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阿医疗队通过中医针灸治疗,帮助患者解决颈痛、肩痛、背痛、偏头痛等相关问题。截至目前,中国共派出援阿医疗队 27 批次、 3522 人次,接诊患者 2737 万人次。

在世界各地,中医针灸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在英国,超过 11 所正规大学开设了中医、针灸课程;在澳大利亚,有 3000 多个中医诊所和 3000 多个针灸诊所,每年的门诊量达 280 万人次;在巴西,有正规资质的中医针灸医师有 10 万人,近 500 所公立医院和 2500 多家诊所设有针灸治疗室,为民众提供免费针灸治疗服务;在日本, 71% 的综合医院开展中药及针灸疗法,针灸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 ......

中医针灸,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和“使者”。

▲针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医学,其疗效受到广泛肯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医针灸是什么?

中医针灸包括针法、灸法两部分。

针法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古人身体疼痛不适,下意识用石块敲打撞击,意想不到地减轻了疼痛。后来就有意识地按揉、拍打,或用较为锐利的石头、荆棘、松针按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原始针具——砭石。

冶金技术发明后,砭石逐渐被金属针具取代,青铜针、金针、银针、铁针相继问世。现在,一般使用一次性不锈钢针,具有无菌、锋利、韧性高等优点。

▲针法用具,最初是砭石,还曾使用过骨针、陶针、竹针、木针等。经过不断实践与改良,最后发展为金属针。图为砭石和骨针。(图片来源: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了 9 根针, 4 根金针、 5 根银针,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金属医针。(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而灸法则是伴随着火的使用而产生的。古人发现,火不仅可以取暖,还能缓解某些病痛。这样的经验不断积累,便有意识地用火灼烤来祛病祛痛。

古人曾尝试使用不同材料进行灸疗,包括艾叶、灯心草、桑枝、桃枝、竹茹、麻叶、细辛等。经过不断试验与改良,艾叶成为灸法的主要材料。

从艾灸祛寒、刮痧活血、拔罐祛湿,到拍八虚除寒毒、熏艾消毒杀菌、端午食艾挂艾洗艾,针灸与中国的历史、民俗、饮食、节气等文化紧密相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201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温度易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便于贮藏等特性,是灸疗用的理想材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艾草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端午节,将艾草插挂在门前,可以起到防病驱蚊,辟邪去瘟的作用。(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中医针灸蕴含的中国智慧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包括中医针灸在内的中医药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生命观、疾病观和防治观,讲求“天人合一”,认为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以及人体内在环境之间,存在着整体统一的联系。

中医针灸认为,经络是联系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桥梁和枢纽,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针灸治疗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盛衰,能使人体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人体本身阴阳二气失衡,或是人与自然、社会等外界环境平衡失调,人就会生病。

针灸穴位可以治疗对应的疾病,如艾灸足三里、关元、膏肓能治疗身体虚弱,针刺合谷、大椎、曲池可以退热,针刺后溪穴可以治疗急性腰扭伤。

▲中国医学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积累的认识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体系、实践技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艾灸、按摩足三里能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黄帝内经》记载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未病”,是中医独特的疾病防治理念。

“治未病”的前提是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的规律。一年有春、夏、秋、冬,万物随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根据不同时节、环境,分析“未病”的不同状态、阶段,通过针刺、艾灸、按摩等保健方式,激发经络之气,促进肌体新陈代谢,保持肌体阴阳相对平衡,增强肌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强身、防病、抗衰老的目的。

中医针灸的对外传播之路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东亚、东南亚海路的开发利用,中医针灸开始向周边国家传播。

早在 6 世纪,针灸就已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

▲唐代鉴真东渡日本时,随身携带《黄帝内经》,将包含针灸在内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当地。(图片来源:扬州大明寺网站)

17 世纪,航海家从海路将针灸带到欧洲。 1671 年,《中医秘典》在法国出版,针灸开始应用于临床实践,法国也成为欧洲了解和应用针灸最早的国家。

18 世纪以后,法国、德国、英国、瑞典、捷克等国出版的介绍针灸的书籍约有 50 种。

20 世纪初,法国人苏烈在中国从事外事工作期间,向当地医生学习中医和针灸技艺。他的著作《针灸法》至今仍是西方人学习针灸的教材。

20 世纪初苏烈自制的中医针灸金针套组。(中新网发 尧雪洲 摄)

1971 7 26 日,《纽约时报》报道了阿波罗 15 号宇宙飞船将于当天发射的消息,而当天的头版还同时刊登了一篇题为《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手术》的报道。这是一名美国记者在北京接受针灸治疗后,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文章。正是这篇并不十分起眼的署名纪实文章,在美国引发了意想不到的针灸热,也标志着现代中国针灸正式传入美国。同期,新华社首次向世界报道了中国医务工作者成功使用针刺麻醉的消息。

▲原中国邮电部曾发行过一套主题为《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的特种邮票,宣传“中西医结合”当时在不同临床领域取得的成绩,其中一枚为“针刺麻醉”。

2016 年,针灸疗效的临床研究首次登上美国《内科学年鉴》,获得国际权威医学界的认可。 2022 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研究论文,明确针灸在治疗 8 种疾病或病症中呈现出显著效果。中医针灸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有针、灸、火罐、刮痧等丰富的治疗工具。随着循证研究的发展,临床证据大量涌现,充分证明了针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目前,世界公认的针灸治疗病种已达百余种。据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统计, 183 个国家和地区在学习、使用针灸,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加拿大等 59 个国家和地区承认中医针灸的合法地位。美国联邦政府虽然暂未出台针灸法律,但已经有 47 个州及 1 个特区对针灸立法,针灸也被部分纳入医保范围。针灸不仅作为一种医学被国际所接受,更作为一种中华文化符号被世界所认可。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医治疗成了明星项目,运动员们亲身感受推拿、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国传统医学后,赞叹它是“功夫中的功夫”。

▲东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队名将的身上都出现了圆形的“黑斑”。

现在,拔罐也成了一种时尚,众多名流、明星、健身人士纷纷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深紫色“印章”,被网友们戏称为神秘的“东方力量”。

在《黑客帝国》《钢铁侠 3 》《功夫熊猫》等好莱坞电影中,也出现过中医针灸元素。

在世卫组织总部大厅,竖立着一尊来自中国的针灸铜人。这尊仿照宋朝“天圣针灸铜人”铸造、作为国礼赠送给世卫组织的铜人,成为新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名片。

▲宋朝王惟一制造的“天圣针灸铜人”,既是针灸教学的教具,又是考核针灸医生的模型。图为中国赠给世卫组织的针灸铜人,仿照“天圣针灸铜人”铸造。(新华社发 李学仁 摄)

“中医针灸”正逐渐成为“世界针灸”,以其广泛的适应症及卓越的疗效,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马志君对此文亦有贡献。)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简介:

朱俊,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甲49号 邮政编码 100800 网站维护:国家民委舆情中心

建议使用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