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17日,约旦国家通讯社、《言论报》、《明天报》、《纳巴特人报》、告诉我新闻社、王国电视台网站、阿蒙、全时、脉搏新闻网等当地主要媒体全文或大篇幅刊登中国驻约旦大使潘伟芳发表的题为《抵制“政治病毒”,维护国际抗疫合作》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全球抗疫斗争进入关键阶段。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国际上一些人不专注于其国内疫情防控,反而频频将疫情政治化、把病毒标签化、对中国污名化,企图让中国为这些国家疫情失控担责,甚至指责世界卫生组织。这种行径严重破坏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拖累全球联防联控,妨碍各国早日摆脱疫情困扰。

中国是最早向国际社会报告疫情、最早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应对疫情。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首先上报了她接诊的3个可疑病例。29日,湖北和武汉相关疾控中心和医院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开展现场调查。1月3日,中方开始正式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及时主动通报信息。8日,中方初步确定了疫情病原。11日,中国疾控中心将5条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上传网站,同全球和世卫组织共享数据。当李文亮医生对外发布疑似病毒信息之前,中国官方已经在向全球发布病毒信息,而美国早已收到了中方发出的预警,但迟迟没有采取行动。

1月23日,中国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为世界担当的精神,采取了关闭离开武汉通道等空前全面、严格、彻底的措施,把1000万人口的武汉市封城,实际上也将5900万人口的湖北省封省。这一举措将中国境内90%以上的感染和死亡病例限制在湖北省,避免了在其他地区和国外的大规模扩散。中国用力量、智慧与牺牲为世界筑牢了捍卫生命和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避免其蔓延付出了巨大牺牲,为全人类作出了贡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中国强有力的举措既控制了疫情在中国境内扩散,也阻止了疫情向其他国家蔓延,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不少国家领导人称赞,中国抗疫经验值得世界借鉴。《科学》杂志刊登了英国、美国等科研人员的共同报告,认为中国的防控举措成功打破了病毒传播链,为其他国家采取措施争取了宝贵时间。

新冠病毒源头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听取科学和专业的意见。目前多数证据显示新冠病毒最早并不来自中国。国际社会也反对将病毒同特定的国家、地区或者种族相联系。事实胜于雄辩,任何势力都诋毁和歪曲不了这些真相,历史必将对中国的贡献作出客观公正评价。面对肆虐的疫情,人类需要的是团结而不是分裂,是合作而不是指责,是真相而不是谣言。越来越多的国家理解、认同中方秉持的立场,反对病毒标签化、抗疫政治化以及对特定国家污名化已成为各国一致声音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个别国家领导人造谣指责中国隐瞒疫情信息,实际上是企图转嫁这些国家自身抗疫失利的责任,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操弄,是散播比疫情更可怕的“政治病毒”,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种造谣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为支援各国开展抗疫斗争,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全力对外提供援助,向包括约旦在内的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呼吸机等急需的医疗物资,向15个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中方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防控诊疗经验,开设了向所有国家开放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5000万美元,用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卫生体系建设。我们还积极发挥产能优势,向全球出口防疫物资,为各国疫情防控提供物质保障。中国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疫情的受害者,更是全球抗疫斗争的先行者、国际抗疫合作的实践者。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的敌人,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中方倡议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方还在加紧推动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发起二十国集团抗疫援助倡议、举办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高级别会议等务实合作。我们坚信,只要各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