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酷暑,微山岛上热浪袭人,乡村医生张波正在给几位老人贴“三伏贴”。在这所三层楼高的农村养老院里,常年居住着三十多位老人,边治病边养老。张波介绍说,“湖区的空气湿度大,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的还是骨关节疾病。像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类风湿、颈肩腰椎疼,都是这样的病。”

微山岛地处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内,它四面环水,岛上有居民一万多人,其中四分之一是留守老人或空巢老人。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几年前,张波在岛上建立了这家医疗养老机构,由于资金短缺,曾一度陷入困境。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十七个笔记本,是岛上十四个行政村和三个湖区村民前来看病留下的账本。有的老人去世了十几年了,帐还没还上,成为一笔名副其实的“糊涂账”。张波告诉记者,“有钱没钱都看病,有钱就当时给,没有钱的,等子女打工回来给。原来合计过是五十三万。”

张波给老人听诊

当乡村医生张波一笔笔记着自己的“糊涂账”时,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份农村养老的“明白账”正在全面铺开。除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至少100元的生活补贴之外,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经过省市两级政府的转发和配套,目前这些政策都已经落地。像张波这样的医养结合机构,每张床位可以领取8600元钱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同时还可以连续领取三年的运营补贴。

张波说,“特别是2015年、2016年,出台了国家‘十三五’规划,民生方面大篇幅讲到‘医养结合’,国家投入很大。其中有中央财政、省财政、市财政拨的钱,叫做‘床位补贴’。谁要建就给谁补,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我都用上了。”

张波开办的医养结合养老院不断增添新设备

钱的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拦路虎就是医疗技术。由于地处孤岛,进出不便,养老院里的老人一旦有重大疾病很难得到有效救治。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医联体”建设,像张波这样的乡村医生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跟岛外的县医院、市医院甚至省城的专家取得联系,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就医。张波说,“我们是首诊,能看得了的就看;看不了的病,用最快的速度让老百姓到大医院接诊、治疗。我们到微山县医院,那边的医生专家在那边等着。”

在当地政府土地、金融等政策的支持下,一个占地几十亩的新微山湖老年护理院将于秋天完工,628张床位向岛上的老人们开放。张波说,“把十里八乡的老人都进入咱这个大家庭。看病不出园、不出门,养老不犯愁,能真正地享受到社会的各项福利待遇,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民生留言板

现在基层养老机构,尤其是农村,缺乏专业护理人员,政策方面会有什么保障呢?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2017年将进一步推进老年医学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安宁疗护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要研究出台激励倾斜政策,完善薪酬制度,推进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医疗机构执业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不断增强行业吸引力。

【责任编辑: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