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雕刻师,枯荷入画,别有韵味!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



一到秋,

就会为荷的枯而有些不舍。

幸好有李商隐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

留给后人些许念想。



五代 黄居寀 晚荷郭索图

古代文人对残败枯落的事物情有独钟,

往往用枯败表现繁盛,

比如枯藤老树昏鸦,

反衬小桥流水人家,

再比如枯荷!



宋 佚名 枯荷鹡鴒图

枯荷,

带着秋风,

立在明净的水上;

干皱的肢体由细细的梗支着,

虽然自有一番宛转,

却随时准备变成一片落叶,

结束生命的旅程。



南宋 李安忠 疏荷沙鸟图

没有多少植物,

可以像荷一样得到文人如此地垂青,

以至于单单是它的雅致别名就有数十种之多。

也从没有植物像它那样,

让人去审读这种枯瘦清冷

却伴随死亡的韵味。



元 张中 枯荷鸂鶒轴

枯荷的美,

需要跨越时光的长廊,

在繁华凋尽的心卷

反复吟读,反复咀嚼,

才得其深味。



明 陈淳 秋江清光图

就像枯荷听雨,

未尝不是一种萧条的美,

它将枯败蜕幻成了另一种风骨。



明 吕纪 残荷鹰鹭图

在艺术家的笔下,

残荷的枯败里也驻藏着一种神韵,

一种风骨。

一片破败的残叶,

一支饱含着籽实的莲蓬,

反而具有了一种荷盛开时所没有的美。



齐白石 秋荷

在传统画家中,

许多人画残荷表达出的

是落败、颓废、悲伤的情绪,

而白石老人笔下的残荷,

却让人感受到秋高气爽、硕果丰盈。

他是借秋荷表达对收获季节的

乐观享受和对人生的颂扬。

正所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齐白石 秋荷

千古风流过眼处,

荣即是枯,

枯即是荣。



凋零,

是必然的归宿,

是又一个开始。

残荷是生命的记录,

如诗如画,

生命尽头呈现的是美和精致,

与哀伤无关。



任伯年 秋荷游禽

残荷,

教会我们对于另一种美的审视。

人们从它败落、残破的样子,

联想到它昔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的繁荣与辉煌。



高剑父 残荷

就像高剑父笔下的残荷,

一张秋荷残叶封住画面下方,

叶体向左下方倾斜,颇有动感。

有一蜻蜓飞于花间,

似乎有点程式化,

但丝毫没有减弱画面境界,

虽已不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意,

倒也有

“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枯寂景象了。



吴冠中 荷塘

一片没有张开的残叶,

一支未盛开的残荷,

自然的折倒在湖水之中,

疏影横斜,幽香静谧,

这亦是残荷之美。



吴冠中 冰雪残荷(红蜻蜓)

古往今来,

那些画残荷的文人墨客,

将那脱俗的残影收尽笔墨纸上,

用残荷的意境去解读人生,

清美的傲骨,残缺的韵意,

是一种美的诉说,

一种不折的神韵,

一种超脱的意境。



吴冠中 荷塘

吴冠中曾在《文心画眼》中自述道:

“花开花闭,秋风乍起,

残荷启迪画家们的笔飞墨舞。”



吴冠中 荷塘(残荷)

残荷,

在吴冠中的笔下,

看似杂乱无章的寥寥几笔,

勾勒出虚虚实实的线条,

在水的倒映之下,

相互交错重叠,

构成别样的几何图案,

生生地将那分幽幽禅意跃然纸上,

他将生活和感受都融到画里,

是一种内在的高贵,

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



吴冠中 雨落荷塘



吴冠中 秋荷



吴冠中 红蜻蜓

此幅是吴冠中回忆旧作之作,

旧作为油画,

是吴老回忆起1968年的冬日

信步北海,见残荷矗立

便幻想有一只猩红的蜻蜓

作为唯一的凭吊者栖息之上。



赵少昂 残荷

而赵少昂笔下的残荷,

总是残而不败,

在飘雪中依然彰显生机。



黄独峰 残荷


黄独峰(1913-1998),名山,号榕园,又号五岭老人,曾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人们称他的作品是:海派“韵”、岭南“胆”、传统“神”。



黄独峰 残荷

枯荷虽残,却是人生之境。

人生终是要从繁杂走向简单,

从喧嚣退到宁静。

也正如《秋晚》中所言:

“柳外慵蝉噪晚霞,风床书卷篆烟斜。”

于一室内,于心的僻静处,

得到自然而然的安顿。



黄独峰 残荷



于衍堂 残荷写生


于衍堂(1934—2010),著名国画家,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与父亲于希宁并称中国画坛“二于”。



于衍堂 残荷

荷的夏盛秋残,

多像人的一生,

总要经历年轻的华丽夸张,

历经世事繁华之后,

待到人生暮年,

回归生命根源,

本真最美。

发布于 2019-06-11 11:07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