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德国柏林的“数学爷爷”,一位英国籍的食用菌专家,一位法国医学教授。他们有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擅长于不同的专业领域,却不约而同在上海发现了一件能让自己快乐甚至骄傲的事情——做一位促进中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新上海人”。今天上午,他们三位共同站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代表上海捧回了三只金灿灿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德乐思 交叉学科“牵红线”
白皮肤蓝眼睛,头发花白,衣着随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有位可爱的德国老头:读起书来,手持放大镜在厚厚的书丛中一页页摸索,眼睛“贪婪”地紧贴上去;生活在中国,吃食堂、听京戏,爱读中国历史书,心中的偶像是中国明末数学家、天文学家、农学家徐光启,清明节还会去徐家汇的光启公园“扫墓”。他就是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AndreasDress,中文名叫德乐思。
Dress教授早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因创立了利用图论研究周期拼砌(periodic tiling)的方法而名扬世界数学界,后来兴趣转向计算生物学。2005年,时年67岁的Dress教授受中德双方的聘请来到中国,组建并领导以新兴交叉学科——计算生物学为研究领域的合建研究所。在中国的5年,他远离亲人,心系中国科学,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建所之初,Dress利用自己的学术声望和专业影响力,组织近10次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近200位计算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来到中国开展学术交流,并快速催生了一大批科研合作项目。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在Science、Nature Technology等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SCI文章,在由国际顶尖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评估中,受到高度评价。
走进Dress教授的办公室,书桌上一台29英寸的显示屏显得很奇怪。原来,酷爱科研的他曾因眼底出血几乎丧失视力,为了便于处理邮件和文件,特意配置了一台大大的电脑显示器。探讨起学术问题来,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从不摆谱,邮件一定及时回复,学生有一点努力就要表扬。他还乐于给大家调制家乡红酒,然后一边往嘴里扔花生豆,一边聊科学。难怪所里的年轻人喜欢称他“我们所的外国老爷爷”。
2010年,退休离开中国时,“老爷爷”特意带回去一套仿明家具,“希望坐在德国家里也能时时感受中国风格,就像回到了自己科研生涯中的第二故乡——中国上海。”
巴士威 “推销”中国食用菌
中国是一个食用菌生产大国,自1986年开始中国食用菌总产量一直位列全球第一。但我国不是食用菌强国,科研和技术交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曾经十分有限,比如灵芝、香菇等是我国数百年来一直在使用和生产的食药用菌,灵芝、香菇、灰树花的英文名称(Reishi、Shiitake、Maiitake)却是日语音译。我国在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特色栽培模式、基础研究方面不乏优秀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但鲜有在国际舞台上展示。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巴士威教授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食用菌青年科技人员开始走出国门。巴士威(JohnA.Buswell)教授是来自英国的国际真菌和食用菌研究领域著名专家,现任世界食用菌生物学及食用菌产品学会秘书长。2003年,巴士威被正式聘为上海市农科院客座研究员,放弃了在英国舒适的生活和良好的福利保障,长期在上海工作。
在巴士威教授的鼎力协助下,世界性食用菌大会——“第五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及产品大会”于2005年首次落户中国。他积极推进我国重要食用菌品种香菇、草菇和灵芝等基因组测序和蛋白质工作,全力在国际上介绍中国食用菌科研和产业情况,成功推荐我国食用菌人才走向国际舞台。同时,还邀请大量国外知名食用菌工厂化专家来华交流,有力提升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水平,使更多中国食用菌产品技术走向世界。
戴宇阁 育“桃李”成绩斐然
戴宇阁(Hugues de Thé)教授,1959年1月出生于法国,在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任职至今,曾获得多项肿瘤学界的奖项,并历任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科学顾问,法国癌症研究学会(ARC)主席等多项职务,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和推动中法科学交流和合作。其中,与陈竺教授领导的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取得极富成果的科研合作,成为中法在医学领域进行开创性合作研究的成功范例。
在十多年的合作过程中,戴宇阁教授为中方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医学研究高端人才,如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教授、瑞金医院朱军教授等,其中还有两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一位获中科院“百人计划”,一位获教育部“长江学者”,是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科研骨干。而在白血病发病基础和临床治疗分子机制研究方面获得的丰硕成果,使得现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能够受益于上海和巴黎灵鸽血液研究所的合作成果,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