩余课程完成。对此孙老师感慨的不是抱病上课的艰辛,而是“感谢当时的那些学生。尽管高密度地上课十分辛苦,但他们毫无怨言地配合了我的安排,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安慰。”学术、责任、温暖、坚持,在孙丽影老师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孙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显然不止于此,每个学期结束,她都会反思是否可以将知识点以更简洁、更轻松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深厚的学术背景,对国际会计准则深刻独到的见解,让她能带领学生走进会计的神奇领域,在中外会计准则中自由转换,并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制定最符合他们利益的教学目标。

即以孙老师教授的三门课程为例,“‘会计学原理’、‘双语会计学原理’和‘西方财务会计’三门课都是财务会计课程,在内容上颇为相似。但是,三门课的授课对象是不同的。在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我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看懂会计信息,并且利用会计信息作出一些经济决策;在针对会计系一年级学生的双语会计学原理课程,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生成的,并且让他们体会如果不能正确地形成会计信息,将对信息使用者产生什么样的损害;在针对会计系三年级学生的双语西方财务会计,我的教学目标则是引导学生深化已掌握的财务会计知识,努力培养、提高职业判断的能力。”

莘莘学子漆园吏,孙丽影老师对教学的热情与专注,以及对学生的关心与负责,无不体现了学海无涯“师”作舟的名师典范。

不骄不躁求诸己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孙丽影老师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她显得很淡然。对于这次获得“厦门大学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的荣誉称号,孙老师只是莞尔一笑地说到:“我很高兴能够当选,这说明学生是认可我的工作的。作为一位老师,学生的认可总归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对于学生,孙丽影老师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在管理学院,优秀的学生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特质:学业优秀,有主见,有思想,能够与人融洽相处,并且具有领导力。”她建议学生“将学习、生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提高自己的素质而学习,一部分为更好地就业而学习。最好在大一、大二阶段,就要对自己未来要从事哪个职业有个清晰的概念,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这样可能可以更好地处理学习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不骄不躁,只按照自己所坚持的默默耕耘,也许正是这份淡然和责任,使孙丽影老师成为广受学生爱戴的名师。而这种谦逊勤勉、脚踏实地的美好品质,也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子 风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厦大女孩的孔子学院情

本报记者 李淼

孔子学院 , 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组织。目前全球 123 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 465 所孔子学院和 713 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2013 12 月,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代表一致通过,决定于 2014 9 27 日举办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来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并在信中指出,孔子学院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而不懈努力的象征,是连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纽带。

与此同时,厦门大学作为全国综合性大学共建孔院最多的高校之一,迄今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 12 个国家合作建立了 15 所孔子学院和 40 所孔子课堂。其中,圣迭戈州立大学被评为全球模范孔子学院,十年中相继开办的多间孔子学堂或学校亦被评为先进。今年 9 26 日为全球孔子学院日和圣迭戈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十周年纪念日,在迎接本校孔子学院诞辰十周年之际,我校时任党委书记杨振斌率领学校代表团与演出团参加了相关的贺庆活动。本期的学子人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来自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陈婧同学,她将在此和我们分享身在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故事。

志愿·专业与实践的并行

孔子学院的志愿者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汉语教师在当地承担汉语课程。另一种就像陈婧一样,为公派汉语教师担任助教,在进行汉语课程日常辅助教学的同时,也向当地学生普及中国文化。谈到最初决定参与孔子学院的交流项目,陈婧同学和我们分享了她的想法。首先,她本科学习的是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的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与现阶段参与的孔子学院交流项目专业对口。另一方面,在陈婧看来,孔子学院的交流项目,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将专业实习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使自我参与其中也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如陈婧所言,孔子学院的确是一个条件很好的实习机会,区别于我们日常实习的最大区别就是其工作地点跨国性;而自己的不少同学也相继去了南非与尼日利亚的等非洲国家的孔子学院,这都会给自身带来更大的历练与成长。

在当地的助教生活中,陈婧深切感到有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但他们却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当地像陈静一样的志愿者们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了解的渠道,以激发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更深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更进入当地社区,进行相关的中国文化推广活动。例如今年 9 26 日,为全球孔子学院日,同天也为圣迭戈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也正好是一年一度巴博亚公园国际村中国馆亚洲美食节举行之日。中国馆携手圣迭戈州立大学、巴纳德亚太语言小学、和韩国馆、印度馆、菲律宾馆以及当地的民间演艺团体一起连续 9 27 28 日在巴博亚公园内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美食庆祝活动,也一同庆贺圣迭戈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十周年诞辰。陈婧和同事就在圣迭戈当地著名的巴博亚公共公园的中国馆中,和厦大演出团队一起进行了古筝演出、中国民族舞演出等一系列文化参访活动,并邀请当地华人向圣迭戈民众展示了中国的茶艺、厨艺和书法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活动。这为期两天的巴博亚公园的庆祝活动,也吸引了很多不同族裔民众的参与。

培训·奉献与智慧的诠释

在陈婧正式出国前,一百多位志愿者所组成团队在北京进行了培训。而这场培训不仅让陈婧感受到了奉献的重要性,更让其知晓智慧在其志愿工作中的分量。包括陈婧在内的很多志愿者最初是以提升自己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来参与孔子学院的海外交流项目,但伴随着培训的进行,使陈婧和其他志愿者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触动。一位早期从事孔子学院项目的长者提到:“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推广的志愿者,我们不仅要有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有智慧,将国家的支持力与自身的奉献精神用到实处。”陈婧认为,真正到了海外,会发现现实情况也许与之前所想有着一些出入,但志愿者更重要的是需要忘记自己的角色,从大局出发,将对外汉语文化推广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当作一份国家交流文化的使命来承担。

教学·中式与西式的双赢

作为一名助教,陈婧的首要任务自然是辅助汉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在采访中我们得知,陈婧在圣迭戈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学对象是当地高中生。圣迭戈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南边的大城市,地理位置上接近墨西哥,因而当地很多学生有一定的墨西哥背景,家庭沟通也一般以西班牙语为主。这就意味着,许多学生不仅缺乏汉语基础,就连英语也有待夯实。因此,如何让这些学生在短期内快速熟悉汉语音调和字形等,便成为陈靖在汉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陈婧积极地思考着可能的解决方法。在实践探索中,她发现了一种叫做“沉浸式”教学的授课方法,该方法为美国部分开设亚太语言的学校所采用。他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每一门功课除去英语外,其他所有课程全部使用中文授课,这也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第二外语的有效方式,即营造语言环境。虽然这种方法存在挑战和困难,但是在教学中老师也总结出了一套特殊的课堂指令、用语与教具等。久而久之,也就提高了孩子们在汉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陈婧通过和这些接受过“沉浸式”教学方法的孩子接触后发现,他们的汉语发音不再带有我们所谓的“洋腔洋调”,反而发音“字正腔圆”。这给了她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大的触动和启发。

文化·冲突与兼容的博弈

身在国外,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下,陈婧认为的确有一些文化障碍需要一一跨越。而能成功跨越的基础无疑是一口流利的交际英语,而这却是陈婧的一块心病。她最大的感触是在日常生活中,英语似乎总觉得不够用,语言在一些方面真的成为较棘手的问题。为此陈婧和我们分享了她在当地遭遇到的一件尴尬事情。一日自己正在美国的公交车站等巴士,这时候一位妇女走到她的身边说了一句英语,因为语速过快,陈婧在还未明白对方意图的时候,身体便不自觉的向后退了几步。随后那位美国妇女的表情十分尴尬。之后陈婧才明白,那位妇女只是想和她借 25 美分购买巴士车票。事后,陈婧为自己下意识的肢体语言所传达的错误信息感到十分的抱歉,认为那位当地妇女也因为自己无意识的举动受到了伤害。

在海外,人际交往带来的是五湖四海文化的碰撞。作为志愿者的陈婧,文化上的碰撞首先来自当地的寄宿家庭,这些寄宿家庭往往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者或者家中的孩子正在学习汉语。再次便是来自自己的同事。陈婧的同事可谓来自五湖四海,其文化差异性自是可想而知。在陈婧看来,在海外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些许问题,而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加以克服,在文化冲突与兼容的博弈中,一步步真正学会融入当地的文化环境。

给陈婧留有深刻印象的海外文化之一,是当地人对外来人员的热情态度,这直接体现在一句问好、一句招呼上。“清晨当你走在街道上,经常会有陌生人和你热情的问好与打招呼,对于当地人作为常态的举动,无形中让异乡人体会到了一种关心。”亲身经历并切身感受过文化差异后,陈婧认为只有促进接触与了解才能真正地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疏离与误解。中西的文化存在就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兼容并包,这就需要从你身边的人做起,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从更大的层面上来看,这也是促进中美两国之间文化互通有无的一大基本途径。

生活·自立与互助的写照

在陈婧的海外助教期间,有不少人向其问及,是否想家。陈婧告诉记者,在百忙的生活中,她还是坚持每两天和母亲视频一次,而母亲则充当着自己“最忠实的听众”。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她与大洋彼岸的家得以“共此时”的沟通。但她更坦言,现在的自己要面对很多人很多事,这种不断接收与尝试新鲜事物,已经让自己应接不暇。摆在她眼前的生活还是需要自身以自立的态度承担着。

对于陈婧而言,生活除了自立,还有来自周围同事、朋友们的互助。她在谈及自己的海外孔子学院生活时,着重感激了身边每一位帮助过自己的同事与师长。陈婧更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令她感动的小故事。在圣迭戈州立大学有一位公派汉语教师,她已经在孔子学院项目上从事了五六年的教学工作,这位老师不仅在教学上严谨认真,在为人上也对周围人有着很大的触动。一次课后学校组织老师去看棒球赛,因为寄宿家庭距离赛场太远的缘故,陈婧对这次活动参加与否显得有些犹豫。而这位老师却告诉她:“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好好享受工作之外的生活。”球赛结束后,这位老师不辞辛劳的将她安全送回。在陈婧看来,现阶段的汉办在世界各地有着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很多是孤身一人,一方面,以“自立”的态度在完全不同的语言与文化环境中生活多年,努力适应着当地的中西差异,积极推广着渊博的汉文化;另一方面,又以“助人”的品格帮助着后辈、提携着后辈,让推广汉文化的后来者有了更大的支撑,这些无一不让陈婧深受触动。

厦大人·自信与自豪的身份

在海外,作为一名“厦大人”的陈婧,有着自己的一份自信,更有自己的一份自豪。她的自信来源于她在厦大求学过程中的积累。陈婧坦言,在厦门大学体会到的自由与人文气息,来到海外依然非常受用,更是精神层面与海外所在地的一种契合。另外,厦门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硕阶段在校的严格的学科训练与相应的知识储备与积累,都会成为你来到海外时的一笔莫大的财富。例如在寄宿家庭里,陈婧帮助了寄宿家庭的孩子进行学生会主席竞选海报的制作工作等。陈婧坦言,这会让当地人感受到这批来自中国志愿者的高素质,也会让他们在接触到不同文化的同时,学会欣赏你与你的国家文化。而她的自豪则源于厦门大学对海外孔子学院发展做出的卓著贡献。

在今年 9 26 日全球孔子学院日与圣迭戈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十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厦门大学代表团与演出团受到了当地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基于厦门大学在汉办上的贡献,圣迭戈郡长授予厦门大学圣迭戈市的最高荣誉,并设立了“圣迭戈厦门大学日”。厦大人,在圣迭戈州立大学,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无疑是值得自豪的身份。

未来·选择与前行的方向

对于未来,陈婧坦言重要的是过好当下,一步一步走到未来。也许现在的你我对于未来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划,但是当你踏踏实实走好现在的每一步,你终究会发现,最后不是你被选择,而是你去选择。对于未来,陈静表示身边很多的志愿者同事都到过很多国家进行志愿者服务工作,并在这之后来到孔子学院继续从事志愿工作。在陈婧看来,未来的自己在条件允许下还是会选择这份事业,因为自己对从事这份事业仍然有着很强烈的意愿与憧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陈婧在海外孔子学院所践行的理念。每一位海外孔子学院志愿者所推广的,不仅包括四个声调和形形色色的方块字,更包含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认识理念的吸收与理解。我们在给予陈婧和众多海外孔子学院志愿者以祝福和钦佩的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厦大学子可以向陈婧一样走出国门,为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李淼

美术编辑:赵冠翔

【焦点透视】

寻梦·释梦·美丽厦门

—— 记留学生在美丽厦门的寻梦之旅

本报记者 李淼 赵楠 周晓琪 周元菂 李霏 杨氏碧红

2013 9 月,第十届“国际友城市长论坛”开幕式上,厦门首度向世界宣告了《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根据这一战略,厦门将打造“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并重点完成“美丽厦门”的两个百年愿景 ——2021 年将厦门率先建成为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在 2049 年将厦门建成为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

厦门,这个偏居中国南方的小城,因着它的曼妙风光,因着它的舒爽气候,更因着那份包容并蓄,面向海洋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怀揣着一颗执着的心来到这里寻梦。寻梦,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就是不畏艰难地做着自己所热爱不已的事情,坚守着自己青春年少时的理想和期盼。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为了寻梦,远离自己的国家、熟悉的文化、亲人朋友,背上求学的行囊来到异国他乡。走在厦大校园里,我们总能不经意间看到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讲着不同语言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可能互不相识,可能毫无交集,但却有着共同的身份 —— 留学生。目前在厦大的海外学生多达 2500 多名,已然成为校园里一道不能忽视的风景线。本期,我们将分别采访来自越南,美国,坦桑尼亚的 3 位留学生,了解他 / 她们异国求学的艰辛与精彩,探寻他 / 她们在美丽厦门的寻梦之旅。

越南女孩春庄的留学梦

春庄来自越南南方的一个城市:头顿,毗邻胡志明市。头顿市原来是一个小渔村,在法国殖民时期被开辟为度假地,成为越南最早的旅游避暑中心。春庄三年前来到中国,那是她第一次来中国。当时只有二十岁的春庄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勇气和胆量一点都不小。春庄说她从小就喜欢看中国电视剧, 86 版《西游记》对于越南人来讲,妇孺皆知。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她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想来中国的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吧!

从与春庄的交谈中我们得知,刚来到中国的时候语言是她最大的障碍。尤其是在汉字书写方面。春庄最开始是通过收看综艺节目来进行语言学习,到后来就直接阅读,看到不认识的字词就去查字典,迫使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学习。

谈到学习中文的困难,春庄也同样是感触颇深。第一次考试的时候虽然没有挂科,但是成绩不理想。有时过于紧张,大脑就会一片空白,会把拼音写进去,对老师而言,必定是无效的答案。除此之外,老师讲课的口音,过快的语速,也让春庄来不及反应。所以为了准备期末考试,春庄一般从开学就开始。春庄说,在来之前只知道厦门是一个海岛城市、讲闽南语。妈妈还开玩笑说那里讲闽南话,你学普通话有什么用,后来她跟妈妈说其实这里的人也是会讲普通话的。但是当地人的口音还是让春庄不太习惯。

春庄很喜欢在中国的留学生活,本科的时候生活在漳州,也曾游历了土楼、莆田和香港等地。“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对土楼很好奇,以为土楼只是参观的,没想到还是可以居住。”她笑着告诉我们,“我会再找个时间去中国其他地方看看,中国的美景真的太多了。”

在课业之余,老师和同学们也给与了春庄很大的帮助。春庄向我们谈到学校对留学生群体一直十分关照,辅导员与教学秘书都十分关心他们,平日会经常打电话与他们沟通,节日的时候都会收到老师的问候。除此之外,日常工作中,有新的通知辅导员都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知留学生。在采访中我们得知,春庄还加入了厦门大学广播电台,负责录制节目和技术方面的工作。

但是,留学生也会遇到难以逾越的跨文化障碍。春庄告诉我们,如果她留在中国实习,有些公司招聘要求虽然没有限定国籍,但春庄对于语言、沟通、专业知识是否适应当地的工作环境都信心不足。但是对于未来,开朗积极的春庄仍然有着一个长期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两国的沟通桥梁。

春庄的坚韧、勇敢、自强和宽容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她就像是一个永不止步的跋涉者,不断前行,不断探索未知。对于这个异国求学的女孩儿来说,在美丽厦门的求学经历,一定会成为她拥抱幸福人生旅途中的难忘一站。

美国男孩在厦门

乔子俊,是这个美国大男孩的中文名字,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大略市,在来厦门之前,子俊在密歇根大学主要学习传播学与亚洲文化。

I love it ”,这是子俊对于厦门这座城市的最直观感觉。厦门这座小城的美在子俊看来是无法复制的。子俊来到中国四年,在厦门大学学习哲学专业至今已经有两个学期了。对中国功夫的喜爱是乔子俊选择来到中国的直接原因。

乔子俊说到中国功夫的时候,用他不太流利的汉语兴奋地和我们分享他的故事。子俊在年幼时接触到中国功夫,学习少林拳 5 年,接触韩日功夫也已经有 15 年。在美国有一位专门教他功夫的美国老师,而子俊的师公却是一位地道的中国人。在子俊看来,中国功夫就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是值得尊敬的,应该代代相传。而当我们问到子俊为何来到厦门,并选择厦门大学的哲学专业来开展自己的学习生活的时候,子俊给我们的回答也显现了这个美国大男孩的中国哲学观。

在与子俊的交谈中我们得知,中国哲学课程的确在美国很受欢迎,老师会要求学生细读《论语》、《孟子》、《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子俊在厦门学习生活期间,也将中国传统功夫与中国哲学在无形中联系了起来。在子俊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治,孔子的大同社会,孟子的爱人哲学观点,都包含着对人的尊重和爱。也正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与感染,子俊直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极尽简朴。他坚持常年吃素,最喜欢中国的豆皮、洋葱炒蛋和胡萝卜炒蛋,最喜欢的水果是芭乐。每天早上他还会到芙蓉湖畔练习中国功夫,每天晚上则坚持打坐。周遭的同学不太理解他的这种生活模式,而子俊却能自得其乐。

在访谈中,子俊告知我们除了厦门大学每月 1700 元的留学生国家奖学金外,自己也通过英语外教来补贴生活费。他十分喜欢这份工作,子俊直言自己很喜欢小朋友,每天早上到芙蓉湖畔练习功夫的时候,他都能遇到一位老爷爷和他一岁多的小孙子,小朋友竟然也有模有样的和他学习中国功夫,这也让子俊每天早上的晨练又增添了一份乐趣。

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往往是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必然遭遇到的,在厦门学习的子俊也感同身受。在与中国的人际交往中,子俊也发现了许多与自己国家不同之处。在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点对点的关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交往方式简单又直接。但是在中国,他认为这里的人际关系是“网”状的,完成一件在美国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在中国却需要通过众多人际“点”的联接才可以完成。

在中美教育方式上,子俊也在一些方面感到了不同。首先是自己在中国学习的课业负担比在美国少了很多,最明显的差别是在期末论文的数量上。但因为自己的中国老师是海归,所以现阶段的课堂文化和自己在美国差不多,也不会存在老师区别对待学生的情况。并且子俊认为中国学生的优势也很突出,例如他们学习也很刻苦,在计算机、数学等逻辑计算能力方面所显现的才能,是很多美国学生所无法匹敌的。

因为在异国求学,子俊直言自己会思念远在美国的家人。子俊每天都会通过微信和自己已经在美国工作的妹妹联络,平时最想吃到的是在家乡的苹果派。在异国的这些经历,子俊最深的一大感触就是你的想法让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活在当下,每个人都拥有选择幸福的机会。

而对于未来是否会留在中国继续工作与学习的问题,子俊也和我们分享了他自己的规划。目前,他打算学习完哲学课程后,继续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如果顺利,他希望能深入了解西藏与傣族文化,并就此著书立作。因为子俊一直坚信,即使文化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每个作为个体的人却又是相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增强文化认同。

区别于美国梦,子俊在美丽厦门的梦想质朴却又不简单,他直言希望未来在厦门的自己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更多地中国文化与知识。“ The less you want the happy you are ”,这是子俊这个美国大男孩的生活态度,也希望这个生活在厦门的美国留学生,未来可以走的更远。

非洲男孩的厦门情

七年前,非洲出现留学热,非洲的有志青年学生们,纷纷走出非洲,走向世界各地。有一个坦桑尼亚的男生 Shariff 也选择了留学这条路。 Shariff 告知我们他之所以选择了中国,是因为他觉得中国是一个极其不错的地方,并且在当下与未来必将是一个越来越被世界瞩目的国家,他希望自己能在这个国家学有所成。与此同时,家人与朋友也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也成为他来到中国的一大动力。最终,带着自己的梦想与家人朋友的寄托,他坐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

来到中国之后, Shariff 先在天津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汉语。在这期间他曾经去过中国五六个城市,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厦门。从他来到厦门的那一刻起,厦门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他也最终决定在美丽厦门度过他的大学生活。

Shariff 看来,厦门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 Shariff 直言自己爱上了这个有着碧海青山的城市,生活在这里,就感觉自己像是在旅游一样轻松。这里更有热心肠的厦门人,每当他遇到麻烦时,他总能得到帮助。提到厦大,他告诉我们说:“厦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藏有海量图书的偌大图书馆让他欣喜万分,而让他更为印象深刻的是遍布校园的大大小小的咖啡厅,飘着淡淡咖啡幽香,让他在闲暇之余可以进去坐坐。厦门的饮食虽然和 Shariff 的家乡不一样,这也导致他在生活上出现过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但是现在的他却笑着告诉我们:“如果不在中国了,我会很想念中国的美食!”

作为一名海外生,遭遇诸多困难是在所难免的。 Shariff 坦诚地说,生活在这里有时也会让他常常觉得周遭的一切似乎有那么点儿陌生,这种陌生感让他显得局促,自己遇到了一些困惑,却无从诉说。但他也坦言:“学校对留学生的政策很好,也给留学生也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帮助。”

对于语言与学习方面的障碍, Shariff 和中国海外生一样感同身受。 Shariff 告诉我们,老师们日常会用英语上课,可是作业、论文却要看中文书,用中文写。上课的时候,老师们也习惯用中国的例子来讲述,这对他来说很具挑战性,因为他还不是很清楚中国的一些情况,不能理解例子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便让他很难再听懂这门课了。但 shariff 并没因此放弃功课,他说:“学校的老师们都是素质很棒的老师。我总能从老师们那里学到新东西。”

语言与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并没有让 shariff 气馁、逃避,他不埋怨他人,不埋怨环境,只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他总是告诉自己:大家可以做到,自己也一定可以的。就这样,他把所有的困难、压力都当作一种挑战自我的动力。因为这种乐观的心态,他也给周围的人乐观开朗的印象。正如 shariff 所说:“如果你有积极的思想,你会感觉在中国可以接受全球最好的教育。现在我感觉生活在中国非常幸福和满足。”

当被问及后悔来华留学吗? Shariff 向我们坦言:“当初,也有过后悔,不过这种感觉早就消失了。” Shariff 和我们分享自己来到中国后,生活过得十分精彩。他做过兼职,并且认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并且还交到了女朋友,这些都让他感觉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滋有味。在 Shariff 看来,留学生活是不同文化的一种交织与碰撞。虽然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麻烦,但更多的是,这种交往给我每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例如和来自美国的室友相处当中没有遇到任何障碍。同时也在各种活动中,他也结交了许多朋友,比如踢足球,参加留学生举行的 party

说到未来规划, Shariff 很开心地和我们分享了他自己的梦想:“我想做一份跟中国有关的工作。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家贸易公司,沟通中国和我的国家。我还渴望,能够把我国的优势产品卖到中国市场。”他接着满怀憧憬地说:“那可不是一个商店,我要做的是一家大规模的双边贸易公司。我非常希望在将来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从 Shariff 的言谈中我们看到了这个真诚、乐观、坚韧的大男孩对于厦门的那份爱,对于中国的那份情。也希望 Shariff 能在美丽的厦门大学生活得更好的同时,也祝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坦桑尼亚 - 中国贸易公司的一位成功的管理者!

需要给留学生更多的时间

从教育部官网上获知, 2009-2012 年,留学生在校生人数分别为 117548 人, 130637 人, 147549 人, 157845 人。从数据来看,来华留学生人数每年都呈递增态势。留学生这一群体正成为我国整体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也彰显出我国对海外学子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具有多年留学生教学经验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罗老师 , 也也向我们表达了自己对于留学生群体的看法。

罗老师认为留学生学习上还是比较刻苦的,但是他们自身也会存在一些焦虑,“他们对自己要求会比较高,但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心理上的落差”。罗老师也提到她所带的几位学生,由于地缘上的接近同属亚洲国家,所以东南亚来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例如她们都会像中国学生一样尊师重道。同时,自己作为老师也不会区别对待留学生,她表示,有时候对他们的要求还会稍微高一点,因为高要求才会让学生“跳”得更高,能不能达到那种高度,请拭目以待,至少她们现在学习很认真。罗老师也向我们强调,“我们需要给她们更多的时间”,开始的时候,在阐述问题、布置任务时,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向留学生解释,特别是一些难于理解的、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词语,之后再慢慢地根据学生的领悟程度,逐步调整教学方式。

这几位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广大来厦留学生的缩影。他们热爱中国文化,他们的心里都埋藏着中国梦的种子。寻梦的勇气和行动,让他们邂逅了厦门;而厦门又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充满温情和活力的中国;祝愿他们在美丽厦门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

第四版

责任编辑:吴孟超

美术编辑:郑祎芬

【文化视点】

朋友圈,你“屏蔽”了么?

本报记者 吴梦超

导语:微信作为时下最大的移动社交媒体,以其新颖的功能和强烈的互动性深受高校学生的青睐,而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也已成为高校学生发布或接受消息的重要渠道。然而,“既得繁华,亦生野稗”,微信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当“加微信”变成一种新的社交习惯,好友圈也并非是纯粹的“熟人圈”时,出于对自我的保护,很多人开始采取了“屏蔽”、“分组可见”的功能。为了更好地了解“屏蔽”在社交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记者走访了对这一软件使用频率较高的学生群体。

信息化时代的“清道夫”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依借着对网络、手机等电子化媒介的使用,原本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如今拥有了相对广阔的话语空间。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而微信朋友圈的高互动和低门槛使它成为了大众最喜爱的自媒体平台。在这里,你可以是对生活琐事流水账式的记录,可以是对社会时事的严肃思考,可以是对娱乐八卦的戏谑调侃,也可以是对生活中各类“奇闻异事”的吐槽。人们在自己的“朋友圈” 上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景观,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打开朋友圈时,常会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的缘由了。

在个体声音得到充分释放的同时,芜杂的信息丛林里必然会有良莠不齐的景况。根据用户的反馈情况,许多社交平台也纷纷从细节出发,不断改进用户体验,“屏蔽”功能就是腾讯继 QQ “拉黑”功能后的一次升级。在采访中,很多受访者都是认可这一功能的存在价值的,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有过屏蔽他人动态的经历,即选择“不看 Ta 的朋友圈”。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 2013 级硕士生刘金亮说道:“屏蔽是正常现象,不喜欢的东西何必在眼前晃悠。”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自媒体时代,也是一个选择自由化的时代。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被屏蔽率较高的对象主要有:广告推销狂人、自拍狂人、转发狂人、求点赞狂人、负能量爆棚君、图文不符者等等。这其中,“微信营销号”成为首当其冲的被屏蔽对象。

朋友圈是一款基于 QQ 好友、 QQ 邮箱、手机通讯录的熟人社交软件,这种天然优势使它具有其他软件难以比拟的传播深度与互动深度,于是很多营销人士纷纷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文案策划外加推广运营,以此作为他们进行网络口碑建设的根据地。在商业利益的诱惑前,许多个体也开始走上微信营销之路,他们将自己的私人微信变成宣传其所卖产品的“营销平台”;而很多人由于没有驾驭好发布内容的质量和发送频次,比如每天连续十来张广告图片的轰炸,使他逐渐沦为被众人争相屏蔽的对象。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2013 级中文系硕士生后小燕告诉记者,暑假期间有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大学同学要求加她微信,关注后才发现这位女同学的微信清一色是对某款面膜产品的宣传。身为代理商的她每天都要为自己的产品刷屏,除了产品的图片,还有自己敷上面膜后的自拍照。照片中的她皮肤白皙透亮,但这明显是由强大的修图软件处理而成,而她却将这全归于其所售产品的“奇迹”功效。那些千篇一律的广告软文也显然是一个流水线上的复制品,原本的私人微信赫然成了一个营销账号。对此,后小燕颇感无奈,为了避免自己日日被这些无聊的内容所骚扰,她选择了屏蔽。微博上有人针对这种现象评论道:“说得难听一点这就是在刷信用卡,在透支朋友对他的信任,哪天刷爆了,就真的友尽了。”

由此,我们可以窥视出“不看 Ta 的朋友圈”这一信号所关联的语义,也正如台湾研究院 2013 级硕士生刘春秀所言,“屏蔽”其实就是一种“不认可”。“朋友圈”,顾名思义,是一群人基于情感和兴趣的较高契合度而组建的群体,诚如周国平所言:“友谊最自由,最讲究志趣相投”。如果双方的关注点和价值观发生了偏差,那么完全可以选择与之保持距离,“屏蔽”功能的设置如同信息化时代的“清道夫”,它帮助使用者过滤掉许多他所不愿意看到的信息,舒缓了他因冗杂信息所带来的视觉疲劳。

开启朋友圈的自我保护机制

如果说,“不看 Ta 的朋友圈”表达了对他人的视觉疲劳或内心反感,那么“不让 Ta 看我的朋友圈”的动机则更加强烈,表现了屏蔽者在朋友圈开启了自我防御机制。

QQ 号码、手机号码与微信之间开启智能好友推荐时,微信的账户数量一路狂飙突进,截至目前,微信的注册用户已突破四亿人次。微信已经成功取代 QQ 成为“类手机号码”的联系方式,“加微信”也变成了一种新的社交习惯。于是,这所谓的“朋友圈”里的“好友”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庞杂。厦门大学 2013 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硕士生张鹏飞告诉记者他有的时候也会被迫拉进别人的朋友圈,成为“好友”。他说:“我微信好友算少的也有 100 多个,班上有同学竟然有近 1000 的。虽然平时都不怎么聊天,但放在那也没什么关系,说不定有时候会用到呢。”

同居在一片互联网的屋檐下,观察彼此的生活和体验成了年轻群体中的一种常态,但并非每个人都愿意接受或使用这种活跃的网络社交平台。厦门大学 2013 级经济学院硕士生周洋说道:“我不会将所有情绪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只会在自己真正的熟人、好友面前表现自我,但是朋友圈里‘好友’过多,打破了这种关注的方式。所以我很少在这上面发布我的生活动态。”但很多人割舍不掉这种由互动所带来的满足感,所以当他们无法拒绝一些“陌生人”的侵入时,他们备感纠结。毕竟,想到一个被你仅仅定义为“普通朋友”的人,要越过正常的社交距离进入你的私人距离里,很多人都是不愿意的。试想一下,你愿意对一个刚加的商店售货员展示你的嘟嘴卖萌照吗? “不让 Ta 看我的朋友圈”,这种屏蔽并非是对对方的一种不认可,只是对这个不分亲疏的社交时代的一种正常反弹。厦门大学 2012 级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马春梅说道:“微信相较于微博,是基于一种强关系而产生的软件,这种屏蔽是说,我觉得我们的关系还不够亲密。”

朋友圈除了有你的好友,还有你的亲戚、父母和导师。采访中也有不少受访者表示,亲戚、父母、导师的加入,确实给他们在发布朋友圈状态时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心理压力。厦门大学 2013 级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的硕士生雷鸣说道:“我有加师长的微信,现在偶尔兴起发个状态,也要考虑措辞的问题。”厦门大学 2013 级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郑镕佳也表示,加了父母的微信后,她开始会更多地考虑所发布状态的内容,有关生活不顺的牢骚会尽量不发。厦门大学 2012 级人文学院硕士生袁玫则设置“分组好友”,她把一些会让父母担心、难以理解的内容发在他们看不见的那个小组里,只将朋友圈里开心、有趣的内容分享给他们。

对于很多人来说,虚拟世界里的社交平台是一个难得的、可以任由自己进行自我塑造的网络空间;然而面临各类主动或被动的加入,这种私密性随时面临被窥视,甚至被破坏的风险。此时的“屏蔽”(“不让 Ta 看我的朋友圈”)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我们社 交安全的保护,它有助于增强我们社交的舒适度和愉悦度。

圈内圈外:“屏蔽”对线下关系的影响

微信强调交流与沟通,即人际间的“双向互动”,在朋友圈中,大家通过评论交换彼此的意见。然而越来越多的网友使用屏蔽功能,对好友关上了朋友圈的大门。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网络发起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42.6% 的人会选择屏蔽朋友圈里的好友。那么“屏蔽”会不会给我们线下的生活带来影响呢?

厦门大学 2013 级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的雷鸣告诉记者他就发现自己被人屏蔽过,不过那些屏蔽他的人都是他出于一些工作上的原因主动加的,“一开始是有点膈应,因为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但仔细想想,彼此的关系确实不是很熟。理解之后就觉得这是正常现象,所以这不会影响到我们现实中的交往。”但记者认为这种线上的屏蔽对线下的人际交往仍会产生影响。不少受访者表示,他们都曾因为一些私人原因屏蔽过某些“好友”,但并非对其设置完全屏蔽,而是将其单独设在一个分组里,仅对该组开放有限的阅读权限。原本以为做得比较隐蔽,但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被他人发现,从而产生了心结,双方无形中就疏远了彼此的距离。

微信朋友圈是承载在实体人际圈之上的,它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关系转换成在线关系。圈内圈外,层层叠叠的人际关系,很多时候不是简单的一个“屏蔽”亦或是“分组”就能轻易解决的。屏蔽事小,被发现屏蔽事大,于是有一部分人开始逃离朋友圈,他们不断下载 APP 、再不断加好友、熟悉功能……这其实是到另一个圈子去满足他们“发表感谢”、“被评论”、“被点赞”的欲望。还有一些则选择“沉默是金”,“原本我的微信都只有相熟的朋友,后来参加了一些学生工作,为了方便联系,就陆陆续续加了好多人。现在微信已经成为工作的主要通讯工具,在经过这样的转变后,我也慢慢不玩微信了。”厦门大学 2013 级人文学院硕士生黄露莹如是说到。

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启示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顾名思义,它只是一个被订阅的公众号,由于它不侵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所以我们不会对它设置屏蔽。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平台的数量、覆盖面的广度与传播的深度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这些平台所推送的信息只有借助高校学生的阅读并转发,才能使它们活跃在广大用户的微信平台中;于是不阅读、不转发变是对公众号的一种变相“屏蔽”。

厦门大学官方微信,由宣传部新媒体中心负责运营,昵称“小夏”,于 2014 4 6 日开通。“小夏”现有粉丝 33000 多人,并以每天平均 200 人的幅度持续增加,“小夏” 在厦大学子的朋友圈里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覆盖率。为了了解“小夏”所推送的文章为何总能在厦大学子中引发无数热议,记者采访了“小夏”的后台编辑 —— 人文学院 2013 级硕士生郭晓琳。郭晓琳告诉记者,后台编辑人员要懂得构思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感兴趣的话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所推送文章的内容质量。内容是一个媒体生存的最大武器,精彩纷层的内容与实用的信息是吸引受众的最大利器。

2014 10 9 日,《南方周末》公布了第三期的“中国高校微信排行榜”,“小夏”的《黄金周,如果厦大景点也有朋友圈……》一文傲视群雄,以 8000 多的阅读量成功跻身“高校微信阅读量”榜首。这篇文章赋予上弦场、白城、芙蓉湖、嘉庚楼群、芙蓉隧道等厦大著名景点拟人化的形象,将各景点的标志性特征以软文的形式嵌入其中,通过各景点之间的朋友圈互动,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调侃厦大人最熟悉的“黄金周现象”。文章正是因为其内容能够引发许多厦大人的集体共鸣,因而获得众多点赞、转发。此外,“小夏”还积极开拓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希冀打造品牌效应来辐射受众。“厦大身边人”、“别 young 学院”、“故事忆厦吧”等版块,便是用学生视角去解读生活、校园和社会百态。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现已融入到学生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校园已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充分重视微信朋友圈给高校的信息传播、校园文化传承所带来的机遇,不断创新内容、革新形式、优化团队人员,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在自媒体时代更多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文林采撷】

吾乡节气

本报记者 温雪茹

多年以后,我在一个暖和的冬日下午翻看吴冠中的画册,手指抚着画纸,一点点卷曲,然后再张开,再卷曲,像破晓时分蠢蠢而动的小虫,《春风桃柳》则是它栖身的枝桠。画面里的绿意是一盆清凉的水,是惊蛰时分轰隆的雷声,让我身体里沉睡许久的乡土情结苏醒。

在这端方典雅的古意中国里,狭长又丰腴的一年光景被分隔为 24 段写意的碎片。于此间依然暖阳披身的冬日南国,尤为想念孩提时代那纯真美好的吾乡节气。 24 个节气, 24 个念想,其中最为动人的,莫过于夏荷亭亭地芒种、秋风飒爽的霜降和晶莹剔透的冬至。

芒种: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芒种是木门后湿透的黑胶雨靴,和穿着雨靴在水玉色麦田里耕作的黝黑身影。

乡村葬礼。芒种前后下雨了,在北方是不多见的。儿时,我整日缩在炕上读从城里家中带来的故事书,日头变得格外的绵密漫长,连小虫子都躲在柜沿儿呼呼大睡。爷爷回来的时候,带了一身雨意。后面跟着几个早已不记得面容的远方亲戚,身材高高大大,进门的时候头顶着门梁,说话声音也非常响亮,在暗沉沉的阴雨天里还是清晰的不行。

我咬着铅笔,恍惚听到他们说到“丧事”“白事儿”“做孝子”“本家”,原是一个远方的亲人过世了,从辈分来讲,是我的祖爷爷。

这个祖爷爷我是有印象的。 6 月初骑着车子在村子里逛,经过一个大石头前,他总是穿着一个旧袄坐在那儿,周围转圈儿很多小孩子,都在听他讲孙行者的故事。我把车子往树上一靠,也凑了过去。他边讲边看我们的表情,讲到精彩之处,浑浊的眼睛滴溜溜转几转,拉长嗓子说到:“只见这孙猴子拿将酒肉,往那泼皮脸上摔去 —— ”我们都巴巴地看着他,他就咳咳两声,像旧时私塾师傅似地摇头晃脑道“我们还待下回分解 —— 。”大家不满地求他快讲,他就呵呵笑着再不肯多说半字了。末了,站起来,拄着棍子悠悠地向田间走去。黑色的布鞋踏在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

这个祖爷爷原是当过私塾师傅的。也是早些年了, 40 年代末还在村里的大户人家家教过书,也不是安生的主,传说是挖过坟挖出些古籍瓶罐,都藏在炕窑洞里,净日关了窗子抱着左看看右摸摸的。我爷爷少年时代还跟他学文断字的。

我认得他时,他却是话都说不利索了。那些瓶瓶罐罐也早不知去向何方,整日坐在大石头上晒太阳,整个人都蔫蔫的。只有在跟小孩子讲起故事来,还是一股子用不完的精神。人倒是干净的紧,奶奶说他的旧袄永远洗的挺括直棱。

如今时日太久,面貌我早已是说不上来,只记得我从外面回来路过他的屋子,他突然出现在窗口,房子里面暗暗的,人却特别亮,拿着张旧纸,冲我一笑。脸上褶子就像流动一样骤然汇聚了,浑浊的眼睛盯着我,弯了一弯。我吓得不清,小声地说了声祖爷爷好就跑掉了。

他的葬礼是在芒种前后。

叔叔他们三点多就出发了。年轻和支系近的男子抬了棺上大的三轮车,年长的打了黑伞和纸灯跟在旁边,在雨淋淋夜里点了手电筒,套上雨靴,走出门去。上祖坟山上的路不好走,远方的婶婶姨姨们都担心的往外张望。夜比墨还黑,远处还有山雾浮动,风也很大,远处植物浓密得像迸溅出暴力气息。我坐在内屋的廊下,看着夜云飞快流动,转眼就过去了,然后又是新的一大片夜云。

哭声渐渐小了,灯火也暗下去,大家都回去睡了。我也被奶奶拉着回去,说小孩子最好别看。我耷拉着头不说话,鞋上粘了一块泥巴,磨得脚疼。但却一点都不怕了。

纳博科夫将死者亡灵称作“惨遭杀害的连雀的阴影”,北岛则更激进,是“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但是我想不这样的。我脚下的每一块土地,都沉睡着古往今来那么多的亡灵,他们缄默安静,在目不能及的地方,睁着温柔注视我们的眼睛。

我的祖爷爷一定也一样。他们是这片土地最忠诚的服役者,亦是最实至名归的爱人,当他沉睡而去,埋入土中,和那么那么多的中国人,一起守护着这篇大地,生生不息。

而我们如今拥抱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还有这些代代繁衍生息的精神。

霜降:和神当春 清节为秋

霜降是白色的露水和远方吹来的长风,是长风里飘荡的晋剧。

尤记得儿时的初秋,奶奶会在屋檐下挂满切好的豆角,等到雨霁天青,秋霜初降,就可以摘下来了。她看我百无聊赖地呆在屋中,也懒得和朋友出去玩,便回里屋换了件崭新笔挺的深色花衬衫,一把抱起我:“我们去赶交流会吧(赶集)”。

去另一个村的道路漫长而无聊,我踢踢踏踏地跟在奶奶后面。树林很高,遮住了大片的天空,但是还可以看到大雁一群群飞过,像一串模糊的剪影。

奶奶给我买了件小上衣便直奔南面,我疑惑地跟在后面。挤过重重人群,终于找了个位置,我站定,前面后面都是黑压压的人群,只听到不远的戏台上有依依呀呀的唱腔,在秋风里也显得绵长而深情。

秦音一贯以粗犷和力度著称,台上生旦走位唱腔都力道雄浑。我直觉耳中嗡嗡鸣,又听不懂再咿呀些什么,只求奶奶快带我走。她脚粘在地上似地不忍挪动半步,经不住我哀求,干脆把我抱起来放在肩上,让我好好听戏。

这下我看的分明:台上是几个粉墨雕琢的人儿,正比划着动作朗声念白。到了动情之处,台下掌声雷动,人群便更往前挤了一挤。我见那小旦眉目清秀端丽,正看得新奇,却见一个黑脸大汉走将出来,手一抚须,便是一声大喝,直叫台上的布帘都抖了三抖。我登时吓得不轻,把头埋在奶奶肩膀再不敢出来。一阵音乐过门,台上走位又变了不少,我也看不甚懂,只见一白面书生踱步走出,和那黑脸大汉争执起来,下面的人更是激动,叫喊之声不绝于耳,那小旦嘤咛一声,便被那黑脸大汉一耳光打在地上,我瞧着可怖,实在不想再看。回头才发现原来人早已堵了个水泄不通,还有人专门搬了凳子站在上面好看的更清。再看奶奶,也是津津有味,全然不知我这番动静。

秋天麦场收割,天高云淡,嘹亮的戏腔便响起来了。唱的净是古时旧事,历代帝王,下面人搬长凳来,也是看的有滋有味。

每年奶奶都要和邻居们凑钱去山西请戏班来唱,这个时节,最是闲适热闹不过。中国百姓的清逸悠闲此时最是淋漓尽致。

后来我家小区也曾给业主请了山西的戏班演出,正是隆冬过年,演员穿着戏服上面瑟瑟发抖,音质再不复印象里嘹亮悠远,而下面稀稀拉拉几个人,也在早年的炮声中离场了。

有些东西总会逝去,但它又总会留在一代人的记忆里。而这共同的记忆,大抵便是我们共同的中国。

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小时候冬至那天,外公总拉着我去山里的一个庙宇拜访,里面的一个居士是他多年的挚友。彼时正是冬至,山道上结了薄薄的霜,一踩一个脚印,流淌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我用力踏着石板,只觉这初冬山林着实可爱。

太阳也明亮的像个玻璃球,阳光细细密密地穿过冬日山林的薄雾,零落成一束束光斑,棱角分明。树木枝杈间残着些或枯槁或墨绿的叶子,间或抖动,飒爽可人。

犹记得那居士大抵六十出头,头发已经不多,穿着蓝灰的褂子,大冬天也就穿双布鞋。他正在炉子上煮东西吃,沸腾的水蒸气在空中不规则地舞蹈。他看我们来,便笑着招呼。

都说冬至饺子夏至面,但老先生的炉子里煮的不是饺子,而是几团稀松的面条。那面清汤寡淡,别说肉末,调料都没有什么,他盛了一大碗,慢慢吃着,也是津津有味。爷爷和他相谈甚欢,不时抚掌大笑。我则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或是神游四方。

这冬日山里分外冷,它又是土屋一间,仅一个火炉,一个土炕,还有一个放着些经书的书架。我只得在屋里走来走去好取暖。

老先生已经在这山中庙宇独自住了五年。倒也不是仿效古人,只是觉得这里清净可爱,想要好好修行。他和爷爷说再过些日子就去拜个师傅正式皈依了。

老先生又拿了山里的果子给我吃。早已经干瘪,不知道是哪年哪月采的,我伸出手去,见他眼睛温和清明,跟冬天薄冰上的太阳似的,就啃了一口。

他原也是爷爷同乡,识文断字是可以的。由于年纪大了,老伴又辞世,便看破了红尘,只觉得人世间清清静静是最好不过了,遂拒绝了子女将他接入城的想法,独自一人在这住下了,乐得清闲自在。

临走时,爷爷让他给我祷了一签,又拴了根红绳在我手腕上,完成了一次简单又隆重的仪式。就在那暮霭沉沉的冬日山林之中,彼时还是垂髫稚童的我,仰首看着眼前的那位老者,他眼带笑意,深邃又慈祥。

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里那身居白云深处的高人是何许模样,我是未曾见过,但读起来,却总是想起这位先生。这样的人,乡土上的中国人和他们的神,总是让我想起来就不禁勾起一个微笑。

多年以后我学了中文,有时读起古典名著来,想到的不是高深莫测的学问,而是那些做着学问的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他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然后掩埋在土地下,但是他们的笑貌精神,总会令人动容,每每想起,便觉胸腔里暖意汹涌。

如今,在这并不萧肃的南国冬日,手捧一碗素什锦饺,回忆起童年的吾乡节气,那尘封于时光中的美好恋想,那缱绻在乡土中国里的记忆香气,依旧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