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6岁的追光动画,终于看到了一点光。

截至2019年1月30日,其第四部动画作品《白蛇:缘起》(以下简称《白蛇》)收获3.5亿元票房。这个数字是它前三部作品《小门神》、《阿唐奇遇》以及《猫与桃花源》票房总和的3倍。除了成为追光动画第一部赚钱的电影,《白蛇》也是追光口碑最好的一部——目前,其在相对挑剔的豆瓣上获得8.0的评分。

不过有点残忍的是,《白蛇》也是追光创始人王微首次未担任导演和编剧,真正“放手”的首部电影。

2013年3月,土豆网前CEO王微宣布创立追光动画。作为业内为数不多的引进国外动画制作流水线,并对标动画界标杆皮克斯的公司,追光在业内备受关注。

三年后,由创始人王微兼任导演和编剧的追光首部作品《小门神》上映,然而,《小门神》虽然帮助追光跑通了动画制作的流水线,也让王微正式进入了动画行业,但预算7500万元的它,仅收获7860万元票房,如果加上宣发费用,这部电影并没有收回成本。

而《白蛇》的两位导演赵霁和黄家康都是第一次以导演身份参与到项目中。赵霁之前是追光前三部作品的剪辑师,黄家康则是动画总监。

所以对于王微和追光动画而言,《白蛇》取得盈利不仅是一次商业上的成功,更大的意义在于为内部的创作者创造了更多想法实现的可能性。

创作者和经营者是两种不同的角色

在追光,没有人会怀疑王微的创作热情。他连续担任三部作品的导演兼编剧,细致到角色的一个动作都要亲自示范。然而,《小门神》遭遇票房“滑铁卢”后,随后的《阿唐奇遇》以和《猫与桃花源》的票房更惨不忍睹,在预算增加的情况下,以“茶宠”这个相对冷门且地域性较强的形象为主角的《阿唐奇遇》仅获得了3039.5万元票房,《猫与桃花源》的票房更是只有区区2180.3万元。

王微曾对媒体表示:“很讨厌作为创作者的自己。”同时他也透露,在其第三部作品《猫与桃花源》之后,会推出一些其他导演的作品,“多以经营者的身份去看待问题”。

创作者和经营者是两种不同,甚至有些矛盾的角色,前者需要兴趣和激情投入大量时间去专注做一个作品,会追求原创;后者则要从市场的角度,考虑什么要的作品回报相对更可预期,投资回报比更强。

事实上,王微放手的动作比外界看到的开始得更早。《白蛇》启动于2016年,《小门神》上映不久之后。在筹备《阿唐奇遇》的同时,王微也鼓励公司内部成员提出想法,提交的故事大纲经过“智囊团”投票表决,成为公司的储备项目。赵霁和黄家康提议的《白蛇》就是其中第一部投入制作的作品。

在《白蛇》制作过程中,王微依然全程参与并提出意见。不同的是,以前他要保证自己不走偏,这次他更多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让别人不陷进去。在项目之外,王微也十分注重公司内部编剧人才的培养——就像他自己当初学习动画知识一样。

赵霁在加入追光之前是真人电影的剪辑师,与动画剪辑从头到尾参与制作并可参与故事创作不同,真人电影剪辑更多是后期工作。加入追光后,赵霁在前三部作品中学习剧本创作、配音、后期制作等动画制作知识,到第四部作品才获得导演机会。黄家康则有好莱坞的背景,曾深度参与华纳与DC的《绿灯侠动画版》(第一季)创作。加入追光后,他还上过公司安排的编剧课,王微也会为他介绍与市场上编剧交流的机会。

技术仍是优势,故事仍是短板

技术是一直对标皮克斯的追光动画的“传统优势”。尽管前三部作品没有得到市场认可,但它们在画面流畅度、特效渲染等方面的表现,仍公认处于中国动画界的前列。

《白蛇》则是追光难度最大、特效量最多的作品。某种程度上,《白蛇》是对追光技术积累的一次验证。可以看到,追光第一部作品是人,第二部是机器,第三部是动物赵霁说,到了《白蛇》,则有怪兽、巨蟒……,这是一个技术的积累过程。

尽管流水线已经跑通,但每一部作品实际投入制作后都难免会遇到新问题。对《白蛇》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特效。由于缺乏同类作品制作经验,影片实际的特效量至少是预估的两倍。在环环相扣的流水线上,特效组进度放慢直接影响了整体制作效率。

在故事方面,《白蛇》沿用了前几部作品试映会的机制。每三个月,所有主创人员包括王微在内都会做一次集体讨论。经过无数轮修改,上映的故事版本比最初的版本删减了30分钟左右。

赵霁和黄家康曾为男主阿宣要不要变妖争论过许久。在最初的版本里,阿宣没有为了跟小白在一起变成妖。但为了凸显出他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形象以及角色心理变化,最后的设定是其变成了妖。“关于变妖不变妖,怎么变妖,变成什么妖经过非常长的争论。”赵霁说。类似的修改还有很多,比如小青在最初的版本里是男性,小白变成巨蟒后失忆了。

不过,很多观众看后表示,阿宣最终变妖的逻辑仍不够充分,也反映出故事仍会长期是以追光动画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界的最大“短板”。

“借势”的力量

首先是借IP之势,这让其回报更有保证。

与追光动画的前三部作品一样,《白蛇》同样根植中国传统文化,但不同的是,取材于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白蛇传》,让它天然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同时,它也并没有拘泥于我们已熟悉的故事,而是讲述了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遇500年之前的事儿,试图解答“白娘子为什么会爱上许仙”这个老故事并没有涉及的核心疑问——这种在“大IP”的基础上实行再创作的路径,已被曾标志着“国漫崛起”的《大圣归来》验证过了。

另外,相比追光的前作,《白蛇》显然是一部更成人向的动画,且主题是更为“讨巧”的爱情,这就为它吸引了更多的受众。

很多人还都在其中看到了徐克导演的《青蛇》的影子,则为它增加了更多的解读和讨论空间——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另外则是借好莱坞之势。

或许有黄家康的牵线,《白蛇》还是追光第一部中美合拍动画,它由二者联合出品。

在制作中后期,华纳的加入让《白蛇》更加市场化。比如阿宣身边的动物角色“肚兜”,原来的设定是憨厚大叔。最初的版本里这个形象并不讨喜,华纳建议将憨厚人设改为搞笑人设,才有了现在的肚兜。在成片里,“肚兜”为影片贡献了不少笑点。

当然,无论是在创作者还是观众看来,《白蛇》还远非一部完美的作品。除了故事逻辑还有待完善外,质量与投入的博弈仍是中国动画人要面对的一大门槛:《白蛇》8000万元的成本与前几部作品持平,特效量却翻倍,这导致有些情节和画面不得不删减。

但毕竟,追光通过《白蛇》在做出改变,并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

《大圣归来》之后,国产动画电影似乎进入了一段真空期,热钱涌入、作品扎堆,却再没出现口碑与票房双赢的作品。现在,《白蛇》似乎有了打破这个魔咒的趋势。

2019-01-31 阅读 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