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教程】(84)你是如何理解地理坐标系统与投影坐标系统的?
你是不是学习了很久GIS之后依然分不清地理坐标系(地球空间参考系统)与地图投影坐标系?今天就来简单的谈下这个概念。
坐标系分为以下两种:
地理坐标系(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GCS)
投影坐标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 PCS)
那什么是地理坐标系统呢?
地理坐标系 :为 球面坐标 。 参考平面地是 椭球面 , 坐标单位:经纬度。
以地球参考为例,坐标系就相当于整个地球,而地理坐标系就是椭球状的完整的立体地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数据与地图是一定含有地理坐标系的,因为他是客观上来说确确实实存在的。
那什么是投影坐标系统呢?
投影坐标系 :为 平面坐标 。参考平面地是 水平面 , 坐标单位:米、千米等 。
这就相当于把地球当成一个橘子,然后一刀切开,把橘子皮平面铺开,这个过程就是地理投影的过程。严谨一点来说就是建立一个参考系统,按照对应位置把椭球体投射到平面。
再根据实际需要,划分为 等角投影 (地球面上的图形在投影后保持面积不变)、 等积投影 (地球面上的图形在投影后保持面积不变)、 任意投影 (既不具备等角性质,又没有等面积性质的投影。其中一特例是等距离投影,即该投影只在某些特定方向上没有变形)……, 那个铺开后1/2的竖线位置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央子午线了。
所以聊到这里我们就简单的知道了 一副图形有地理坐标系统,但不一定含有投影坐标系统;如果有投影坐标系统那一定含有地理坐标系统。
那地理坐标系统主要有那些呢(国内)?
主要有3种① 54(Beijing54) ② 西安80(Xian80) ③ 国家2000(CGCS2000)
(1)北京54 是参心坐标系,大地原点是苏联的普尔科沃,且1954年北京坐标系所提供的大地点成功是局部平差的结果;
(2)西安1980 也属参心坐标系,大地原点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大地高程以1956年青岛所测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
(3)国家2000 坐标系是适用于卫星定位系统的坐标系,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定义美国WGS_84坐标系。
我们可以看到在网上(例如天地图)下载的一些gis就是国家2000与WGS_84(这是常用的两种默认坐标系统)。另外我们在处理一些专业制图评价时,例如 自然资源部2019年6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简称“双评价”) 就要求我们将坐标系统设为国家2000。
那投影坐标系统主要有那些呢?
1、高斯克吕格(Gauss Kruger)投影
它是一种 横轴等角切圆柱投影 。
在各类投影中, 离切线或割线越远 的地区, 投影变形就会越大 。若把地球椭球面按一定规律进行多次投影,再裁剪切线(或割线)附近的区域,并按顺序合并起来,就能够保证地图投影的变形在一定范围内满足精度的要求。此地图投影的设计思想,是由高斯于19世纪20年代拟定,后经克吕格补充而形成的。
如图所示, 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假设一椭圆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横切于某一条经线,再按照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东西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并将椭圆柱面展开成平面。
高斯投影的基本条件
- 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成 垂直相交 的直线
- 投影后 没有角度变形 ,那么经纬线投影后 仍 正交
- 中央经线 没有 长度变形
我国覆盖的投影带
我国位于东经72°到136°之间。若以6°分带,则覆盖11个投影带(即13-23带);若以39分带,则覆盖22个投影带(即24一45带)。
2、通用横轴墨卡托(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 UTM)投影
通用横轴墨卡托 (UTM) 系统是对横轴墨卡托投影的专门化应用。
地球被分为 60 个南北走向的带 ,每个带所跨经度为 6°。 每个带都有自己的中央经线 。带 1N 和 1S 始于 180° W。各带的 限值为 84° N 和 80° S,南北带划分的基线是赤道。极点区域使用通用极方位立体投影坐标系。 每个带的原点是其中央经线和赤道。
为了 消除负坐标 ,坐标系需改变原点坐标值。分配给中央经 线的值是东偏移量, 而分配给赤道的值是北偏移量。 采用 500,000 米作为东偏移量。 北部带的北 偏移量为零,而南部带的北偏移量为 10,000,000 米。
用途和应用
- 用于比例为 1:100,000 的美国地形标准图幅。
- 许多国家 /地区使用基于现行官方地理坐标系的地方 UTM 带。
- 前苏联的大比例地形制图。
3、UTM投影和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区别:
(1) 中央经线长度比不同,UTM投影是0.9996,而高斯-克吕格投影是1。
(2) 带的划分相同,而带号的起算不同。
(3) 对于中、低纬度地区,UTM投影的变形优于高斯-克吕格投影。
(4) 西方国家(美、英、德、法)多采用UTM投影作为国家基本地形图投影,东方国家(中、苏、蒙、朝)多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作为国家基本地形图投影。
用途和应用
用于比例为 1:100,000 的美国地形标准图幅。 许多国家 /地区使用基于现行官方地理坐标系的地方 UTM 带。 前苏联的大比例地形制图
4、兰伯特正形圆锥(Lambert Conformal Conic)投影
多用于国家和区域制图,东西方向的区域。
正形投影中 角度是真实的,距离只有在沿标准基线方向是真实的 。两条基准纬线,是由地图制作人员选定。兰伯特正形圆锥投影,保证了地图形状的准确性。
参考:
Albers equal-area conic projection - GIS Wiki | The GIS Encyclopedia
5、阿尔伯斯等面积圆锥(Albers Equal Area Conic)投影
和兰伯特正形圆锥投影类似,同样需要定义两条基准纬线。不同的是阿尔伯斯投影是 等面积投影 ,地图的面积和真实面积相同。 地图存在形状和距离的变形
如何选择投影坐标系呢?
(1) 研究区 东西跨度较小 ,数据来源主要为 遥感影像
当使用遥感影像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时,且研究区域较小时,可以使用 UTM投影 。由于卫星数据自带投影信息,统一采用卫星影像的投影信息即可
(2) 研究区 东西跨度较小 ,数据来源为国内 地形数据
国内小范围地形数据目前大多采用 CGCS200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 Gauss-Kruger )。
(3) 研究区 范围大 , 全国及省区 制图
在这种情况下高斯克吕格投影和UTM投影就不再适用了,全国和省区往往跨了好几个3°带甚至6°带,这种情况下高斯克吕格或UTM投影的变形不再可以接受,这时就需要使用 阿尔伯斯等面积投影( Albers ) 或 兰伯特正形圆锥投影( Lambert ) 。
投影分带
投影分带使用的规定
- 6° :分带在1:2.5万到1:50万时
- 3° :分带在大于1:1万地形图中
带号计算
北半球地区,选择最后字母为“N”的带,南半球“S”
带号=(经度整数位/6)的整数部分+31
6°分带法
6度带带号=(经度+6°)/6取整
从格林尼治零度经线起,自东半球向西半球, 每经差6°分为一个投影带 ,即东经0~6,6~12,12~18,….174~180,用阿拉伯数字1,2,3,4….60表示投影带号,全球共 分为60个投影带 。
东半球中央经线 的计算公式为:
- L0=(6n−3)°
- n表示投影带号,n<30
西半球中央经线 的计算公式为:
- L0=(6n−3)°−360°
- n表示投影带号,n>30
3°分带法
3度带带号=(经度+1.5°)/3取整
从东经1°30′算起,自 东半球向西半球每3°为一带 ,将全球 划分为120个投影带 ,1°30′−4°30′,4°30′−7°30′….其中央经线的位置为3°,6°,9°,15°…180°,−177°…−3°
东半球中央经线 的计算公式为:
- L0=(3n)°
- n表示投影带号,n<30
西半球中央经线 的计算公式为:
- L0=(3n)°−360°
- n表示投影带号,n>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