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太极漫推出漫画编辑器玩法,助力每一个漫画创作梦
近期,小明太极旗下看漫画APP的漫画编辑器里,悄然上线了新功能。
用户可以自行创建角色,尝试不同的服装搭配和表情、动作组合,然后将角色形象导入漫画编辑器,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原创人物的漫画故事。
在泛二次元年轻群体中,这种DIY虚拟角色形象的玩法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捏人”,俨然昭示着赛博女娲们无穷的创造力。
当自己的原创角色成为漫画主角,年轻的用户们又将创造出怎样的故事?
从同人,到原创
暑假期间,看漫画APP推出了漫画编辑器功能,内置近千种漫画角色、场景、特效、框线、对话气泡素材。通过漫画编辑工具的辅助,即便是不会绘画的用户,轻松点几下也能制作出脑洞大开的同人漫画。
漫画编辑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同期举办的《逆天邪神》同人漫画创作大赛也收到了海量投稿(详见 吸引无数粉丝疯狂打CALL,这场夏日动漫盛典究竟有何魔力? )。用户们创作完成后,作品会在活动区内展出,所有人都可以点赞评论,这种互动方式也调动了创作者们的热情。
得到了大量的正面反馈后,为了回应用户们的创作需求,开发团队开始继续向漫画编辑器中增添可用素材,并尝试开发新玩法。
编辑器中的可用素材增多后,创作空间也变大了,不少用户的漫画创作天赋也由此展现。以用户@雪风_40404123创作的《异次元大乱斗》为例,在短短几页中,他不仅能够把握人物位置的远近透视关系,还会利用集中线强化氛围、引导读者视线,并且还注意到了对话框与角色情绪之间的关联性(云澈大声嚷嚷时安排的是爆炸样式的对话框),而剧情也有起伏转折,整体来看是一则相当有意思的同人短漫。
像这样用现成素材组合而成的漫画,依旧隶属于同人作品范畴,但是有许多已经玩转漫画编辑器的用户表示,除了创作同人作品之外,他们还想试试原创漫画。
因此,开发团队结合Z世代中流行的“捏人”玩法,引入了角色DIY功能,用户们可以随意组合服装、发型、表情、脸型、动作,捏出自己心仪的角色形象。
与一般捏人不同的是,漫画编辑器中,每套五官配有6种表情,每套服装还会配有3种动作,而这3种动作又有3种角度可供调节,动作与表情的各种组合,已经能够满足多数场合下的角色表现。
新功能上线后,用户们好评如潮,作品展示区也涌现出一批以原创角色为主角的短漫,其中不少创作者还为作品标注了序号,准备继续连载下去。
在漫画编辑器的辅助下,热爱漫画的年轻人们终于朝着漫画梦前进了一步。
小明太极漫画平台上线漫画编辑器的初衷也很简单,即,用新玩法吸引用户,实现拉新促活。
爱好漫画、向往创作的读者们亲自体会到创作漫画的乐趣后,会借由漫画社区互相交流创作心得和感悟,并且分享到各自的趣缘社交圈里,进而吸引更多用户尝试这项新玩法。
表达自我的年轻人们
用户@小妮子_可爱 的原创漫画已经连载到了第二话。
从故事开篇留下的几个人际关系的伏笔来看,作者并不打算在短期内完结这个颇具奇幻色彩的职场故事。
尽管剧情设计稍显稚嫩,但是分镜编排已经有模有样,在第一话的结尾,作者还分享了自己的日常生活,表示自己正在上小学,即将面临小升初考试,所以更新频率不定,但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点赞关注支持她。
看漫圈的“同人”圈子纪律委员 @尘_九_抱住莟 的自制校园题材漫画《雾中B组》也已经连载了两话。在漫画开篇,作者还列出了详细的人设介绍,交代了几位主角之间的关系。
在作品展示区还有许多类似的自制漫画,有人尝试构建幻想王国,有人专心呈现校园生活,还有人将自己设定为漫画主角……尽管其中确有诸多不成熟之处,但是这却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更重要的是,借助漫画编辑器,爱幻想的年轻人们能够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具像化,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的读者——对萌芽阶段的创作者而言,这件事本身就足够令人心潮澎湃。
不过,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方式不止一种,除了利用漫画编辑器创作之外,他们还挖掘出了新玩法。
“捏人”玩法上线后,部分用户只是沉迷于DIY角色,尝试各种外形组合,而没有进一步使用漫画编辑功能,据这部分用户在社区中分享的内容来看,她们是在为自己“捏OC”。
“OC”“自设”等都是从Z世代兴趣圈子中诞生的新名词,“OC”指原创角色(original character),“自设”指自己的形象设定。就如同早些年流行用“脸萌”制作头像一般,如今的Z世代热衷于在网络上为自己构建一个全新的虚拟形象,并将自己与虚拟形象绑定,再用虚拟形象参与互联网社交。
无论是应用于漫画、游戏还是社交平台,“捏脸"的魅力便在于人们可以更大程度上摆脱现实的束缚,以极低的成本定制一个理想的虚拟形态。对于强调个性的Z世代而言,互联网上的虚拟形象就是自己的另一张名片。
泛二次元爱好者们乐意“捏人”,市面上也不乏各类可以“捏人”的小程序或网站,然而这类平台往往无法满足用户们的社交需求,毕竟多数人制作虚拟形象的目的就是互联网社交,而漫画平台、同人社区平台则与这类玩法天然适配,用户们通过平台内自带的角色DIY工具捏出心仪的虚拟形象,再分享至平台社区中,不仅能够提高交流效率,而且能吸引到更多同好。创作能力强的用户还能通过漫画编辑器制作以“自己”为主角的漫画,让这一虚拟形象的内涵更加丰满。
探查到用户的需求后,小明太极开发团队将继续优化相关功能,为广大用户提供更自由的创作空间。
属于“我”的漫画故事
对于不断发展的漫画平台而言,鼓励更多用户尝试创作漫画,就是在为行业挖掘潜在的漫画人才。
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国内漫画创作群体日趋扩大和成熟,中国漫画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34亿元,并在未来3年保持15%以上的高增长率。
中国漫画的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依旧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度过了跑马圈地阶段后的漫画平台要想继续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就需要从内容质量和创作效率上下功夫,同时发掘更多具有创造力的漫画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大洋彼岸的集英社旗下少年Jump+也发布了产品预告,宣布推出“谁都可以绘制漫画”的新网络工具“World Maker”。漫画创作者只需输入台词和剧情大纲,就可以自行选择分镜格、加入背景、角色、拟声词、效果线、对白框,生成漫画分镜稿,极大降低了漫画创作门槛。
无论是“World Maker”还是小明太极的漫画编辑器,通过漫画创作辅助工具调动潜在创作者群体积极性,进而发掘潜在的漫画人才,正在成为各大漫画平台的共识。
另一方面,此次引入的角色DIY功能,实际上也是小明太极在内容开发方面的一次新尝试。如今,“元宇宙”的相关讨论甚嚣尘上,尽管目前尚有诸多技术性难题需要解决,但是小明太极也在不断思考“漫画+元宇宙”的可能性,而角色DIY功能实际上就切中了元宇宙中虚拟身份构建的议题——当用户在漫画平台上构建起自己的虚拟形象时,互联网空间中就多出一个链接现实的虚拟客体,漫画剧情则会成为这个角色的叙事诗。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漫画主角,这便是小明太极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