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韩家广教授荣获光学工程领域“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的荣誉称号
3月27日,爱思唯尔(Elsevier)重磅发布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CitedChineseResearchers)榜单,我院韩家广教授分别获得光学工程领域“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的荣誉称号,并连续四年荣登此榜单。韩家广获光学工程领域“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荣誉称号2023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5801人,来自496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该榜单采用多种指标,展示了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学术或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入选者简介韩家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太赫兹科学与技术、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和超表面、海洋新能源。获中国侨界创新团队奖、天津市青年科技奖等,入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广西杰出人才培养项目、广西八桂学者等。
关于光电工程学院2023级“致新班” 入选名单的公示
经学生个人申请,学院考核,现将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致新班”入选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3个工作日(7月19日—7月23日)。如有异议,请于7月23 日下午17:00前以书面形式并署真实姓名,向学院学工办反映。联系人:史老师联系地址:花江慧谷2号楼310办公室附件1: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致新班”入选名单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致新班”入选名单序号学号姓名12301710202李芝颖22301710109朱茗屹32301710232徐佳鑫42301710108周慧敏52301710204刘郦虹62301710324刘沐源72301710107张晓彤82301710206杨维92301710119黎隆102301710312顾佳兴112301710211郭子贤122301710205肖洁132301710301甘玉琳142301710219林佳杰152301710314胡志诚162301710106谢慧欣172301710305李晓阳182301710125刘文铎192301710105潘周艳202301710406王郡盟212301710432周永健222301710333袁永煜232
关于赵婉淇的授权专利公示证明
兹证明赵婉淇,学号21082203024,身份证号220204199804043021,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该生在校期间获得已授权专利证书,证书号第6961318号,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双D型结构的具有温度补偿的折射率传感器,发明人:成煜;赵婉淇;熊民;田爽;苑立波;陈明,专利号ZL2022 1 0842511.2,授公告日2024年05月03日,授权公告号CN 115290604B。该生现毕业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因进行户口迁移落户单位,需进行授权专利公示进行证明,现予以公示。公示期7月8日日至7月19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情况向光电工程学院学工办进行反馈。联系人及电话:潘老师,0773-2675068附件:学生获得已授权发明专利证书在学校网站公示证明2024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个人信息表发明专利证明专利内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7月8日
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公示
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硕士申请参加本次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评审的研究生共计12名,根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修订)》(桂电研〔2023〕24号)的要求,经审查、投票表决,同意推荐硕士6名参加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推荐名单如下:序号姓名专业(领域)名称学位论文题目导师姓名1高澳光学工程光纤FP腔组参数解调技术及传感应用曲士良2宋长博电子信息基于车载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土壤元素探测方法研究董大明3李家进电子信息基于门控相位调制的自由运行近红外单光子探测系统邓仕杰4赵万里光学工程手性超表面动态调控功能器件研究陈明5段劭琛光学工程锥形特种光纤光镊关键技术研究苑立波6王涛电子信息基于可组装纤端微透镜的光纤光镊技术研究张文涛现对推荐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如对公示结果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将签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的书面材料递交至花江校区智慧谷2-313室,联系电话:0773-2675605。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6月7日
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新增硕士生导师推荐名单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的通知》以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标准(修订)相关文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申请材料、无记名投票表决,现将我院2024年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推荐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公示如下:序号姓名导师性质硕导类别1杨世泰校内硕导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导2李金健校内硕导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导3陈金平校内硕导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导4白建坤外聘硕导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导5刘奂奂外聘硕导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导6汪超外聘硕导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导7胡强外聘硕导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导8戴明外聘硕导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导9孔超外聘硕导专业学位硕导10赵克外聘硕导专业学位硕导11伍浩成外聘硕导专业学位硕导12朱之光外聘硕导专业学位硕导现对推荐名单及相关材料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如对公示结果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将签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的书面材料递交至花江校区智慧谷2-313室,联系电话:0773-2675605。光电工程学院2024年6月7日
关于兰州大学高配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闫明、黄坤研究员和上海理工大学李敏副教授学术报告会的预告
报告时间:2024年9月30日(星期一)9:00报告地点:花江校区慧谷2号楼2-311会议室报告一 :高温超导复合带材极端条件下的力学失效及力电性能退化研究(9:00)报告人:高配峰,兰州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导,长期以来聚焦与热核聚变关联的大型超导磁体结构的多场耦合力学领域,围绕极低温、强电磁场等极端条件下超导材料与结构的力学损伤、力电退化等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理论与实验研究。报告二:时频高分辨与超灵敏光梳光谱技术(10:00)报告人:闫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导,研究方向为精密光谱测量与成像,主要聚焦高分辨分子指纹光谱与红外光频梳光源。报告三:中红外单光子上转换多维成像(10:30)报告人:黄坤,华东师范大学紫江优秀青年研究员,国家及上海市海外青年人才,长期从事红外单光子测控与应用研究报告四:高精度THz光谱技术及应用研究(11:00)报告人:李敏,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太赫兹光场调控及太赫兹光梳精密光谱等方面研究。
光电工程学院组织开展第三期“光电青椒会”青年教师学术交流活动
单光子探测技术是光电探测技术的一种,利用光电效应,对入射的单个光子进行计数,以实现对极微弱信号的探测。它是极微弱光测量如激光测距,DNA测序,量子密匙分配,激光雷达以及医学成像的核心。本报告将对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原理和发展趋势进行介绍;同时结合相关应用,探讨单光子探测技术在激光测距、可见光通信以及医学成像等领域的系统应用及其核心需求。邓仕杰,教授,2013年博士毕业于爱尔兰University College Cork;2013-2018年间于爱尔兰Tyndall National Institute,从事光电探测系统设计工作。 主持爱尔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西科技厅科研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芯片设计;SPAD及其阵列相关驱动及读出功能专用芯片(ASIC)设计;光电探测相关应用,包括激光测距、dToF芯片、LIDAR、TCSPC系统、片上光谱仪等应用技术研究。
光电工程学院组织开展第一期“光电青椒会”青年教师学术交流活动
报告题目:基于光流控的微粒操纵技术报告内容:光流控是将光调控技术、微流控技术和光学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相比传统技术手段,光流控具有低损耗、快速、精准且高效的探测和分析优势,是多学科交叉集成的平台。本讲座将探讨光纤技术、光镊技术、微流控技术、光传感及检测技术在光流控领域的交叉应用,分析以上技术在光场操控、微粒操纵、信息处理、智能感知等领域中的应用案例,讨论拓展多技术功能化集成应用的前景。报告人简介:邓洪昌研究员,于2014年获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光学工程方向)博士;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西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结构光纤技术、光镊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光流控技术等,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近年来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40余项,现已授权20余项。
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许伟将博士来院进行学术报告的预告
应光电工程学院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许伟将博士将于2023年9月26日来院进行学术报告,欢迎全院师生踊跃参加。报告具体安排如下:题目: 光纤量子点液腔传感器的制备及荧光传感特性研究报告人: 许伟将时间: 2023年9月26日15:00--15:45地点: 慧谷2号楼311会议室报告摘要:近年来,基于量子点液体材料与光纤微腔结合的新型传感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光纤微腔结构具有体积小、制备简单、结构紧凑、易于集成等优点,并且与传统的有机染料相比,量子点液体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例如具有宽激励波长、窄且重叠小的发射波长、发射波长可调、高稳定性以及抗光漂白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将量子点液体材料填充到光纤微腔内且通过荧光信号解调检测参量,有助于大幅度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并拓宽了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对今后光纤传感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报告中,研究了光纤量子点液腔传感器及其一体成型制备技术,在提高光纤传感器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制备效率并降低了使用成本,使得光纤传感器在产业化上更进一步的发展。报告人简介:许伟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Optics Letters、Measurement、
Twisted Stacking Metasurface for Complete Amplitude and Phase Control of Circularly Polarized Terahertz Waves
导读:近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和天津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在太赫兹波操控领域取得最新进展。该研究团队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金属-电介质-金属结构单元设计,其中,巧妙采用了环烯烃共聚物(COC)这一低电磁损耗的柔性材料,作为两个C型开口谐振环(CSRRs)之间的隔离介质。此种设计策略不仅显著简化了整体结构的复杂度,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对圆偏振波的振幅与相位的独立且同步控制,这为执行复杂且精细的太赫兹波前调控功能提供了可能。相关成果以“Twisted Stacking Metasurface for Complete Amplitude and Phase Control of Circularly Polarized Terahertz Waves”为题发表在Laser Photonics Reviews上(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lpor.202400644)。研究背景太赫兹波在高速无线通信、安全检查和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及对太赫兹波的有效操控对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超表面作为一种创新技术,以亚波长光
基于C形裂环谐振器的太赫兹调控研究
在超表面研究领域,C形裂环谐振器(CSRRs)以其强大的谐振能力和对电磁波特性的精确控制,逐渐成为超表面构建的重要基石。最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中心详细综述了基于CSRR的太赫兹超表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ecent Advances in Terahertz Manipulations Using C-Shape-Split-Ring-Resonator Metasurfaces (Review)”为题发表在光学领域著名期刊《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上(DOI: 10.1002/adom.202302975;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om.202302975)(影响因子9.0)。研究背景近年来,超表面因其操纵电磁波的能力而备受关注。超表面由亚波长尺度的元素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模式排列而成,在控制电磁波方面具有独特的能力,例如电磁波的振幅、相位和偏振。与金属棒、网格和贴片V形谐振器、全电介质结构以及光子晶体结构相比,CSRRs具有几个主要优势。首先,它们可以支持强磁共振响应,有
Inverse Design of Metamaterial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 Device via Coupled Mode Theory
Inverse Design of Metamaterial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 Device via Coupled Mode Theory作者:黄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导读近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中心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频率和透射谱准BIC点频率的超材料BIC器件逆向设计新方案。该方法利用耦合模理论(CMT)和惠更斯原理研究了理论模型中谐振频率和准BIC频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仿真与实验证实了由此可以实现利用所需的谐振频率和准BIC频率来获得相应超材料BIC器件。此外该方法对基于两种超材料结构的BIC器件是通用的,与特定结构无关。相关研究成果以“Inverse Design of Metamaterial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 Device via Coupled Mode Theory”为题发表在微波领域旗舰期刊中科院一区top《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期刊上(DOI:10.1109/TMTT.2023.330
Fiber-integrated optical tweezers for ballistic transport and trapping yeast cells
Fiber-integrated optical tweezers for ballistic transport and trapping yeast cells作者:邓洪昌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背景—自光纤光镊问世以来,由于其光学系统优秀的抗电磁干扰、体积结构灵巧、操作可移植性强等众多优点,光纤光镊的相关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光纤本身独有的体积结构优其非常适合微尺度范畴下对生物细胞开展各种光学操纵类研究,例如捕获、长距离微粒输运等。目前来看,多样化结构型光纤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光纤光镊的功能多样性,但是将不同的光操纵功能集成到单根光纤上仍具有挑战性。针对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毛细管光纤的光纤光镊(COFT),在单根光纤中实现了弹道输运和多点捕获两种光学操纵方式的集成。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常见单光纤光镊将导模束缚在纤芯之中传输, COFT巧妙地利用光纤内部的锥形空气腔将单模光纤的传导基模分散成在毛细管光纤传输的高阶空心光束,再借助于半椭球型的纤端结构聚焦空心光束形成能够连续同时多点捕获的光势阱。并且,COFT充分发挥了光纤包层表面倏逝
【科技前沿】太赫兹手性超表面中的耦合效应
8【科技前沿】太赫兹手性超表面中的耦合效应撰稿:陈玉婷,银珊(光电工程学院,广西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图1 手性超表面及其产生的CCD光谱1.导读手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在分子生物学、医学和生物科学中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天然材料的手性响应微弱,而利用超表面可以增强手性光学响应,因此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大多数工作都集中在通过修改几何结构来获取更强的手性响应,对手性超材料中手性响应的物理成因,特别是结构之间的耦合,缺乏充分的研究。近日我校光电工程学院韩家广教授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Nanophotonics发表最新文章,对太赫兹手性超表面中的耦合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二维手性超材料,即手性超表面,通过移动两个谐振器——wire与SRR的相对位置,研究了两个谐振器之间不同耦合而导致的手性谱的变化(如图1所示),阐明了超表面的手性响应不仅受结构手性的影响,而且还有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的影响。该研究成果不仅为研究手性与模式耦合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设计手性超表面和增强圆转换二色性提供了理论方法,在光学传感、偏振成像、生物/化学检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该研究成果以“Coupli
地址:广西桂林七星区金鸡岭路1号 邮编:541004
书记/院长信箱:Gdgcxy0001@guet.edu.cn 学院信箱:gdgcxy@guet.edu.cn
联系电话:0773-2675625 0773-2201692 联系人:蒋老师 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