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单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完成人:刘绍芹、卢国华、王连峰、孙晓彦、朱宁波、逯  艳、

赵玉亮、张  振、许  浩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自2016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落实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致力于乡村文化传播实践。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共建“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创建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与传播”实验室,建立“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确立了“文化资源田野调查—梳理研究转化—音视图文立体化传播—文化赋能产业振兴”链条式乡村文化传播实践机制,形成了由“数字化存储、影像化传播、‘八个一’多维度传播、艺术化传播、赋能化传播”构成的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模式,通过富有实践性、创新性、示范性的举措,助推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项目概况

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发掘、传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乡村文化资源的形态转化、传播及其应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为宗旨,以中国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与传播”实验室、省广播电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通过组织化实施、数字化存储、立体化传播,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存储的技术创新、乡村文化传播产品的创造性转化与乡村文化传播模式的立体化呈现。

本项目通过跨专业、多学科整合,形成了由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三个专业优秀师生组建的实践团队,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乡村文化传播实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构建了可推广的“调查研究—立体化传播—实践应用”乡村文化传播实践机制、可借鉴的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模式、可复制的高校助力地方文化与产业经济发展有效运行模式,为贯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四大职能,充分发挥“山青模式”,服务地方发展等提供了参考和示范。

二、项目实施背景

(一)加强乡村文化传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和国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顶层设计。加强乡村文化传播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措施。“文化传播”渗透在乡村振兴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各项任务中,通过加强文化传播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乡村发展的系统性任务,需要长远规划、持续开展。

(二)服务地方文化和社会发展是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2018年发布《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各高校围绕文化振兴进一步汇聚创新资源,深入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早在2014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就提出以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关注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在服务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思路。

基于上述背景,文化传播学院结合自身的专业设置特点和优势,积极深入乡村,广泛开展田野调查,研究、传播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文化建设,以“学科渗透、专业协同、能力整合、实践联动、成果导向、服务社会”为路径,逐渐构建起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

三、总体目标

按照“长期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注重实效”的要求,逐步实现以下目标。

(一)建立以村落为单位,涵盖多种介质形态的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

以乡村文化资源调研、采录为基础,强调以文化类型作为数据分类的标准,通过分布式存储、图像识别、VR、大数据等技术,充分利用“音、视、图、文”等多种形态介质,对数据的收集、存储、管理和使用形成系统化的整合。以“传播”为重心,强化数据库的应用转化功能,切实将存储数据盘活、用好,实现数据存储的技术创新与数据转化的应用创新。

(二)统筹多元传播样态,构建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

加强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播产品转化,结合市场需求,着重推进乡村文化影像化传播;以乡村文化传播的“八个一”工程为基本范式,融合“音、视、图、文”等传播内容,推进优质乡村文化的多维度传播。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艺术创作,将优质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成艺术作品并搬上舞台,实现艺术化传播。深化赋能化传播,为乡村产业项目的策划、推广、运营提供可持续的文化支撑。统筹“数字化存储、影像化传播、‘八个一’多维度传播、艺术化传播、赋能化传播”,构建并持续完善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

(三)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专业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文化传播人才

围绕新时代山东省文化传播人才的社会需求,整合并发挥学校国家一流专业与省级一流专业的专业优势,聚焦文化创意产业,立足媒介融合和新媒体业态,通过跨学科、跨专业、多单位合作,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凝练特色实践成果,为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具备“青年政治”特质的高水平应用型文化传播人才。

四、主要措施

(一)扎实推进乡村文化资源的调查与保护,建设“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

本项目在莱芜房干村、逯家岭村等近20个村庄开展文化资源调研,掌握了丰富的乡村文化数据,包括村史村情、民俗文化、传说故事、古迹遗址、红色文化、生活记忆等内容,为开展乡村文化传播、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内培外引,吸收数据库建设专家进入团队,先后赴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机构考察交流,提出“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方案。以数据的收集、存储、整合、管理、使用等为主要步骤,利用分布式存储技术、非结构化技术、图像识别技术、VR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设一体索引、多场景应用的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

(二)积极开展以“八个一”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传播实践,建立“音、视、图、文”一体化、多维度的乡村文化传播体系

通过“八个一”(一书、一图、一影、一音、一网、一号、一馆、一库)项目建设,建立“音、视、图、文”一体化、多维度的乡村文化传播体系。将村史村情、民俗文化、传说故事、古迹遗址、红色文化、生活记忆等丰富多元的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开发为书籍、影像、图片、公众号推文、声音、网站、数据库等文化产品,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的转化。

(三)持续推动乡村文化资源的“影像化”转化,优化乡村文化的展示渠道

充分利用影像技术,将大量的乡村文化资源系统性地转化为影像产品。实践团队多次赴荣成人和镇院夼村、昌邑龙池镇瓦城村、惠民县胡集镇等地采风,相继摄制《江湖》《海祭》等乡村文化纪录片近20部。协助莱芜“中元节”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乡村文化资源的升级转换。申报并完成国家社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中的“院夼谷雨节”“胡集书会”“昌邑烧大牛”三项,用影像方式记录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节日。成果被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国家档案馆收藏;同时,面向海外发行传播,讲述山东故事,扩大文化影响力。

(四)充分推动乡村文化资源的“艺术化传播”,实现优质乡村文化资源的品牌转化

通过充分发掘山东广饶地区的优质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创作红色舞台剧《星火》。该剧以《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山东广饶农村保护传承的历史为题材,以“开场播、过场说、衬场舞、主场演、高潮诵”的创新形式,将话剧、朗诵、舞蹈等多种舞台艺术叠加展现。通过将优质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为舞台艺术精品,生动表现红色革命传统与信仰的强大力量。

(五)科学实施乡村文化资源的“赋能化传播”,助推乡村文化赋能与产业振兴

建立科学的校地沟通机制,推动乡村文化资源调查,服务村镇文化建设和产业经济发展。通过“八个一”项目,帮助多个村庄建立“音视、图、文”文化库。让舞台剧《星火》回归广饶,由舞台扩展至展览馆,将其打造成红色教育与党性教育的活态课堂,助力地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梳理研究济南历史文化,策划设计“淌豆泉旅游推广项目”并完成宣传片“淌豆·藏金”,完成了历城区“老城墙”的文化保护方案、影像记录和史料挖掘整理等工作。帮助临沂设计“岱崮蜜桃整合营销传播”,建立网上营销渠道,传播地方文化;帮助莱芜茶业口镇制定“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实施方案”;面向基层农村开展“网络直播”“短视频培训”“语言扶贫”等文化传播实践。在这些项目中,文化资源通过传播实践真正被赋予了现实能量,对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项目创新点

(一)创建“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聚焦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通过前沿技术,将田野调研与资源采录的多形态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全面系统地发掘、整理、存储乡村文化资源,创建“乡村文化资源数据库”。通过资源素材的一体检索与多场景应用,强调数据库从单一存储、资源管理功能向数字智能、数据应用、多元形式转变。凸显和强化数据库素材的形态转化、应用传播,注重将资源素材转化为可传播的文化产品。创建“一点四向”转化方向,即以乡村文化资源调研与采录为基本点,以文化学术、融媒传播、艺术作品、产业经济为转化方向。打造融“音、视、图、文”于一体的“八个一”项目,将历史档案、物质载体、生活记忆、民俗文化等创造性地转化为书籍、图片、影像、声音、展览、网站、公众号、数据库等可供传播的转化形态与文化产品。通过建设由“数据化存储、多形态转化、影像化传播、‘八个一’多维度传播、艺术化传播、赋能化传播”构成的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聚焦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二)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乡村文化传播工作机制与组织模式

以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宏观规划、政策、指示为指导,通过“八个一”建设项目,采用“音、视、图、文”一体化模式,建立了“非遗田野调查—梳理研究转化—音视图文立体化传播—文化赋能产业振兴”工作机制,确立了由“数字化存储”“影像化传播”“多维度传播”“艺术化传播”“赋能化传播”四者统筹形成的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模式。以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与传播”、省广播电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建立“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地域文化与传播”“新媒体与影像传播”“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等研究室,形成影创、声创、文创等各类工作室26间。积极搭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与有关政府部门深度合作,致力于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的共建共享与政、产、学、研的互动互联。

(三)践行新时代高校职能,探索高校职能的创新融合路径

通过充分发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践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新时代高校四大职能的协调发展,形成“学科渗透、专业协同、能力整合、实践联动、成果导向、服务社会”的创新融合路径。以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构成的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为平台,以专业协同、项目化运作、成果导向的方式,开展乡村文化资源田野调研、乡村文化内容生产、文旅项目推广、农副产品赋能化直播等传播实践。倡导“把课堂开在田野上,把论文写到村庄里”,把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与田野调查、乡村文化传播相衔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实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良性互动。通过研究基地、横向课题、合作协议等方式,在高校与地方政府、产业企业之间建立有保障、可持续的合作关系。通过赋能化传播,把文化传播产品应用于文化创意、旅游康养、网络营销和其他类型产业的产业运营、产品推广和商业传播,助推乡村经济与产业发展。

六、项目应用和推广情况

(一)数字化存储与资源库平台推动乡村文化资源的存储与保护

数字化存储与资源库建设,极大地推进了乡村文化资源的系统化整合。本项目通过大量的田野调研与资料采录,收集了超过10T的影像文字电子数据和超过5000份原始素材和历史资料。以莱芜房干村为例,前后三四十次进村,到20多户村民家中调查,深度访谈40多位村民,调查内容涉及村情村史、器物、制度与行为、文化与艺术等四个层面30多个调查点,收集到300多份原始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保存了房干村自然风物、人文历史、方言故事、生活记忆和民俗民情。资源库平台以乡村文化资源的存储、保护为基础,为村落、地方政府、科研机构提供可随时调阅和转化的整合式资源。

(二)“一点四向”模式促进乡村文化资源的多样态转化

“一点”,即以乡村文化资源调研为基本点,采录和掌握乡村历史档案、现存物质载体、村民生活记忆、民俗文化形式等多种文化资源类型。“四向”,指根据资源内涵和形式特点,将其转化为文化传播产品的四个方向:通过文化学术方向,形成可供研究和保存的影像记录、论文、著作等;通过融媒传播方向,生产适合当下融合媒体传播的文化产品,如短视频、微电影、推文等;通过艺术作品方向,创作以乡村文化资源为题材的影视剧、舞台剧、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形态的艺术作品;通过产业经济方向,产出符合村落、政府、企业等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如宣传推广、产品包装、创意策划、文旅设计等。通过“一点四向”模式,促进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传播广度、力度与效度的文化产品。

(三)立体化传播模式拓展乡村文化展示平台,传承和弘扬优秀乡村文化

由“数字化存储、‘八个一’多维度传播、影像化传播、艺术化传播、赋能化传播”构成的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以乡村文化资源为素材,生产和传播多介质形态的文化传播产品,扩大乡村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实践团队创办“蚯蚓田野”等近20个自媒体账号,发布融媒文稿100多篇。通过舞台剧《星火》,探索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与传播,该剧目前正在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力争将其打造为党性教育课程,推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院夼谷雨节》《胡集书会》等影像作品,被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节日影像志”、国家档案馆收藏。

(四)立体化传播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拓展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山青模式”

文化传播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与技术优势,构建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旨在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播”为重心,注重乡村文化资源的形态转化、传播及应用,助推乡村经济文化发展,拓展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山青模式”。比如,与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签订十余项合作协议,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为基层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提供咨询和服务建议;帮助多个村庄建立以村民为主体的“音视图文一体化”文化中心;组建团队为临清市尚店镇等近10个乡村开展推普脱贫培训;组织农产品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培训项目,助力农村脱贫攻坚。通过本项目,形成了横向项目30多个,总金额200多万,带动相关企业20多家。乡村文化立体化传播体系,使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山青模式”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