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 控制台
学习
实践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写文章
专栏首页 素质云笔记 python︱numpy、array——高级matrix(替换、重复、格式转换、切片)
4 1

海报分享

python︱numpy、array——高级matrix(替换、重复、格式转换、切片)

版权声明:博主原创文章,微信公众号:素质云笔记,转载请注明来源“素质云博客”,谢谢合作!! https://blog.csdn.net/sinat_26917383/article/details/52290505

先学了R,最近刚刚上手python,所以想着将python和R结合起来互相对比来更好理解python。最好就是一句python,对应写一句R。

python中的numpy模块相当于R中的matirx矩阵格式,化为矩阵,很多内容就有矩阵的属性,可以方便计算。

以下符号:

=R=

代表着在R中代码是怎么样的。

array模块定义了一种序列数据结构,看起来和list很相似,但是所有成员必须是相同基本类型。

array-固定类型数据序列array作用是高效管理固定类型数值数据的序列。

笔者在使用的时候,觉得array十分特别,笔者这样的新手,感觉有点驾驭不了。

————————————————————————————————————

速查手册:(来源: NumPy 的 Array 介紹

np.set_printoptions(suppress=True) # 不用科学计数法
# 属性
ndarray.shape: 多維陣列的大小(形狀)
ndarray.ndim: 多維陣列的維度
ndarray.itemsize: 陣列當中元素的大小(佔幾個 byte)
ndarray.nbytes: 整個陣列所有元素的大小總計
ndarray.T: 轉置矩陣,只能在維度 <= 2 的時候使用,與 self.transpose() 效果相同
ndarray.flat: 把陣列扁平化輸出
# 格式转换
ndarray.item: 類似 List 的 Index,把 Array 扁平化取得某 Index 的 value
ndarray.tolist: 把 NumPy.ndarray 輸出成 Python 原生 List 型態
ndarray.itemset: 把 ndarray 中的某個值(純量)改掉
# 维度操作
ndarray.reshape(shape): 把同樣的資料以不同的 shape 輸出(array 的 total size 要相同)
ndarray.resize(shape): 重新定義陣列的大小
ndarray.flatten(): 把多維陣列收合成一維陣列(扁平化&Copy)
ndarray.ravel(): 回傳扁平化的陣列(無 Copy)
# 项目选择与操作
ndarray.take(indices): 根據輸入索引值來得到指定陣列
ndarray.put(indices, values): 根據索引值改變陣列 value
ndarray.repeat(times): 重複陣列的值(類似擴張)
ndarray.sort(): 把陣列當中的元素排序
ndarray.sum(): 加總多維陣列(可指定加總的維度根據)
# 实用模块
np.squeeze(array)   # 去掉array的第一列
np.maximin(x,0,y)   # 比较两个值大小,若有小于0的,则为0

————————————————————————————————————

一、数据生成与复制、重复

1、数列生成

构造单一数列

arange(10)  =R=1:10   生成一个连贯的数列
arange(3,7)  =R=3:7
arange(3,10,2)  =R=  seq(3, 9, by = 2)
array(arange(4))  =R= matrix(1:4)

生成的过程:

np.array([1,2])

需要np.,笔者在写的时候,常常用R的思维去写...

出错: array(1,2) array([1,2]) np.array([1,2],[1,2])

类似cut分组

np.linspace(2.0, 3.0, num=5)   =R= cut(2:3,5)  #类似cut功能,在2,3之间分成5份

matrix矩阵组

ma=arange(10).reshape(5,2) #matrix(rep(1:10),nrow=5,ncol=2) 按行或列生成一定规则的 ones((2,3), dtype=int) =R= matrix(rep(1,6),2,3) #矩阵内元素都为1 random.random((2,3)) =R= matrix(runif(6),2,3) #生成随机数 
构造空白数组:
	ones创建全1矩阵 
	zeros创建全0矩阵 
	eye创建单位矩阵 
	empty创建空矩阵(实际有值)
import numpy as np a_ones = np.ones((3,4)) # 创建3*4的全1矩阵 print(a_ones) # 结果 [[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a_zeros = np.zeros((3,4)) # 创建3*4的全0矩阵 print(a_zeros) # 结果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a_eye = np.eye(3) # 创建3阶单位矩阵 print(a_eye) # 结果 [ 1. 0. 0.] [ 0. 1. 0.] [ 0. 0. 1.]] a_empty = np.empty((3,4)) # 创建3*4的空矩阵 print(a_empty) # 结果 [[ 1.78006111e-306 -3.13259416e-294 4.71524461e-309 1.94927842e+289] [ 2.10230387e-309 5.42870216e+294 6.73606381e-310 3.82265219e-297] [ 6.24242356e-309 1.07034394e-296 2.12687797e+183 6.88703165e-315]]
等差、等比数列
linspace()和matlab的linspace很类似,用于创建指定数量等间隔的序列,实际生成一个等差数列。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linspace(0,10,7) # 生成首位是0,末位是10,含7个数的等差数列 print(a) # 结果 [ 0. 1.66666667 3.33333333 5. 6.66666667 8.33333333 10. ]

linspace用于生成等差数列,而logspace用于生成等比数列。 下面的例子用于生成首位是100,末位是102,含5个数的等比数列。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logspace(0,2,5) print(a) # 结果 [ 1. 3.16227766 10. 31.6227766 100. ]

2、复制/重复repeat、title

貌似是list/tuple/dict唯一一个拥有重复属性的吧? 两个重复函数:repeat/tile

repeat函数功能: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连续重复复制

用法有两种:

1) numpy.repeat(a, repeats, axis=None)

2) a.repeats(repeats, axis=None)

>>>import numpy as np
>>> a = np.arange(10)  
array([0, 1, 2, 3, 4, 5, 6, 7, 8, 9])  
>>> a.repeat(5)  
array([0, 0, 0, 0, 0,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5, 5, 5, 5, 5, 6, 6, 6, 6, 6, 7, 7, 7, 7, 7, 8, 8, 8, 8, 8, 9,  
        9, 9, 9, 9])  
np.array([0, 1, 2, 3, 4, 5, 6, 7, 8, 9])  #a数组的内容没改变

tile函数功能:对整个数组进行复制拼接

用法:numpy.tile(a, reps)

其中a为数组,reps为重复的次数

>>> np.tile(a,2)  
array([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np.array([0, 1, 2, 3, 4, 5, 6, 7, 8, 9])  
>>> a=np.array([10,20])
array([10,20])
>>>np.tile(a, (3,2)) #构造3*2个copy
array([[10, 20, 10, 20],  
          [10, 20, 10, 20],  
          [10, 20, 10, 20]])  

——————————————————————————————————————————————————

二、array属性与统计、运算

1、矩阵属性

ma.shape #输出5,2(矩阵横纵维度) ma.ndim =R=dim(ma) #维度,dim(data) ma.size #元素总数,5*2
In [26]: arr3.dtype #dtype方法返回数组的数据类型 Out[26]: dtype('int32')
缺失值填补:
example = np.where(np.isnan(example), 0, example) example = np.where(np.isnan(example), 0, example)

2、数组拉直

拉直的办法有两个:arr3.ravel() 和 arr3.flatten()

第一种办法:

a = arr3.ravel()    #通过ravel的方法将数组拉直(多维数组降为一维数组)
In [24]: arr3
Out[24]:
array([[  1,   1,   2,   3],
[  5,   8,  13,  21],
[ 34,  55,  89, 144]])

第二种办法:

In [29]: b = arr3.flatten()  #通过flatten的方法将数组拉直
In [30]: b
Out[30]: array([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两者的区别在于 ravel方法 生成的是原数组的 视图 ,无需占有内存空间, 但视图的改变会影响到原数组的变化 。而 flatten方法 返回的是 真实值 ,其值的改变并不会影响原数组的更改。

通过下面的例子也许就能明白了:

In [31]: b[:3] = 0
In [32]: arr3
Out[32]:
array([[  1,   1,   2,   3],
[  5,   8,  13,  21],
[ 34,  55,  89, 144]])

通过更改b的值,原数组没有变化。

3、矩阵运算——相乘、求积

(arange(4).reshape(2,2))* (arange(8).reshape(2,2)) #组内数字相乘 dot( (arange(4).reshape(2,2)),(array([[1,2],[3,5]]))) #矩阵相乘 ma*=2 #ma=ma*2,会原地的改变数组而不是创建一个新的数组 

所有元素之积:

prod() 

得到数组所有元素之积,是个数字。也可以aaa.sum(axis),分别求每一行或者是每一列的元素之积

累计积:cumprod()

all() :如果所有元素为真,返回真;否则返回假

特征值 :linalg.eigvals()

返回A的特征值

4、矩阵运用函数——加总、求均值、累积和、极大值、极小值

ma.sum()
ma.min()
ma.max()
ma.sum(axis=0)  =R=apply(b,1,sum)  =R=colSums(data)      #axis=0代表纵向,列;axis=1,代表横向
ma.cumsum(axis=1)                       #按行,累计加总的结果
(1)求和:

ma.sum/min代表所有元素加总. 其中,如果是矩阵连加,有两种方式:array+array=矩阵,array.sum()=数值

	第一种就是mat + mat,用加号,生成的还是矩阵,高纬度;
	第二种就是sum(mat),用sum,一维单个数值.
同时注意,跟ma.sum()不一样,.sum()返回的是一个矩阵总和。

场景一:矩阵相加-均值

data_array + data_array - data_array.mean()

场景二:矩阵小于某阈值的,赋值

data.array[data.array< 0 ] = 0

矩阵小于0的,都设置为0

场景三:矩阵变一维向量:ravel()

data.array.ravel()

(2)求平均:

获得矩阵中元素的平均值可以通过函数 mean() 。同样地,可以获得整个矩阵、行或列的平均值。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ray([[1,2,3],[4,5,6]])
print(a.mean()) #结果为: 3.5
# 同样地,可以通过关键字axis参数指定沿哪个方向获取平均值
print(a.mean(axis=0)) # 结果 [ 2.5  3.5  4.5]
print(a.mean(axis=1)) # 结果 [ 2.  5.]

(3)进行正弦计算:

 >>> y = np.sin(x)
 array([  0.00000000e+00,   6.42787610e-01,   9.84807753e-01,
          8.66025404e-01,   3.42020143e-01,  -3.42020143e-01,
         -8.66025404e-01,  -9.84807753e-01,  -6.42787610e-01,
         -2.44921271e-16])

矩阵函数

说明

np.sin(a)

对矩阵a中每个元素取正弦,sin(x)

np.cos(a)

对矩阵a中每个元素取余弦,cos(x)

np.tan(a)

对矩阵a中每个元素取正切,tan(x)

np.arcsin(a)

对矩阵a中每个元素取反正弦,arcsin(x)

np.arccos(a)

对矩阵a中每个元素取反余弦,arccos(x)

np.arctan(a)

对矩阵a中每个元素取反正切,arctan(x)

np.exp(a)

对矩阵a中每个元素取指数函数,ex

np.sqrt(a)

对矩阵a中每个元素开根号√x

(4)累计和:

aaa.cumsum()
2 结果为:array([ 10,  19,  27,  34,  40,  45,  87, 120, 122])

(5)求最大值,最小值:

获得矩阵中元素最大最小值的函数分别是 max min ,可以获得整个矩阵、行或列的最大最小值。 例如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ray([[1,2,3],[4,5,6]])
print(a.max()) #获取整个矩阵的最大值 结果: 6
print(a.min()) #结果:1
# 可以指定关键字参数axis来获得行最大(小)值或列最大(小)值
# axis=0 行方向最大(小)值,即获得每列的最大(小)值
# axis=1 列方向最大(小)值,即获得每行的最大(小)值
print(a.max(axis=0))
# 结果为 [4 5 6]
print(a.max(axis=1))
# 结果为 [3 6]
# 要想获得最大最小值元素所在的位置,可以通过argmax函数来获得
print(a.argmax(axis=1))
# 结果为 [2 2]

(6)求方差与标准差

方差:比较简单,分别是np.sum(), np.mean(), np.var(), np.std()(这个是标准差),关键是在加入axis参数以后要很好的区分

>>> a
array([[6, 7, 1, 6],
       [1, 0, 2, 3],
       [7, 8, 2, 1]])
>>> np.var(a)
7.7222222222222223
>>> np.var(a,axis=0)
array([  6.88888889,  12.66666667,   0.22222222,   4.22222222])
>>> np.std(a,axis=0)
array([ 2.62466929,  3.55902608,  0.47140452,  2.05480467])

5、偏度、峰度

参考: Python统计学一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Python数据分析基础教程:Numpy学习指南》- 速记 - 第十章

在scipy模块中

偏度(skewness) 、描述的是概率分布的偏斜(非对称)程度。偏度检验有两个返回值,其中第二个返回值为p-value,即观察到的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的概率,取值范围为0~1

峰度(kurtosis) 描述的是概率分布曲线的陡峭程度。

  • 偏态系数 :偏度(Skewness)亦称偏态、偏态系数,偏度是统计数据分布偏斜方向和程度的度量,是统计数据分布非对称程度的数字特征。Sk>0时,分布呈正偏态(右偏),Sk<0时,分布呈负偏态(左偏)。
  • 峰态系数 :(Kurtosis)峰度系数是用来反映频数分布曲线顶端尖峭或扁平程度的指标。在正态分布情况下,峰度系数值是3。>3的峰度系数说明观察量更集中,有比正态分布更短的尾部;<3的峰度系数说明观测量不那么集中,有比正态分布更长的尾部,类似于矩形的均匀分布。峰度系数的标准误用来判断分布的正态性。峰度系数与其标准误的比值用来检验正态性。如果该比值绝对值大于2,将拒绝正态性。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generated = stats.norm.rvs(size=900)  #使用scipy.stats包按正态分布生成随机数。
print "Mean", "Std", stats.norm.fit(generated)  #用正态分布去拟合生成的数据,得到其均值和标准差。
#偏度(skewness)描述的是概率分布的偏斜(非对称)程度。偏度检验有两个返回值,其中第二个返回值为p-value,即观察到的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的概率,取值范围为0~1。
print "Skewtest", "pvalue", stats.skewtest(generated) 
#output
#Skewtest pvalue (-0.62120640688766893, 0.5344638245033837) 
#该数据集有53%的概率服从正态分布。
#峰度(kurtosis)描述的是概率分布曲线的陡峭程度。
print "Kurtosistest","pvalue",stats.kurtosistest(generated)
#正态性检验(normality test)可以检查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的程度。我们来做一个正态性检验。该检验同样有两个返回值,其中第二个返回值为p-value。
print "Normaltest", "pvalue", stats.normaltest(generated)
#得到95%处的数值如下
print "95 percentile", stats.scoreatpercentile(generated, 95)
#将前一步反过来,可以从数值1出发找到对应的百分比
print "Percentile at 1", stats.percentileofscore(generated, 1)

6、numpy的除法

很多情况会遇到,1/2=0的情况,所以需要了解一下。

精确除法

除法总是会返回真实的商,不管操作数是整形还是浮点型。执行from __future__ import division 指令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from __future__ import division  
0.5  
>>>1//2 0 >>>1.0//2 0 >>>-1//2.0 -1 

>>>1.0/2.0 0.5 地板除

从Python2.2开始,增加了一个操作符 // ,以执行地板除://除法不管操作数为何种数值类型,总是会舍去小数部分,返回数字序列中比真正的商小的最接近的数字。

>>>1//2  
>>>1.0//2  
>>>-1//2.0  
-1  

传统除法

如果是整数除法则执行地板除,如果是浮点数除法则执行精确除法。

>>>1/2  
>>>1.0/2.0  
0.5  

7、白化(Whitening)

来源于: 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必知技巧,你知道哪些?

白化相当于在零均值化和归一化操作之间插入一个旋转操作,将数据投影到主轴上。一张图片经过白化后,可以认为每个像素之间是统计独立的。然而白化很少在卷积神经网络中使用,可能原因是图像信息本来就是依靠像素之间的相对差异来体现的,白化让像素间去相关,让这种差异变得不确定,损失了信息。

将数据零均值化,再计算协方差矩阵(convariance matrix)来观察数据中的相关结构。

X-=np.mean(X,axis=0)
cov=np.dot(X.T,X)/X.shape[0] #计算协方差矩阵

然后做去相关操作, 即通过将原始数据(零均值化后的数据)投影到特征基空间(eigenbasis)。

U,S,V=np.linalg.svd(cov) #计算数据协方差矩阵的奇异值分解(SVDfactorization)
Xrot=np.dot(X,U) #对数据去相关

最后一步变换是白化,即把特征基空间的数据除以每个维度的特征值来标准化尺度。

Xwhite=Xrot/np.sqrt(S+1e-5) #除以奇异值的平方根,注意到这里加了个 1e-5 是为了防止分母是 0 的情况。

PCA 白化的一个缺点是会增加数据中的噪声,因为它把输入数据的所有维度都延伸到相同的大小,这些维度中就包含噪音维度(往往表现为不相关的且方差较小)。这种缺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把 1e-5 增大到一个更大的值来引入更强的平滑。

——————————————————————————————————————————

三、numpy如何导出以及导入、数列格式转换

1、numpy如何导出、导入

参考: Python Numpy数组保存

Numpy提供了几种数据保存的方法。

以3*4数组a为例:

1. a.tofile("filename.bin")

这种方法只能保存为二进制文件,且不能保存当前数据的行列信息,文件后缀不一定非要是bin,也可以为txt,但不影响保存格式,都是二进制。

这种保存方法对数据读取有要求,需要手动指定读出来的数据的的dtype,如果指定的格式与保存时的不一致,则读出来的就是错误的数据。

b = numpy.fromfile("filename.bin",dtype = **)

读出来的数据是一维数组,需要利用

b.shape = 3,4重新指定维数。

2.numpy.save("filename.npy",a)

利用这种方法,保存文件的后缀名字一定会被置为.npy,这种格式最好只用

numpy.load("filename")来读取。

3.numpy.savetxt("filename.txt",a)

b = numpy.loadtxt("filename.txt")

用于处理一维和二维数组

2、数组格式转换

数组转换: tolist将数组转换为列表,astype()强制转换数组的数据类型 ,下面是两个函数的例子:

In [53]: b = a.tolist()
In [54]: b
Out[5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In [55]: type(b)
Out[55]: list
In [56]: c = a.astype(float)
In [57]: c
Out[57]:
array([[  0.,   1.,   2.,   3.],
[  4.,   5.,   6.,   7.],
[  8.,   9.,  10.,  11.],
[ 12.,  13.,  14.,  15.],
[ 16.,  17.,  18.,  19.],
[ 20.,  21.,  22.,  23.]])
In [58]: a.dtype
Out[58]: dtype('int32')
In [59]: c.dtype
Out[59]: dtype('float64')

这里有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一般结果输出都是array格式,然后我要加一个字符串形式进行,总不能.append的加,所以需要把array转化格式。譬如有一个名称为a的array格式数据。

['a1.jpg',]  +  a.tolist()

其中,[]中间有一个",",这个很有意思,如果你不加就是单纯的字符格式,需要加一个逗号,才能识别为[]

其他格式转化:

1. list转化为numpy.ndarray:

np.array(example)

2. numpy.ndarray转化为list:

list(example)

3. numpy.ndarray转化为dataframe:

pd.DataFrame(example)

4. dataframe转化为numpy.ndarray:

example.values[:, :]

————————————————————————————————————————————————————

四、array 添加数据、切片、合并

1、array添加数据

a=[]
#append
a.append([1,2])
#insert
a.insert(2,1)
a.insert(2,[1,2])

append加在后面,insert(位置,内容)可以加在指定位置。这边笔者又要吐槽自己了...以为又在使用R, 如果a是array格式的,append是不可以使用的。只有a=[]元组的时候,才可以append加进去。

注意append用法:其中append用在list之中,在DataFrame/array无法使用

2、切片过程:

>>>Array[0:]  ——>切片从前面序号“0”开始到结尾,包括“0”位
  [2, 3, 9, 1, 4, 7, 6, 8]
  >>>Array[:-1]  ——>切片从后面序号“-1”到最前,不包括“-1”位
  [2, 3, 9, 1, 4, 7, 6]
  >>>Array[3:-2]  ——>切从前面序号“3”开始(包括)到从后面序号“-2”结束(不包括)
  [1, 4, 7]
  >>>Array[3::2]  ——>从前面序号“3”(包括)到最后,其中分隔为“2”
  [1, 7, 8]

3、numpy对象纵向合并

用numpy中的concatenation函数进行合并。

4、用逻辑符bool定位出numpy中的内容

vector = numpy.array([5, 10, 15, 20])
print(vector)
[ 5 10 15 20]
equal_to_ten = (vector == 10)
print(equal_to_ten)
[False  True False False]
# 输出只有相对于位布尔值是True位置上的值
print(vector[equal_to_ten])
[10]

5、横向拼接

In [40]: arr3
Out[40]:
array([[  0,   0,   0,   3],
[  5,   8,  13,  21],
[ 34,  55,  89, 144]])
In [41]: arr4
Out[41]:
array([[ 1,  2,  3,  4],
[ 5,  6,  7,  8],
[ 9, 10, 11, 12]])
In [42]: np.hstack((arr3,arr4))
Out[42]:
array([[  0,   0,   0,   3,   1,   2,   3,   4],
[  5,   8,  13,  21,   5,   6,   7,   8],
[ 34,  55,  89, 144,   9,  10,  11,  12]])

横向拼接 arr3和arr4两个数组,但必须满足两个数组的行数相同。

In [43]: np.vstack((arr3,arr4))  
Out[43]:
array([[  0,   0,   0,   3],
[  5,   8,  13,  21],
[ 34,  55,  89, 144],
[  1,   2,   3,   4],
[  5,   6,   7,   8],
[  9,  10,  11,  12]])

纵向拼接arr3和arr4两个数组,但必须满足两个数组的列数相同。

In [44]: np.column_stack((arr3,arr4))    #与hstack函数具有一样的效果
Out[44]:
array([[  0,   0,   0,   3,   1,   2,   3,   4],
[  5,   8,  13,  21,   5,   6,   7,   8],
[ 34,  55,  89, 144,   9,  10,  11,  12]])
In [45]: np.row_stack((arr3,arr4))    #与vstack函数具有一样的效果
Out[45]:
array([[  0,   0,   0,   3],
[  5,   8,  13,  21],
[ 34,  55,  89, 144],
[  1,   2,   3,   4],
[  5,   6,   7,   8],
[  9,  10,  11,  12]])

————————————————————————————————————————

延展一:range的用法

一开始还是R的思维以为[1:2]就可以得到一个序列,python里面不是,需要range,有点像R里面的rep

range(0,2) =R= [1,2]

range(0,10,2) 0-9每隔2个取数一次

xrange 用法与 range 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生成的不是一个list对象,而是一个生成器。

>>> xrange(5)
xrange(5)
>>> list(xrange(5))
[0, 1, 2, 3, 4]
>>> xrange(1,5)
xrange(1, 5)
>>> list(xrange(1,5))
[1, 2, 3, 4]
>>> xrange(0,6,2)
xrange(0, 6, 2)
>>> list(xrange(0,6,2))
[0, 2, 4]

参考: Python xrange与range的区别

————————————————————————————————————————

延伸二:高纬度array表示[0,0,0,0]

一个array有四个维度:[1,1024,19,19],代表的意思是,有1024个19*19矩阵,如果要抽取其中一个19*19的矩阵,则表示为:

[0,1,:,:]

————————————————————————————————————————

延伸三:array中数据的替换

ndarray.itemset: 把 ndarray 中的某個值(純量)改掉,使用範例如下:

>>> x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p.int32)
array([[[ 1,  2,  3],
            [ 4,  5,  6]],
        [[ 7,  8,  9],
            [10, 11, 12]]], dtype=int32)
# 把 index = 1 的 value 改成 999
>>> x.itemset(1, 999)
array([[[  1, 999,   3],
        [  4,   5,   6]],
        [[  7,   8,   9],
        [ 10,  11,  12]]], dtype=int32)
# 把 index = (1, 1, 2) 的值改成 888
>>> x.itemset((1, 1, 2), 888)
array([[[  1, 999,   3],
            [  4,   5,   6]],
        [[  7,   8,   9],
            [ 10,  11, 888]]], dtype=int32)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本文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http://blog.csdn.net/sinat_26917383 复制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